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卷八十五·吴越九列传吴任臣

高彦子渭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吴敬忠滕彦休》

1
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密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会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巡其地,王由是雅属意彦,题诗婴兰堂壁,云:「须将一片地,付与有心人。」及去,语彦曰:「我以此州授汝矣,汝宜善抚之。」奏迁湖州制置使,旋升本州刺史,遥领费州,加检校司空、渤海公。彦性淳厚,居湖十一载,政尚宽简,民颇便之。天佑三年冬,与道场山僧如讷诀别而卒。如讷口能容拳,手过膝,彦常以师礼事之。
2
渭,彦长子也。初从彦于湖州。武肃王巡衣锦城,会有徐、许之乱,焚掠郛郭,将及内城。彦闻变,亟遣渭赴难,渭遂率所部径趋灵隐山,伏发,遇害。后淮南槛送徐绾归王,命剖心祭渭。
3
朱行先字藴之,海盐人也。燕颔虎头,猨臂善射,时人称曰小由基。起家建宁都将,事湖州刺史高彦,屡立战功,武肃王擢为节度左押牙亲衞第三都指挥使。及彦子澧败,率衆自归,赐号协力觐王功臣,再加佐正匡国功臣,晋秩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寻为静海镇遏使,在镇恩威并行,甚著声誉,凡十有五年。宝大元年七月,卒于官,年七十二。赠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4
弟三人:行存、行勤、行忠。子从训、智绍,不仕;元晟、元杲,俱节度正散将;元升,节度下将;元宝、元胜、元贇,凡八人。墓碑云:行先娶汝南周氏、陇西彭氏、清河张氏,三夫人。
5
黄晟,明州鄞人也。初应募于望海镇,镇中立表,以魁梧者为入格。晟短小,貌寝陋,不中选,乃隶镇都虞候林膺,已而潜还本乡募衆,据平嘉埭,时权知州杨僎召署为平嘉浦将,有衆千馀人。先是刘汉宏以台州贼娄文知明州事,文为僎所败,其党杜宗自宁海镇率乡民屯奉化,晟自平嘉埭以所部兵击之,卤获甚衆。居顷之,馀姚镇将相嘉侵越州,董昌御之不利,明州刺史锺季文檄晟统兵攻嘉,杀之。昌以平贼功,奏授晟左散骑常侍,充浙东道东西副指挥使。季文卒,晟遂为本州刺史。
6
晟颇尚礼士,辟前进士陈鼎、羊绍素为宾客,江东儒学多依之。号其里曰措大营。昌僭号改元,晟亦移书规谕,及武肃王举师,晟率衆应之。在任十八年,卒,时天宝二年也。遗疏不请子为嗣。凡府库所蓄,必题曰送使,其忠顺如此。
7
司马福,苏州人。始隶武肃王水军,为游奕都虞候。天宝二年,淮人围苏州,内外阻絶,王济师莫知音问;福没水中三日,进内得报,复出而援兵,遂与城中弓矢相应。是役也,淮人为水栅环城,系铃于网,沉水底,断潜行者。福善泅水,先以巨竹触网,淮人闻铃声,举网,福乃过入城中,其出也亦然,衆莫不以为神。福故多髯,至是截须为卜者,敌人卒不能识。进官都指挥使。武肃王城吴江,置军镇,命福主之,遂老于其职。
8
孙琰,临海人。骁勇有智,时人谓之孙百计。积功至牙将,守苏州。天宝二年,淮南将周本、吕师造围苏州,攻法凡百出,不可穷,最后推洞屋攻城,若帡幪然。琰随机应敌,置轮于竿首,垂絙投锥以揭之,攻者尽露。及礟至,则张网以拒,礟遇网辄止,竟无所施,淮南兵遂夜遁。
9
吴敬忠,于潜人也。从武肃王以八都兵讨刘汉宏有功,及王出师助淮南讨田頵,敬忠先登陷阵,卒奏捷而归。梁太祖既封王吴越两国,敬忠亦以积功授正国功臣、浙西营田副使,累加太师。兄顺,以功擢镇海军保城都指挥使、检校司空。弟欣,官太傅。子八人,仕本国皆贵显。
10
滕彦休,人。幼岐嶷,有辨才。天宝八年,出使于契丹,大得契丹心。明年复报聘,会契丹兵攻梁蔚州,敌楼无故自坏,衆军乘之,不逾时而破,契丹主引彦休环城以视,因赐彦休名曰述吕。十三年五月,武肃王复令彦休使契丹,兼馈犀角、珊瑚诸物。契丹主大悦,授彦休官,遣还。彦休往反契丹者数四,沿海溯河,跋涉险阻,辑睦邻封,为功居多焉。
11
论曰:高彦遣子赴难,志存君父,其公尔忘私者,与朱行先束身归正,比匪靡伤。福、琰、敬忠躬在行间,智勇俱奋,庶于王臣无愧焉。黄晟乃心恭顺,滕彦休不辱君命,咸有令闻,善夫!

吴公约章鲁封饶景薛居正谢鹗锺匡范陈长官童頵锺廷翰杨岩许俊孙陟闻人凝张瑗刘甫蒋勋王畊》

1
吴公约字处仁,馀杭人也。黄巢之乱,杭州八都既建,已又派而析者号十三都,公约其一也。公约初负胆畧,为县豪,会朱直起兵,应募西讨,以功署西桂镇遏使。未几从董昌御巢于西鄙,加御史中丞,奏置都额,改硖石为训兵之所,摧锋破鋭,日有声称。
2
武肃王破越州,公约骁果先登,兵罢,拜千牛衞将军、肃政长。顷之,刘浩平,録功擢散骑常侍。已而徐约陷苏州,武肃王委公约专征,特授北面诸军行营招讨使。明年春,克苏州,竟让军功,以本都归。王益嘉其忠,授义和镇遏使、兼本军水陆都游奕使。居无何,淮人侵扰,公约捍御疆域,屡挫敌锋,迁工部尚书,俄改刑、户二部。杭州府志又云迁左执法。乾宁四年卒,罗隐铭其墓。
3
公约澹于嗜欲,所得军实,率分赉戏下以为常。为将数十年,家无长物,出则督励将士,入则训诲子弟,称一时贤将云。
4
章鲁封,一作鲁风。桐庐人也。频举进士不第。有隽才,少与罗隐齐名。武肃王既破董昌,辟鲁封为表奏孔目官,鲁封拒不受,武肃王命吏笞之,已而勉就职。累官苏州刺史。著章子三卷行于世。
5
饶景,一作京。青州淄水人。唐广明时,杭州建八都,景为唐山都将。天宝时,事武肃王为镇海军紫溪镇遏使,累有防御功。十四年卒,王奏闻于梁,赠太保,遂葬金昌县之金山乡。后墓木皆高百尺,合抱,有犯之者,辄为异物所怖,卽止。
6
薛居正,钱塘人。仕武肃王,官太尉。卒,諡贞显。葬于灵石山之麓,冢前常有紫藤,遍绕三峯。按居正三世孙昂仕宋,为尚书左丞,人谓冢前紫藤之瑞应。
7
谢鹗,南康人。举唐进士。儿时梦浴溪中,有人以珠一器遗之曰:「吞此则明悟矣。」鹗吞细珠六十馀颗。及长,善为诗,有文名,仕武肃王为□□□□。宝大时,朱行先勤王事而殁,鹗为撰墓志铭,文章雅赡,一时推许。铭曰:「挺生英特,邈尔奇形。素藴豹畧,能精武经。戈鋋再举,氛祲廓清。从兹勇冠,大播家声。盛绩既彰,威名遂振。静守谦敬,动知逆顺。惟此侯王,赏其忠信。不有殊功,畴迁剧镇。匡吴志大,佐越功全。一人注意,百辟推贤。方务剖竹,宜分重权,孰谓梁木,俄随逝川。生作忠臣,没留遗策,眷彼令嗣,恭承帝泽。丹旐斯引,元宫巳辟,万岁千秋,芳尘永隔。」进士裴说选其诗之善者六十馀篇,行于世。
8
锺匡范,唐镇南节度使传第二十子也。锺氏既灭,匡范同母来归,甚为武肃王所礼。时匡范献王云鹤通天离水犀带一围及玉盂一事。玉盂常覆五雀雏于内,炽炭久然,比啓视,而雀雏已飞去,是一异也。武肃王受盂反带,赠钱二万缗。匡范因携带往碧波亭,命许彦方系带行水中,水开七尺许,遂至瑞石山登岸,国人大为惊异。或云带故唐明皇御玩,遗在西川,川客献与锺传,传常宝之。
9
陈长官,事武肃王为宁海县令,会王命增州县赋税,长官上书极谏,王大怒,逮之狱。长官以死争之,得免。宁海故称剧县,租税视诸邑为独轻者,皆其力也。至今犹庙祀焉。
10
童頵,青溪人也。素有勇力,武肃王时多著勤劳,拜西扇都岩将,王赐诰曰:「制:左军同十将充西扇都岩将頵,早系辕门,久居岩界,星霜屡换,警察无欺。寡人自袭丕图,广施庆泽,睠兹勤瘁,宜示陟迁。克固前修,更期后奬。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充十将,馀如故」。及卒,葬于青溪仁寿乡。
11
锺廷翰,□□人。流寓湖州,素有贤名。武肃王命摄安吉主簿,牒曰:「廷翰儒素修身,早升官绪,寓居霅水,累历星霜。克循廉谨之规,备显温恭之道。今者愿求録用,特议抡材,安吉属城,印曹阙吏,俾期差摄,勉効公方。倘闻佐理之能,岂吝超升之奬。」后不知所终。
12
杨岩,弘农人也。父承休,官唐刑部员外郎,天佑时,副给事中郑祁册封武肃王为吴王,会淮南道阻,不克归,遂留杭州。初承休之行也,挈岩与俱,岩历仕武肃王父子,累官至丞相。
13
子郾,以任子历官尚书职方员外郎。郾子蠙,蚤卒。蠙子侃,年十岁,能作雪赋。忠懿王入宋,郾率侃以其族随行,侨居宋州。
14
许俊,盐官人。年十八,从武肃王,以骁勇称,屡积战功,官至节度使都押牙兼御史中丞。宝正三年卒。
15
孙陟,新城人。武肃王时,历官杭州刺史,加检校尚书,已而防御常州,调兵督战,殁于阵。以䘏礼归葬于邑之太平乡,赠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16
闻人凝,天宝十六年为富春令,重建县治,有兴废功。
17
张瑗,事武肃王,累官至司空,出镇华亭。普照寺僧某者,不识物情,以蔬食进焉,瑗颔之,密啓王于寺后凿三河,讫为运道,而寺用不宁。
18
刘甫,其先泉州人,徙居闽县。王时甫舍闽来仕,遂不复还,乡闾称其廉孝。子若虚,亦知名于宋。
19
蒋勋,晋吴郡太守枢之后也。唐末避地婺州之东阳,仕□□王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遂家焉。
20
王畊,□□人。善画,尤精牡丹,遂为一时丹青之冠,不知所终。

沈夏沈行思》

1
沈夏,海盐人。初武肃王同董昌讨刘汉宏于越州,盐官都将徐及遣夏与高彦率本部来会师,王见之甚悦,延入卧内,谓曰:「我东征师旅已衆,渡江之役,无劳尔辈。但徐及素强梁,终非我所蓄,以我东渡,必为后患。汝为我杀之,当以郡牧相报。吾非诲人为逆,惟是境土苦于干戈,不仁者宜尽驱除,用息生聚耳。」夏等再拜听命。王厚遣归。既归,告及曰:「董公与钱公以兵讨贼,闻将军遣所部见助,喜动顔色,然时时以东北为虑,设有窃发,复劳后顾。夏等实托将军,以为后据。」及有军师某者,颇疑夏,劝及为备,不听。夏遂与其下谋杀及,及死,其衆遂分。
2
夏性凶暴,不卽来归,乃以所得衆七千馀人聚临平山下,择幼弱者尽歼之,遂得三千人,往嘉兴刧吴公约入海为乱。未几,纵公约归,始复奔于杭,武肃王优容之,累从征伐,奏授武胜军都指挥使,遥领彝州刺史,加检校司空。至任,辄以杀戮为事,左右不任用者,卽加屠害,王颇恶其所为。夏复构私第于北郭,制度与公府埒。长子有过,手刃之,王以其噬子,滋不悦,出为婺州刺史。会淮南将陶雅侵其境,王不时救,顷之东阳陷,夏遂被执,寻遇害。
3
沈行思一名行瑜,□□人。积功为湖州巡校将。初,高澧出奔,行思与都将盛师友同有闭城功,武肃王巡湖州,乃命师友从行,而行思颇有牧守之望,谓同职陈环曰:「盛君来,岂不佩印绶归邪!不然我后安处,君为我裁之。」时环已得密旨,俾遣行思归国,乃绐之曰:「二人功本无优劣,且王情尚未可测,宜亟诣府城面较功绩,以决其可否。」行思遂来觐王,王亦优待之。环随送行思之家,至,行思始悟其诈,深衔环,遂怀觖望。王将及国城,行思与环俱候北郊,行思自取巨槌击杀环,奔王舟以陈其前功,复言师友与环毁间之状。是时师友方从,亟引以相证,行思辄夺威枪刺师友,左右遂擒之。王曰:「吾早以汝强梁,故不欲任汝。继念闭城功,将牧以他郡。今所为若此,畴能容之。」命斩于龙丘山,许其家收葬。而师友竟擢婺州刺史。
4
论曰:吴越开国诸将,隶麾下者多恂恂和雅,慕祭遵、羊祜之遗风。沈夏独恣睢嗜杀,戮及爱子,洵天资刻薄人也。行思觊觎专城,鞅鞅自失,戕害同官,自取罪戾,倘所云匹夫之勇非邪!
URN: ctp:ws3586360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