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

《卷一百》[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喻林卷一百      明。 徐元太 撰政治门
3
操约
4
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凖极》以正南北毛诗定之方注
5
桢干者,皆以筑墙为喻干,是墙之主,善政亦民之主也《毛诗正义》:桑扈。
6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歩,涂度以轨《周礼》《考工记》
7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鬭者不抟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孙吴传》。
8
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前汉书枚乗传》
9
射人将发,矢必先于此仪之,发则中于彼矣。君将出政,亦先于朝廷度之,出则应于民心《后汉书》《志》五行五注
10
万目不张,举其纲衆,毛不整振其领,《魏志》《崔林传》。治国之体,其犹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总其条目,作为维纲,衆事乃理」。呉志《楼𤣥传》。
11
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南齐书顾欢传》
12
轨守其数,准平其流,动于未形,而守事已成管子,山权数。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管子形势解》
13
取人以已,成事以筫音质,竹器所以量物。成事以筫者,用称量也。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管子版法觧」。
14
尺寸寻丈者,所以得短长之情也。故以尺寸量长短,则万举而万不失矣。是故尺寸之度,虽富贵衆强,不为益长,虽贫贱卑辱,不为损短。公平而无所偏,故奸诈之人不能误也《管子明法解》
15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逺,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老子鉴逺。
16
夫债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久而不相厌也。文子下德。为而无害,成而不败,一人唱而万人和,如体之从心,此政之期也。葢母锦杠悉动者,其要在一也。鶡冠子天则。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㝢,骖乗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焉者而已矣。庄子:徐无鬼。
17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辟之异者,有髙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墨子尚贤上
18
今夫飞蓬遇飘而行千里,乗风之势也。深渊者,知千仞之深,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商子禁使
19
主道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则逺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馀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极也。既能治近,又务治逺,既能治明,又务见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者也,犹不及也,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不能治近,又务治逺,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辟之是犹立柱木而求其影之直也,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荀子:王霸
20
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推礼义之綂,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衆。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荀子》不茍。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洁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荀子》:劝学》
21
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荀子大畧篇
22
书约而弟子辩,法省而民讼简。是以圣人之书必著,论明主之法必详,事尽思虑,揣得失智者之所难也。无思无虑,洁前言而责后功,愚者之所易也。明主操愚者之所易,以责智者之所难,故智虑力劳,不用而国治也《韩非子》八《说》
23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杨权。救火者令吏挈壶瓮而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棰指麾而趣使人,则制万夫,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躳小事韩非子外储说右
24
兹郑子引辇,上髙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絶力至死辇犹不上也。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
25
造父方耨时,有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厕,未之用也,而马辔鹜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处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制帝王之功也《韩非子外储》说右
26
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令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韩非、子难一。
27
譬之若御者,反诸已则车轻,马利致逺复,食而不倦。吕氏春秋论人。
28
不通此者,虽目数千羊之羣耳,分八风之调,足蹀阳阿之舞,而手㑹绿水之趋,智终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泽润玉石,犹无益于治天下也。淮南子,俶眞训》。
29
枝不得大于干末,不得强于本,则轻重大小有以相制也。若五指之属于臂,搏援攫㨗,莫不如志言以小属于大也。是故得势之利者,所持甚小,其存甚大,所守甚约,所制甚广。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材之巨小足哉?所居要也《淮南子主术训》
30
处静持中运于璇枢,以一合万若合符者也。《淮南子》主术训。夫寸生于●,●生于日,日生于形,形生于景,此度之本也。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此声之宗也。法生于义,义生于衆适,衆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故通于本者不乱于末,覩于要者不惑于详。淮南子主术训。
31
成国之道,工无伪事,农无遗力,士无隠行,官无失法,譬若设网者,引其纲而万目开矣《淮南子缪称训
32
得道则愚者有馀,失道则智者不足渡水而无游,数虽强必沈有游,数虽羸必遂,又况托于舟航之上乎《淮南子诠言《训》
33
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髙者事不可以烦民,衆者,敎不可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赡也。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秤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故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功约易成也。事省,易治也,求寡易赡也。衆易之,于以任人易矣。淮南子泰族训。
34
或问大曰:小问逺曰迩未?达曰:天下为大,治之在道,不亦小乎?四海为逺,治之在心,不亦迩乎?」扬子孝至篇。
35
因革,国家之矩,范也。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太𤣥经:𤣥莹。自上御下,犹夫钓者焉,隐于手,应于钩,则可以得鱼。自近御逺,犹夫御马焉。和于手而调于衔,则可以使马。故至道之要,不于身非道也。申鉴政体。
36
登树怪其枝不能动,其株如伐株,万茎枯矣。王充论衡变动篇。夫组织之近,成文于逺,犹良御辔于手,而调马口以致万里也。吕氏春秋先已解。
37
射者,望毫毛之近而中艺于逺也,御者执辔于手,调马口之和而致万里。《吕氏春秋本味解》。
38
投一寸之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瘳王充《论衡顺故篇》
39
事有缘微而成著,物有治近而致逺,故修歩武之池而引沈鳞于江海,丰朝阳之林而延灵禽于丹穴,设象于盘盂,而翠虬降于𤣥霄,委灰于尺水,而望舒变于太极。是以晋文囬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句践曲躳于怒鼃,而戎卒轻死,抱朴子外篇广譬。
40
举一网,衆目张弛,一机,万事隳。文中,子开朗。尸子曰:「文轩无四寸之键,则车不行。李善注《文选》,枚叔七发。夫道上环中,理贵持㑹,希发而节乐者,击一柷之功也。一契而御衆者,圣人之能也」。李善注《文选》,陆士衡演连环。
41
人主之行异布衣布衣者,饰小行,竞小亷,以自托于乡党。人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补《文选》,贾谊《请封建疏》」。
42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意林《物理论》。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治大国者,亦当如此《意林新论》
43
三寸之箧运而天下定,六寸之基正而天下治意,林申子,圣人身犹日也。夫日圜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逺矣。《太平御览》:天部三上
44
明君治国,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方寸之谋正而天下治,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太平,御览》人事部言语寸管俯而阴阳效其诚,尺表仰而日月与之期,𤣥鸟悬而八风以情应,玉衡立而天地不能欺《初学记》:器用部漏刻注。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黄帝素问》、《内经咳篇》
45
我身者,彼身之尺寸也,我家者,彼家之权衡也。我乡者,彼乡之规矩也。我国者,彼国之凖绳也。人主者,天下之腹心也。天下者,人主之身形也。《道德经指归》卷九。
46
趋舍废置,王道之形声也。吉凶存亾,趋舍之影响也。《道徳经指归》卷十二。
47
衆必宗寡弱以扶强,故以一毂之寡,总诸辐之衆。《道德经注疏》卷一。
48
若使折士执而用之,立石为主,刻木为君,亦可以享天下!」《阴符经集注序》诸葛亮。
49
责公者易,虽一贤少谬,执难者衆,虽九舜犹乱《初学记》:帝王部总叙帝王。
50
周公曰:请问用矩之道。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逺,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玉海》、《天文》、《天文书》上」。
51
防萌
52
初六履霜坚冰至易坤
53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易大畜,六五豶豕之牙吉易大畜
54
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汲冡,《周书》和寤解。木之伐也而木为斧,贼难而起者自近者汲冢,《周书》周祝解。如彼雨去声雪,先集维霰音线,○诗小雅》「熲弁」。
55
谁生厉阶,至今为梗《诗大雅》:「桑柔?子其惩而毖后患,莫子荓音俜蜂自求辛螫音释肇允彼桃虫拚音翻飞维鸟未堪,家多难,去声,子又集于蓼。音了○诗颂小毖。不如早为之所,毋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隠公元年。
56
若不早圗,后君噬脐,《左传》庄公六年。人之有墙以蔽恶也,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左传》:昭公元年。熖熖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扎,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57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絶其胎,祸何自来!《前汉书》枚乘传。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絶手,可㩴而㧞,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前汉书枚乘传。
58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材,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则难《后汉书丁鸿列传》
59
百寻之屋,突直而焚,燎千里之堤,蚁蛭而穿败。古人防小以全大,愼微以杜萌。《晋书陈頵传》。
60
坚冰之遘,每锺浇水。《宋书》二凶元凶邵传夫人主不塞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不用近贤之谋,而外结万乘之交,于千里飘风,一旦起则贲、育不及,救而外交不及,至祸莫大于此韩非子用人
61
贤主谨小物以论好恶,巨防容蚁而漂邑,杀人突泄,一燥而焚宫烧积,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主过一言,而国残名辱,为后世笑《吕氏春秋》:慎小。
62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夫牛之为胎也,细若鼷䑕纣,损天下自象箸始,故小恶、大恶一类也贾子新书连语》
63
一家失熛百家皆烧,䜛夫阴谋,百姓暴骸《淮南子》说林训》两家鬭鸡,季氏金距,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故师之所处,生以棘楚,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蠧啄剖梁柱,蟁䖟走牛羊,此之谓也《淮南子人间训》」。
64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坊漏不塞则日以滋,大河之始,决于瓠子也,涓涓尔。及其卒汜,滥为中国害灾,梁、楚破曹、卫,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盐铁,论申、韩。夫百寻之室,焚于分寸之飙,千丈之波,溃于一蚁之穴,何可不深防乎!何可不改张乎!而秉斤两者,或舍铨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绳墨于附已,抱朴子外篇》百里。
65
水久坏河,山起咫尺,寻木千丈,始于毫末。钻燧之火,勺水所灭。鹄卵未孚,指掌之所靡及。其乘冲飙而燎巨野,奋六羽以凌朝霞,则虽智勇不能制也。故明君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抱朴子外篇》用《刑》
66
墙之崩隤,必因其隟劒之毁折,皆由于璺尺,矧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泄突,致灰千室,怨之始也,微于隟璺,及其为害,大于墙劒,祸之所伤,甚于邑室,将防其萌,急于水火。刘子愼隟。
67
事皆从微至著,不可不慎之于初。所以寻木起于牙蘖,洪波出于涓泉。李善注《文选、东京赋》。
68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文选》、《东京赋》
69
若风将至,必先揺揺,虽有圣人,不能为谋也。《广文选》:周武《王户铭》。盛不可不圗,衰不可或忘,堤溃蚁穴,器漏箴芒。《广文选》,扬子云《幽州收箴》。
70
裂风虽震,不断蔓草之根,朽坏诚微,遂霣崇山之峭。是以一夫不惧威于赫怒,千乘必致亾于巧笑。《广文选》,沈休文连珠。交修。
71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易泰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哉」。乃𢋫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隋哉,万物堕哉书益稷
72
若作酒醴,尔惟麴蘖,若作和羮,尔惟盐梅》书说命下。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书《洪范》
73
地虽柔,亦有刚克,能出金石。天为刚德,亦有柔克,不干四时。臣当执刚以正君君,亦当执柔以纳臣孔氏传《书》《洪范》。地之德沈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天之德高明刚强矣,而有柔能顺,阴阳之气也以喻臣道虽柔,当执刚以正君。君道虽刚,当执柔以纳臣也《尚书正义》、《洪范》。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毛诗鸡鸣》
74
君明于上,若日也,臣察于下若月也。毛诗东方注。华堂堂于上,喻君也,叶湑然于下,喻臣也。明王贤臣以德相承而治道兴,则谗谄逺矣」。郑氏笺诗裳裳者华。
75
言日以照昼月以照夜,故得同曜齐明,而照临下土,以兴国君。视外治夫人视内政,当亦同德齐意,以治理国事《毛诗正义》日月
76
阪上有漆木,隰中有栗木,各得其宜,以兴秦仲之朝。上有贤君,下有贤臣,上下各得其宜《毛诗正义》、车邻》
77
彼堂堂然光明者华也。在于上又叶湑然,而茂盛兮在于下,华叶相与共成,荣茂以兴显著者,君也。在于上羙德者,臣也佐于下,君臣相承,共兴国治《毛诗正义》。裳裳
78
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谷梁襄公十九年
79
殷王、中宗非徒身自贤明,亦有和羮之臣。臣与其君可否相济,如宰夫之和齐羮也」《春秋正义》:昭公二十年
80
日月代明,圣人以君臣代政《三坟形坟》
81
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国语》吴。今与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后汉书李固列传。
82
夫阴阳和,岁乃丰,君臣同心,化乃成也《后汉书第五伦传》。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晋书庾峻传》」。
83
臣譬列星景,君配朝日。晖事业并通济,功烈何巍巍。《宋书》乐四《志》
84
鼓鼖懐音,待杨桴以振响。天地涵灵,资昬明以垂位。是以俊乂之臣,借汤、武而隆。英达之君,假伊、周而治《南齐书刘祥传》。
85
履端开物,寔资元后。代终成务,谅惟宰栋。《周书》武帝上纪辟惟元首,庶黎惟趾,股肱惟弼,上下一体,各勤攸司《周书苏绰传》
86
为上唯周为下,唯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太公六《韬》,大礼
87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而力务财多管子宙合
88
寡人之有五子,犹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今寡人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岂不可哉!」晏子对曰:「婴闻之,与君言异。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支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晏子春秋》谏上?」
89
上下之道,取类股肱,比之一体,其来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阴与阳,其相形也,犹圎与方鬼,谷子反,应注
90
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鼔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馀力,易于应而技有馀,巧易于事韩非子功名
91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也!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羙,然后草木硕大,亦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
92
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荀子君道篇》四马不调造,父不能以致逺,弓矢不调,羿不能以必中,君臣乖心则孙子不能以应敌。淮南子兵畧训。
93
君臣之礼,若心之与体,心不可以不坚,君不可以不贤,体不可以不顺,臣不可以不忠,心所以全者,体之力也。君所以安者,臣之功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章。
94
子得罪于父,可因姑姊妹谢也,父乃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使左右谢也,君乃赦之。昔者桀得罪于臣也,至今未有为谢也。《韩非子外传》。
95
上下相亏也,犹水火之相灭也《说苑》,君道。乘龙上天,两蛇为辅,涌跃云中,游观沧海焦氏《易》《林乾》之随」。初一日,幽嫔之月,冥随之基。测曰:「日嫔月,随臣应基也《太𤣥经》第二从
96
次六●,黄相迎,其意感感,测曰:「然,黄相迎,以类应也」。《太𤣥经》:第四迎。
97
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影声。响者,敎令也。形影者,功效也武侯,十六策君臣
98
矢而自升,羽之力也。羽金朋合,而后乃飞,犹君臣同心,乃驰风化也」。《太𤣥经》,第二务觧。
99
天地相迎,则风雨时调。君臣相迎,则政敎以度。《太𤣥经》第四迎解。
100
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文选序》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羣才缉熈,元首经畧而股肱肆力。《文选》:袁宏《名臣序赞》
101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文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臣敬治其职,膺金石之别响。君执契居中,纳铿锵之合韵《文选》,陆士衡演连珠注》
102
台㝛在天,实承辰极。股肱虽卑,同体元首。《艺文类聚》:帝王部晋、《元帝表》。
103
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艺文类聚》:《职官部冡宰碑》。贤愚相奉,臣主以成。如彼百节,各役天形。《艺文类聚》人部,隐逸上箴》。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慈。尧崇屡省舜、盛、钦谟,《初学记》:州、郡部淮南道。
104
若无国王、智臣、耆旧,如船无主,旋洄覆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二等则。
105
天子诸侯下至黼黻,大夫粉米,兼服藻火,是上得兼下也。士不得服粉米,大夫不得服黼黻,是下不得僭上也《尚书正义》益稷
106
尊者食新,农夫食陈《毛诗》甫「田」。国君尊严如南山,崔崔然《毛诗》南山注。由丝以为绿,则绿为末,丝为本,犹承嫡而使妾,则妾为卑而嫡为尊。公定尊卑不可乱,犹女治丝本,末不可易。今公何为使妾上僭而令尊卑乱乎《毛诗正义》绿衣
107
以里垣之内,始有树木,故以里喻亲戚,树喻兄弟《毛诗正义》将仲子
108
夫设缨以为冠,不得谓冠是缨之饰,结组以悬佩,不可谓佩所以饰组《毛诗正义》著
109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左传》昭公七年
110
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皂,人定为舆,黄昏为𨽻,日入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喆氏解《左传》昭公五年
111
位以王公卿为三日,以中食旦为三《春秋正义》昭公五年。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地官司市
112
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周礼》《考工记》
113
《礼》:天子之桷,斫之砻之,加宻石焉。诸侯之桷,斫之砻之,大夫斫之士斫本谷梁庄公二十四年
114
崇山君伏山臣列山民三坟、山坟,君象首臣象股,民象体三坟,山坟》象君日象臣,月象民星三坟,山坟,崇髙其山,君之象也。濳伏其山,臣之象也。山有行列,民之象也三坟,山坟》
115
首綂方来,君之象也。臣象股肱,以佐身也。民为邦本,如肌体也三坟山、坟》
116
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传》。天下之埶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亾已也。而汉岁致金絮、彩缯以奉之,夷狄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前汉书贾谊传。
117
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后汉书丁鸿传》
118
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晋书王导传》帝皇正坐于紫宫,辅臣列位于文昌垣,屏骆驿而珠连,三台差池而雁翔《晋书成公绥传》
119
彼邹、滕雉、犇而出,其地犹称公侯。《晏子问》上。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吕氏春秋》:愼势。
120
衣服疑者是谓争先,厚泽者是谓争赏,权力疑者是谓争强。贾子《新书服疑》。
121
人主之尊,辟无异堂。陛陛九级者,堂髙大几六尺矣,若堂无陛级者,堂髙殆不过尺矣。天子如堂,羣臣如陛,衆庶如地,此其辟也。故陛九级,上㢘逺地则堂高,陛无级,㢘近地则堂卑,髙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贾子《新书》阶级」。所谓臣主者,非有相临之具,尊卑之经也,持面形而肤之耳贾子等齐
122
此之不行,沭渎无界贾子等齐。水广者鱼,大父,尊者子贵。传曰:河海润,千里盛。德及四海,况之妻子乎!故夫贵于朝,妻贵于室,富曰茍羙,古之道也。孟子曰:王子与人同而如彼者,居使然也。居编戸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孙,是以跛夫之欲及楼季也,无钱而欲千金之寳,不亦虚望哉!」盐铁,论刺权。
123
冠虽败,宜加之首履,虽全,宜践之足。太𤣥经第四礼解。王者赐先亲,近后䟱逺,何法?法天雨,髙者先得之也」。白虎通五行。
124
天子佩白玉,诸侯佩山𤣥玉,大夫佩水苍玉,士佩端珉石佩,即象其事。若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妇人佩其针镂。白虎通衣裳。
125
假令厮养暴登卿、尹,则监门之类蔑而遗之《嵇中散集》答难养生论》
126
赵简子谓左右曰:「车席泰羙,夫冠虽恶,必戴之履,虽善,必履之。今车如此,其大羙也,吾将何以履之!」《艺文类聚》:服饰部荐席。
127
孔子侍坐于鲁哀公,设桃具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失笑。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以为上,盛果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于庙,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侵上忽下也事文类,聚《谷》,《韩子》
128
名分不定,而欲天下之治也,是犹欲无饥而去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至东而西行,其不㡬亦明矣。《太平御览》:刑法部律令科附。
129
今下僭其上,尊卑无别,如使鸡鹜、蛇颈、龟身,五色纷丽,亦可贵于凤乎《太平御览》羽族部鹜
130
高莫高于天下,莫下于泽。天高泽下,圣人法之《太平御览》,地部泽
131
珽无所屈,天子见诸侯,见卿大夫之笏也。大圭椎其上,犹诸侯荼前屈后直见天地,见先王之笏也玉海,器用圭璧。上品君中,复各有贵贱。譬如列国诸侯,虽并得称制,而犹归宗周。臣佐之中,亦当如此《本草》一卷
132
喩林卷一
URN: ctp:ws753402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