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十

《卷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书小史卷十
3
宋 陈思 撰
4
传九
5
萧诚,兰陵人,官至右司员外郎。工正书,善摹勒。弟谅,亦善书,世谓诚真谅草。开元中时,尚褚、薛诚为之最善。李邕每不重诚诚,因采西山野麻虢郡土糓,造五色斑文纸,作王右军书帖与之。邕览玩不悟,谓其真迹,诚因道其所撰,邕乃叹服。
6
张庭圭,河南济源人。官至太子詹事。工八分书,素与李邕亲善,屡上表荐之。邕所撰碑碣,必请庭圭八分书之,甚为时人所重。庭圭家多法书,亦善正𨽻,颇有献之之法。
7
史白,广陵人,官至谏议大夫,善飞白史,惟则字子华白之子,官至殿中侍御史,工八分,颇近锺书,发笔方广,字形峻美,亦为时所重,尤善篆籀,飞白弟懐,则亦善八分。书赋云:「史侍御,惟则必优世业,阶乎籀篆,古今折衷,大小应变,如因髙而瞩逺,俯川陆而必见。
8
蔡有邻,济阳人,官至胄曺叅军,善八分,始拙弱,至天寳中,遂精妙相卫间,多其笔迹。
9
蔡希寂,有邻从子,为洛阳令,深工草𨽻,颇为当时所称。田琦,雁门人,武德功臣、兵部尚书德平之孙。工八,分小篆,署书图画。歴官豫、蕲、许等州刺史。书赋云:「赫赫许昌,翰苑文房,徴前贤而少对,当圣代而难方」。
10
顾诫奢,官至太子文学、翰林院侍诏,善八分。《杜甫集》有《赠顾八分文学诗》,即诫奢也。诗云:「中郎石经后八分」,盖顦顇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贔屭」。𤣥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此诗,盖谓诫奢也。
11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风格秀整,善文辞,书有楷法。常以五彩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荅授意而已,皆有楷法,惟陟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朶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吕摠云:韦陟书如虫穿古木鸟踏花枝。韦斌,陟之弟。少修整,好文艺,善𨽻书,与兄陟齐名。天寳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
12
卫包,京兆人。工八,分古文、小篆,通字学,兼象纬之术,官至尚书郎,包以古文,见称于当时甚盛。
13
苏诜字廷言,丞相瓌之子善八分,瓌与东明观道士周彦云素相往来,彦云将为其师,建碑,谓瓌曰:「成某志不过烦相君数子耳!」五郎、文六郎致石七郎书,大笑不言,而心服其公。
14
邬肜,钱塘人,为金吾兵曺叅军,善草书,妙得其法,时人比之张旭。盖亲得张公之㫖。吕摠云:邬肜书如寒林栖,鵶平冈走兎」。
15
徐安贞,善𨽻书,初名楚璧,开元中为中书侍郎,尝叅李右相议,后林甫用事,恐罪累乃逃隐于衡岳,为掇蔬行者,而病哑不言。数年后,因修建佛殿,僧中选善书者题其梁己二三人矣。徐行者跨梁而过,掌事人怒,以杖连击其背,徐以手画地曰:「口虽不言,昔年曽学大书,愿试书」及题数行,羣僧皆恱服,因遣尽书之。后李邕过寺,见其题处,大惊,召之同载而归。
16
胡霈然,安定人。工行书,八分小篆,笔法虽未至,而媚熟可喜。上党佛寺画壁,多霈然所书。
17
李造,陇西人,官至起居舍人、武都公。善𨽻书,入能品李潮、杜甫之甥,善八分小篆,杜甫盛称之,以比蔡有邻、韩择木。见杜集《八分小篆歌》
18
徐峤之,越州人,官至广平太守。善正行草书,名冠古今,无以为比。常以其法授其子浩峤之神道碑云:「初献䇿十八篇,进书六体明皇」。手诏荅曰:「得所进书,甚可观览。囬鸾顾鹊,坠露凌云,既极临池之功,足方悬帐之妙。今赐物三十叚,用彰翰墨之佳也」。
19
徐浩,字季海,峤之之子,官至彭王傅、㑹稽郡公。善正行草书,四方诏令多出浩手,遣辞赡速,而书法至精,帝喜之。尝书二十四幅,屏八体,皆偹草𨽻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渇」,骥奔泉」。
20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官至尚书右丞,与弟缙齐名。维工草𨽻,善画,能诗,名盛于开元、天寳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逺,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可及也。其诗自云:「夙世定词客,前身应画师」。
21
王缙,字夏卿,维之弟,官至丞相,善草,𨽻书。功超。薛稷《国史补》云:缙与维名望,首冠一时,议者云:「论诗则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
22
李阳氷,赵郡人。官至将作大匠,工于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变化开阖,龙蛇盘踞,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胷。自言得篆籀之宗㫖。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曺喜蔡邕不足数,识者谓之「仓颉。后身从子誊,亦工小篆书赋云:「吾家世业,赵郡李君。峄山并骛,宣父同羣。洞于字学,古今通文。家传孝义,意感风云」。
23
张諲,官至刑部员外郎,明《易》象丹青善草𨽻,与王维、李颀为诗酒。丹青之友李颀荅诗云:「小王破体娴文䇿,落日梨花照空壁。诗堪记室,妬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画」一作「书」。
24
李权,淮安王神通之曽孙。歴官金州刺史。工八分,李枢权之弟,官至侍御史,工小篆。
25
李平,钧权之侄,官至江陵掾。富词学,工小篆,兼妙山水,并冠絶一时书赋云:「温良之德,书画兼美。诚依仁以游艺同」。上善之若水。
26
郑迁及弟迈、逾并工八分,迁官至浚仪尉。季弟逾,兼善山水,天寳中知名。《梁、宋书》赋云:「荥阳昆弟,内外光华,挥毫美丽」。自是一家㓜弟曰逾丹青,大夸信斵玉而剖石,即拣金而披沙」。
27
张懐瓘,海陵人,为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曺叅军,善正行草书,亦能臆断。吕摠云:懐瓘草书如露花濯锦渊月,沉珠懐瓘,每云书者犹人相知,始疎而终宻,则大同始宻而终,疎则大异,小人甘以壊君,子淡以成耀俗之书,甘而易入,乍观肥满,恱心豁目,亦犹郑卫之在听焉。撰评书药石论书断、书佑》等书行于世。弟懐瓌,亦善书,官至盛王府司马,待诏翰林。
28
顔允南,字去惑,惟贞之子,官至国子司业,少以词藻擅名。工草𨽻书,尤善五言诗,深为伯父元孙所称。
29
顔真卿,字清臣,允南之弟,官至太子太师、鲁国公。少勤学,孝敬有文辞,善正行书,结笔浓秀,尤尚字学,可谓书之大雅矣。陆羽尝论其体得羲之之筋骨心肺也,公受笔法于张长史,又尝问法于释懐,素素告以坼壁路公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捉公手曰:「老贼得之矣」。
30
张志和,字子尚,婺州金华人。性髙迈不拘,自称烟波钓徒,著𤣥真子,亦以自号,与顔鲁公友善。工草书,迹甚狂逸,亦善圗山水,自为渔歌画之,甚有逸思。
31
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人。官至左仆射、平章事,封晋国公。工𨽻书章。草尤善杂画,书得张旭笔法,画与韩干相埒,自言不能定笔,不可论书画。以非急务,故自晦不传于人。
32
张从申官至大理司直,志业精絶,工正行书,握管用笔,期于结字𦂳宻,近古所无恨,于歴览不多,闻见遂寡,右军之外,一步不窥,意多拓书,阙于真迹。黄长睿云:「从申虽学右军,其原出于大令笔意,与李北海同科,故名重一时,宜不虚得」。但所短者,抑扬低昻太过,又真不及行耳。然唐人而有晋韵,殊可嘉尚。弟从师,监察御史,从义从约,灼然有才,并工书,皆得右军风规,时人谓之张氏四龙书赋》云:「张氏四龙,名扬海内,厥有季弟功夫,少对右军,风规下笔斯在」。季谓从申也。
33
刘绘,彭城人,为延安都督。善书明,若山平原人,为京兆三原县尉、大理评事,善书书,赋云:「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悬流得势,三原君则。婉媚工宻,似垂杨应律」。
34
窦蒙,字子全,官至国子司业。善书书,赋云:「吾兄则书包杂体,首冠衆贤,手关目瞥,瞬息弥年。比夫得道家之深㫖,习阆风而欲仙。
35
窦臮,字灵长,蒙之弟。官至刑部员外郎。词藻雄赡,草𨽻精絶,著述书赋》一篇,兄蒙为之注。
36
乔龟年善小篆,养母至孝,大歴中,每为人写大字,获其钱,以供甘㫖。
37
瞿令闻善八分古文,倒薤艺,兼篆籀。齐皎,髙阳人,官至泽州刺史。晓音律,善大篆,工小楷,笔迹雄壮。
38
林杰,字智周,闽川人。精琴碁,善草𨽻,俱自天然,不因师授。
39
徐璹,浩之子。㓜勤学,善真行,书能别识书画。徐岘,璹之弟,善正书。
40
袁滋,字德深,蔡州人。官至兵部尚书。强学博记,工篆,𨽻有古法。
41
吴通𤣥,海州人。与弟通微皆博学善文章,并侍太子游。德宗立,弟兄踵为翰林学士,并知制诰。通微工行草书,翰林习之,号院体。
42
沈传师,字子言,苏州吴人。官至吏部侍郎。材行有馀,工书,有楷法。
43
栁子厚,河东人。少精敏,文章卓伟,善书家,蓄魏、晋,尺牍甚富。临池诀云:「栁宗元与刘禹锡得笔法于皇甫閲,以宗元为入室,禹锡及门宗元自矜其书,然亦不甚工。裴潾,河东闻喜人,官至兵部侍郎。笃学,善𨽻书。裴休字公美,孟州济源人,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能文章,善正书,体法遒媚。休早𨽻于河内,后登显位,乃建刹于彼,目为化成寺。寻授太原节制经。由是寺寺僧粉壁陈笔砚,候公亲题之。公神色自若,以衣袖揾墨以书之,字势竒絶。
44
栁公权,字诚悬,官至太子少师,善正行书,初为夏州李听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召见谓之曰:「朕常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乆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临朝,召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公权初学王书,遍閲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栁书,文宗夏日与学士聨句,帝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公权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词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圎五寸,帝视之叹曰:「锺王复生,无以加焉。大中初,转少师,中谢,宣宗召升殿,御前书三纸,军容使西门季元捧砚,枢宻使崔巨源过笔真书十字,曰「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行书十一字。永禅师真书千字文》,得家法草书八字,曰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赐锦彩瓶盘等银器,仍令自书谢表,不拘真行,帝尤竒惜之,尝书京兆西明寺:《金刚经有锺、王、欧、虞、褚、陆诸家法,自谓得意。
45
栁仲郢,字谕䝉,公权从子。㓜嗜学,工草,𨽻札节、九经》、《三史,魏、晋已下南、北史,分门上下,凡三十卷,号栁氏自备小楷精谨,无一字行书,当时甚赏其工。
46
卢知猷,字子謩,官至太子太师。器度浑厚,文词赡丽。工草,𨽻有楷法,落简飞翰,人争摹仿。
47
唐元度官至翰林待诏、沔王友善小篆名于一时,笔法柔弱,无复前人之比,而流俗妄称惜之。
48
于僧翰,河南人。特工八分与贝灵该,俱擅名江左。灵该効明皇书,笔力柔弱,畧尽而已。僧翰师韩择木,字势妍美,笔画遒劲,兼用篆法,然其格律不髙,亦自成一家尔。周墀字德升,汝南人,官至尚书右仆射。长于史学,尤工小篆,见称于一时。字画颇佳伤于柔媚。
49
陆希声博学善属文,工书得其法,凡五字擫押钩格,抵用笔双钩,则㸃画遒劲而尽其妙,谓之「拨镫法」。希声自言:「昔二王皆传此法,自斯翁以至阳氷,皆得之。希声以授沙门𧦬光。光入长安,为翰林供奉,引希声于贵幸,昭宗召为给事中,后位至宰相。
50
僧懐素,字藏真,长沙人。疎放不拘细行,颇好笔翰。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馀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吏部尚书韦陟见而赏之曰:「此沙门札翰,当振宇宙大名,授笔法于金吾兵曺邬肜。肜尝谓懐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肜曰:孤蓬自振,惊沙怒飞,余师而为书,故得竒,恠凡草圣,尽于此懐」。素不复应对,但连呌数十声曰:得之矣!顔鲁公尝问师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师,有自得之乎?」师曰:贫道观夏云多竒峰,輙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顔公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㫖也。释髙闲,善草书,师懐素深穷体势,韩文公尝以序送之,极称其善。张祜、承吉亦有诗云: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
51
释亚栖,洛阳人。善草书,自云其书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尝对御草书,两赐紫袍。有诗云:「通神笔法得𤣥门,亲入长安谒至尊,莫恠出来多意气,草书曽恱圣明君」。
52
释贯休,兰溪人,善謌诗,工草,𨽻南土皆比之懐素。尤善丹青,多画佛像。
53
释𧦬光善书,受拨镫法于陆希声。自后书法顿长,先入长安为翰林供奉。希声犹未逹,因寄诗曰:「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廵。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𧦬光因引荐希声于贵幸。后至贵显。
54
释洪堰博学儒释,风姿秀整,能讲唱诗篇,草𨽻皆极精妙。时人以其貌义,《诗》、《书》谓之四絶。
55
五代杨凝式,字景度,唐相涉之子。有文辞,善笔札。歴仕梁、唐、晋三朝,佯狂不任事,累官至太子少师致仕,居洛阳延福坊,其书法自顔以入二王之妙,洛人得凝式真迹夸诩,以为希世珍西洛寺观二百馀所,题写㡬遍,时人以「杨风子」呼之。
56
罗绍威,字端己,魏州贵乡人。仕梁,累拜太师、中书令。少好学,工书,颇知属文,聚书数万卷,开馆以延四方之士。马允孙,字庆先,棣州人。少好学,事后唐为宰相,晋时,以太子賔客,罢归洛阳。嗜《八分书。
57
李鹗,后唐清泰中仕至国子丞。《九经》印板多其所书,当时颇贵重之。其笔法盖出欧阳率,更然窘于法度,而韵不能髙,非名书也。
58
李从曮,茂贞之子。善书画。仕后唐,袭为凤翔节度。南唐后主李煜,字重光,善属文,工书画。王师克金陵,俘至京师,赦之,为违命。侯煜又能作撮金书,自言得笔法于先王,然枯劲无可取者。
59
韩熈载,仕李煜,官至中书侍郎。才俊气逸,工书画,特善八分,皆冠絶当时。
60
徐铉,字鼎臣,金陵人。随李煜归朝,官至散骑常侍。好字学。善篆,𨽻初学李阳氷,后得李斯峄山碑,潜思改作,遂逼其势。弟锴亦能八分小篆,而笔法颇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号「二徐」,为学者所宗。
61
郭忠恕,字恕先,洛阳人,七嵗,童子及第。汉、周之际,为湘隂公从事,工古文、小篆八分,亦能楷法,尤善字学,著《古文汗简》十卷,全仿许氏《说文》偏旁,凡五百四十一字。太宗朝,官至国子监主簿。
62
书小史卷十
URN: ctp:ws316495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