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八十一

《卷八十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山堂肆考卷八十一   明。 彭大翼 撰仕进。
3
贬谪
4
凡人臣有罪而见贬谪,谓之「逐臣」,又谓之迁客,行吟湘泽。
5
楚屈原既放行,吟湘泽畔,为《怀沙赋》,沉汨罗江而死,俟罪长沙。
6
汉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渡湘作《吊屈原赋》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7
仲舒著书。
8
见王府。
9
虞翻讲学
10
吴孙权时,都尉虞翻,字仲翔。性疎直,权不能容,坐徙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与游者常数百人,上书曰:「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云。
11
书怪字。
12
晋殷浩,字深渊,及被黜,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感,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韩康伯随至徙所,经嵗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顔逺诗,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
13
抄古方
14
《芝田录》:唐德宗贞元十年,裴延龄奏言:「陆䞇失势怨望,贬䞇忠州别驾,䞇至州土,塞其门,虽盐菜之类,皆由狗窦而入,端坐一室,惟集古今药方五十卷,儿侄亦罕与语。会转运使至京,上问尔从峡中过,闻陆䞇何面?孔运使具以状对,上恻然,拜太子賔客,而䞇已卒。
15
为风月主。
16
见通判。
17
与猿鸟伍。
18
唐德宗贞元中,栁宗元以王叔文党,贬永州司马。吴武陵尝与孟简书曰:「栁子厚摈斥十二年,程、刘、二韩俱已抆拭独子,厚与猿鸟为伍」。
19
神人呵䕶。
20
见通判。
21
市人戏迎。
22
见翰林承㫖,表荐刘瞻、路岩素与瞻论议不合,既贬,犹不快,阅十道圗,以驩州去长安万里,再贬为驩州司马。初,瞻之贬也,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还长安,两市人率钱,顾百戏以迎之,瞻闻之,改期由他道而入。按驩州,今属琼州府。
23
长流夜郎。
24
唐李白从永王璘之辟,后璘作乱,事败,白当诛,郭子仪请解官以赎,诏长流夜郎,按蔡寛夫诗话,白从永、王嶙,世颇疑之。《唐书》载其事,亦不为明辨是非,独其诗自序曰:「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㫋,空名适自误,廹胁上楼船,从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观」此白岂从人为乱者哉?又按夜郎西南夷,国名。汉置夜郎县,属牂牁,唐复属珍州,故址在今播州宣慰司之北。又《华阳国志》:西南夷君长惟夜郎最大。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声,剖之,得一儿,归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名多同,生度鬼门。
25
容州北流,县南两石相对,号鬼门关,即交趾地也。其南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去九不还」。唐李德裕贬崖州,经此赋诗,一去一万里,千人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宋黄鲁直戏答刘文学诗。人鮓瓮中危万死,鬼门关外更千岑。问君底事向前去,要试平生铁石心」。
26
抱寃不恨。
27
唐李德裕初贬潮州,著《杂序》数十篇,号曰《穷愁志》。其《论冥数》曰:「予自荆楚保厘东周,道出方城,有隐者,谓方城长曰:此官人居守后二年,当南行万里」。则知憾予者必因天谴,譛予者乃为鬼谋,虽抱至寃,固不为恨。又●言新繁县有东湖,德裕为宰时所凿,夜梦一老父谓曰:某潜形于下,幸公庇之。明府富贵,今鼎来七九之际,当相见于万里外。后于土中得蟇径数寸,投之水中,而德裕以六十三卒于朱崖,果应七九之䜟。公卒见梦于令狐綯,曰:公幸哀我,使我归葬。綯曰:卫公精爽可畏,不言将祸及。乃白于帝,得以䘮还。
28
引咎不言。
29
宋赵鼎,字元鎭,解州人。绍兴中为名相,为秦桧所忌,出知泉州。及召归,复上书言事,桧讽中丞王次翁劾之,谪清逺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在潮五年,杜门谢客,口不言时事,人有问者,但引咎而已。鼎初谪潮,哭其季子而行。既行,又䘮,长子尝有帖云:「知旧多劝读佛书,使释迦老子,闻鼎此事,亦当感动」。
30
不与善地。
31
唐刘禹锡《曲江序,张九龄为相,建言放臣不宜与善地,悉徙五溪不毛之处,然九龄自内职出始安,有瘴疠之叹,罢政守荆州,有拘囚之悲,身出遐陬,一失意遂不能堪,矧华人士族,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为开元良相而无嗣,岂忌心失恕,阴责最大,虽他美莫赎耶?皆投逺方。
32
《龙川志》:丁谓公言,初字谓之,谓既逐李文定于衡州,因肆行贬窜,如王钦若等,皆投之逺方,时王沂公曾不平,曰:「责太重矣!」谓熟视久之,曰:「居停主人恐亦不免也」。沂公惧,因宻谋去之,遂以擅移山陵劾,谓谓之谪,虽沂公以计倾之,而公议不以为非也。
33
鹊喜。
34
唐孔温裕,戣之兄子,冀州人,因直谏贬郴州。有鹊喜迎于庭,儿孙拜之,飞去坠下,方寸纸上,有「补阙」二字。未几徵还,果有此拜。
35
蛇迎
36
宋绍圣初,刘安世器之,为章敦、蔡卞所忌,逺谪岭外,盛夏奉老母以行,●人皆怜之,器之不屈也。一日,行山中,扶其母篮舆憇树,下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担夫惊走,器之不动也,蛇若相迎,向者久之乃去,村民罗拜器之曰:「官,异人也,蛇吾山之神。见官至,喜相迎耳!」贬潮。
37
唐韩愈,宪宗时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至蓝关示侄孙,湘子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逺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江边」。
38
得栁。
39
唐宪宗恶王叔文之党,皆以为逺州刺史,栁宗元得栁州,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以栁易播,中丞裴度,亦以禹锡母老为言,禹锡得改连州。
40
书字授嘉贞。
41
唐中书令河东公张嘉贞,开元中为相,有张憬藏能言休咎,一日,忽诣公,以一幅纸大书台字授公,公曰:「余见居台司,此何意也」。后数日,贬台州刺史。
42
作诗赠丁谓。
43
宋丁谓与道士刘遁往来,一时遁,作诗赠谓曰:「他时驾鹤游沧海,同看蓬莱顶上春」。谓莫晓其意。及南迁遁,见之于崖山,谓方悟其诗,意乃知遁异人也。与之泛舟海上而饮,且曰:「成子之诗意也」。
44
封衣质钱。
45
宋曹翰,太祖时名将也。太宗朝,贬汝州,有中使至,翰泣谓曰:「衆口乏食,贫不能活」。以袱封故衣一包,愿质钱十千。中使囬奏之,太宗开视,乃一画障,题曰「下江南图」,帝恻然怜之,乃召还。
46
结庐扫轨
47
张九成,字子韶,号无垢,钱塘人。为礼部侍郎。秦桧恶其言事,谪居邵州。又讽言者论其谤讪朝政,谪南安军。既至,结庐扫轨,倚柱观书,庭砖双趺之迹,隐然緼袍粝食,家人軰几无以自存。亲知闻知,争致馈遗,公皆谢遣。又号横浦居士。
48
贪权被流。
49
宋卢多逊与赵普不恊,及普复相,多逊不自安,普屡讽令引退,而多逊贪固权位,不能决。会普廉得多逊交通秦王廷美事,帝大怒,责授兵部尚书。越二日,下御史狱,命翰林承旨李昉杂治之。多逊具伏狱,上诏削夺,多逊官爵,流崖州,幷徙其家属,期亲于逺裔。
50
失容坐谪。
51
宋眞宗朝,张文定公齐贤元㑹上寿,以微醺进止失容,坐谪安州。
52
挈子自随。
53
宋绍圣初,苏东坡以宁逺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独挈少子过自随,惠人爱敬之,时宰犹以为未足,复以琼州别驾安置昌化军。昌化非人所居,饮食不具药石,无有僦官屋以庇风雨,有司犹谓不可,乃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之,为屋二间,人不堪其忧,而公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时从父老逰亦无间也。徽宗立,移廉州,又徙永州。按昌化军即今儋州。●,琼州府。
54
与客对卧。
55
宋范纯仁,哲宗时知陈州,因上疏忤章敦意,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公在永客至,必见之,对设两榻,多自称老病不能久坐,径就枕,亦授客一枕,使与对,卧数语之后,徃徃鼻息如雷,客待其觉,然后去,课儿孙读书,常至夜分,每对賔客,惟论圣贤修身行已及医药方书他事,一语不出口,而气貎益康,如在中州时。
56
老妪俟过
57
宋卢多逊贬朱崖,度大庾岭憇一小家,其老妪颇能言,因问之,则曰:「我中州仕族有子,官亦显为宰相。卢多逊挟私贬窜以死,多逊怀毒螫,当犯法禁。我且留此岭,以俟其过」。妪固不识多逊,而多逊之行甚窘,即仓皇避去,小儿笑随。
58
苏东坡谪昌化军,一日过黎子云,遇雨,乃从农家借箬笠戴之,着屐归,妇人小儿相随而笑,邑犬羣吠。又尝负大瓢,行歌田野间。有老妇年七十,谓曰:「内翰昔日富贵,由今日观之如一塲,春梦东坡然之,里人因呼老妇为「春梦婆」。
59
问舍民家。
60
宋绍圣中,苏辙为章敦所恶,贬雷州,僦州人吴国鉴宅,国鉴特创一小阁馆之元符初,本州走马承受叚讽言其事,诏提举董必具状以闻,必至雷,置狱根治,诏辙移循州雷州,知州张运以下降罚有差,国鉴》编管。及章敦谪雷州司戸,问舍于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人以为报云。
61
寓居佛寺。
62
随州有尹公亭。宋曾巩记:庆厯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谪是州,居于开元佛寺金灯院,一时与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结茅为亭,既去而人不忍废,因名之曰尹公亭。按随州,今●,德安府。
63
再贬岭外。
64
《湘山野録》:宋卢多逊贬朱崖,谏议大夫李符走见赵普,言:「朱崖虽在海外,而水土无他恶,春州虽在内地,而至者必死,望追还前命,以外彰寛宥,而实置于必死之地」。普颔之。后月馀,符坐事贬宣州行军司马。上怒未已,令再贬岭外,普具述其事,即以符知春州,到郡月馀卒。按春州,今肇庆府阳春县也。
65
竟流岭南。
66
宋徽宗大观元年,太庙斋郎方轸上言:「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专以绍述熈丰之说为自媒之计,善则称已,过则称君,必欲陛下敛天下之怨而后已。臣以为京必反也,请诛之」。京请下轸狱,竟流岭南。
67
子方、直、声。
68
见侍御史。
69
祖禹刚气
70
范祖禹,字淳父,蜀人。绍圣初,言者论其修《实录》诋诬,贬昭州别驾,谪贺州。祖禹虽被谪,而刚直之气不少衰,因弟坐贬。
71
宋哲宗即位,宣仁皇后垂帘。蔡确持正,拜左仆射。其弟硕以赃败,确谪守安州。夏日,登车盖亭,有诗十,絶知吉阳军吴处厚笺注以闻。宣仁盛怒,令确分析,终不自明,坐贬新州。
72
因子安置。
73
宋陈瓘南劒州人,自岭外归居明州,尝令其子正彚干蛊。钱塘闻蔡崈诧,说蔡京之福厚,其事有动摇东宫之迹,不敢隐黙,乃自陈于帅司蔡嶷。嶷时为杭帅,方与京叙宗盟,结死党,遂执正彚送京师,而飞语告京,俾为计。事下开封制狱狱,辞果不右正彚,而公亦连逮。开封尹李孝偁脇诱公使,证正彚之妄,公曰:「正彚闻蔡京不利于社稷,传于道路,遽自陈告,瓘岂得与知?若瓘以所不知,忘父子之恩,而称其为妄,则情所不忍。若挟私情以符合其说,又义所不为。况不欺不贰,平昔所以事君教子,岂于利害之际有所贪畏,自违其言乎?蔡京奸邪,必为国祸,瓘尝论之于谏省,亦不待今日语言间也。时内侍黄经臣监勘,闻公所对,失声叹息,谓公曰:主上正欲得实,右司但依此供状」。其后狱具,正彚犹坐所言过实,流窜海岛,公亦有安置通州之命。
74
博者孤注。
75
宋寇凖自澶渊还,颇矜其功,王钦若深嫉之,言于帝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其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凖之孤注,斯亦危矣!」由是帝顾凖䆮衰,出凖知陜州。
76
黔中老农
77
宋黄庭坚,绍圣中为章敦、蔡京所忌,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移戎州,寻谪宜州。时党禁甚严,倅俞若著为之经理馆舍,一旦请曰:「先生今日举动,无愧东都,党锢诸贤」,愿写《孟●一传》」。庭坚许之,遂大书至尽卷,仅有二三字,疑误,次年遂仙去。先此,黔州安置,自号涪翁,与秦太虚书曰:「某屏弃不毛之乡,以御魑魅,耳目昏塞,旧学废忘,是黔中一老农耳」。
78
《到海,悟诗》。
79
宋眞宗天禧末,冦凖为丁谓所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及境吏以图献阅之,首载郡东南门抵海岸,凡十里,凖恍然悟曰:「吾少有诗曰: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乃今日意耳。人生得䘮,岂偶然耶?」初,公之贬也,以列卿知安州,既而又贬衡州别驾,又贬道州别驾,遂贬雷州司户。时丁谓与冯相拯在中书,丁当秉笔,初欲贬凖崖州,而丁忽自疑语冯曰:「崖州再渉鲸波,如何?」冯唯唯而已。丁乃徐拟雷州,未几,谓贬冯,遂拟崖州,当时好事者相语曰:「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比丁之南也,寇复移道州,凖从者闻谓至,欲释憾,凖知收其僮仆,闭门不放出,遣人以蒸羊逆于境上而避之,不见,人以为得体。
80
居岩注《易》。
81
宋程頥,哲宗时擢崇政殿说书。绍圣间,削籍窜涪州,居白岩。注《易》,渊源所渐,皆为名士。后自涪还洛,气貌容色,髭发皆胜平。昔门人问曰:「何以得此?」先生曰:「学问之力,凡学者学处患难,贫贱若富贵荣,逹即不须学也」。贬监酒税。
82
宋秦观,字少㳺,髙邮人,为史馆编修。绍圣初,御史大夫劾其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寓居僧寺中。有一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后以告谒写佛。编管横州,尝梦中作词,有「醉卧古藤阴,杳然不知处」等句,徽宗立,放还至藤州,为客道,其梦中词,索水饮之,遂立视而卒。
83
出监盐仓。
84
宋胡铨任枢密院编修官,上封事,力排和议,乞斩秦桧、孙近、王伦,忤㫖,出监韶州盐仓。或曰广州盐仓陈刚中以啓送之,曰:「知无不言,愿借尚方之劒。不遇」。故去●乘下泽之车。刚中亦坐谪。
85
飞语诬洪皓。
86
宋秦桧恶洪忠宣公皓,饶州通判李勤因诬皓作欺世飞语,乃谪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皓居英九年,始复朝请郎,徙袁州,至南雄卒。后一日,桧死。
87
正色责志完。
88
邹浩,字志完,常州人。元符中,为右正言。时章敦用事废孟后,欲立刘瑶、华,浩上疏乞追停册礼,别选贤族,坐除名,谪昭州。一日,邹以书约所善田画㑹颍昌,留连三日,临别出涕,画正色责之曰:「使志完隐黙不言官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表之外能死人哉?愿君毋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
89
自为章疏。
90
《朱子语录》:秦桧之「千鬼万怪,如不乐,这人贬窜将去,却与他殷勤不絶。一日,忽招胡和仲饭,意甚拳拳。比其还,家䑓章已下,又送白金为赆。又如欲论其人,其章疏多是自为以授言者,其狡诈如此。
91
独带阶官。
92
语录:本朝旧法,贬责人若是庶官亦须带别驾或司马无有带阶官者,惟吕子约却带阶官安置。
93
滥官
94
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入粟拜爵」。
95
汉文帝十一年春,从晁错之言,诏民入粟于边,得拜爵除罪。
96
以赀补郎
97
张释之,字文。帝时,入赀五百万,得为常侍郎,入钱为司徒。
98
东汉灵帝开鸿都门,卖官崔烈入钱五百万得三。公问子钧曰:「我为司徒,人以为何如?」钧曰:「论者嫌父铜●」。烈怒击之。
99
输钱至太尉。
100
东汉曹嵩输西园钱,位至太尉遗酒。
101
东汉宦者张让专权,孟陀以葡萄酒一斗遗之,得拜凉州刺史。
102
贡茶。
103
宋郑可简以贡茶迁福建运使,其子待问以献,朱草得官。好事者作诗云:「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104
入米除郡。
105
宋文帝令人入米七百石者,除郡,献●授官。
106
唐德宗兴元元年,车驾幸凉州,在道民有献●果者,上欲以散试官授之,陆贽奏曰:「爵位宜慎惜,不可轻用。今之貟外试官,虽则授无费禄,然而突銛锋排患,难竭筋力,展勤効者,皆以是酬之。若献●果者亦授此官,则彼必相谓曰:吾以忘躯命而获官,此以进●果而获官,是国家以吾之躯命同于●果矣。视人如草木,谁复为用哉?
107
烂羊头。
108
《汉书》更始委政于赵萌,以至贾䜿、膳夫、庖人皆滥官爵。长安为之语曰:「竈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109
续狗尾。
110
晋书》:赵王伦簒位,同谋者奴卒,厮役亦加爵位,毎会貂蝉盈坐,时人语曰:「貂不足,狗尾续」。
111
骑马貟外。
112
《宋书》,㤗始初,军功既多,爵秩无序,佃夫、仆从、皂●皆受不次之位。捉车者郎将,骑马者貟外。
113
索彪、仪,同。
114
齐后主时,诸官奴婢、阉人、商人、歌舞倡优滥得富贵者以万计。开府千馀,仪同无数,爵及鹰犬,故当时有「索彪仪同逍遥郡君」、「凌霜郡君」之谣。
115
郑云货缬。
116
北史郑云謟事刘瞻,货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史。羊保奕棋。
117
《南史》:文帝与羊保奕棋赌郡,保胜得补宣城太守,塞市塡街。
118
梁天监初,锺嵘言:「永平时,弊尚未革,都骑塞市,郎将填街」。又云:「貟外常侍,路上比肩,咨议参军,市中无数,车载斗量」。
119
见校书郎。
120
舞胡曵组。
121
见礼部尚书。
122
主书超阶
123
唐●宗封㤗山,张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所亲摄官太山,超阶至九品。张九龄当草诏,谓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先德望,后劳旧。今豋封告成,千载之絶典,而清流感激殊恩,胥史乃滥章韍。恐此制一出,四方失望」。既而思所为言。
124
白版侯
125
武后时,封侯者衆,铸印不供,至有白版而侯者墨敕官。
126
唐中宗时,韦后及太平、安乐、长宁公主等,皆依势用事,请谒受赇,于侧门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凡数千。貟内外盈溢,至无㕔事以居,当时谓之「三无坐处」,言宰相、御史及貟外郎也。
127
孩抱列清贯。
128
唐髙宗时,李义府有宠于上,诸子孩抱者并列清贯,而义府贪冐无厌,卖官鬻爵,其门如市。
129
胥吏长,百僚。
130
唐以锺绍京为中书令,薛稷讽绍京使让,因入言于帝曰:「绍京本胥吏,素无才望,今以微功进长百僚,恐非朝廷具瞻之美」。
131
阉竖受貟外。
132
唐袁楚客规魏元忠曰:「阉竖者,给宫掖扫除之事。古以奴●畜之。中古以来,大道乖䘮,疏贤哲,亲近习,乃委之以事,受之以权。故竖刁乱齐,伊戾败宋,君侧之人,衆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也。今大君中兴,独有阉竖,坐升班秩,既无正阙,率受貟外至盈千人,绾青紫,耗府库。
133
优人擢将军。
134
唐优人李可及擢为威卫将军。曹确曰:太宗著令,文武官各省四十三。貟谓房●龄曰:朕设此待天下贤人,至于工商杂流,假使拔出等夷,止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之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文宗欲以乐工尉迟璋为王府率,窦洵直固诤,卒授光州长史。今以可及为将军,不可之甚也。帝不听。
135
酣舞学士
136
唐崔日用宴内殿,酒酣,起为《回波舞》,求为学士,中宗即诏兼昭文馆学士。
137
善走节度。
138
五代王进以疾足善走周,太祖授以节度使,教令卖官。
139
前蜀王衍太后、太妃以教令卖官,自刺史以下,毎一官阙,必数人并争而钱多者得之。
140
堂牒卖官
141
五代王昶遣医人陈究以空名堂牒卖官,内侍加太傅。
142
宋徽宗政和中,以内侍童贯加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每春秋大宴,则坐于执政之上,日与宰相同班。进呈毕,即自屏后入内,复易窄衫,与郡阉为伍。未几,加太傅,封为泾国公。
143
家人居大官。
144
宋徽宗宣和中,幸蔡京第。时    及攸子行,皆为大学士,帝姬家人亦居大官。
145
致仕
146
《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汉制,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予之,终其身。唐贞观中,令致仕官位在本品之上。
147
悬车
148
薛广德,字长卿。元帝朝,与于定国俱乞骸骨,上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东归沛、沛守迎之界上,人以为荣。广德乃悬所赐安车,传之子孙。
149
投版
150
东汉范滂为光禄主事,执公仪,见光禄勲陈,蕃蕃不止之,滂恨,弃官投版而归。郭林宗闻而让蕃。
151
命驾。
152
晋齐王冏辟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翰因秋风起,思呉中菰菜、莼羮、鲈鱼脍,曰:「人生贵适意,何能羁宦数千里,要名爵乎!」遂命驾归。俄而冏败,人谓其见几。
153
投簪:
154
梁陶●景,字通明,与从兄书曰:「昔仕宦时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投簪髙迈,今三十六方奉朝请,头颅可知」。遂挂冠神武门,上表辞禄。按,簪笄也,所以持冠者。
155
解印
156
晋陶渊明为彭泽令,督邮至,县吏白束带见之。渊明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印绶,赋归去,来辞。
157
焚章
158
梁天监中,张褒不供学士职,御史欲劾之。褒曰:「碧山不负吾」。乃焚章长啸而去。
159
祖帐东都。
160
见东宫官。
161
角巾东洛
162
唐薛平除左散骑常侍,年至而无疾请告,角巾、东洛时甚髙之。
163
丞相致仕
164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宣帝朝拜相,在位五年,以老病致仕,赐第一区,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封扶阳侯。
165
尚书致仕
166
唐李日知为刑部尚书,屡乞致仕,上许之,日知有请,不谋于家,归乃治行,妻惊曰:「産利空空,何辞之遽?」日知曰:「仕至此,已过吾分,人亦何厌之有?若求厌于心,无日而足也」。归乡不治田园,唯饰䑓池,引賔客以娱乐。
167
归老
168
汉万石君石奋,以大夫禄归老于家,毎嵗时,过宫阙,必下车趋见,辂马必式,又宋栁拱辰,至和中知永州,年六十,有挂冠之志,创一桥曰「归老」,曾南丰作记」。
169
遂初
170
孙绰,字兴公,居㑹稽逰,放山水十馀年,作《遂初赋》以见志。唐诗云:「乆辞荣禄,遂初衣。
171
遣问得失。
172
汉胶东王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大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二十二事。
173
赐朝朔望。
174
张禹,字子文。成帝朝拜相后,罢就第,赐安车驷马,朝●望。
175
年至乞骸。
176
东汉龚胜、邴涣俱乞骸骨,诏曰:「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职之事劳大夫,因许其请,足疾请骸」。
177
唐李靖足疾,恳乞骸骨,帝遣岑文本谕㫖曰:「自富贵而知止者盖少,朕欲成公美,为一代法,不可不听」。乃授检校特进,就第。
178
居白沙里。
179
晋龎奂,字世文,德公之子。太康中,为牂牁太守,去官归乡居白沙里。乡人宗敬之相语曰:「我家龙种来里中,化」其德让,少者皆代,老者负担。
180
作绿野堂。
181
见中书令。
182
盛满为戒
183
羊祜叔子,与弟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洛,归故里,为容棺之。●以白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
184
馈遗不通。
185
唐王丘致仕所守,清约不通,馈遗、室庐童骑皆敝陋。帝叹其有古人之节,给全禄以旌㓗吏。
186
送还章绶
187
魏舒阳元,为司徒。元年正月,整法服入殿,朝会罢,径送还章绶,内外莫有知舒逊位之情者。
188
斥卖车骑。
189
唐关播以太子少师致仕,斥卖车骑,阖门谢客,不婴外事。
190
张霸上病。
191
汉张霸为颍川太守,谓掾吏曰:「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老氏有言,知足不辱」。遂上病求归。
192
沈约陈情
193
梁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而帝终不用,遂以书陈情于徐勉,言已老病,乞求归老之秩。勉为言于帝,止加鼔吹而已。
194
给亲兵。
195
卫瓘,字伯玉,告老逊位,进位太保,以公就第,给亲兵百人,置长史、司马、从事郎、掾属。惠帝即位,复给千兵,赐全禄。
196
唐宋璟请致仕,乃赐全禄不为罪人。
197
魏田豫乞逊位曰:「年过七十而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称疾。
198
乞为道士」。
199
贺知章,字季真,年八十六,上表乞为道士。还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仍赐《鉴湖剡溪》一曲,诏令供帐东门百僚祖饯御,制诗送之。诗曰:「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岂不惜贤逹,其如髙尚心。寰中得秘诀,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羣英怅别深」。
200
不伏,致仕。
201
《朝野佥载》:武后时,夏官侍郎侯知一以年老勅令致仕,知一乃诣朝堂跳跃,以示轻捷,时谓知一不伏致仕,追悔致仕。
202
唐博州崔咸舍人,字重易,尝受张公之知,公将欲乞归,与咸议行止,咸极言賛美公便制奏请归,数月后,门馆閴静寂寞,家人辈窃骂之,公亦追悔,遂语诸弟子曰:「后有大叚事,勿与少年郎议」。
203
二宜去。
204
孔戣,字君严。穆宗立,召为左丞,以老自乞。韩愈谓曰:「君年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戣曰:「吾岂要君者?吾年一宜去,吾为左右丞,不能进退,郎官何相之为?二宜去」。愈曰:「公无留赀,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而去,尚奚顾子乎?」竟以礼部尚书致仕,嵗致羊酒,如徵士礼。
205
三宜休。
206
司空图,字表圣,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名休休,且为文以见志,曰:「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瞆,三宜休」。
207
台池奉养。
208
尉迟恭敬德,乞致仕还家。末年,笃信仙方,飞鍊金石,穿池筑䑓,崇饰罗绮,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俗交,诗酒赏咏。
209
唐卢简求,纶之子,以太子太师致仕,还东都。有园林别墅,嵗时行乐,子弟侍侧,公卿在席,诗酒赏咏,竟日忘归。给三望车。
210
见三公。
211
作五知堂。
212
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后唐宰相圜四世孙也。庆厯元年,召拜枢宻副使,归休洛中,作五知堂,曰「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也」。卒,谥忠惠。
213
兰菊,丛生。
214
晋罗含字君章。㓜孤,为叔母宋氏所养。及长,有志尚。尝昼卧,梦一文鸟飞入口中,自是藻思日新。与谢尚为方外友,尚称之曰:「湘中琳琅也」。尝为桓温别驾,于城西立茅舍以居,织草为席,布衣疏食,晏如也。徵为尚书郎,厯散骑常侍,年老致仕,还家阶庭兰菊丛生,人以为德行之感也。唐狄梁公表云:「采罗含致,仕之兰本此。
215
衣食可适。
216
唐元延祖年过四十,再调舂陵丞,輙弃官去,曰:「人生衣食,可适饥寒,不宜复有所须,毎灌畦掇薪,以为有生之役过,此吾不思也」。按延祖,结之父。
217
治青阳第。
218
唐宋齐丘与侍中周宗有隙,上表乞归旧隐,唐主知其诈,即从之,仍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乃治第于青阳里,服御将吏皆如王公东坡诗几人?林下是眞休逰黄蘖山」。
219
崔鶠,字德符。宣和末,除侍御史,以挛疾致仕。治园数畆,号婆娑园。尝逰黄蘖山中,得四妙士,幽兰芳,菊石菖蒲,金星草也。
220
贵全大义。
221
栁氏旧闻唐萧嵩为相,与同列韩休不恊上书,乞骸骨,帝慰嵩曰:「朕未厌卿,卿何为去?」嵩俯伏曰:「臣待罪相府,爵位巳极,幸陛下未厌,臣得以乞身,如厌臣,则首领且不保,安得自遂?」因陨涕,上为之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思之未决」。及日暮,命髙力士诏嵩曰:「朕惜卿欲固留,而君臣始终,贵全大义,亦国家美事也,今除卿右丞相」。是日,荆州始进柑子,上用素罗包其二以赐之。
222
特示殊恩。
223
燕语唐致仕官非有特勅,例不给俸。宋初,循用唐制,至眞宗始于致仕官特给一半料钱,盖以示优贤养老之意。当时诏曰:「始呈材而尽力,终告老而乞骸」。贤哉虽叹于东门邈矣!遂辞于北阙,用尊耆德,特示殊恩。
224
欲求闲适。
225
唐李建勲罢相,以司徒致仕,营别墅于锺山,或谓曰:「公既未老,无大疾苦,今受此命,欲为九华先生耶?」建勲曰:「平生常●,公卿不审出处,岂可违素志,自知非寿考者,欲求数年闲适耳!」
226
幸免战兢。
227
唐翊既致仕,语子弟曰:「昔居谏省日久,如履薄氷,今幸免战,兢亦佳事也」。
228
蚤退全节
229
欧阳公在蔡州,屡抗章乞致仕,门生蔡承禧因间言曰:「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也?」公答曰:「修平生名节,为后生辈描画,惟有蚤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使驱逐乎?」
230
亲辞尽诚。
231
宋元丰中,文太师彦博告老,奏乞赴阙,亲辞天陛,庶尽臣子之诚,既见神宗,即日赐宴,顾问温宻,留京师一月,凡召对者三,锡宴者五,赐诗者再,顾问不名,称曰太师」,宠数优异,近世无比。
232
与山僧逰。
233
赵拚,字阅道,以太子太保致仕,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与山僧、野老逰,不复有贵势态。
234
与乡邻饮。
235
宋范鎭,字景仁,年六十三,一朝思乡里,径行入蜀,归至成都,日与乡邻乐饮,散财与亲旧之贫者,遂逰峨嵋、青城山下巫峡出荆门,凡朞嵗乃还,作诗二百五篇,其一云:「不学乡人夸驷马,未饶吾祖泛扁舟」。
236
髙斋
237
宋赵拚归老西安作髙斋,苏轼作诗寄之云:「功名富贵俱逆旅,挂冠而去眞秋毫」。
238
老屋
239
宋杨万里,号诚斋,年未七十,退休南溪之上,老屋一区,仅庇风雨,长须赤脚才三四人。聪明强健,闲退十有六年。尝自赞曰:「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又曰:「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口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徐灵晖赠诗,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
240
不欲妨贤。
241
宋王秀之为晋平太守,期年求退,曰:「此郡沃壤,珍货日至,人所昧者财,财生则祸逐,智者不昧财,亦不逐祸。吾山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
242
未能忘国。
243
宋杜祁公衍退居于家,一日,忧见于色,门生曰:公今日何以不恱?公曰:适覩朝报行某事非便,所以忧尔。又一日,喜曰:见朝报某人进用,社稷之福也。又尝曰:孔子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衍荷国深恩,退居以来家事,百不关心,独未能忘国耳。
244
孙奭鼔缶。
245
宋孙宣公奭以太子少保致仕,居郓,一日,置宴御诗㕔,语客曰:「白傅有言:多少朱门空鎻宅,主人到老不曾归,今老夫归矣,喜动于色。复顾石守道,诵《易离》卦九三爻辞,且曰:「乐以忘忧,自得小人之志,歌而鼓缶,不兴大耋之嗟!公以醇徳奥学,劝讲禁中二十馀年,晚节勇退,优㳺里中,始终全德,今世罕比。
246
孙冕拂衣。
247
宋孙集贤冕,天禧中直史馆,几三十年。晚守苏,朞年大书诗于㕔壁,拂衣而去,及诏下,公已归矣。诗曰:「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去年河北曽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寄语,姑苏孙太守也。须抖擞,老精神」。
248
乘驷入市
249
杜佑君卿,为司徒。尝言:致仕之后,必买小驷饱食讫,跨之着麄布襴衫入市,看盘铃傀儡即足矣」。后致仕,果行其志。谏官上疏言三公不合入市,公曰:「在吾计中矣」。
250
骑驴逰湖。
251
韩世忠,字良臣。绍兴十一年,以太傅奉朝请。时秦桧主和议,世忠乞闲退。自此杜门谢客,絶口不言兵时,骑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放浪西湖、泉石间,号清凉居士。平时将佐亦罕得见其面,好事者绘为「《韩王湖上骑驴图》,梦得开径。
252
叶梦得,字少蕴,家苏州,以参政致仕,居霅川。开山为径,玲珑秀发,号石林居士。诗酒自娱,诸福全备。
253
种放买山
254
宋种放累章乞归章圣,赐买山银香山居士。
255
白居易,字乐天,以刑部尚书致仕,居履道里,暮节惑于浮屠,至经月不食荤,自称香山居士,常与前怀州司马胡杲、卫尉卿●旼、礠州刺史刘眞、龙、武军长史郑据、侍御内供奉官卢眞、永州刺史张浑及遗老李元奭、禅僧如满共九人,燕㑹皆髙年不仕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居易为《九老诗》并序。又秘书狄兼謩、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虽与㑹而不及列。
256
洛社耆英
257
宋元丰五年,文潞公彦博以太尉留守西都,时富韩公弼以司徒致仕归洛,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㑹,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髙者,如富韩公彦国、司封郎中席汝言、君从朝请大夫王尚恭安之、太常少卿赵丙、南正秘书监上国柱、刘几伯寿、卫州防御使冯行已肃之,中奉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崇福宫楚建中正叔、司农少卿王谨言,不疑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判大名府王拱辰、君贶、大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张问昌言、端眀殿学士、通议大夫、提举崇福宫张焘、景元端眀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大中大夫司马光君,实共十三人为耆英,㑹以洛中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圣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堂中,独司马温公年未七十,不敢班文、富二公之后,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謩故事,请入㑹,又令郑奂自幕后传其像,潞公以地主携鼓乐,就富公宅作第一㑹,馀皆以次为之。洛阳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之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毎宴集,都人随观之,司马公为序,据《纲目》又云:司马公年未六十,用狄兼謩故事与焉,不知孰是。
258
作骑牛歌。
259
刘涣,字凝之,刚直不屈于上位,即弃官归,家于庐山之阳,尝作《骑牛歌》曰:「我骑牛君莫笑,万事从吾好」李伯时」,为画骑牛图,欧阳文忠与涣为同年进士,髙其节,作庐山髙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馀年,环堵萧然,饘粥为食,而㳺心尘垢之外,超然无戚戚之意,以寿终。
260
作《放鱼诗》。
261
宋王安石罢相归金陵,作放鱼诗物,我皆畏死,舍之宁啖茹,好事者作诗嘲之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潇踈幅巾投老锺,山日辛苦区区学放鱼荆公又悔变法之非,于锺山书院自写「福建子」三字,恨为吕惠卿所误也。
262
栽花植竹。
263
张齐贤,字师亮,以司空致仕归洛,得唐裴晋公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觞逰钓,榜于门曰:「老夫已裂冠冕,或公绂」垂访,不敢迎见。尝以诗戏故人曰:「午桥今得晋公庐,水竹烟花兴有馀」。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264
读书著文。
265
宋赵参政槩,字叔平。仁宗朝叅大政。熙宁初致仕。居睢阳十五年,惟以读书著文、忧国爱君为事。尝集古今谏诤为《谏林》一百二十卷,奏之,诏置座右,以时观阅。又范景仁既退居,有园第在京师,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无贵贱皆野服见之,不复报谢。
266
叔侄同归。
267
宋张铸,字希顔,厯四郡守,五任漕宪。一帅南阳王介甫,其门人也。与侄盟,竝以光禄卿致仕,同归乡,缙绅荣之。杜祁公赠以诗。
268
兄弟竝隐。
269
宋公序与弟子京竝致仕归,隐寄弟诗曰:「八年三郡驾朱轮,更忝鸿枢对国钧,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唯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
270
五十,致仕。
271
唐李柬之,字孝基。与父同谢事,才年五十,士大夫美之,以比二疏。
272
四十,致仕。
273
钱若水,字淡成。登甲科,官至枢副。年四十致仕,门施行马。
274
见三公。
275
庵扁饭牛。
276
宋蓬州人郑修登,元佑进士,知梁州军,未及引年,翻然而归。所居结茅扁曰「饭牛庵」。
277
别墅聚书。
278
宋李衡,江都人。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又厯知温、婺、台三州,致仕。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聚书逾万卷,自号乐庵。
279
后房佐酒
280
宋岭南太守闾丘公显致仕,居姑苏苏东坡,毎诣之,必留连,尝云:「过姑苏不逰,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一日,公出后房佐酒。有名懿卿者,善吹笛坡,作《水龙吟》,赠之筑坞。
281
刁约,字景纯,与欧公同在馆阁,修礼书。后直史馆,浩然有《山林志,挂冠而归。筑园润州,号「藏春坞,日㳺息其中。苏东坡赠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春风。年抛造化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282
买田
283
宋李伯时画刘凝之《骑牛图》,黄山谷拜其像,赋诗云:「弃官清颍尾,买田落星湾。身在菰蒲中,名满天地间。谁能四十年,保此清静退。往来涧谷中,神光射牛背」。
284
风,月人。
285
《倦游録》:宋赵叔平退居睢阳,欧阳永叔致仕,居颍,叔平来访永叔,时吕晦叔知颍州,开宴召二公,永叔自为致语,其诗曰:「欲知盛席继荀陈,请看当筵主与賔,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眀月两闲人,红芳已过莺犹啭,青杏初甞酒正醇,好景难逢良㑹少,乘欢举白,莫辞频按」。永叔本庐陵人,尝知颍州,皇佑初,自维扬来颍,乐其风土,慨然有终焉之意,因致仕家焉。
286
桑榆老
287
张士逊,字顺之,与陈文惠、尧佐同时秉政,张既以帝傅致政,有诗寄陈曰:「赭案当年竝命时,蒹葭衰飒倚琼枝,皇恩乞与桑榆,老鸿入髙溟鳯在池」。
288
归休林。下。
289
云溪友议诗,人类以弃官求隐为髙,而谓轩冕荣贵为外物,然鲜有能践其言者。故韦丹与僧灵彻为忘形之契,寄彻诗曰:「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峯前必共论」。彻酬诗曰:「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坐只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盖讥之也。
290
归闲水边
291
遯斋闲覧》:赵嘏尝云:「早晚粗酬心,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若待事了,则仕进之心益炽矣。王易简云:「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观此岂能忘情于轩冕耶?余尝于驿舎见人题壁云:「谋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余尝深味其言,服其精当而未能行也。此与一日看除目三年,损道心者异矣。
292
方士授丹经。
293
罗之纪,字国张,号筠心,瑞阳人。孝宗朝摄邑,云梦见雪压庭,竹诗云:「吾道非邪真可耻,此君岂是折腰人?」遂弃官归。遇方士,授丹经,修养法,葺一室,扁以子午儿曹付家事。
294
宋辛㓜安名弃疾号稼,轩居士宁宗朝,奉身勇退,悉以家事付儿曹,作西江月一首,万里云烟,忽过一身,蒲栁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逰宜睡」。 早起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肆意泉石。
295
李公麟,字伯时,元佑中登第。工草书、图画。元符中,归老肆意泉石,作《龙眠山庄图》,自号龙眠居士。
296
寄怀简编。
297
见庄。
298
山堂肆考卷八十一
URN: ctp:ws5450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