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五·魏五

《卷五·魏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文帝
2
◇制复于禁等官
3
昔荀林父败绩于必阜,孟明丧师于ゾ,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魏志·于禁传》注引《魏书》
4
◇诏议追崇始祖
5
前秦以朝车迎中常侍大长秋特进君侯神主,然君侯不宜但依故爵乘朝车也。礼有尊亲之义,为可依诸王比,更议。《通典》七十二。文帝即王位,尚书令桓阶等奏云云,下诏。
6
◇任城王彰增邑诏延康元年
7
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增邑五千,并前万户。《魏志·任城威王传》
8
◇封朱灵为俞阜侯诏延康元年
9
将军佐命先帝,典兵历年,威过方、邵,功逾绛、灌,图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内,元功之将,社稷之臣,皆朕所与同福同庆,传之无穷者也。今封俞阜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若平常所志,愿勿难言。《魏志·徐晃传》注引《魏书》
10
◇报何夔乞逊位诏延康元年
11
盖礼贤亲旧,帝王之常务也,以亲则君有辅弼之勋焉,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今君疾虽未瘳,神明听之矣。君其即安,以顺朕意。《魏志·何夔传》
12
◇诏官李通子基绪延康元年
13
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摧贰率服,朕甚嘉之。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笃其劳。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郎将,以宠异焉。《魏志·李通传》
14
◇诏张既凉州刺史
15
昔贾复请击郾贼,光武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卿谋略过人,今则其时。以便宜从事,勿复先请。《魏志·张既传》
16
◇出蒋济为东中郎将不听请留诏
17
高祖歌曰:「安得猛士守四方!」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如其无事,乃还鸣玉,未为后也。《魏志·蒋济传》
18
◇止临旰钪睬蠹老韧踮
19
得月二十八日表,知侯推情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将欲遣礼以纾侯敬恭之意。会博士鹿、优等奏礼如此,故写以下。开国承家,顾迫礼制,推侯存心,与吾同之。《御览》五百二十六
20
◇诏褒张既击胡延康元年
21
卿逾河历险,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南仲,勤逾吉甫。此勋非但破胡,乃永宁河右,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魏志·张既传》
22
◇制诏三公改元大赦延康元年十一月辛未
23
上古之始有君也,必崇恩化,以美风俗,然百姓顺教而刑辟厝焉。今朕承帝王之绪,其以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议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24
◇答桓阶等奏改服色诏黄初元年
25
服色如所奏,其馀宜如虞承唐,但腊日用丑耳,此亦圣人之制也。《宋书·礼志一》
26
◇定服色诏黄初元年
27
孔子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圣人集群代之美事,为后王制法也。《传》曰:「夏数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于正朔,当依虞夏故事;若殊徽号,异器械,制礼乐,易服色,用牲币,自当随土德之数:每四时之季月,服黄十八日,腊以丑,牲用白,其饰节旄自当赤,但节幡黄耳;其馀郊祀天地,朝会四时之服,宜如汉制。宗庙所服,一如《周礼》。《宋书·礼志一》
28
◇改雒为洛诏
29
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为洛。《御览》十七上《魏略》、《册府元龟》四。
30
◇诏征南将军夏侯尚
31
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魏志·蒋济传》,又见《御览》五百九十三
32
◇春分拜日诏
33
觐礼,天子拜日东门之外,反礼方明。朝事议曰:「天子冕而执镇圭,率诸侯朝日于东郊。」以此言之,盖诸侯朝天子,祀方明,因率朝日也。汉改周法,群公无四朝之事,故不复朝于东郊,得礼之变矣,然旦夕常于殿下东向拜日。其礼太烦。《晋志》、《宋志》作「烦」,亵似家人之事,非事天交神之道也。今采周春分之礼,损汉日拜之仪,又无诸侯之事,无所出东郊,今正殿即亦朝会行礼之庭也。宜常以春分于正殿之庭拜日;其「夕月」文不分明,其议奏。《南齐书·礼志上》永元元年何佟之议引,又略见《晋书·礼志上》,《宋书·礼志一》,《通典》四十四
34
◇以张登为大官令诏
35
登忠义彰著,在职功勤,名位虽卑,直亮宜显,饔膳近任,当得此吏。今以登为太官令。《魏志·王朗传》注、《书钞》五十五并引《王朗集》,又见《御览》二百二十九
36
◇下诏赐华歆衣黄初元年
37
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今太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魏志·华歆传》
38
◇赐桓阶
39
昔子文清俭,朝不谋夕,而有脯粮之秩;宣子守约,箪食鱼飧,而有加梁之赐。况光光大魏,富有四海,栋宇之大臣而有蔬食,非吾所以礼贤之意也。其赐射鹿师二人,并给媒。《御览》二百六十二引《桓阶别传》,又引本注:「齐人谓麴ろ为媒。」
40
◇答邯郸淳上受命述诏
41
淳作此甚典雅,斯亦美矣。案:当有误。朕何以堪也哉!其赐帛四十疋。《御览》八百十八
42
◇复颖川一年田租诏黄初二年正月壬午
43
颖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于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44
◇以孔羡为宗圣侯置吏修庙诏黄初二年正月壬午
45
昔仲尼姿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而无受命之运,在乎鲁、卫之朝,教化乎汶、泗之上,栖栖焉,皇皇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采其文以述作,∑涫ヒ猿赡保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已。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化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石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魏志·文帝纪》。又见《宋书·礼志四》。案:陈思王所撰碑文有此诏,与此小异,「其以议郎上」有「嗟乎,朕甚闵焉」二句。
46
◇为汉帝置守冢诏
47
朕承符运,受终革命,其敬事山阳公,如舜之宗尧,有始有卒,传之无穷。前群司奏处正朔,欲使一皆从魏制,意所不安。其令山阳公,于其国中正朔服色,祭祀礼乐,自如汉典。又为武、昭、宣、明帝置守冢各三百家。《御览》五百六十一
48
◇曰食勿劾太尉诏黄初二年六月晦
49
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魏志·文帝纪》,《晋·天文志二》,《艺文类聚》四十六引《齐职仪》
50
◇赠谥邓哀侯诏
51
惟黄初二年八月丙午,皇帝曰:「咨尔邓哀侯冲!昔皇天锺美于尔躬,俾聪哲之才成于弱年,当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早世夭昏?朕承天序,享有四海,并建亲亲,以藩王室,惟尔不逮斯荣。且葬礼未备,追悼之怀,怆然攸伤。今迁葬于高陵,使使持节兼谒者仆射郎中陈承追赐号曰邓公,祠以大牢。魂而有灵,休兹宠荣,呜呼哀哉!《魏志·邓哀王冲传》注引《魏书》
52
◇与于禁诏
53
昔汉高祖脱衣以衣韩信,光武解绶以带李忠,诚皆人主当时贵敬功劳效心之至也。今赐将军以魏王时自所佩朱炜⒓霸队喂淞#ā队览》六百八十五,又六百九十一)
54
◇平准诏
55
今与孙骠骑和通,商旅当日月而至,而百贾偷利喜贱,其物平价,又与其绢,故官逆为平准耳。官岂少此物辈邪?《御览》八百十七
56
◇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黄初二年十月己亥
57
夫先王制几杖之赐,所以宾礼黄希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公故汉宰臣,乃祖已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几,谒请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魏志·文帝纪》引《魏书》。又《后汉·杨彪传》注,《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三并引《续汉书》,又见袁宏后汉纪》三十,《书钞》一百三十三
58
◇改封曹植安乡侯黄初二年
59
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魏志·陈思王植传》注引《魏书》
60
◇取士勿限年诏黄初三年正月庚午
61
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魏志·文帝纪》
62
◇诏答吴王黄初三年
63
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谓可转是前迹以摇动江东。根未著地,摧折其支,虽未刳备五藏,使身首分离,其所降诛,亦足使虏部众凶惧。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吴志·吴王传》二注引《魏书》载诏答。
64
◇抚劳西域奉献诏黄初三年二月
65
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魏志·文帝纪》
66
◇毁高陵祭殿诏黄初三年
67
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继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晋书·礼志中》,《宋书·礼志三》,又《通典》五十二
68
◇禁妇人与政诏黄初三年九月
69
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引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魏志·文帝纪》
70
◇制傍枝入嗣大位不得加父母尊号诏
71
依汉祖之尊太上皇是也。且礼不以父命辞王父命。汉氏诸侯之入,皆受天子之命胤于宗也。而犹顾其私亲,僭拟天号,岂所谓为人后之义哉!后代若诸侯入嗣者,皆不得追加其私考为皇妣为后也。敢有佞媚妖惑之人,欲悦时主,缪建非义之事,以乱正统者,此股肱大臣所当禽诛也。其著乎甲令,书之金策,藏诸宗庙,副乎三府。尚书、中书,亦当各藏一通。《通典》七十二
72
◇答中山王献黄龙颂诏黄初三年
73
昔唐叔归禾,东平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王其克慎明德,以终令问。《魏志·中山恭王衮传》
74
◇诏责孙权黄初三年
75
权前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委质,长为外臣。又前后辞旨,头尾击地,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又今与周书,请以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俱来,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又欲为子于京师求妇,此权异心之明效也。《吴志·大帝传》主引《魏略》
76
◇伐吴诏黄初三年十月
77
制诏:昔轩辕不为涿鹿之师,则蚩尤之妖不灭;唐尧不兴丹水之阵,则南蛮之难不平;汉武不行吕嘉之罚,则横浦之表不附;光武不加嚣述之诛,则陇蜀之乱不清。故曰「非威不服,非兵不定」。孙权小丑,凭江悖暴,因有外心,凶顽有性。故奋武锐,顺天行诛。骁骑龙骧,猛将武步,或修句践潜涉之口顽,或图韩信夏口之诳愚。接舡以水攻阵,六军以陆横击。征南进运,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大司马及征东诸将,卷甲长驱,其舟队今已向济。今车驾自东为之瞻镇,云行天步,乘衅而运。贼进退道迫,首尾有难,不为楚灵乾溪之溃,将有彭宠萧墙之变。必自鱼烂,不复血刃。宜慎终动静以闻。《文馆词林》六百六十二
78
◇禁复私雠诏
79
丧乱以来,兵革纵横,天下之人,多相残害者。昔田横杀郦商之兄,张步害伏湛之子,汉氏二祖下诏,使不得相雠。贾复、寇恂,私相怨憾,至怀手剑之忿,光武召而和之,卒共同舆而载。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民之存者,非流亡之孤,则锋刃之馀,当相亲爱,养老长幼。自今以后,宿有雠怨者,皆不得相雠,敢有复私雠者,皆族之。《魏志·文帝纪》。《艺文类聚》三十三,《御览》四百八十二
80
◇敕还师诏黄初四年三月
81
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徵。今征东诸军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中军、征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さ若遏抵倍桑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又为地道攻城,城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几上肉耳。而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昔周武伐殷,旋师孟津,汉祖征隗嚣,还军高平,皆知天时而度贼情也。且成汤解三面之纲,天下归仁。今开江陵之围,以缓成死之禽。且休力役,罢省繇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魏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82
◇以蒋济为东中郎将代领曹仁兵诏黄初四年三月
83
卿兼资文武,志节心亢忾,常有超越江湖吞吴会之志,故复授将率之任。《魏志·蒋济传》
84
◇鹈鹕集灵芝池诏黄初四年五月
85
此诗人所谓污泽者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于下位者乎?否则斯鸟何为至哉?其博举天下人隽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魏志·文帝纪》。又《晋书·五行志中》,《宋书·五行志二》
86
◇诏赐张既子翁归爵黄初四年
87
昔荀桓子立勋翟土,晋侯赏以千室之邑;冯异输力汉朝,光武封其二子。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翁归爵关内侯。《魏志·传》
88
◇止王朗让位诏黄初四年
89
朕求贤于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非徒不得贤,更开失贤之路,增玉铉之倾。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君其勿有后辞。《魏志·王朗传》
90
◇诏赐温恢子生爵
91
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魏志·温恢传》
URN: ctp:ws6510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