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广东通志卷五十四
3
《坛祠志》寺观附
4
凡祭,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沿于古者,先民是式增于今者,庙貌维新,非此族也,不在祀典,粤东山幽谷,邃民好淫祀淫祀无福于此,思敬逺之义欤?志坛祠而以寺观附焉。
5
广州府:
6
坛壝府社稷坛在府城西北
7
风云雷雨山川坛旧在府城南门外清水濠街。雍正八年,番禺知县龎屿改建大东门外教场。左围以垣墙开,设各门东门外为厨库,为牲房。西门外为斋宿所,南为正门。
8
先农坛在东门外教场普济院后。雍正五年建筑,坛后为堂凡二层,坛畔公田四亩九分,祭用仲春亥日,其耕耤仪式详《礼乐志》
9
厉坛在城东二里,每岁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致祭。祠庙南海神庙。在府东南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水之湾,创自隋世,唐天寳中,封广利王,宋康定二年加号洪圣王,皇佑二年,以侬寇遁,赖神功加号昭顺,绍兴七年,复加威显兀,至元二年加号广利灵孚王,明洪武三年,始封南海之神,春秋二仲月壬日,遣官致祭。六年,复赐黄金香盒重一十六两,以答神贶。国朝康熈四十四年重修,屡遣致祭,雍正三年,封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并修殿宇中为神祠,东为厨库牲房,西为斋宿所,南为仪门,少南立石华表为望洋之所。殿内藏古铜鼓二门,临波罗江,故俗曰波罗庙,门左立,达奚司空像祀之,各州县乡村多立祠以祀,称为洪圣王云。
10
龙王庙在巡抚衙署东辕门,雍正三年建闗帝庙在粤秀山之麓后殿增祀三代
11
天后宫在归徳门外五羊驿之东,莆田林氏女显灵,海上,人称天妃。明洪武初,加昭孝纯正灵应孚济圣妃。春秋二仲癸日,有司致祭。 ,国朝尊为后
12
城隍庙在府城东,旧分守海北道。右古未载祀典始。明洪武三年,诏封天下省府州县城隍之神,前用木主,后塑神像,守令新任斋宿于此。祭礼同风云、雷雨、山川坛。其制:北为神宇,南为拜亭,亭之左右为斋宿所,仪门之西南,为省牲所。
13
南粤三君祠在北城镇、海楼东廊,祀秦南海尉任嚣、南越武王赵佗,汉大中大夫陆贾,今圯,秉正庙在城东祀汉臣张买,今圯
14
名徳祠在粤秀山北,以古阁改建祀,歴代名徳,髙固、杨孚、董正、罗威、唐颂、陈源、陈临、王范、黄恭,凡九人,后圯,改为观音阁。
15
二献祠:在朝天街,宋寳佑中,安抚使方大琮建祀唐相张九龄,宋相、崔与之张,諡文献。崔諡清献也,今圯。
16
周元公祠在粤秀山下,祀宋儒周敦颐,旧在濓溪书院。明嘉靖四年,提学魏校迁建,春秋致祭、忠简祠在备倭府故址,明万歴二十九年,建祀宋臣李昴英,春秋致祭
17
大忠祠在旧山川坛左,今文明门外东南隅,明嘉靖间,御史呉麟建祀宋忠臣、丞相文天祥、枢宻使陆秀夫、枢宻副使张世杰有司,春秋二仲上旬致祭,后圮。国朝康熙十年,番禺知县彭勷重建顔曰:正气堂,右为臣范,堂左为逺风堂前池,后濠辉映俨翼。
18
汪公祠在旧布政司仪门外,祀明左丞汪广洋,今圮遗爱祠。在城隍庙东,祀明臣巡抚杨信民,后增入佥事毛吉、布政、陈选、陶鲁,配以知县髙瑶。初,启土获孤忠大节四字,石刻于地中,人咸异之。有司于三月十二日致祭祠,今圮。
19
忠襄祠在忠贤街右,祀明佥事毛吉
20
白沙祠在粤秀山下,祀明翰林陈献章,今圮、阳明祠在朝天街旧北隅,祀明两广总制新建伯王守仁,春秋致祭,今圯、文康祠在城东仁寿里,祀明少师梁储,今圯
21
文简祠一在天闗,一在小嵎洞,祀明尚书湛若水,今圯、文敏祠在越秀山麓,祀明臣霍韬,今圯。
22
文襄祠在西门外彩虹桥下,祀明内阁方献夫,今圯。迂冈祠在粤秀山麓祀明状,元伦文叙今圯。报徳祠,在府学右祀明巡按潘季驯,今圯。文裕祠。在粤秀书院后,祀明少詹黄佐。
23
东所祠一在南城外,一在西城外,祀明臣通政张诩,今皆圯、中大夫祠在城内兰湖里,祀明赠湖广参政郭大始,今圯、呉公祠。在城南祀明总督呉桂芳,今圯。
24
穆侯祠在仁寿里,祀明番禺县知县穆天顔,今圯、永赖祠在旧番禺县,前祀明都察院副都御史龎尚鹏青萝祠在粤秀山下,祀明主事王渐逵,今圯、一山祠在粤秀山东南,祀明御史。黎贯,今圯、玉笥祠在旧番禺县,左祀明番禺县知县张国维,今圯、忠义孝弟祠雍正二年,建在南海学内、节孝祠雍正二年,建在石马槽
25
坛壝南海县附郭西邑,俱从府祭。其社稷坛。雍正八年,知县刘庶筑墙祠庙闗帝庙在县治北
26
灵应祠在佛山堡,祀真武之神黄萧,养乱神示灵,有司岁祀之文昌祠一在佛山堡,一在郡城惠爱坊。雍正七年,署巡抚傅泰、布政使王士俊重修人于祠右买地建扬化楼
27
赵都运祠在吉利山台祀宋转运使赵师楷。韩都宪祠、在云路峯西,祀明臣右都御史韩雍。白沙祠、甘泉祠、俱在云谷祀明翰林陈献章、湛若水。忠义孝弟祠。在学内。
28
节孝祠在石马槽
29
坛壝番禺县附郭东邑,俱从府祭。
30
祠庙闗帝庙在郡城东。雍正七年,布政使王士俊重修庙后殿,增奉三代,复购民居于殿傍,建屋三楹,用供盥沐,有碑记。
31
菊坡祠在鹿步都蒲涧,祀宋臣,崔与之
32
毛、蔡二公祠在县仰忠街,嘉靖初建祀,明臣毛伯温蔡经 国朝顺治间,总兵张国勋、重建、忠义孝弟祠在学内
33
节孝祠在亚婆塘
34
坛壝顺徳县社稷坛在城西里许、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里、先农坛在东南郊外四里
35
厉坛在东北一里
36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7
城隍庙在县治左
38
梁百揆祠在桂林祀宋大夫梁百揆
39
贞女祠》在龙江,祀宋贞女呉妙净
40
赠兵马指挥闗敏庙、在黄连堡祀明忠烈阙敏四贤祠,在鳯山祀明布政刘大夏、知县呉廷举。吏目:邹智,举人李承箕忠勇祠。在寜都堡祀明臣刘英。
41
崇义祠在寳林寺东,祀明义士蘓刘义梁奎区瑞、贞节祠在桂图里,祀明刘元妻周氏
42
胡友信祠祀明知县胡友信
43
忠义孝弟祠在学后
44
节孝祠在尊经阁左
45
坛壝东莞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46
先农坛在城东
47
厉坛在城东
48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49
城隍庙在县治西
50
义士祠在学右元林,邑人黎友龙捐地为学,五世孙琼复捐鱼塘供祭。明嘉靖中,提学欧阳铎令立祠祀之
51
节妇祠在城隍庙左,明嘉靖十年建,祀宋李昌期妻等十八人、忠义孝弟祠。
52
节孝祠俱在故南海街前
53
坛壝从化县社稷坛在城北里许,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里许先农坛在城东
54
厉坛在城北社稷坛右
55
祠庙闗帝庙在城隍庙左
56
城隍庙在闗帝庙右
57
忠义孝弟祠。
58
节孝祠俱在城中
59
坛壝龙门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
60
先农坛在城东
61
厉坛在城西
62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63
城隍庙在城北
64
忠义孝弟祠。
65
节孝祠俱在城中
66
坛壝新宁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67
厉坛在城西
68
祠庙闗帝庙在千户所西
69
城隍庙在城西
70
忠义孝弟祠。
71
节孝祠俱在城中
72
坛壝增城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73
先农坛在城东
74
厉坛在社稷坛北
75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76
城隍庙在县治东
77
崔清献祠。在鳯凰山
78
古公祠在城东,祀宋臣,古成之
79
白沙祠在鳯凰山
80
张尚书祠在城南祀明臣张度
81
遗爱祠》在城北,祀明臣王大用
82
忠孝祠在城南相江铺,祀明臣王纲、孝子、王彦达、湛义士祠、在沙贝乡祀明义士湛、懐徳巡。按:洪垣有记,后废巡按顾龙正、李时华,重修忠义孝弟祠。
83
节孝祠俱在学宫侧
84
坛壝香山县社稷坛在城西石岐山下,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东林山下先农坛在城东
85
厉坛在城南
86
祠庙闗帝庙在城西门内
87
城隍庙在城东门内
88
萧列女祠在㰖村祀明萧思敬女
89
忠义孝弟祠。
90
节孝祠俱在学西
91
坛壝、新㑹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
92
先农坛在城东
93
厉坛在社稷坛南
94
祈雨坛在圭峰山下
95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96
城隍庙在城西门街
97
全节庙在崖山,祀宋杨太后。明宏治二年,徐佥事建、忠义祠在全节庙左。明嘉靖二十二年,知县何廷仁建祀宋朝死义将士、大忠祠在崖山全节庙前,祀宋丞相文天祥、枢宻使陆秀夫、枢宻副使张世杰、明成化十年、兵备佥事陶鲁、建、知县丁积,割废寺田三顷馀,供全节庙及大忠祠祀事,以赵樵、伍隆起子孙守之。𢎞治辛亥,右布政刘大夏、佥事徐鋐奏入祀典。嘉靖二十六年重修,罗伦有记
98
丁公祠在白沙村,明成化十二年建祀,循吏丁积陈献章有记、忠义孝弟祠。
99
节孝祠在城中
100
坛壝三水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101
先农坛在城东
102
厉坛在城北
103
祠庙闗帝庙在城南通衢
104
城隍庙在按察分司西
105
忠义孝弟祠。
106
节孝祠俱在城中
107
坛壝清逺县社稷坛在城西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108
厉坛在城北一里
109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10
真武庙在兵备道右
111
天后宫在通津门外。
112
城隍庙在城西南鳯凰台,即县治基。
113
太子庙在广济仓左,祀黄帝二庶子
114
二圣祠在飞来寺祀黄帝二庶子
115
著灵祠。在县东北。神姓张,名某,后冈人死,示灵异,旱疫祈之辄验。宋封为著灵将军,久废,明万歴十一年重修。
116
忠义孝弟祠。
117
节孝祠俱在城中
118
坛壝新安县社稷坛在城外西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崇锁铺、先农坛在城东
119
厉坛在城北门养济院右
120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21
天后庙在南山赤湾
122
城隍庙在城中
123
武安王庙在县治东北隅
124
旗纛庙在东莞所左
125
汪刘祠在南门外,明万歴元年,知县呉大训建祀明副使汪鋐、刘稳黄孝子祠,在三都大锺山下,万歴元年,建祀明孝子黄让、忠义孝弟祠。
126
节孝祠俱在城中
127
坛壝花县社稷坛在城南半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半里先农坛在城东
128
厉坛在城北一里
129
祠庙闗帝庙在城
130
城隍庙在县治东
131
忠义孝弟祠。
132
节孝祠俱在城中
133
韶州府:
134
坛壝府社稷坛在笔峰山下,宋建于城内祈报坊。元延佑七年迁南门外,明洪武七年徙今所、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宋为二坛:一、风伯坛一,雷师坛。元至正八年,立风师坛于东北郊,立春、后五日祭,立雨师、雷师坛于西南郊。立春后申日祭,明洪武七年徙今所
135
先农坛在城东
136
厉坛在新馆驿后
137
祠庙虞帝庙旧在皇冈岭,相传舜南巡,作乐于曲江盘石上。宋嘉定三年,提刑廖徳明创祀,配以臯、陶、稷、契、益明。正统二年,知府湛礼重修,嘉靖二十三年,知府彭大治始迁于城东,毎岁春秋二祭闗帝庙在城中
138
城隍庙在城西南
139
伏波将军庙在武水西,祀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徳,明洪武二年,迁于官滩。二十年,知府王世安迁,今所并祀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嘉靖四年,知府唐升重修,今圯。
140
侯司空庙在桂山下,祀陈臣侯安都,即其故居张文献公祠在府学右,唐元宗遣使致祭,立祠,铸铁像祀之。旧在武水西,宋天禧二年,郡守许申始迁于此。明洪武二十年,郡守王世安重建。嘉靖十五年,参政詹瀚拓祠后地,建寝堂,置祭田
141
忠惠庙。在馆驿北,祀唐刺史卢光稠,宋开寳二年赐额。
142
秦义士祠在河南光孝寺前,祀宋义士秦纲、余襄公祠在城通衢,即公故宅。宋治平二年,郡守吕楠建。绍兴七年,郡守陈麟奏入《祀典》。明嘉靖十五年,知府郑骝重修,尚书霍韬有记
143
濓溪祠在张文献祠之东,宋淳熙二年建,后迁于学宫、坛壝曲江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144
祠庙、城隍庙在丰积下街,明崇祯十年,知县潘复敏建新文献公祠在风度楼北,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唐宗尧建、忠义孝弟祠在学宫东
145
节孝祠在学宫西
146
坛壝乐昌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147
厉坛在城北一里
148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49
城隍庙明洪武二年,知县索彦胜建于北门内。正徳十三年,知县李增徙于县治西南。嘉靖十八年,知县张坚徙建于北门外。二十六年,府同知胡瑞复迁北门内故地
150
周府君庙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祀汉臣周昕。明成化四年重建张文献祠旧在城南二里,宋宣和二年,知县张植建。明嘉靖丙午,都御史张岳改建南湾、邓忠襄庙在城西一里,祀唐臣邓文进
151
邓忠毅祠。旧在学,东祀明臣邓顒,正统十四年,知府王圯重、修学士黄谏有记。嘉靖十二年,知府邓骝复改建于学宫之西。
152
王宪副祠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祀明兵备副使王大用、右都御史方豪有记、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内
153
节孝祠在城中
154
坛壝仁化县社稷坛在城东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155
先农坛在西郊里许
156
厉坛在城东北
157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西
158
城隍庙在县治东,明洪武二年,知县何廷初建忠义孝弟祠在学宫东
159
节孝祠在学宫外
160
坛壝,乳源县社稷坛旧在城北十里,明万歴十二年,知县赵佑卿迁于西岭上风云雷雨。山川坛旧在城南,明万歴十二年,知县赵佑卿迁于东岭上先农坛在城东
161
厉坛在城北一里
162
祠庙闗帝庙在城东一里,明万歴十二年,知县林文丰建、城隍庙在城东门外,明洪武六年,知县张安仁建。
163
义勇祠在城西二里,祀元义士邓可贤。明嘉靖三年,通判苻锡建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内
164
节孝祠在学宫西
165
坛壝翁源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一里许、先农坛在城东二里
166
厉坛在社稷坛后
167
祠庙闗帝庙一在演武亭后,一在三华镇中、城隍庙在县治南,明天顺八年,知县陶鼎建。詹公祠在城东二十里。旧志云:神詹,姓名失,考元人。李都宪祠在三华镇祀明都御史李崇有。旧忠义祠在城西衢,明天顺六年,知县陶鼎祀义士呉洪进。忠义祠,在翁山寺右,明嘉靖十一年,知县传云祀明知县何仕仁。忠义孝弟祠。
168
节孝祠俱在学宫傍
169
坛壝英徳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一里
170
厉坛在城北二里
171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72
真武庙在龙山,春秋致祭
173
城隍庙在城中
174
㝠助祠在城西二十里寨,将村,祀唐寨将夫人虞氏,宋嘉定三年,赐额封显佑夫人,敕曰:「惟神生能抗巢贼之锋,没能制峒寇之暴,有嘉一妇之节,殆过百夫之强,况雨旸之致祈,复利泽之随著,可无美号,以答隂功,用正小君之名,大彰显佑之实。林子升有记」。
175
邵柱国祠在洸口巡司右。宋开寳三年建祀,南汉将邵廷琄、节义名臣祠在龙山书院,后祀宋臣唐介、洪皓、义勇祠在城十里西六乡,祀明义士刘廷龙、周应乾、姜兵宪祠在大庆山东,祀明佥事姜忻、张令公祠在南山书院后,祀明知县张慎,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内
176
节孝祠在文昌书院后
177
南雄府:
178
坛壝府社稷坛宋在城南州案山侧,绍兴三年,迁南市。庆元三年,知州宋价取其地为陵江馆,移河南闻韶亭下教谕朱仲河有记。明洪武二年,知府李庭贵建于城西北四里。嘉靖十三年,知县刘嶅迁于闗外晓真寺故址。
179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州案山麓先农坛在城东
180
厉坛在城北
181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82
文昌阁在文明门内。
183
城隍庙旧在南门内。明洪武三年,知府叶景龙迁县西,隆庆元年,知府周思九重修。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马文绣捐赀、重修二门
184
旗纛庙在千户所西,明洪武元年指挥王璵建,今圯张文献祠在儒学讲堂东。宋嘉熙二年,教授翁甫建,明正统二年训𨗳黄绶修。成化十二年,知府江朴迁大中书院西。𢎞治元年,知府林符迁七林堂,嘉靖缺年,知府黄伟迁闗帝庙。五年,伍箕迁率性社学,即旧东岳庙,一在梅岭云封寺,元至正二年建。明嘉靖七年,御史张岳、知府张嵿继修。 国朝康煕二年,知府陆世楷建天峰书院,配以明两广总制新建伯王守仁,春秋致祭
185
四先生祠在府学东。明隆庆二年,教授陈应龙建祀宋儒周敦颐、程灏、程颐、朱熹、萧使君祠在斗城北隅,宋皇佑二年建祀,知州萧渤,今圯
186
潘太守祠在儒学右,宋绍圣三年建祀知州潘遘,今圯。凌陂祠。在陂头村祀宋保昌令凌皓,今圯。
187
黄太守祠在云封寺西,宋端平三年建祀知州黄𡷫今圮、梁侯庙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宋嘉定二年建祀戍将,梁满今圮、忠孝祠在县后,宋嘉定二年,建祀知州赵善偰及其子汝振景徳祠在府学,旧名忠义,祀明知府刘实,岁久圯,嘉靖十年,知府胡永成即大中书院隙地重建,今圯、忠节祠旧在东闗外祀宋佥判邱必明,岁久废为社学,明嘉靖二十一年重修,四十年再修,岁免二丁差徭,置田赡祭
188
徳星祠在南门,祀明知府。周南今圯。
189
坛壝保昌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190
祠庙闗帝庙在宾旸门外。明万歴十六年,府同知王应麟建城隍庙。在县治西,明洪武十年,知府叶景龙建。
191
忠义孝弟祠。
192
节孝祠俱在梅魁街
193
坛壝始兴县社稷坛在城西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一里、先农坛在学宫右
194
厉坛在城北二里
195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196
城隍庙在县治东
197
唐张文献祠在儒学讲堂东
198
宋十大夫祠在儒学讲堂西,宋嘉定四年,知县赵彦偃建十大夫者,据《郡县志》及宋张庚记云:许致、许牧、许彦博、邓戒、邓辟、邓酢、谭焕,逸其数人无考。明嘉靖三年,知县髙辅即张文献书堂,改建置祭田、忠义孝弟祠。
199
节孝祠俱在义学右
200
惠州府:
201
坛壝府社稷坛明洪武二年,立坛于城北三里,风云雷雨山川坛明洪武二年,立坛于城南二里中,为风云雷、雨神,左为山川神,右为城隍神
202
先农坛在城东
203
厉坛明洪武二年,立坛于城外二里,奉城隍神主之设,无祀鬼神牌,祠庙闗帝庙在府治南
204
文昌祠在府治右,明万歴十三年,知府黄时雨建祀、城隍庙在府治西
205
东坡祠。在白鹤峰祀宋臣蘓,轼即故居,以唐、庚蘓过配焉。明嘉靖五年,知府顾遂重修,增以蘓辙。三十五年,通判呉普、重修杨载鸣有记。
206
野吏祠在府治东北隅,城上祀宋臣陈尧佐。明成化十年,徙建𤣥妙观左。𢎞治六年同知。雷复复之岁,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致祭
207
景贤祠在城西丰湖上,明嘉靖四年,提学魏校毁东岳祠。五年,知府顾遂以其地建宋儒周敦颐,名元公祠。十三年,知府史立模以宋儒罗从彦配,改名崇道祠。何元述有记:万歴四年,知府宋尧武以唐臣、张锡、宋臣、唐庚、杨万里、陈鹏飞、陈次升、呉潜、文天祥、明臣王守仁合祀,更今名岁,以春秋二仲望日祭」。
208
表忠祠。在崇道祠后,明嘉靖五年,知府顾遂建祀明监察御史王度,十三年,知府史立模以谅江判官刘简合祀。万歴四年改建超然台下。
209
彭令公祠在白鹤峰祀明知县彭长臣、殷都宪祠在𤣥妙观左,祀明都御史殷正茂以参议顾养谦配顾公祠在南隅社学祀明臣,知府顾言、参议顾养谦、叶梦熊有记,坛壝归善县近郭首邑,俱从府祭
210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11
城隍庙在辅阳门右,知县林民止建
212
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右
213
节孝祠在东平坊
214
坛壝博罗县社稷坛在城北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215
厉坛在城北三里
216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17
城隍庙在县治西二十步。明洪武二年,知县阎义重建孝女祠在县西五十里。梁大同二年,广州刺史萧誉建祀梁沙河民陈志女。南汉封昌福夫人祷雨有应。明嘉靖四年,提学魏校易,名曰「孝女祠」。翟宗鲁增廨宇,叶春及复祀田俱有记
218
郑令公祠。在县儒学之东,宋治平二年,祀邑令郑勲,今圮。
219
豫章祠。在县西北五十步,明嘉靖四年,提学魏校改华光庙为豫章书院,祀宋儒罗从彦岁,以春秋二仲月祭。
220
忠义孝弟祠。
221
节孝祠俱在学宫左
222
坛壝长宁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223
厉坛在城西二里
224
祠庙闗帝庙在城
225
城隍庙在县治东,明万歴元年,知县陈仲建报恩祠在清贵都雪洞建,祀明臣李棠、刘稳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左
226
节孝祠在城东
227
坛壝永安县社稷坛在城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渡河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228
厉坛在城北一里
229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30
城隍庙在分司东
231
文信国祠在南岭
232
忠义孝弟祠。
233
节孝祠俱在学宫侧
234
坛壝:海丰县社稷坛在城西北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235
厉坛在城东北二里
236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37
城隍庙在县治西,明洪武四年县丞缺表忠祠在五坡岭。明正徳十一年,提学张拯建祀,宋臣、文天祥、邹鳯、陈龙复、刘子俊、杜浒、萧明哲、张唐熊、桂林竒、呉希奭、陈子全、徐榛、萧资大学士方献夫记。国朝康熙四年,知县阮士鹏修,后圮知县范逢春重修、忠正祠在县东马街后。康熙三十九年,知县白章建祀归化县知县赠佥事黄易
238
双仁祠一在碣石西门外,一在甲子所城内。康熙七年,乡民建祀总督周有徳、巡抚王来任。、忠义孝弟祠。
239
节孝祠俱在学宫旁
240
坛壝龙川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三里。
241
先农坛在城东
242
厉坛在城北一里
243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44
城隍庙在县治西,明洪武八年,典史黄九成建。永乐十年,知县费思铭修二贤祠在城东五里,祀宋臣蘓辙陈,次升
245
洪令公祠在县治仪门左,祀明知县洪祉、忠义孝弟祠。
246
节孝祠俱在城中
247
坛壝长乐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248
厉坛在城西北一里
249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50
城隍庙在县治西,明洪武四年,主簿李仁建,永乐九年,典史黄必贵重修,忠义孝弟祠在学宫侧
251
节孝祠在城西门
252
坛壝兴宁县社稷坛在城西半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一里。
253
先农坛在城东
254
厉坛在城北一里
255
祠庙闗帝庙在城
256
城隍庙在县治东南,明洪武四年,知县周士贵建。正徳十三年,知县祝允明重修、罗学士祠又名探花祠,在县墨池上。明洪武初,废于兵。今遗址犹存。忠义孝弟祠。
257
节孝祠俱在城中
258
坛壝连平州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二里许、先农坛在城东
259
厉坛城西
260
祠庙闗帝庙旧在城东门,明崇祯八年,知州牟应受建,遭火毁。十六年,知州姜赐履迁建西街,在城隍庙右
261
天后宫。在城内东南分司之左。
262
城隍庙在城内西街
263
牟侯祠在城北。康熙二年,州人建祀知州牟应受、忠义孝弟祠在学宫明伦堂左
264
节孝祠在州署东
265
坛壝河源县社稷坛在城西北一,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266
厉坛在城西北一里
267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68
城隍庙在县治左。明洪武八年,知县马士彪建。忠义孝弟祠。
269
节孝祠俱在学宫侧
270
坛壝和平县社稷坛在城西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271
厉坛在城西北一里
272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273
城隍庙在城西南一里,明嘉靖二年,知县刘珙建,二十四年,知县周隆盛重修,王新建伯祠在县治北。明嘉靖五年,知县刘琰建祀明臣王守仁、保惠祠在县学内左。明嘉靖四年,邑人建祀知县刘琰,后以琰入祀。名宦祠废,盘古庙在城东一里
274
天后庙在小南门外
275
五福庙在马塘
276
卢洞庙在古镇
277
九公庙在浰头
278
粮溪庙在粮溪
279
三官庙在大鱼潭
280
三角庙在大湖
281
南迳庙在南迳
282
双头庙在古镇
283
水口庙在小西
284
五将庙
285
忠义孝弟祠。
286
节孝祠俱在城中
287
潮州府:
288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西
289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
290
先农在城东
291
厉坛在城北一里
292
祠庙闗帝庙在府治内
293
城隍庙在府治北
294
韩公祠在河东韩山上,宋咸平二年,建祀唐臣韩愈元公祠在郡学右,宋淳佑三年建祀宋儒周敦颐陆公祠在韩山左,明𢎞治二年,建祀宋臣陆秀夫、马公祠在金山上,祀宋将马发
295
坛壝海阳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296
祠庙忠义孝弟祠在文庙后
297
节孝祠在郡城北
298
坛壝潮阳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299
先农坛在城东
300
厉坛在城北
301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02
城隍庙在城东
303
双忠祠一名灵威庙,在县治东,祀唐臣张巡许逺。韩公祠。在灵威庙右,祀唐臣韩愈
304
大忠祠在灵威庙左,祀宋臣文天祥
305
惠福庙在太湖
306
忠义孝弟祠。
307
节孝祠俱在城中
308
坛壝揭阳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309
先农坛在城东
310
厉坛在城北
311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内
312
城隍庙在县治东
313
忠义孝弟祠。
314
节孝祠俱在城中
315
坛壝程乡县社稷坛在城西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
316
先农坛在城东
317
厉坛在城西北
318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内
319
城隍庙在县治东北。
320
忠孝公祠在西城外
321
忠义孝弟祠。
322
节孝祠俱在城中
323
坛壝饶平县社稷坛在东门河口、风云雷雨山川坛在教场左
324
先农坛在城东
325
厉坛在良田溪边
326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27
城隍庙在城中
328
忠义孝弟祠。
329
节孝祠俱在城中
330
坛壝惠来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任城南。
331
先农坛在城东
332
厉坛在城北
333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内
334
城隍庙在县治北
335
忠义孝弟祠。
336
节孝祠俱在城
337
坛壝大埔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338
先农坛在城东
339
厉坛在城东
340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41
城隍庙在启圣公祠左
342
忠义孝弟祠。
343
节孝祠俱在城中
344
坛壝澄海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345
先农坛在城东
346
厉坛在城东北
347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348
城隍庙在县治右
349
忠义孝弟祠。
350
节孝祠俱在城
351
坛壝普宁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352
先农坛在城东
353
厉坛在北门外
354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55
城隍庙在县治东北。
356
忠义孝弟祠。
357
节孝祠俱在城中
358
坛壝平逺县社稷坛在乌石冈、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南
359
先农坛在城东
360
厉坛在城北
361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东
362
城隍庙在县治北
363
忠义孝弟祠。
364
节孝祠俱在城中
365
坛壝镇平县社稷坛在城北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社稷坛后、先农坛在城东
366
厉坛在城北一里
367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68
城隍庙在县治后,康熙元年,知县徐履吉修邑侯书院祀明知县胡㑹宾,今圯
369
忠义孝弟祠。
370
节孝祠俱在城中
371
肇庆府:
372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西三里
373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社稷坛西先农坛在城东
374
厉坛在城北一里
375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76
城隍庙在府治西里许
377
忠节祠在城北,祀唐臣张柬之、李绅、宋臣、刘挚、邹浩、胡寅、胡铨、留正、张世杰八人、包公祠在西门内,祀宋臣包拯
378
濓溪祠在城东三里,明嘉靖四年,知府曾直建祀宋儒周敦颐、陈大尹庙在府城东河畔,祀明髙要县知县陈忠卫、惠爱祠在府城东七十里,祀明同知张吉、呉公祠在崧台书院右,祀明都御史呉桂芳、总督呉公祠在府学左祀明都御史呉文华、坛壝、髙要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379
祠庙忠义孝弟祠
380
节孝祠俱在城中
381
坛壝四:㑹、县、社、稷坛在城东社山都、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外正山都、先农坛在城东
382
厉坛在城北
383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384
城隍庙在县治西
385
包公祠在城东,祀宋臣包拯
386
濓溪祠在城东二里,明嘉靖二年,知县萧樟以龙母庙改建、懐徳祠在城南大州,上祀明都御史谈恺、王钫,配以参政王国正、同知吕天恩、忠义孝弟祠。
387
节孝祠俱在城中
388
坛壝新兴县社稷坛在城西北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389
先农坛在城
390
厉坛在城北一里
391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92
城隍庙在县治东
393
忠义孝弟祠。
394
节孝祠俱在城中
395
坛壝阳春县社稷坛在城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396
厉坛在城北一里
397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398
城隍庙在县治西
399
忠义孝弟祠。
400
节孝祠俱在城中
401
坛壝阳江县社稷坛在城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南一里、先农坛郊外较场前
402
厉坛在城北二里
403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东
404
城隍庙在县西南,元天歴元年,知州张允明建。明洪武三年,知县张翼重建澹菴祠在学后东,祀宋臣胡铨
405
太傅祠在城西,祀宋枢宻副使张世杰
406
忠义孝弟祠。在学左
407
节孝祠在尊经阁后,俱在城中
408
坛壝髙明县社稷坛在城东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北
409
先农坛在北门外教场东
410
厉坛在城北一里
411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412
城隍庙在县治西
413
忠义孝弟祠。
414
节孝祠俱在城中
415
坛壝恩平县社稷坛在城北石神山下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416
厉坛在城北石神山下
417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418
城隍庙在儒学右
419
二忠祠在县南,祀明副使毛吉、布政兼副使陶鲁、忠义孝弟祠。
420
节孝祠俱在城中
421
坛壝广宁县社稷坛在城东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二里先农坛在城东
422
厉坛在城东北二里
423
祠庙闗帝庙在南门城外
424
城隍庙在城内东南
425
忠义孝弟祠。
426
节孝祠俱在南门
427
坛壝开平县社稷坛在东门外石坦冈、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门外、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428
厉坛在城北郊外
429
祠庙城隍庙在县治西
430
坛壝徳庆州、社稷坛在城西四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四里、先农坛在城
431
厉坛在城北
432
祠庙闗帝庙在州治东
433
城隍庙明洪武初,建于州治东二百步。嘉靖间迁于元妙观,后以观地为文庙,遂以旧文庙为城隍庙,大忠祠在香山、岳庙,后祀汉臣陆贾
434
《忠景祠》在东濒江,祀宋臣赵师目
435
兴化祠在金林乡,祀明州人陈頵
436
杨都御史祠在州治东北,祀明都御史杨信民、惠徳祠在香山东岳庙前,祀明御史张岳忠义孝弟祠。
437
节孝祠俱在城中
438
坛壝封川县社稷坛在城西北三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社稷坛少南、先农坛在城东
439
厉坛在社稷坛北
440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东
441
城隍庙在县东
442
忠义孝弟祠。
443
节孝祠俱在城中
444
坛壝开建县社稷坛在城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445
厉坛在城北一里
446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447
城隍庙在县治东
448
忠义孝弟祠。
449
节孝祠俱在城中
450
髙州府:
451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西门外
452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门外先农坛在城东
453
厉坛在城北门外
454
祠庙闗帝庙城中,明万歴十八年,知府张邦建火神祠在城西门外
455
城隍庙在城中
456
灵湫庙在旧电白县东二十里,一名龙湫,中有龙井,世传龙伏焉,遇旱,祷雨辄应,明洪武四年入祀典。冼夫人庙一在旧电白县寳山下,一在今府治东门外
457
表忠祠在府治东,明万歴四十三年,知府曹志遇建祀明臣陈思贤。孔公祠。在山川坛左,祀明知府孔镛。
458
义壮祠附孔公祠之东,祀明将林雄、符琼、呉公祠祀明知府呉国伦
459
欧阳公祠在新南门外,祀明知府欧阳烈三贤祠。在郡治南桥边,祀明知府杨逢时、俞嘉言署府事同知林春泽明。万歴四十三年,知府曹志遇重修,今圯。
460
江公祠在城南营兵建祀,明同知江龙
461
仰徳祠在河西岸祀明,叅议徐大任、知府李熈、张邦伊、伍、张二公祠、在五里亭,祀明知县伍成大、张揆、曹公祠。在城西祀明知府曹志遇。
462
蘓公祠。在城南十里,祀明叅政蘓宇庶。
463
陈公祠。在太平闗内祀明推官陈立本
464
张公祠祀明㕘政张茂颐
465
崇徳祠在梅绿乡约所前,祀明同知廖彀、报徳祠在城东冼夫人庙左,祀明知府申用嘉、懐陆祠在甘雨亭魁星阁右,祀明通判陆启䝉、汪公祠在南宫岭祀明茂,名知县汪道洋、黄公祠在南宫岭祀明茂,名知县黄櫆
466
胥公祠一在黉宫右,一在郡治南十里,祀明茂名知县胥学韶。去思祠。在茂名县学门左,祀明训𨗳黄槐。
467
南洲双美祠在城南五十里南盛墟旁,祀明推官万尚烈、知县胥学韶、张公祠在府治南,祀明知县张复善
468
坛壝茂名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469
祠庙忠义孝弟祠
470
节孝祠俱在城中
471
坛壝电白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
472
农坛在城东
473
厉坛在城北
474
祠庙闗帝庙在卫东
475
真武庙在县治北
476
文昌阁在城南鼓楼
477
天后庙在县南
478
城隍庙在县治西
479
旗纛庙在县北
480
夫人庙在城北长乐街,一在山兠庙,夫人所生之地、忠烈黄侯祠在县治北。据旧志,神名十九战死,赠忠烈侯遗爱祠在县治东南,邑人祀明知县王许之、张希臯。王公祠在望海楼北祀明参政王民顺
481
盛公祠在城迎恩,街祀明参,政盛万年
482
林公祠在西郊浴龙河东,祀明知县林梦琦、张公祠在按察司南祀明参将张旁。
483
张公祠在城东祀明参将张可大
484
张公祠在城中祀明参政张茂颐
485
忠义孝弟祠。
486
节孝祠俱在城中
487
坛壝信宜县社稷坛在城西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488
厉坛在城北
489
祠庙闗帝庙在千户所左
490
天后庙在城南。
491
城隍庙在县治东北。
492
旗纛庙在千户所左
493
沈公祠在城西祀明知县沈𢎞遇
494
廖公祠在城东北,祀明知县廖彀
495
顾公祠在城北,祀明知县顾斌
496
忠义孝弟祠。
497
节孝祠俱在城中
498
坛壝化州社稷坛在城东
499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00
先农坛在城东
501
厉坛在城南
502
祠庙闗帝庙在州治东,明末圮,知州邱崇文、城守吕承祉重建、真武庙在隔江
503
天后庙在龙母山
504
城隍庙在州治东,明末圮,知州邱崇文重建康王庙在东城外三里
505
华光庙在龙母山
506
冼夫人庙在州治左
507
四贤祠在寳山下,祀宋臣、范祖禹、梁寿、龚夬、莫伋、忠义孝弟祠。
508
节孝祠俱在城中
509
坛壝呉川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10
先农坛在城东
511
厉坛在城东
512
祠庙闗帝庙在城隍庙左
513
天后庙在白沙渡头
514
城隍庙在宁川所东
515
冼夫人庙在县治右
516
去思祠在城东,祀明知县李友兰
517
忠义孝弟祠。
518
节孝祠俱在城中
519
坛壝石城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
520
先农坛在城东
521
厉坛在城西
522
祠庙闗帝庙在东岭上
523
城隍庙在南门
524
冼夫人庙在城
525
忠义孝弟祠。
526
节孝祠俱在城中
527
亷州府。
528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北半里
529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30
先农坛在城东二里
531
厉坛在社稷坛西
532
祠庙闗帝庙在府治
533
城隍庙在府治东
534
大魁阁在城南串楼,康熙六十一年,知府徐成栋建。雍正六年,知府蒋杲迁学宫左伏波祠在城北,祀汉臣马援,今圯
535
三贤祠在县学左,祀汉臣母将隆、宋臣、陈瓘、蘓轼今圯、太守祠在城东北,祀汉臣、孟尝今圯
536
陈王祠在府东北三十里祀宋臣陈绍,今圯。忠孝祠在故石康县南,祀明石康知县罗绅,其子罗镒孝子祠。在海岸乡祀明孝子郑韺,今圯。
537
坛壝合浦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538
祠庙忠义孝弟祠在县学文庙左节孝祠忠义祠右
539
坛壝钦州社稷坛在城西北半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半里、先农坛在城东
540
厉坛在城东北
541
祠庙观音庙在游鱼洲上
542
闗帝庙在州治西
543
真武庙在州治东二里。
544
天后庙在城南振民坊。
545
城隍庙在州治东
546
旗纛庙在千户所后,今圯。
547
二贤祠在𤣥妙观后,祀唐臣张说、宋处士吕祖泰,今圯、谏议祠在城东二十里,中和坊祀唐臣甯原悌,今圯、林公祠在𤣥妙观后,祀明副使林锦,后配以知州林希元,今圮忠义孝弟祠。
548
节孝祠俱在城中
549
坛壝灵山县社稷坛在永安里西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50
先农坛在城东
551
厉坛在城北半里
552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553
城隍庙在城西北
554
林公祠在六峰门内,祀明副使林锦,今圯。蒋公祠。在县治西,祀明训𨗳、蒋䝉。
555
忠义孝弟祠。
556
节孝祠俱在城中
557
雷州府:
558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西北。元天歴二年,亷访使贾焕建,旧在府治西三里。明迁天宁寺,复迁今址。嘉靖二十五年,知府林恕重建
559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60
先农坛在城东
561
厉坛在城北,旧在演武亭下。明嘉靖二十五年,知府林恕迁于迎恩亭飓风坛在城北。明嘉靖十七年,知府洪富设坛东洋海岸祭风。继之者,知府林恕迁于南渡头。继之者知府罗一鸾。又迁于城北郊五里,设坛望祭
562
祠庙、雷庙。在府城南英榜山祀雷神。陈文玉,宋熙宁九年封威徳王,乾道三年增封昭显王,庆元三年增封广佑王,淳佑十一年,增封普济王,徳佑元年改封威徳英灵昭顺广佑普济王,元泰定二年封神威刚应光化昭徳王。明洪武三年,改雷司之神,每岁上元日,守臣致祭。 国朝顺治十年,海北道陈嘉善建神座,康熙四年,知府陈允恭建门楼。
563
闗帝庙在府治中
564
城隍庙在府治东镇宁坊,宋延佑三年,建于元帅庙,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建于文庙西。嘉靖元年,提学魏校毁𤣥妙观,知府易蓁改建之。
565
伏波庙在南桥祀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徳、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旌忠祠。在西湖东,宋乾兴二年建祀寇准后圯。咸淳二年,知府虞应复重建,增祀蘓辙、赵鼎、李纲、王岩叟、胡铨、秦观、李光、任伯雨,今圮。
566
颖滨,先生祠祀宋臣蘓辙,今圮。
567
秦公祠祀明知府秦时中
568
旧忠义祠祀明海康知县王麟御寇而没,赠通判,赐额忠义、坛壝海康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569
祠庙忠义孝弟祠在府治东
570
节孝祠在南门内大街
571
坛壝遂溪县社稷坛在城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半里、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572
厉坛在城
573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南观民坊
574
城隍庙在县治西北。
575
忠义孝弟祠。
576
节孝祠俱在学宫内
577
坛壝徐闻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578
先农坛在城东
579
厉坛在城
580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581
城隍庙在县治西
582
英佑将军、江公祠在海安所祀及国朝副将江起龙,详见本传。 下琼州江公祠、忠义孝弟祠在学宫东
583
节孝祠在学宫西
584
琼州府:
585
坛壝府社稷坛在城西北半里
586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二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587
厉坛在城东北一里
588
祠庙、闗帝庙在衞右
589
天后庙在海口
590
城隍庙在城正中
591
旗纛庙在衞左
592
飓风祠在迎春馆后
593
景贤祠在北门外,即竒甸书院,明正徳十年,建祀宋臣蘓辙、明臣、丘浚四贤祠在东门内,正徳十六年,祀明臣王泰、徐鉴、游琏、张子𢎞、灵山庙在城南七里,年久圯。雍正五年,知府宗思圣重修、伏波祠在龙岐村,祀汉两伏波将军
594
柔惠祠在郡城西南,祀诚敬夫人冼氏
595
聚和亭》在城北,祀明学士邱浚、尚书海瑞孝古祠在文庙后,祀明教谕赵谦
596
江公祠在海口祀康煕五年,海安所副将江起龙勤官水死,歴显灵异。今封英佑骁骑将军,又以康熙十九年虎头门副将张瑜、义士谢谦、仓大使崔祥同时战死,祔祀之
597
坛壝琼山县附郭首邑,俱从府祭
598
祠庙忠义孝弟祠
599
节孝祠俱在学左
600
坛壝澄迈县社稷坛在城西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一里、先农坛在城东
601
厉坛在城北一里
602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603
天后庙在通潮门
604
城隍庙在县治东
605
伏波庙在东门外天池书院
606
忠义孝弟祠。
607
节孝祠俱在县治西门内
608
坛壝定安县社稷坛在北郊、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
609
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610
厉坛在城北二里
611
祠庙闗帝庙在县北门
612
城隍庙在城东南
613
忠义孝弟祠。
614
节孝祠俱在南门坊
615
坛壝文昌县社稷坛在城东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
616
先农坛在城东
617
厉坛在城西北
618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619
城隍庙在城西
620
旗纛庙在清澜所
621
七星岭神坛在迈犊都,祀明知县周观。柔惠祠新安桥右
622
忠义孝弟祠。在学右
623
节孝祠在北门外
624
坛壝㑹同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625
先农坛在城东
626
厉坛在城北
627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628
城隍庙在城西
629
忠义孝弟祠。
630
节孝祠俱在县治东
631
坛壝乐㑹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632
先农坛在城东
633
厉坛在城北
634
祠庙闗帝庙在县东南朝阳市
635
城隍庙旧在县治西,明万歴十一年改建东分司左。三江庙在博放都。
636
侯王庙在三江庙侧
637
忠义孝弟祠。
638
节孝祠俱在旧布政分司前》
639
坛壝临髙县社稷坛在城西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
640
先农坛在城东
641
厉坛在城北
642
祠庙闗帝庙在县东门
643
天后庙在县治
644
城隍庙在县治东
645
髙山昆邪神坛在昆耶山,元至元二年,封显应侯。明洪武三年赐今封。入祀典岁以八月十六日白牲致祭
646
澹庵祠在县西
647
湛公祠在城东太平桥祀明都指挥湛钺,御贼符,南蛇战死,人仰祀之。龙潭庙在县西龙潭侧
648
忠义孝弟祠。
649
节孝祠俱在学左
650
坛壝儋州社稷坛在城北。
651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652
先农坛在城东
653
厉坛在城北
654
祠庙闗帝庙在州治中
655
城隍庙在州治左
656
旗纛庙在州治南,祀谯国夫人
657
东坡庙在城南桄榔庵,祀宋臣蘓轼
658
周公祠在所前祀,明指挥周逺
659
忠义孝弟祠。
660
节孝祠俱在城中
661
坛壝昌化县社稷坛在县西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
662
先农坛在城东
663
厉坛在城北
664
祠庙闗帝庙在城
665
城隍庙在县治北
666
旗纛庙在所北
667
神山峻灵王庙在北岸都乌坭港、忠义孝弟祠。
668
节孝祠俱在东门内
669
坛壝万州社稷坛在城西北
670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671
先农坛在城东
672
厉坛在城北
673
祠庙闗帝庙在州治中
674
城隍庙在城东州学旧基
675
旗纛庙在所后
676
昭应祠在㑹通都新泽港。据旧志,神号舶主,明洪武三年赐封海港之神入祀典。忠义孝弟祠。
677
节孝祠俱在城中
678
坛壝陵水县社稷坛在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
679
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680
厉坛在城北
681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682
城隍庙在城北
683
旗纛庙在所中
684
忠义孝弟祠。
685
节孝祠俱在县南。
686
坛壝崖州、社稷坛在城西南
687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南
688
先农坛在城东
689
厉坛在城北
690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691
城隍庙在州治左
692
旗纛庙在所中
693
三贤祠祀唐臣李徳裕、宋臣赵鼎、胡铨。雍正七年,知州程哲建毛知军祠在南山铺山中,祀宋臣毛奎
694
王公祠在州治西,祀明副使王倬
695
忠义孝弟祠。
696
节孝祠俱在城中
697
坛壝感恩县社稷坛在城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
698
先农坛在城东门外
699
厉坛在城
700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701
城隍庙在县治北
702
忠义孝弟祠。
703
节孝祠俱在县治东
704
罗定州
705
坛壝、州社稷坛在城西南
706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南
707
先农坛在东
708
厉坛在城西二里
709
祠庙闗帝庙在城内西北,一在南门城内真武庙在东门内
710
天后庙在南征墟
711
城隍庙在儒学后
712
神滩庙在城南河旁,明封䕶国神滩侯王亭子庙在建水乡,祀南海神
713
福济庙在谭舎埠,俗呼大人,庙祀明巡抚杨信民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内
714
节孝祠在城内南街
715
坛壝东安县社稷坛在城西二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二里、先农坛在东郊
716
厉坛在城北二里
717
祠庙玉皇庙在城东北
718
闗帝庙在县治东
719
真武庙在县治北
720
天后庙在六都河岸
721
城隍庙在县治西
722
忠义孝弟祠在学宫内
723
节孝祠在学宫旁
724
坛壝西宁县社稷坛在城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东
725
先农坛在城
726
厉坛在城北
727
祠庙盘古庙在城南一里
728
闗帝庙一在东门内,一在教场左
729
真武庙一在南门外,一在北城上。
730
天后庙在东门内
731
城隍庙在城西门内
732
龙母庙在城南
733
遗爱祠在城东五里,明万歴十年,建祀知县蘓至卿、忠义孝弟祠在学明伦堂侧
734
节孝祠在城东郊
735
连州
736
坛壝州社稷坛在刘相祠左
737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后街北
738
先农坛在北山寺前
739
厉坛在城西
740
祠庙闗帝庙千户所西
741
城隍庙旧在化俗门外,明洪武二年,知府王彦铭改迁今地、伏波将军庙在朝天门外,祀汉将路博徳,宋赐额忠勇,加封忠烈王、郭将军庙在山川坛右,祀汉将郭孚
742
太守庙二在育徳泉南,祀汉桂阳太守茨充。一在津头村,祀明太守邓阿鲁、广利庙在髙良龙口里,祀明乡人袁氏兄弟三人,肇创龙腹陂,灌田五千馀亩祀之。五龙庙在州西龙潭上,每岁遇旱祷辄应
743
南津庙在南津山下,镇州水口逺行者,祖饯于此、四贤祠在北山寺祀唐臣、韩愈、刘禹锡、宋臣、枢宻使张浚、张栻刘丞相祠在翠峰寺祀唐臣刘瞻
744
张南轩祠旧在州儒学内,明知州林应昌改北山寺,忠义孝弟祠。
745
节孝祠俱在学左
746
坛壝:阳山县社稷坛在城外西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在东门外
747
先农坛在城东
748
厉坛在城北门外
749
祠庙闗帝庙在城中
750
城隍庙在儒学东
751
韩公祠在县治西
752
灵济祠在芙蓉山下,据旧志,神姓张,唐时人,宋寳庆二年封为显佑侯,今称灵济张侯之神。忠义孝弟祠。
753
节孝祠俱在城中
754
坛壝连山县社稷坛在城东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西南
755
先农坛在城东
756
厉坛在城西
757
祠庙闗帝庙在县治中
758
城隍庙在东门髙第街
759
邓太守庙在古县,祀明太守邓阿鲁
760
忠义孝弟祠。
761
节孝祠俱在西闗城外大塘上。
762
按闗帝庙后殿增祀三代,俱在雍正三年,建先农坛俱在雍正五年。建忠义孝弟祠节孝祠,俱在雍正二年建,各府州县俱不赘述年月。
763
寺观
764
广州府:
765
南海番禺两县附郭
766
寺光孝寺在府城内西北一里,本汉南,粤王弟建徳故宅,三国,呉虞翻。居此为圃,多植苹婆诃子树,名曰虞苑。晋隆和中,僧罽宾始创为王园寺。刘宋永初间,缺罗三藏,飞锡至此,指诃子树曰:此西番诃梨勒果之林,宜曰诃林。遂创戒坛,预䜟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持菩提一株,航海而来,植于坛前曰:吾过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乗唐仪鳯元年,僧慧能祝发树下,因论风幡,建风幡堂。神龙元年,三藏于此,译楞严经,相国房融笔授宋经略蒋之竒建轩曰笔授,轩太祖改为乾明禅院。髙宗绍兴二十年,改为报恩广孝寺,后易为光孝。咸淳五年重修。元至元十二年,重修兠率阁。大定、延佑间,修铁塔,铸饭僧大釡,明洪武十五年,设僧纲司,颁印,置正副僧官二员,凡遇庆贺先期,有司于此习仪。成化二年,御定光孝寺名。𢎞治七年,僧定俊建四廊,万歴十九年,修敕经楼。天启六年,僧通岸建禅堂伽蓝五祖等堂。崇正九年,给事卢兆龙增石栏杆。十四年,李象䝉建亭于殿左。 国朝顺治六年,僧今盌修睡佛阁。十二年,因兵燹頺废,东莞人蔡元真请平靖两藩重建有僧。今释碑记
767
净慧寺在府西北半里,梁大同三年,僧昙裕建舎利塔,曰寳庄严寺,五代为长寿寺,宋端拱中,改名净慧。元佑间,林修建千佛塔,绍圣间,蘓轼至顔曰六榕,明洪武六年,毁其半,以建永丰仓,惟存塔及观音殿。八年,僧坚愈于塔东重创佛殿,启门东向,仍曰六榕。二十四年,并入西禅寺,永乐九年,复为本寺。
768
懐圣寺在府城内西二里,唐时番人所创,内建番塔,轮囷直上一十六丈五尺。明成化四年,都御史韩雍建留达官阿都剌十七家居之。塔巅有金鸡,随风南北,每岁五六月,番人率以五鼓登絶顶呼号,以祈风信,不设佛像,惟书「金」字为号,以礼拜焉。洪武二十年七月,金鸡为飓风所坠,送京贮库,以铜易之,亦为飓风所堕。万歴庚子修复,易以葫芦。飓国朝康熙八年,其葫芦复堕于 风
769
景泰寺。在泰霞洞,梁景泰禅,师卓锡得泉于此,故名景泰。宋更为龙果寺。明嘉靖中,黄佐改为泰泉书院。
770
华林寺在城西南一里,梁普通七年,西天达摩从本国来,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至此始建。 国朝顺治十一年,宗符禅,师重修,环植树木成丛林
771
海珠慈度寺旧在州东南,五代始创,岁久倾圯。宋寳佑中,郡人李昴英读书,于此登第,捐赀与僧鉴仪,徙创江心海珠石,上仍以慈度寺顔之侍郎王埜书额寺,前有文溪祠
772
大通古寺在大通滘,五代刘晟时,名寳光寺达岸禅师住,此化去有肉身祈祷辄应。宋政和六年,经略使觉民题赐大通慈应禅院」。明万歴六年,大旱,衆僧迎至诃林,祷雨随降。复欲迎回本寺,舆重举之,不动。日久寺废,其地为豪右所据,复国朝。康熙六年,郡人萧子竒祷师发愿罄家赎地,建 鸠工庀材修筑,仍另买田地基塘五十五亩,周围植树千株,遂重兴焉
773
蒲涧寺在府城北白云山麓,宋淳化元年建。相传:安期生以七月二十五日于此上升粤人,是日悉往涧中沐浴,以期霞举明学士何吾驺书额曰「古蒲涧寺」。
774
寳陀寺在灵峰山,寺有寳陀,佛因名焉。宋蘓轼谪惠州舟泊于此感梦,遂为诗云:「灵峰山上寳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得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髙台」,粤人呼为小金山。明太监韦眷修。
775
白云寺在白云山,上有九龙泉,今圯,惟安期祠存。
776
东山寺在城东,明太监韦眷建,成化间赐额。永泰嘉靖十四年祀真武于前殿。 国朝顺治七年,总镇班某、重修知府王庭为记
777
西华寺在南海石门,明成化八年,都御史韩雍建,内有刺史呉隐之祠。龎尚鹏,扁清风,万古郡人,袁昌祚《记》
778
西禅龟峰寺在城西四里,殿后石形如龟,故名。明提学魏校,改建大学士方献夫祠, 国朝平靖两藩,入粤复修,顔曰「西禅,总督李栖鳯有文纪之。
779
海鳌寺在番禺□潖洲,明万歴中,勲卿郭棐,光禄丞王学曾建。长寿菴在城西南五里旧顺母桥故址。明万歴三十四年,巡按沈正隆建慈度阁奉观音大士,馀为妙证。堂左右禅房悉备,顔曰长寿地可八亩。知县刘廷元益以白云废寺田四十三亩一分,俾世香灯,有御史碑记。
780
䕶国寺在东门教场左,明万歴四十八年,巡抚孟宗文建。海光寺在波罗庙侧
781
庆云寺在城北四十里。明崇祯九年,僧栖壑建峰顶有湖,又名鼎湖寺。 国朝顺治十年修。雍正四年,署总督阿克敦建亭于九龙潭,顔曰观瀑。
782
濓泉寺在蒲涧左,明崇祯间,山人蘓秩建、月溪寺在白云山左,前有文昌菴,下有月池、大佛寺在南门右,旧龙藏寺遗址,后改为巡按公署。康熙三年,平藩建有碑记、海幢寺在河南,始为郭家园僧池,月建佛殿僧,今无改创大殿,经阁方丈。康熙十一年,平藩建天王殿,巡抚刘秉权建山门,后有鹰爪。兰乃,郭园旧植也。地改而兰仍茂,以亭盖之
783
海云寺在雷峰山建国朝,平藩铸铜佛,髙丈馀僧,今湛创 大殿弥陀阁斋堂方丈、塔坡寺在南海佛山堡
784
观玄妙观在城西隅,旧县南,唐名开元。宋大中祥符间,改天寳,后改今名,宋季毁。元大徳间,宣抚使塔剌海重修,复毁。明洪武元年,平章廖永忠新之,十五年设道纪司,万歴三十年,太监李鳯重修, 国朝康煕五年,平藩重建,有碑记。
785
五仙观旧在番禺县十贤坊,后徙他所。宋政和三年,经略张励仍复于旧址。明洪武元年,平章廖永忠寓观中误烈,薪火毁焉,遂重建。十年,布政使赵孠坚以观地为广丰库,乃改创于郡西坡山禁钟楼。后建通明阁,塑五仙像于中,岁久圯。成化五年,布政使张瑄重修
786
碧虚观在蒲涧滴水岩上,上有安期飞升台炼丹井,今圯。慈济官在番禺市近海,明万歴间,谢葵吾林肖川黄亷所创建顺徳县。
787
寺寳林寺在县南鳯凰山之麓,创始五代,宋开禧间,乡民严宗易新之。明嘉靖间,僧懐树文照,文觉重修,为祝厘习仪之所林,国朝康熙十一年,僧元亮开丛 演法。
788
隆福寺在西岸,宋咸淳元年僧慧彻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僧宣绿重修。嘉靖三十五年,僧可禅复修化乐寺在平步堡,宋嘉熙四年,周挺建明、天顺间,民何淮、刘永平重修
789
国寿寺在白藤堡
790
地藏寺在古楼堡、金斗村
791
福田寺在桂林堡北滘村
792
观𤣥真观在县南鳯山宋真人罗务光修炼于此,中有紫霄圃,炼丹井、洗砚、池观,后废为察院、行台,改建于寳林寺之东。
793
东莞县。
794
寺资福寺在县治西南。五代邵廷瑁建周围,四井为界,有罗汉阁,舎利塔。蘓轼作罗汉阁记有再生栢蘓,轼为之铭。元季毁,明永乐十一年重修
795
𢎞化寺在县东榴花村,邑人袁应文建,今圯观上清观在县西南,道家山之上。宋政和二年,知县杨䙡徙创山下,岁久圯。明洪熙元年,道士章贡与邑人陈似愚重建《陈琏碑记》
796
从化县。
797
寺北山寺在县城北门外
798
太平寺在枫园乡
799
新宁县。
800
寺西岩寺在西门城外
801
增城县。
802
寺万寿寺在县南鳯凰山之东,旧名法空寺,宋嘉熙元年,僧鉴圆创为祝厘之所,因名焉。元毁,明洪武二十八年,僧祖荣重建,设僧会司于此。
803
证果寺在县南瑞山
804
观㑹仙观在县南鳯凰台,唐大歴二年,道人蔡乙改创于观,左立何仙姑祠、翔鳯观在县南山塔侧
805
香山县。
806
寺无量寺在县东。宋绍兴二年,刘中行宅掘地得铁佛,遂舍宅修建,萧惠叔又舍铜佛一躯,元季毁。明洪武十一年,僧本亷于已毁寳庆寺,旧址起创,仍旧额。嘉靖二年,魏校毁铜佛,铸笾豆二十四,以祀文庙。七年,游僧重建。
807
鳯山古寺在小榄村前,为乡约亭
808
寳莲寺在大榄
809
普觉寺在小榄王官营,明经何源道记》
810
新㑹县
811
寺月华寺。在县西古博都呉村慧龙山之南。唐刺史孔戣奏赐月华寺,后毁。宋景佑间,重修安抚张浚书表,宋季复毁。元至正间,僧慧济重修。
812
双涌寺在泷水,唐咸通间,有梵僧自西来驻锡,于此始建。明成化中,僧真贤重修天台兴寺在龙王井侧,进士余玉成重建
813
九源寺在遵,名上台山之南。宋政和二年,僧知璋建元末毁。明洪武二十年,僧广夀重建,嘉靖四十年重修
814
龙兴寺在西闗内,有文昌宫、北帝殿、六祖堂、观音堂、天后宫、泰山祠、地藏等祠云峰寺在江门天后庙后,邑人蘓泰初捐地僧上雪建寺
815
观龙兴观在县西宣化坊,宋时有李道人祠,内有坛名朝斗,后改今额。元季毁,明永乐元年,麦圆中倡建
816
三水县
817
寺华山寺在城东内,有金沙井、鬭龙钟花果寺在城西北。宋末,乡人建
818
笑天岩寺在城东髙山上,岩口有水流,名为龙涎水,乡人建菴其上清逺县。
819
寺广庆寺即清逺峡飞来寺。梁普通二年,真俊禅师,建赐额至徳,宋康定二年改今额。相传真俊师原驻舒州,夜梦山神谒语曰:「中宿,名胜也,不可无」。寺镇之师诺焉,是夜,风雨大作,黎明,启户寺已飞,至本山东林寺在县东。唐显徳二年,僧寳智创,元毁,明洪武十八年,千户刘俊重建宣徳。十年,僧为霖募修为祝圣道场
820
新安县。
821
寺海光寺旧在县西,后徙于南门外。五代时有铁佛在海中,夜有光,因祀之于寺。又有石鱼,亦南汉时物,今圯矣。
822
云溪寺在县西四十里山之麓,今改为万寿寺云渡寺在县西二十里灵渡山
823
东山寺在大鹏所东门外东山岭中为观音堂,左为上帝殿,右为文昌阁,前为三寳殿。花县。
824
寺隆兴古寺在瑞云山下,唐开创元重兴。竺峰庵在水口村
825
韶州府:
826
曲江县附郭
827
寺南华寺在城南六十里,梁天监元年,西僧智药三藏,谓此山宛然西天寳林,后二百年当有法寳来,此演法。唐仪鳯元年,惠能传黄梅衣鉢居,此为南宗六祖,今衣鉢与真身俱存。元和十年,赐諡大鉴禅,师塔曰灵照塔,宋开寳三年赐名南华禅寺。塔毁,明成化六年重建, 国朝康熙五年平藩重建寺,有降龙塔、伏虎亭、卓锡泉、避难石曹溪水十二景
828
仁寿,光运寺。在府城西,隋名仁寿台,唐天寳二年,有道广和,尚坐脱于此,因建广界寺,五代改曰仁寿,宋寳元元年重建。余靖撰塔铭,相传为晋始兴内史王𨗳故宅孙时敏有碑记。 国朝康煕十一年,知府马元昌修有记。
829
报恩光孝寺在河西,本唐大梵寺。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宁三年,诏诸州建崇宁寺,致和中改天宁寺。绍兴三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前堂有秦纲义士像,李騤明曹时中碑记》
830
月华寺在城南一百里,天竺僧智药开创唐招提朗法师演法之地,宋绍圣初重建蘓,轼题其梁曰:「上祝天子万年,永作神主,敛时五福,敷锡庶民、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831
西峰寺在夏泷都,宋乾道五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
832
九峰寺在贤相都,宋乾道五年建,明洪武三年重修石门寺在贤相都,宋乾道五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南善寺在上车都,宋嘉定四年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云石寺在龙塘都,宋嘉定六年建,明洪武四年重修。象山寺在甘竹都
833
白佛寺在玉田都
834
佛陀寺在玉田都
835
大峒寺在仁务都
836
建峰寺在上礼都。
837
普济寺在泷夏都
838
延寿寺在太平都
839
平山寺在亲贤二都
840
会觉寺在亲贤一都
841
圣福寺一在藤村,一在厂头村
842
新兴寺在绵普都,宋元佑六年建,明洪武三年重修。山泉寺在蒙里对河十里,宋崇宁三年建,明洪武三年重修。资福寺在九成坊,宋嘉泰间建。
843
延祥寺初在湘江门内,宋时廨宇壮丽,经楼有五百罗,汉像极精巧,朱翼舎人常寓此。后以寺基增建王府,迁寺县治,西即舎人园亭故址,明景泰三年重建,嘉靖十八年,都纲何应珍重修。
844
大鉴寺在府治南兴贤坊。宋绍定二年,运使石不矜建。明洪武八年修。嘉靖十八年,知府符锡重修。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府马元重修。
845
圆通寺在武镇上街,明嘉靖十年建。 国朝顺治四年修舜峰寺在府西北五里,皇舜祠之下,祭舜帝于此,宿斋山水幽回祠,今移城中寺,仍不废芙蓉菴在府城西五里芙蓉山,有石室玉井泉,炼丹池,为汉道士康容之所。
846
观𤣥妙观旧在府治,东宋祥符间,知府王为寳遣人于南山太平宫图其制度,而创名曰天庆观,元枢宻院海剌修因改今名,明永乐十五年,道纪邓昶然重修。宣徳十年,布政使以其地改营淮王府,迁于南门外葛仙台旧址,今观是也。宏治六年,知府钱镛重修,有碑记。
847
乐昌县。
848
寺临泷寺在罗家渡,有韩愈诗
849
寳林寺在新田都,宋嘉佑三年,僧圆佑建,明成化十五年重修宋余靖记衆善寺在城北。宋绍圣四年,郑敬贇因临泷寺故址建,明洪武三十一年重修内设僧㑹司鳯林寺在河南都,宋元符三年,僧绍铭建
850
兴宁寺在安口都,宋隆兴间建明、永乐间重修兴门寺在县北上丛乡。宋嘉定三年,僧如林建明。永乐十一年重修寺有紫箫洞,西石岩寺在城东,即仙人石室也,宋时建
851
龟峰寺在县南环抱县治,为一邑闗键。
852
竹院寺在武水上
853
观明福观原道㑹司
854
仁化县。
855
寺临江寺在县北八十里,梁大通间,创建宋余靖有诗。大云寺在县西五十里。唐咸通间,惠懿禅师驻锡始,创明知府符锡,有诗。西䕃寺在县东。宋绍圣间,建明、正徳间重修。
856
厚山寺在县北七十里,宋淳佑间建,僧广信修。西峰寺在城南二十里。宋时建
857
金鳯寺在城东,明洪武初建,设僧㑹司于此,正统八年,僧㑹、呉升修,嘉靖十年重修。锦石岩寺在县锦石岩前
858
皈依寺在县西二十里。明洪武初建。
859
丹霞别传寺,在县南十七里,明䖍抚邓州李永茂隐居于此,其弟祠部克茂以施武林僧 国朝,康熙元年辟为丛林,中有长老峰、海螺岩、龙王阁、紫玉台、雪岩、舵盘、岩片、鳞岩、龙尾石、诸胜境。
860
乳源县。
861
寺云门寺在云门山。五代时,文偃大师,创名大觉禅寺。宋建中靖国中,僧绍资重修。明洪武初,僧了偈重修
862
双峰寺在双峰山,五代时,竞钦禅师建,宋赐额曰双峰寺。元佑二年,僧果诚明,洪武二年僧了偈,成化五年僧祖岘俱重修佥事。顾应祥有诗。
863
合龙寺宋时建,明洪武初修。
864
金船寺在辽水,与水浮沈,人咸异之
865
观𤣥妙观旧名崇宁观,明成化十一年,道士彭希鳯修东岳观在县东北岭上,明万歴十一年,知县赵佑卿建。翁源县。
866
寺寳庆寺,在县十里长安乡,宋寳歴间,永禅师开创寳庆间重修,因名焉,明洪武间复修。秀峰寺。在县北三十里,宋时创明正、徳间修。
867
回龙寺旧在县东八里为马冈菴,元延佑间,闽越王之子白马王修炼于此。明𢎞治间,僧泰广徙建于回龙冈,因名焉。
868
太平寺在县西北二十里新塘铺,岩石嵯峨宫宇。华焕,元元统间,创明𢎞治中,僧真广重修。安龙寺在县东八十里有龙池
869
水月寺在县北三十里。元创明嘉靖年间修九仙寺在县八十里。明天顺间,僧惠善建翁山寺在县治北,明初僧㑹司嘉靖九年住持真净重修云岩寺在昆山铺青云岩畔,下有澄潭
870
耽石院在长安乡髙山,絶顶巨石如屏泉,自石中涌出。唐大中三年,有僧名耽玩,建寺于此,因名耽石院。宋余靖读书于此,有记,明洪武初毁,成化间重建。
871
英徳县。
872
寺圣寿寺在城西,一名南山寺,梁大通五年建。宋元丰七年修元末兵毁。明洪武元年重建。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锡重修,并建钟楼山门,因刻唐元杰铭于寺中
873
明化寺在县西宾贤坊,有僧㑹司,即唐果业寺,明洪武二十四年,僧㑹袁嗣渊重建南山下云山寺在县南十里,竹迳都。元至元二年,僧继嵩创明洪武间重修,颇幽胜
874
南雄府:
875
保昌县附郭
876
寺云封寺在梅闗上,唐时创名梅山院,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元。大徳元年,岭北参政铁柱建观音阁,明洪武二十五年,立为丛林。
877
报本寺在城东三里,唐咸通中,创旧名金相寺,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名、真觉寺在世显坊,宋太平兴国二年创,后为兵所居。嘉定二年,知州黄庶祷雨,符梦应感重建明,正统三年修两花堂,景泰二年重修
878
延祥寺在城东二里,宋大中祥符二年建,西有寳塔九层,世传异人所造。前有三影堂,明洪武二十五年立为丛林,正统五年重修翰林编修邱浚记内为僧纲司署。
879
梵云寺在县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建
880
洪山寺在县治右,宋端平三年建明,万歴十年毁,李浚重建,今圯,基址仍存。花林寺在府城八十里。
881
龙泉寺在灵潭都麒园村,中有龙泉井
882
观𤣥、妙观在府城东三里徳政街,唐正观间,建宋祥符间重修,内有道纪司。鹤鸣观。在府城东九十里,宋元丰中有白鹤翔集,故名。
883
明净观在杨律一都邓方村
884
始兴县
885
寺上封寺。在县渡江,初名官石寺。宋景徳四年,傅修崖建元末废于兵。明洪武三年,僧元宠重建,二十五年,改为丛林寺,即僧㑹司署事所。
886
吉祥寺在县东一百里。明成化八年,僧明珍重修崇惠寺在城东,初名龙江寺,久废。明嘉靖十四年,知县汪庆舟重建,改今名观𤣥妙观在县城东。宋治平初,建元季废于兵。明嘉靖十三年,知县汪庆舟重修。惠州府。
887
归善县首县
888
寺永福寺在西湖神霄宫故址,明洪武中,以栖禅、光孝并入观𤣥妙观在府治西,宋天庆观进士梅夫子之宅。博罗县。
889
寺延庆寺旧在浮碇冈下,五代时建明,嘉靖初徙于登髙镇独醒菴在冲虚观右,俗名西坑,明叶春及建
890
观冲虚观在城东,即都虚观故址,晋咸和中,葛洪至此,炼丹从观者衆,乃于此置庵,山南曰都虚,又曰元虚,又改名冲虚,唐天寳初,置葛洪守祠十家,仍度道士赐额,内有葛洪祠、葛洪丹䆴蘓轼书额,明永乐中,赐以玉简,作玉简亭覆之。
891
海丰县。
892
寺万寿寺在县东
893
灯光寺在邑西法留山巅
894
寺𤣥武山寺在碣石北门外一里
895
龙川县。
896
寺光孝寺在县治西
897
长乐县。
898
寺禅定寺在县北。明永乐元年重建。
899
兴宁县。
900
寺神光寺在县西南三里,旧为寿庆寺,宋嘉佑间建,久废。明成化十五年,知县陈孔明重建,正徳四年,督学魏校毁之,改探花书院。嘉靖十年,邑民王天叙重建,万歴十二年,知县陈应荐复修中为学士,祠后为佛殿,门外有大观,亭邑人李元鳯建。
901
福庆寺在县西十里竹山口。宋绍兴四年,曾氏建古名西林寺。明成化十五年,戴林重修,嘉靖十五年废。三十四年,张天赋重修。万歴三十二年,陈王献重修。
902
寳成寺在县城内,旧为宣化寺,明景泰三年典史卢髙建日久頽圯,至嘉靖九年,知县呉悌重修,左右有廊,左为上帝殿,南为六祖堂,右为惭愧殿。稍南有花公堂,万歴十三年,邑人李元鳯重修。
903
石鼔寺在县东,明万歴三年,邑民罗应瑞建。
904
寳山寺在县东四十里。明万歴十八年,何有学建。崇正九年重修,置田入寺,连平州。
905
寺九峰菴在城东北十里,唐仪鳯三年建西禅寺在惠化图上坪,明宣徳元年建。
906
东林寺在长吉图溪东,明嘉靖元年建。
907
白云寺在城西五里,明万歴年间建。
908
观音堂在城东北隅
909
祝圣寺在城西北隅
910
龙驯庵在《忠信图》黄竹坑,明万歴二十八年建。河源县。
911
寺崇报寺在县治西
912
种智菴在城东门内
913
西林菴在城西门外
914
龟峰菴在塔下
915
眉峰菴在桂山
916
和平县。
917
寺赤山寺在县南
918
潮州府:
919
海阳县
920
寺开元寺在府城甘露坊,唐开元间建。三山寳庆寺在归仁都,宋绍兴二十七年建。光孝寺在北门外,即报恩寺,元至元二十三年建。寳积寺在南厢一里,即古静乐寺,元至元二十三年建。东林寺在秋溪,元时建。
921
南山寺在南厢一里,明洪武间建
922
宁波寺在广济桥,明正统间建。
923
观𤣥、妙观在城内,即天庆观。宋政和元年建威灵观在迁乐寨,宋时建
924
潮阳县。
925
寺灵山寺在城西四十里,唐正元七年建。治平寺在县南二里,宋治平元年建。
926
资福寺在县南五十里。宋大观三年建。
927
石塔寺在城西,宋绍兴间建
928
观超真观在东山,唐咸通中,道士陈假菴建宋末呉丙修揭阳县。
929
寺双峰寺在县东一里,盘溪都之双山。宋绍兴间建,今移县治东,更名丛林观完元观在县西一里,宋绍兴中建。
930
程乡县
931
寺大觉寺在县西三里,普通三年建
932
隂那寺在县东,唐咸通二年,僧了拳建
933
西岩寺在县西七里,五代时建。明嘉靖中,督学魏校毁,观招仙观在县东四十五里明山中祷雨多应饶平县。
934
寺隆福寺在信宁都黄芒山,晋时建宋末废。明末,有人掘地得铜像三尊、林姜寺一名寳寿寺,在信宁都,明成化十五年建
935
太平寺在鳯山中镇,国朝顺治十三年饶 呉六竒建惠来县
936
寺赤山寺在新市,元至正间建
937
大埔县。
938
寺清泉菴在东门外,惭愧师至此,卓锡涌泉清冽,行人便之澄海县
939
寺龙潭寺在县南,宋绍兴十七年建
940
董山寺在蘓湾宋时建
941
普宁县。
942
寺华岩寺在县北五里洪山巅,宋时建。明嘉靖间,废于兵,基址犹存平逺县。
943
寺石林寺在五子山,僧如愚建
944
镇平县。
945
寺仁寿寺在城内北岭,明崇正间建。
946
肇庆府:
947
髙要县附郭
948
寺天宁寺在府城东一里,宋时建中有菩提树,二枝叶纠结,隂覆梵宇梅菴在府城西北。宋乾道二年,僧智逺建,元末废,明永乐元年复兴,有六祖井,泉水可饮。,观𤣥妙观。在府城西一里,宋绍兴间建。
949
白鹤观在府城东南五十里,宋时建。有白鹤巢于庭树,因名。新兴县。
950
寺秀罗寺在县东。唐武徳四年,僧广深建,明永乐九年重修岱山寺在县城南天露山。唐正观元年,僧定慧建明永乐元年重修龙兴寺在县东北,唐时建
951
六真院。在县东南,宋蔡确贬新州寓此。
952
阳春县。
953
寺万寿禅寺在城北,元至元元年建。阳江县。
954
寺报恩光孝寺。在县治南。唐武徳二年,僧觉海民何悌创宋崇宁二年敕赐「天宁万寿」额,绍兴三年敕改报恩光孝禅寺,七年再改为光孝寺。
955
寿宁寺在县东南一里,唐武徳四年,僧妙明建,宋至道二年赐额,崇宁三年改为祝厘所。宁国寺在县东北半里,北山之阳,唐武徳五年,僧觉起民徐玉鉴建,有铜佛像,遇旱祷雨则浴之,辄应元至正十六年毁于兵,明洪武十四年重修。
956
髙明县。
957
寺延寿寺在县治东。宋至道二年建,原名福佑院。明洪武中,归并丛林。嘉靖七年,提学魏校毁淫祠,知县陈坡遂改为习仪之所,名曰祝圣道场。十八年,知县刘富春创亭三间。三十七年,圯知县徐纯大重修。万歴三十七年,知县熊徳阳迁寺于东郭外宾曦社学之左,复扁曰延寿寺。后座为观音堂,知县陈京璧建阁曰「祝厘阁,坐大士于其上。
958
延祥寺在塘华都,宋至道二年建,旧名尚安寺,久废。明嘉靖三十九年,知县徐纯重修山台寺在文储。宋景定二年,建明嘉靖二十一年迁太平巡检司于此,万歴间复迁司于古竒村。国朝康熙六年,立山台营城守兵汛于此。
959
东洲寺在县治东郭外,以鐍水口,明嘉靖三十九年,知县徐纯、教谕管维乾、训𨗳黄淳,典史黄昆各捐建
960
徳庆州。
961
寺光孝寺在州治西
962
香山乾明寺在州城西北二里香山之上,李质有诗。封川县。
963
寺光孝寺在县治西五里
964
开建县。
965
寺光福院在县南一十里,元时建
966
髙州府:
967
茂名县附郭
968
寺髙升寺在城北五十里仙山上,有宋太宗御书藏焉。观山寺在府治西门外,鉴江之左,观山之巅。
969
白莲寺在城东三十里
970
发祥寺在城外西南
971
佛祖菴在河西十里
972
电白县。
973
寺安定菴在望海楼前
974
化成菴在茶亭后
975
水月观音菴在三桥
976
尖山寺在得善乡
977
化州
978
寺光孝寺在州城南,宋绍兴中建
979
昌化寺在下郭河边
980
观𤣥妙观在州治南,宋时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石城县。
981
寺镇龙寺在西闗回龙岭下
982
亷州府。
983
合浦县
984
寺东山寺在府治东一里,旧名灵觉寺,日久圯。明万歴二十九年,同知凃巍重修。净竹院在兴亷村,今圯宋蘓。轼南谪宿此。
985
观𤣥妙观在府治南城内。宋元佑四年,建明嘉靖十七年,知府张岳以观地易为府学,移观于海角亭左,后改复故处孟公祠前,大学士彭时为记
986
钦州
987
寺崇宁寺在州东门外阜通坊,旧儒学之右。明正统五年,守备程旸建。嘉靖二年,提学魏校,以其地为社学
988
观𤣥妙观在州东门外。明正统十三年,都指挥于羽建灵山县。
989
寺泗州寺在县治东,宋泰乡白沙村
990
大云寺在城西北。明正统十二年,僧兴宁募,建久废。成化九年,佥事林锦建以为祝厘所观六峰观在县西一里石六峰上。明嘉靖二十一年,刘元清建教谕呉道子刻观,音像于前岩雷州府。
991
海康县附郭
992
寺广济寺在雷庙之东,府城西南八里。五代梁开山僧了容建,初名广教,明洪武间,僧隆寿改今名,嘉靖元年废。
993
元寺在城南调㑹坊,唐开元中建,上有石塔,髙五丈馀,宋末寺废,元天歴间重修,今复圯,惟塔屹立。天宁万寿禅寺在府城西闗外,唐大歴五年建旧名报恩寺,宋蘓轼渡琼寓,此题万山第一四大字于门,宋南渡,李纲亦寓此。宋末毁于兵,元住持僧,石心重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明末圯。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府陆彪改建,寻坏。康熙十年,知府呉盛藻重修。
994
遂溪县。
995
寺湖光菴在县城外宋僧禅练。建元至大间,孙裕塑佛像三尊,孙圭等舍田为供。明洪武间,知县张昭重建。
996
通济菴在县南八十里庄家渡本庄氏地,宋咸淳间,僧宗成建,后毁于火。明洪武五年,僧无量重修,正统间,乡人重修,正徳间,刘佐重修。
997
徐闻县。
998
寺圆通寺在县东澄清坊。宋绍定间,建岁久圯。明洪武一十年,主簿彭用乾为多火灾,伐石砌塔七层于寺以镇之。永乐间,梁传教重修
999
广徳寺在县东二十八都,元至正二年,僧徳瑽重建平章阙里吉思,扁曰广徳寺。观崇真观。在县西登云坊,宋景定间,建明洪武二十三年,知县蒋生雄重修,正徳九年,知县汪泽重修。
1000
琼州府:
1001
琼山县附郭
1002
寺旧天宁寺在府城外北一里,宋时建初为天南寺,元更今名。明洪武十年,诏僧录司以无名菴堂归并一寺,因移天宁堂殿宇于今基,建两廊,为普菴、六祖等堂。永乐间,知府王修顔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正统六年,韩真佑捐赀重建正殿。八年,知府程莹辟地为观音阁及大雄寳殿,暨诸楼阁法,藏僧舎斋堂。成化四年,僧普明重修二堂及外门。正徳八年,僧善慧重修万歴十年,唐守可建亭于正殿。十三年,知府翁汝遇、重建万寿亭僧普宥,修正殿尚书王𢎞诲有记设僧纲司,在本寺内。
1003
普明寺在城北。元至治元年,文宗潜邸于城南,创观音阁,及还即位,赐名大兴龙普明禅寺,置规运提㸃所,设官六员,命翰林院撰记。
1004
金粟菴在金粟泉上,明万歴四十三年,知府谢继科创建西竺菴在北关外
1005
真如菴在郡治小西门外
1006
海口观音菴在海口所南门内,明万歴间,乡人创建观三清观在城外北天宁寺左。宋名天庆观,元改今名。明永乐九年,照磨廖均锡、重修知府王修扁曰「琼台」,仙境中设道纪司。光,国朝康熙二十年,道士石静一同孙 宗重修。
1007
澄迈县。
1008
寺永庆寺在县治东,宋时建。明洪武初重修辑瑞菴在县南四十里
1009
文昌县。
1010
寺紫云菴在城南紫贝山上。
1011
象山菴在城四十里,邑人林有鹗建
1012
《乐籁菴》与象山菴溪相对,僧体空建
1013
㑹同县。
1014
寺觉林禅院在马岭十国。朝康煕二 年建临髙县。
1015
寺永兴寺在县西,宋时建,明洪武中重修,观𤣥妙观。
1016
儋州
1017
寺凌霄菴在城西三十里,宋时建明重修开元寺在城东
1018
观三清观在州东南
1019
昌化县。
1020
寺宁寿寺在县
1021
万州
1022
寺天宁寺在州城西
1023
海云菴在州城东
1024
观𤣥妙观在州城东,宋建旧名天庆观,元改今名明修。陵水县。
1025
寺双容寺在城北
1026
观音堂在城隍庙右
1027
三昧寺在城东五里
1028
崖州
1029
寺天宁寺旧在州城西,俗呼为铜佛寺,明洪武间,千户朱旺移建于此。观𤣥妙观。在州西。宋时建明、洪武间,千户洪徴重修。
1030
罗定州
1031
寺开元寺旧在泷水所东北。明万歴十三年,知州薛瀚建,天启五年迁于雄镇墟。 国朝康煕二年因火重修。
1032
一雨菴在大湾,明天启五年,兵备道蔡善继建东安县。
1033
寺长春寺在县城东
1034
归一菴在县治东。顺治十五年,参将刘君荣建。西宁县。
1035
寺华严寺在懐乡城外
1036
西竺菴在城西四里
1037
连州
1038
寺大云寺在城东。宋开寳二年,知州董枢建,明嘉靖二十八年重修知州龚云从记、光孝寺在城内城隍庙西,宋泰始七年建。嘉佑六年,僧法辨重修,初名嘉佑后改名天宁,万寿后又改今名。明嘉靖二十二年,僧普化重修,知州龚云从作碑记。
1039
翠峰寺在朝天门外,明𢎞治九年,知州曹镐重建,嘉靖二年,寺改为祠祀。唐宰相刘瞻,万歴七年,复建观音阁于祠后,知州曹镐有记。
1040
观《清虚观》在本州迁善乡静福山。梁大通中,廖清虚居此山修炼,至陈光大二年上升,邦人即其居为观。宋隆兴元年,屡降天书,凡百二十馀轴,孝宗赐号曰灵禧真君观。亭之东西有御书阁洪音楼,岁久圯。端平二年,知州留长元祷雨有应,遂重新之
1041
天庆观在兴贤门内,明隆庆三年建
1042
东坡观在塘头坪
1043
延真观在白鹤山,唐武后永昌元年建,前后各有石级青霞观在双鳬水口
1044
龙津观在独角龙
1045
𤣥真观在瓦窰冈
1046
真祺观旧为游仙观,在锦青山北。有石如剑,南有山如旗,相传观。自唐时飞来,不可考。阳山县。
1047
寺证因寺在县北八十里青村,宋元佑二年建。香积寺在县北二百里甫下乡。宋绍兴元年建嘉佑寺在蒲下乡。元至元二年,建去县三百里。嘉兴寺在蒲下乡八十里
1048
寳观寺在县北三百里浦下绕塘村。元至正元年建北山寺在县治北贤令山之东,循石磴层折而上中为上帝殿,左为文昌祠,右为观音堂,建观音阁于后。明崇正四年,邑人欧阳熙改建
1049
超化寺在县北三百里浦下旱泷村
1050
观𤣥真观在县东三百步,元至顺二年建。连山县。
1051
寺香界寺在永福乡
1052
福寿寺在永福乡驼村
1053
广东通志卷五十四
URN: ctp:ws775891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