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五v14

《五v14》[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是通过对对应底本影印本进行字符识别打造的初稿。若有错字,请协助纠正

怀小编卷十四目录》

1
  古人姓名
  古人不可考
  古事无他证
  牧师
  武王蠭舟
  唐公虞公
  伯夷叔齐
  唐鞅
  孔子屐
2
  颜渊
  颜子比舜禹
  曾闵
  子路拒牛
  高柴不杀
  王良
  薛公大家
  聂政
  屈原妇
  畱务滋
3
  塞上翁
  长芦
  苍梧浇
  汉高帝母
  孔费两将军
  棓生
  冯子都 罗敷
  啖冶葛
  𭄘灵
  郭朴
4
  张华论武库积油
  骊山老母
  公祏授首
  张果
  禄山樱桃诗
  退之
  狄武襄

怀小编卷十四》

古人姓名》

1
塞上失马之翁濑水击绵之女谈者辄能举其姓氏塞上翁详另一条击绵女系溧阳黄山里史氏之女见李太白集贞义女碑铭然耶否耶不可得而知也孔平仲杂说尝考古人名字如四皓名氏之类《戒庵漫笔》云:杨王孙《西京杂记》云:杨贵字王孙文翁张崇文厯代小志云文翁姓名党字仲翁壶关三老荀悦《汉纪》云:令狐茂此三人名足以补班史之阙方氏《通雅》亦多所徵引今于各书所记外又得数条焉仓颉姓侯刚见《西溪丛话》帝尧一名同成都母曰庆都寄伊长孺家产许由为许耳之子字道开一字武仲见《金楼子》许由死后尧諡曰箕公见宋袁韶钱塘先贤传许由洗耳饮牛者耻饮于下流其人为樊坚见蔡邕《琴操》商均一名章鹆成汤凡有七号一名姓生二云履长三云齐肚四云天成五云天乙六云地甲七云成汤亦见《金楼子》夷齐之父墨胎氏名初字子朝见《孔丛子》注能攺斋漫录易牙名巫易牙其字见孔颖达《左传疏》秦之逢二童子者曰:阳伯见《一统志》老聃父名乾字元柏见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公冶长名芝字子长见皇侃《论语义疏》孟氏谱孟仲子名睾《孟子》之子见听雨记谈张良之祖名张去疾见《荀子》《史记·畱侯世家》则云大父开地与荀萧不同桃花源之渔人曰黄道眞见陶潜《搜神后记》注又《太平御览》武陵记曰昔有临沅黄道眞在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此数条皆足以广见闻其见于传记之注而人或略之者项伯名缠字伯见〈项羽本纪〉注徐广说今坊本裴駰《史记集解》误脱其文《庄子》匠石之齐司马彪曰匠石字伯见《文选·长笛赋·注》董卓字仲颖见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篇注女子之可得而详者杞殖妻妹名朝日见崔豹《古今注》王昭君女名云见《前汉书》蔡文姬名玉见《太平御览·人事部》蔡玉别传蜀妓薛涛字渡宏见陆方《研北杂志》朝云姓王字子霞见坡公所撰墓志露筋庙神姓萧名荷花见顾黄公文集自注。

古人不可考》

1
舜弟象妹点首人皆知之而《越绝书》言舜兄狂弟傲是舜尚有兄也尧之九子《路史》举其名而舜之子商均外未得其详《北史·王劭传》尧十子舜九子皆不肖是舜子商均而外尚有八人也《太平御览》《帝王世纪》舜次妃女英生商均有庶子八人皆不肖又《吕氏春秋》舜有子九人不予其子而授禹至公也皆谓舜有九子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秦录曰姚弋仲其先有虞氏之苗裔昔夏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又《太平御览》《风土记》曰:舜支庶所封故曰:馀姚放禹所封盖舜九子之一《山海经》帝俊生仲容郭《注》俊亦舜字假借音也又曰: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又曰: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又曰:帝俊生季厘大任臣注舜生商均季厘又庶子七人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任臣注《路史》季厘封于缗后为夏桀所克。又曰:帝舜生无淫任臣注:无淫,疑卽胡公世无淫也,然胡公国未处南荒。降截处是为无载民又曰: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任臣注:《路史》注舜子八人始歌舞然舜有庶子主胡负遂等七人。《帝王世纪》又云九人。案:《山经》言舜所生荒邈不可考,其所云帝俊生晏龙帝俊生帝鸿帝俊生黑齿帝俊生后稷𦏁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妻常义生月十有二之类或谓黄帝或谓喾不必尽谓帝舜至帝俊娥皇生三身亦与《帝王世纪》娥皇无子之说不合不可考矣王襃洞箫赋夔妃准法《尚书》夔典乐妃未详《丹铅总录》唐元宗天宝六年诏祀夏禹于安邑以宗伯鬻熊秩宗伯夷配此夏之鬻熊经传无明文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见于国策《新序》《淮南子》《论衡》而〈董仲舒传〉注孟康说达巷党人卽项橐疑未可信《吕氏春秋·当务篇》云: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又不知孟苏夔靖叔为何人《孔丛子》宰予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清素好俭妻不服彩妾不衣帛孔子有妾他书罕见《楚辞·七谏》路室之女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王逸《注》孔子客游过于客舍其女方采桑一心不视喜其贞信故以自侍然则孔丛所云不衣帛之妾其卽路室女也耶《韩非子》颜囘明仁于度毂程婴显义于赵武亦莫知度毂为何如人乃若《孟子》之父见于《列女传》名激公宐《通雅》云:孟孙激公宐瓦釜漫志又云:名仲璞以大贤之先人而竟未能定传闻之孰是斯学者之疚矣黄玉蟾《孟子》年谱《孟子》父激字公宐然孟子言激而行之不讳激字当非《孟子》父名又《孟子》言今有璞玉于此则名仲璞之说亦难信岂二名不偏讳耶抑临文不讳耶。

古事无他证姚》

1
古书所传之事更无他证者《后汉书》冯衍〈显志赋〉云:皇陶钓于靁泽兮注未详。得虞舜而后亲《太平御览》傅子曰:荀仲预称禹十二为司空《北堂书钞·衣冠部》尹子云皇陶择羝裘以御之《太平御览·刑法部》杂五行《书》曰:皇陶以壬寅日死不可劾罪成狱也《后汉书》永平七年诏曰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飞蓬随风微子所叹注微子未详金楼子殷汤取士于商贾周武取士于负薪又云:周公九十九薨《吕氏春秋》白乙丙孟明皆蹇叔子《玉海·器用部》《盐铁论》子思之银佩美于虞公之垂棘《金楼子》周赧王窃民钹而藏之此类非可悉数录此数条备考。

牧师》

1
《玉海》兵制部《后汉·西羌传》殷太丁命季厯为牧师注竹书《纪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案王伯厚以此条归入牧政是以牧为牧圉之牧也窃意牧师卽牧伯。

武王蠭舟》

1
《太平御览·舟部》《拾遗记》武王济河有大蠭状如丹鸟飞集王舟因以鸟画幡旗卽日而枭纣名其船曰蠭舟左氏哀二年传郑人击赵简子获其蠭旗则其遗类事出《太公六韬》案天问元蜂若壶可以若壶固可以如鸟矣《玉海》车服志引《随巢子》《注》云:《墨子》天赐武王黄马之旗黄马疑黄鸟之误梁简文帝南郊颂周称黄鸟之旗宋任昉宣德皇后令白羽一麾黄鸟底定徐孝穆劝进元帝表云天赐黄鸟之旗是也若鬻子纣虎旅百万陈于商郊起自黄鸟至于赤斧则黄鸟又为地名。

唐公虞公》

1
姓氏书辨证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晋县犹守故封案《左传》所言唐杜氏是也逸《周书·王会篇》唐公虞公唐公卽唐侯又《前汉书·地理志》武王克殷封周章弟中于河北是为北吴后世谓之虞十二世为晋所灭案言后世谓之虞盖谓虞仲虞与吴字通若逸书之虞公当是虞芮之虞。

伯夷叔齐》

1
孔子称伯夷叔齐止云饿于首阳之下史公列传乃云饿死谈者由此纷纭吴氏两汉刊误补遗曰黄山谷夷齐庙记以谏武王不用兵而饿死为疑又载谢景平之言曰凡孔孟所不言无取也其初盖出于庄周空无事实其后司马迁〈列传〉韩愈作颂事传三人而空言成实窃谓山谷之论可以一破羣疑而空之又云:王贡传序曰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案此语出《左传》伯夷叔齐薄之饿于首阳不食其禄谏武王非伐商之事所谏乃迁鼎不食其禄非不食周粟《庄子》所言亦见《吕氏春秋》太史公采之山谷所以有空言成实之叹案谢氏谓夷齐非谏伐商而谏迁鼎伐商不谏迁鼎又何谏之有所论殊未确又白氏《湛渊静语》程子曰:扣马谏不谏则不可知非武王诚有之也余意不食周粟其生不食他禄今人便谓饿死非也至《史记》谓父死不葬亦非也武王伐商卽位巳十一年父死久矣以上诸说皆疑夷齐无谏伐纣之事而不食周禄非不食周粟而死也其以夷齐为饿死者说又不一夷齐〈采薇〉而食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此《古史考》之说刘孝标辨命论夷叔毙淑媛之言是也夷齐不食周粟惟食草木而巳张石虎谓夷齐曰汝不食周粟何食周草木夷齐闻言卽不食七日饿死此皇氏《论语义疏》之说伯夷食薇三年颜色不异武王戒之不食此《太平御览》百卉部引《三秦记》之说夷齐采薇而食时王摩子入山难之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得数日夷齐私念此鹿肉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死此《列士传》之说夷雍之子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羣叔齐起害鹿鹿死伯夷恚之而死此《金楼子》之说诸说皆附会不经难于深论又皇氏疏孤竹之国是殷汤正月三日丙寅日所封夷齐之父姓墨台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邢《疏》作智字公达伯夷大而庶叔齐小而正父薨兄弟相让不复立也《太平御览·资产部》《韩子》昭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二说亦足广见闻《通雅》孟奇曰:国名记墨台卽神禹之师一曰墨怡《孔丛子》注孤竹又有子名伯辽《搜神记》不其县古名伯辽《搜神记》不其县古孤竹君之国灵帝光和元年辽水中有浮棺人破斫之棺中人语云我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汝斫我何为乃不敢破案此殆所谓伯辽者也。

唐鞅》

1
《荀子·解蔽篇》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吕氏春秋》当染篇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栖。

孔子屐》

1
《太平御览·服章部》《论语》隐语《注》曰: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夜有盗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屐异案晋武库又有孔子履。

颜渊》

1
《列子》颜子之才不出衆人之下而寿十八案《后汉书》云:颜子十八天下归仁与《列子》同《家语》则谓颜子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早死。

颜子比汤禹》

1
朱子或问谓使颜子成就汤不得比颜子前辈说禹与颜子虽是同道禹比颜子又粗些案孔子于禹无闲然未可谓禹粗也天畀〈鸿范〉九畴宋儒之言性命有不在禹范围中耶。

曾闵》

1
《旧唐书·礼仪志》贞观十四年太宗幸国子学孔頴达讲《孝经》太宗问曰:曾闵俱称大孝而今独为曾说不为闵说何耶对曰:曾孝而全独为曾能达也制旨驳之曰朕闻《家语》云:曾皙使曾参锄瓜而误断其本皙怒援大杖以击其背手仆地绝而复苏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既而曾子请焉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使之常在侧欲杀之乃不得小棰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由斯而言孰愈于闵子骞也頴达不能对案近人以《家语》为晋人僞书本不足信卽眞有锄瓜被击之事夫子斥之所以晓曾子于一时其言不可过泥如鸣鼓攻求岂果挥之门外乎且皙非瞍比本无杀曾子意曾子岂得以瞍拟其父家语之言大属可疑夫子行在《孝经》独传曾子頴达之对当云曾闵同为大孝而《孝经》传之曾子所以为曾说不为闵说。

子路拒牛》

1
《三国志》陈畴传注引《魏书》锺繇议云子路拒牛谓之止善裴松之案《吕氏春秋》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矣此语不与繇所引者相应未详濂案玩繇语意盖反言之如使子路搌半卽为止善裴疑之非也。

高柴不杀》

1
《颜氏家训》高柴折像未知内典皆能不杀考证云《家语》弟子行高柴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后汉书·方术传》折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芽案高折所行本〈王制〉不杀胎不夭天之意岂与佛氏戒杀者同欤。

王良》

1
《两汉刊误补遗》〈王𮖥传〉王良执靶张晏曰:王良邮无恤字伯乐案《国语》载邮无正其下云伯乐与尹铎有怨以其赏如伯乐氏则伯乐卽邮无正颜师古谓邮无恤邮无正邮良王良总一人伯乐失之何哉人表列邮无恤王良伯乐为三人岂未考《春秋》说耶案杜诗时无王良伯乐死卽休盖用人表。

薛公大家》

1
姚氏伯山文集范书后纪冲帝母虞夫人抑而不登但称大家而巳似大家为宫嫔老者之称不知班昭何以称大家刘才甫作章大家传亦似未考案《西京杂记》孟尝君号其母为薛公大家则大家之称其来巳古。

聂政》

1
《琴操》聂政刺韩王曲有一妇人往哭曰嗟乎为父报仇耶顾谓市人曰:此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犂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绝脉而死案《琴操》所言与《国策》判然而异又《太平广记》兵部引《琴操》曰: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壮问母知之乃上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音七年琴成入韩逢其妻从置檀对妻而笑妻泣曰君何似政齿政曰天下人齿相似反入山援石击落其齿以刀纳琴中刺韩王。

屈原妇》

1
《太平御览·饮食部》《异苑》云:辍屈原妇所作。

畱务滋》

1
姓氏书辨证公仲姓下引《子华子》曰:程子聚徒著书门人之著书者曰:公仲承最能传其道与畱务滋同学务滋卽《鬼谷子》也又畱姓下云《子华子》后序云:程子门人最多其著书者曰:畱务滋又曰:《鬼谷子》姓畱卽务滋也案《神仙传》《鬼谷子》姓王名诩与此异《隋·志》纵横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隐于鬼谷《玉海》引《中兴书目》曰:周时高士无乡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隐自号鬼谷先生唐志《注》曰:苏秦张守节《史记正义》曰:鬼谷在雒州阳城县北五里《七录》有苏秦书乐壹《注》曰: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此又唐志之所本也《论衡》〈恢国篇〉鬼谷先生掘地为坑命苏张二人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说之泣下张仪不若也是以鬼谷为苏秦师要而论之鬼谷之为畱为王不可知当为苏秦师而苏秦著书又托名于其师也高似孙《子略》云: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郭璞〈登楼赋〉云:招鬼谷之隐志游仙诗云是《鬼谷子》徐广云颍川阳城有鬼谷注其书者乐壹皇甫谧陶宏景尹知章。

塞上翁》

1
《太平御览》郡县志云云中府快马城有罗绫泉卽塞上翁所居之邑有快马亭塞上翁六国前人姓李也又引高允塞上公亭诗序云:延和三年余赴京师发石门北行失道夜御宿代之快马亭其俗云古塞上公所遗之邑也曰公有良马因以命之代人云塞上公姓李代之李并其后。

长芦》

1
《元和姓纂》《列子》楚贤者长卢子著书九篇〈艺文志〉《注》云:楚人案《庄子》以卢为芦。

苍梧浇》

1
《三国志》锺离牧传注徐严曰苍梧浇娶妻而美让于其兄案使赵邠卿论此亦得为非礼之礼乎。

汉高帝母》

1
《日知录》陆机汉高帝功臣颂侯公伏轼皇娲来归乃不考史书之误汉仪注高帝母兵起时死小黄后于小黄作陵庙本纪五年卽皇帝位于汜水之阳追尊先媪为昭灵夫人则其先止可知而十年有太上皇后崩乃太上皇崩之误文重书而未刚也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九月归太公吕后并无皇娲案《陔馀丛考》引李奇曰:太上皇后高祖后母也《史记·项羽本纪》羽取汉王父母妻子又归汉王父母妻子若果无母何必言父母乎可证陆机皇娲来归之说非误又云:楚元王交传交高祖同父弟也以证太公有后妻案亦许庶出此又一说李玟《纂异记》王生醉入高祖庙言不免其母乌老之称是夕卒见汉祖怒曰朕中外泗水亭长碑昭然具载曷以外族温氏而妄称乌老乎《四库总目》明陈禹谟骈志如汉高祖母温姓驳司马承祯依托班固碑之类可备一说。

孔费两将军》

1
《两汉刊误补遗》《楚汉春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史记》取之而《汉书》不取《西京杂记》遂云孔费皆假为名舒王淮阴侯诗云但以怯名终得楚谁为孔费两将军用杂记语也其实孔将军为孔藂费将军为陈贺案吴斗南说淮阴诗恐未是,荆公本意,玩诗意,葢谓垓下成功亦仗诸将力战非专以怯名能得羽也可见淮阴之怯是大勇若怯。

棓生》

1
《前汉书·袁盎传》盎之梧生所问占苏林云:音桮文颖曰:秦时贤士又〈律厯志〉载元凤三年治厯有安陵桮育颜师古曰:姓桮名育也案此桮育疑是梧生后人《山海经》蛇巫之山有人操杯而东向立注杯或作梧字是梧桮可通。

冯子都 罗𢾾》

1
古乐府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案前《汉书·霍光传》光爱幸监奴冯子都常与计事及显寡居与子都乱注晋灼曰:汉语东闾氏亡显以婢代立素与冯殷奸也师古曰:监奴谓奴之监知家务者也殷者子都之名传又载任宣语百官以下但事冯子都王子方等视丞相亡如也又云:冯子都数犯法上并以为让冯子都之骄横对此乐府谓倚仗金吾子似实有其事非假托言之也罗敷事又详吴竞乐府古题云邯郸女子秦姓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置酒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据此则诗中所云冯子都乃托辞矣又《汉书》昌邑王《传》云:执金吾严延年女罗绀前为故王妻师古曰:绀音敷《通雅》曰:此卽慕罗敷之名而名之。

啖冶葛》

1
《太平御览·药部》《博物志》魏武习啖冶葛至一尺亦多饮鸩案此又操之诈尔冶葛必非眞冶葛鸩必非眞鸩多行不义不能无戒心作僞示人似虽药亦不死与佯睡而杀覆被美人同一机心也南宋李季可松窗百说云魏武习饮鸩啖野葛至一尺岂其然哉盖宣其言于外以阴御进毒于巳者耳固巳先我言之矣。

𭄘灵》

1
《文苑英华辨证》皇甫湜醉赋𭄘灵作〈酒德颂〉案文选五臣注𭄘灵字伯伦颜延之五君咏𭄘灵善闭关《文中子》𭄘灵古之闭关人也《语林》天生𭄘灵以酒为名并作灵而唐太宗《晋书》本传作伶故他书通用伶字案胡氏文选考异云注中五臣为伶字善注三见皆为灵字董逌《广川书跋》七贤帖𭄘伶作灵谓史容有误窃谓𭄘字伯伦取古伶伦生义当是𭄘伶非𭄘灵。

郭朴》

1
阮氏《毛诗》校勘记云候人《疏》引郭朴语闽本明监本毛本同考朴字景纯取纯朴相应字当从木他书多从玉不如此所称者为正朴卽朴之俗字又引段玉裁云朴者素也胎也是以金玉之矿古皆作朴而璞乃俗字郭名当作朴或譌璞非或譌朴亦非朴木皮也非命名之意案以璞为俗字必改从朴谈小学者例如此如谓纯朴相应当从木则未必然〈考工记〉玉人之事天子用全《注》谓纯色玉《王度记》天子之纯玉尺二寸玉亦何尝不可言纯又《廿二史考异》马援传良工不示人以朴谓卜古璞字木皮为朴故玉之皮亦曰:朴鼠朴与玉璞本非异文也《说文》无璞字据钱说则朴璞为一字。

张华论武库积油》

1
《太平御览·饮食部》王隐《晋书》曰:元康三年武库火检校是工匠盗库中物乃投烛著麻膏中火然又〈火部〉引张华《博物志》积油万石则自然生火晋泰始中武库火积油所致案二说不同若茂先之言果信则工匠有受冤者矣。

骊山老母》

1
唐少室书生李筌常游嵩山石壁中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母指授秘要撰为兵书名曰:太白阴经乾元二年表上之事见《神仙感遇传》宋袁淑眞《阴符经》《集解》引骊山老母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之说亦本神仙感遇传宋末郑所南一百二十诗图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考前《汉书·律厯志》云: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闲骊山女岂卽骊山老母欤。

公袥授首》

1
《旧唐书·河闲王孝恭传》辅公袥据江东反命孝恭为行军元帅以击之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座者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曰盘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后徵遂尽饮而罢案盘中之血疑奸人用药物为之以摇军心孝恭鎭之以静是大将识量。

张果》

1
周氏书影或言张果乃尧时蠕蝠精案此系橡园误记张果为混沌初分时蠕蝠精见李元《独异志》志又云:张果为尧时侍中或疑尧时无此官考《晋·志》黄帝时风后为侍中侍中黄帝时巳有似不必致疑于尧时要之皆为杂说不足深论。

禄山樱桃诗》

1
《四库总目》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世所传禄山樱桃诗卽出此书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常摭以为笑案《太平广记》引丁用晦芝田录载此事为史思明事诗所云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旧唐书》史思明传怀王系史思明子思明先以周贽为行军后以周贽为相是樱桃诗为史思明事无疑唐高怿羣居解颐亦以为史思明事是也宋人《耕馀博览》《避暑录话》皆谓是安禄山诗误矣。

退之》

1
孙氏《示儿编》退之尝戒人服金丹而自饵琉黄滹南诗话引孔毅父杂说讥退之晚年有声伎服琉黄谓其妄议且谓乐天固云退之服琉黄一病迄不痊公亦因病而出于不得巳案若虚为退之解释盖不知白诗退之乃卫中行字偶同于昌黎耳松窗百说亦谓退之作李千墓志云受方士柳贲药服之下血死乃引归登李虚中之徒七人俱以服食做死退之岂肯身试其祸。

狄武襄》

1
狄武襄用兵真武授以神术此演义家无稽之谈也而当时巳有此说《淸波杂志》向于建康于邻人狄似处见其五世祖武襄公收侬智高时所戴铜面具及所佩牌上刻眞武像世言武襄乃眞武神也。
2










《怀小编》卷十四终
URN: ctp:ws837877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