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古诗纪》巻一百三十   明。 冯惟讷 撰隋第一。
3
文帝姓杨氏,讳坚,𢎞农郡华阴人也。仕周,以勲封隋国公,女为宣帝后,累拜上柱国、大司马。静帝幼冲,坚以元舅总朝政,封隋王,寻簒周自立。及平陈后,南北混一,海内殷富,号称太平,在位二十四年。宴秦孝王于并州作。
4
《隋书本纪》曰:开皇十年,髙祖幸并州,宴秦孝王子相帝,为四言诗。明年而子相卒,十八年而秦孝王薨。
5
红顔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髪难除,明年后嵗,谁有谁无!
6
炀帝讳广,隋文皇第二子,开皇元年,立为晋王。后以阴谋废夺太子勇,得立为太子。又五年,弑父自立,在位十二年。荒滛暴虐,下不堪命,为宇文化及所弑。○《隋书文苑传叙》曰:「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体,《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滛,而词无浮荡,故当时缀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所谓能言者未必能行,葢亦君子不以人废言也。
7
乐府:
8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羣臣以下五言: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筞,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髙枕于上京?北河秉一作两河执,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摐金止行阵,鸣鼔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縁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髙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9
《白马篇》《文苑英华》作炀帝《乐府,作孔稚圭。按诗中多叙征辽之事,当以《英华为正。《稚圭》别有二篇。
10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文犀六属铠寳剑,七星光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轮台。受降虏髙阙翦,名王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徴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斾扬,转鬬平华地。追奔扫鬼方,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㑹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11
歩虚词二首
12
洞府凝𤣥液,灵山体自然,俯临沧海岛,囘出大罗天,八行分寳树,十丈散芳莲,悬居烛日月,天歩役风烟,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南巢息云马,东海戱桑田,囘旗逰八极,飞轮入九𤣥,髙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13
总辔行无极,相推凌太虚。翠霞承凤辇,碧雾翼龙舆。轻举金台上,髙会玉林墟。朝逰度圆海夕宴下方诸春江花月夜》二首
14
晋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艶䴡者,以为此曲。
15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玉台作「共」来。
16
夜露含花气春潭瀁,月晖汉水逢逰女,湘江値两妃,锦石擣流黄」二首。
17
「汉使出燕然,愁闺夜不眠」。「易制残灯下,鸣砧秋月前」。「今夜长城下,云昏月应暗」。「谁见倡楼前,心悲不成惨」。《喜春逰歌》二首。
18
禁苑百花新佳期逰:上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歩缓知无力,脸曼动馀娇锦袖,淮南舞、寳祙楚宫腰,祙女人脇衣也。崔豹古今注》谓之腰彩。注引《左传》:初服,谓日日近身衣也。
19
《江都宫乐歌》以下七言
20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髙明复好逰,风亭芳树迎早夏,长臯麦陇送馀秋,渌潭桂檝浮,靑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緑,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选诗拾遗云:据此诗,隋时七言律体巳具,不始于唐也。
21
泛龙舟。
22
唐书乐志曰:泛龙舟,隋炀帝江都宫作。
23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暂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逰》。
24
《四时白紵歌》二首
25
东宫春》
26
洛阳城邉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栁自依依,小苑花红洛水绿,淸歌宛转繁弦促,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嵗阳春曲。
27
江都夏。
28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树萧萧江水平。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淸。菱潭落日䨇鳬舫,緑水红妆两揺漾,还似扶桑碧海上,谁一作讵肯空歌采莲唱。
29
纪辽东》二首襍言
30
《隋书》曰:大业八年,炀帝伐髙䴡,度辽水,大战于东岸,击贼,破之,进围辽东。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31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淸歌。凯㨗九都水归宴雒阳宫。筞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32
33
冬至乾阳殿受朝。以下五言。
34
北陆𤣥冬盛,南至晷漏长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至徳慙,日用治道愧时康,新邑建嵩岳,䨇阙临洛阳,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碧空霜华净,朱庭皎日光缨佩。既济济钟鼓何喤喤,文㦸翊髙殿。采眊分修廊,元首乏明哲,股肱贵惟良,舟檝行有寄,庶此王化昌。
35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
36
大业三年八月,帝北廵,车驾发榆林,歴云中,泝金河。时天下承平,百物丰实,甲士五十馀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絶。突厥啓民克汗,奉庐帐以俟车驾,帝幸其帐,啓民奉觞上寿,帝大悦,赋诗曰:「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氊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37
宴东堂
38
雨过春,光润日落暝。霞晖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清音。出歌扇,浮香飘一作扬舞衣翠帐全,临戸金屏半隠扉,风花意无极,芳树晓禽归。
39
赐史祥。
40
《北史》曰:炀帝即位,汉王作乱,遣其将綦母良自滏口狥黎阳,塞白马津,余公理自太行下河内。帝以祥为行军总管,军于河隂,公理屯兵河阳城内以备祥。祥乃简精锐于下流,潜度击公理,大破之,东趣黎阳。綦母良弃军走,其衆大溃。进位上大将军,转太仆卿。帝赐祥诗曰:
41
伯冏朝继重夏侯,亲遇湥贵耳。唯闻古贱目,讵知今早。𢶏劲草质久,有背淮心,扫逆黎山外,振旅河之阴功。巳书王府,留情太仆箴。
42
赐牛𢎞。
43
《北史》曰:炀帝之在东宫,数有诗书遗𢎞,𢎞亦有答。及嗣位,尝赐𢎞诗云云。其同被赐诗者,至于文辞賛扬,无如𢎞美。
44
晋家山吏部魏代卢尚书,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予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彝伦欣有序,垂拱事端居。
45
赐诸葛颖。
46
《隋书》本传曰:炀帝即位,迁頴著作郎,甚见亲待。帝尝赐颖诗,其卒章曰:「叅翰长洲苑,侍讲肃成门,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实录资平允,传芳导后昆。前阙。
47
早渡淮
48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渀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髙秋晚,愁因逝水归。
49
临渭源。
50
西征乃届此,山路亦悠悠。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滥觞何足拟,浮槎难可俦。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长林啸白兽,云径想青牛。风归花叶散,日举烟雾收。直为求,人隠,非穷辙迹逰。
51
还京师。
52
东都礼仪》举,西京冠葢归是月春之季,花栁相依依云跸,清驰道雕辇御,晨晖嘹亮,铙笳奏葳蕤,旌斾飞后,乗趋文雅,前驱厉武威。
53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淸𤣥坛,徳衆一首天净,宿云卷日举长川,旦䬃洒林花落,逶迤风栁散孤鹤近追羣啼莺,逺相唤莲舟水处尽画,轮途始半江滻各自遥,东西并兴叹巳熏禅,慧力复藉金丹捍,有异,三川逰曽非四门观于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54
谒方山灵岩寺。
55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平郊送晚日,髙峯落逺隂,廻旛飞曙岭,疎钟响昼林,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
56
月夜观星
57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披衣出荆戸,蹑履歩山楹。欣覩明堂亮,喜见泰阶平,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裵徊不能寐,参差几种情。
58
季秋,《观海》。
59
孟轲叙逰圣枚乗说愈疾,逖聼乃前闻,临深验兹日,浮天迥无岸,含灵固非一,委输百谷归朝宗,万川溢分城。作一 空 碧雾晴连洲,彩云宻欣同。夫子观深愧,𤣥虚笔望海。
60
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逺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驯鸥旧可狎,卉木足为羣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
61
咏鹰
62
迁朔欲之衡,忽投罻罗里。既以覊华绊,仍持献君子。靑骹固絶俦,素羽诚难拟。湥目表兹称,濶臆斯为美。惊兽不及奔,猜禽无暇起。虽䝉鞲上荣,无复凌云志。
63
献岁宴宫臣
64
三元建上京,六佾宴缺一字一作吴城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朝光。动剑彩长阶分。佩声酒阑钟磬息,欣观礼乐成。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65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旛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晚春。
66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窥檐燕,争入穿林鸟乱飞。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悲秋。
67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冬夜。
68
不觉嵗将尽巳,复入长安,月影含氷冻,风声凄夜寒,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夏日临江。
69
夏潭䕃,修竹髙,岸坐长枫,日落沧江。静云散逺山,空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逍遥有馀兴。怅望情不终,北乡古松树。
70
古松惟一树,森竦讵成林。独留麈尾影,犹横偃葢隂。云来聚云色,风度杂风音,孤生小庭里,尚表嵗寒心」。附录说见陈后主。
71
赐守宫女。
72
《隋遗录》曰:大业十二年,帝将幸江都,东都宫女半不随驾泣留,帝言辽东小国,不足以烦大驾,愿择将征之,帝意不囘,因戯飞帛,题二十字,赐守宫女云。
73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顔色,在离别只今《拾遗》作经年」。
74
持檝篇》赐吴绛仙。
75
帝幸江都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毎舟择妙䴡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檝,号为「殿脚。女中有吴绛仙者,柔丽不与羣辈齿,因有宠于帝,帝毎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因吟《持檝篇》以赐之旧曲歌「桃叶新妆艳落梅,将身倚轻檝,知是渡江来,赠张丽华。
76
帝昏湎,往往为妖𥚢所惑尝逰吴公宅鷄台,与陈后主相遇。后主侍女数十许中,一人逈美,帝屡目之。后主云:「此即䴡华也」。帝与后主复诗十数篇,䴡华拜,求帝一章,帝操觚曰:「䴡华捧侍,頳然不怿」。见靣无多,事闻名尔许时。坐来生百媚,实个好相知。忆韩俊娥二首《拾遗》作「题迷楼东柱」。
77
帝在广陵,侍儿韩俊娥尤得帝意,萧妃诬罪去之,帝不能止,暇日登迷楼忆之,题东南二柱云黯黯愁侵骨绵绵病欲成。须知潘岳髩强,半为多情。不信长相忆丝从髩里生。闲来倚楼立,相望几含情。嘲罗罗。七言
78
帝常醉逰,诸宫偶戏宫婢罗罗者。罗罗畏萧妃,不敢迎帝,帝乃嘲之曰:「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幸好留,侬伴成梦不留侬住意如何?」
79
效刘孝绰杂忆诗二首襍言○巳上并见隋遗录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80
忆起时,投籖初报晓,被匿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81
幸江都作。
82
《隋书五行志》曰:大业十一年,炀帝自京师如东都,至长乐宫,饮酒大醉,因赋五言诗,其卒章曰:「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令美人再三吟咏,帝泣下沾襟,侍御者莫不欷歔。帝因幸江都,复作五言诗云云。帝以三月被弑,即遭春之应也。是年盗贼蜂起,道路隔絶,帝遂无还心,复梦二竖子歌曰:「去亦死,住亦死,未若乗船渡江水」。由是筑宫丹阳,将居焉,功未就而被弑。
83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凤䑵歌。七言
84
广五行志》曰:隋炀帝三月三日,江上作凤䑵歌》,乃唐兴之兆。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85
《迷楼宫人歌》炀帝自歌附
86
迷楼记》曰:大业九年,帝将再幸江都,有迷楼,宫人夜歌云:「河南杨柳树,河北李桃荣杨花,飞去去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87
帝闻其歌,披衣起,聼召宫女问之云:「孰使汝歌也?汝自为之邪?」宫女曰:「臣有弟在民间曰:道途,儿童多唱此」。帝黙然久之,曰:「天启之也」。因索酒自歌云云。后帝幸江都,唐帝起兵入京,焚迷楼火,经月不灭。
88
宫木阴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他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艳变红辉。
89
望江南》八阕,○襍言
90
《海山记》曰:炀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内为十六院,聚巧石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又凿北海,周廻四十里,中有三山,效蓬莱、方丈、瀛洲,上皆台榭廻廊,水深数丈,开沟通五湖,北海尽通行龙、凤舸,帝多泛东湖,因制《湖上曲、望江南》八阕云:○西溪丛语》曰:望江南者,朱崖李太尉镇关西,日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91
湖上月偏,照列仙家,水浸寒光。铺枕簟浪搅晴影走,金蛇偏称泛灵槎,○光景好,轻彩望中斜。淸露冷,侵银兎影。西风吹落桂枝花,开宴思无涯。
92
湖上栁烟里不胜,垂宿雾洗开明媚眼,东风揺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环,曲岸阴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晚后,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
93
湖上雪风急,●还多轻片,有时敲竹戸,素华无韵入,澄波望外玉,相磨○湖水逺天地色同和仰靣莫思梁苑赋,朝来且聼玉人歌,不醉拟如何」。
94
湖上草碧翠,浪通津修带,不为歌舞缓浓铺,堪作醉人茵,无意衬香衾,○晴霁后顔色一般新逰子不归生满地,佳人逺意寄靑春,留咏卒难伸」。
95
湖上花:天水浸灵芽浅,蕋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只在列仙家。○开烂熳挿髩若相遮,水殿春寒幽冷艳玉轩晴照暖,添华淸赏思何赊。
96
湖上女精选正,轻盈犹恨乍离金殿。侣相将尽是采莲人。淸唱谩频频,○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弦闻尽夜。踏靑鬬草事靑春,玉辇从羣真。
97
湖上酒终日助清欢,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春殿晚仙艳奉杯盘,湖上风光眞可爱。醉乡天地就中寛,帝主正清安。
98
湖上水流,绕禁园中,映日暖揺淸。翠动落花香暖。衆纹红苹末起淸风。○闲纵目,鱼跃小莲东泛泛,轻摇兰棹稳。沈沈寒影上仙宫,逺意更重重。
99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
URN: ctp:ws367870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