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九十七

《卷九十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山堂肆考卷九十七   明。 彭大翼 撰亲属。
3
子。
4
《礼》《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出,必吿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李宻曰:为人子者,愿为人兄,不愿为人弟兄事亲之日长,弟事亲之日短」。
5
问安
6
《礼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至寝门,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竖曰:「安」。文王乃喜。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
7
干蛊
8
《易》、《蛊卦》:「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9
肯堂肯构?
10
周书》:「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灾,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学,箕学裘」。
11
《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称善。
12
礼坊记善则称「亲」,过则称已贻名。
13
礼内则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14
不知骂怒。
15
《说文》: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16
不敢欠伸。
17
《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不敢,哕噫●咳,欠伸跛倚。
18
目瞿心瞿
19
礼杂记》:「免丧之外,行于道路,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注云:「见人貌有类其亲者,则目为之瞿然惊变。闻人所称名与吾亲同,则心为之瞿然惊变也」。
20
敬孝爱孝。
21
庄子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受棰」。
22
说苑》曾子尝有为不中,曾晳怒,援木击之,曾子有顷乃苏,退鼓瑟而歌。孔子闻之,告门人曰:「昔舜事瞽瞍,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而小棰则受,大棰则走。今曾子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不孝孰大乎?」一说曾晳使曾子耘,●误伤其根,故怒。
23
泣杖。
24
说苑韩伯俞事亲至孝,有过,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往日得罪笞之,痛知母力健,今笞之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泣也」。
25
祭不为尸。
26
曲礼》:「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槩祭祀,不为尸」。
27
仕不择禄。
28
《家语子》路,见孔子曰:「负重渉逺,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
29
五彩娱亲。
30
高士传老,莱子养二亲。年七十,身著五色彩衣,为婴儿戏于亲前。尝取浆上堂,诈跌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欲亲之喜。
31
三釜养亲。
32
曾子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而不洎吾心悲」。
33
负米
34
《家语》子路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尝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木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逮。
35
遗羮
36
左隐元年,郑庄公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羮,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吿之悔?对曰: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
37
菽水尽欢
38
《礼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39
风木思养。
40
《韩诗外传》: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至则臯鱼也,被褐拥劔,哭于路左。孔子下车而问其故,对曰:吾少学周流天下,而吾亲死,一失也。高尚其志,不仕庸君而晚无成,二失也。少失交游,寡于亲友而老无所托,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逮,往而不可返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亲也。吾于是辞矣」。立哭而死。于是孔子门人归养其亲者一十三人。
41
不改父政。
42
《论语》《孟》,庄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43
不伤父名。
44
田叔为鲁相卒,鲁人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无以百金伤父名」。
45
为父受汚。
46
东汉顺帝时,胶东相吴佑,字季英。政崇仁简,民不忍欺。有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进父父,得衣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自责,具谈父言。佑曰:「掾以亲故受汚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矣」。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47
为母被屈。
48
见县尹上。
49
扇枕温席。
50
东汉黄香,字文强。家贫,无奴仆,躬执勤苦,尽心供养,躯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则扇牀枕。寒则以身温席,尝吐●脓。
51
东汉蔡顺,字君仲,以至孝称。母至姻家,饮酒呕吐,顺恐中毒,乃尝其吐母生疮出,脓以口●之。
52
自浣中裙
53
汉武帝建元中,皇太后以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厠牏,身自浣涤以为常。注云:「中裙近身衣厠牏,汗衫也」。
54
亲涤溺器。
55
宋黄鲁直,性至孝,奉母安康君,至为亲涤溺器,未尝顷刻,不供子职。
56
仓粟养母。
57
吕氏春秋》,「齐有北郭骚者,困蒲苇织屦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使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58
焦饭遗母
59
世说,吴郡陈遗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制一囊,每煮饭辄贮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崧即日便征遗。已敛,得焦饭数斗,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迯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60
申喜心、通。
61
《吕氏春秋》: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动于顔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葢其母也,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于中,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
62
荀顗色养
63
荀顗,字景倩。年逾耳顺,而母年九十,色养烝烝,以孝闻当时。
64
能盖前愆。
65
汉昭帝以张安世自先帝时为尚书令,志行纯笃,用为右将军,以杜延年有忠节,擢为太仆。按安世汤子延年周子书法云:「二子可谓能盖前人之愆矣」。
66
尽革故态。
67
宋太宗兴国六年,宰相薛居正卒,帝亲临其丧,为之流涕。居正子惟吉素无行,帝存问其家,因曰:「不肖子安在?颇改节否?不克负荷先业,奈何?」惟吉伏丧侧,惧赧不敢起。自是尽革故态,读书亲贤,修饰为善。其后帝数委以大藩,所至称善。
68
论父功徳
69
世说,陈元方子长文与季方子孝先各论父功,徳争之不决,谘于祖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按元方纪,字长文,羣字季方。谌字孝先,忠字。又晋阮孝绪十馀嵗,随父为相州从事,不书官纸,以成父清白,问母起居。
70
《北史》:崔暹平居侵,晓则与兄弟跪问母之起居,出理官政,暮归,尝食视寝毕,然后至外斋,对亲賔论事,或与谈●理。
71
杀鸡供母。
72
东汉茅容,字季伟,郭林宗见之,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以为为己设,既而乃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泰曰:「卿贤哉逺矣!林宗犹减三牲之养,以供賔客,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劝令从学。
73
投鱼进母。
74
《萧广济孝子传》:杜孝,巴郡人。少失父,与母居,以至孝称。后在成都,母喜食生鱼,孝乃截大筒,盛鱼二头塞之,以草呪曰:「我母必得此鱼」。因投中流。后妇出汲,见筒横来触岸,异而取视,有二鱼。含笑曰:「此吾夫所记也」。熟而进之,闻者叹异。
75
孟宗泣竹。
76
《楚国先贤传》:孟宗恭武,性至孝,母好食竹笋,冬月无笋,宗入竹中,哀号笋为之生。
77
昙恭进●
78
《南史》:滕昙恭年五嵗,母患热病,思食寒●土,俗不産歴,访而不得。俄遇一桑门,曰:「我有双●,分一相遗」。昙恭因以进母,举室惊异。
79
爱日
80
扬子曰:「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81
望云。
82
见云。
83
刻木为母形。
84
汉丁兰,河内人。年十五,嵗丧母,不及养,乃刻木为亲形,事之如生。
85
挝鼓乞父命。
86
吉翂,字彦霄。父为奸吏所诬,罪当死。翂年十五,挝登闻鼓,乞代父命,武帝乃释之。丹阳令王志欲于嵗首举充纯孝,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也!父辱子死,道固当然。若翂当此举是因父求名,何辱如之!」固拒而止。桑椹奉母。
87
东汉蔡顺当王莽末,嵗大荒,顺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白者自食」。贼知其孝,遗以米肉放之。
88
葡萄奉母。
89
唐陈叔达为纳言,尝赐食,得葡萄,不举,高祖问之,对曰:「臣母病渴,尝求之不得,愿归奉之」。帝曰:「卿有母,欲遗乎?」因更赐之。
90
谏父慎嫌。
91
东汉吴佑随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恢欲杀青,简写经书。佑谏曰:「南方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威所望。此书若成,则载必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囊衣徼名,嫌疑之际,先贤所慎」。恢抚佑首叹曰:「吴氏世不乏季子矣」。
92
伤父,被刑。
93
顔氏家训:吴郡陆襄以父闲被刑,终身布衣蔬食,虽姜菜有切割者,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㕑。江陵姚子笃母以烧死终身,不忍啖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为奴所杀,终身不尝酒。然礼縁人情,恩由义断,假如亲以噎死,遂可絶食耶?
94
拜读父书。
95
吴顾恺每得父书,则洒扫几筵,舒书于上,拜跪读之,读毕再拜。若父有疾耗之问,则临书垂涕,语声哽咽,能为父赋。
96
宋欧阳公为《鸣蝉赋》,他儿皆一视而过,少子棐守之不去,公曰:「此儿必能为吾赋也」。因以与之。按棐字叔弼,求增父秩。
97
唐孙逖,迁中书舍人。父嘉之,年且八十,犹为令。逖求降外官,增父秩,帝嘉纳,拜嘉之宋州司马,听致仕。
98
乞拟母封」。
99
宋赵康靖公槩㑹郊祀,当进阶封,且任一子京官,公乞以封母郡太君,宰相谓公曰:方为学士,拟封不久矣。公曰:「母年八十,朝夕不可期,愿及今以为荣」。许之,遂以为例。
100
伤指大啼
101
《世说》:范宣,字子宣,年八嵗,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指痛不寝。
102
梁臧盾有至性,尝随父宿直廷尉府。母刘氏夜暴亡,盾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寝。及旦,凶问至。又宋司马池,光之父也,尝奏名礼部,将入试殿廷,一日心动不能寐,曰:「吾母素多疾,能无恙否?」及至内门,徘徊不能入,盖母已亡,为友人所匿也。因诘其友,而友止以疾告,池遂号泣而归。
103
为母炊爨。
104
世说祖纳,字士言。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耶?」为母行佣。
105
江革,字次翁,临海人。少失父,遭王莽乱,负母迯难,以母老不欲揺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转客下邳,行佣供母,人称「江巨孝。
106
羞掩父徳。
107
袁宏彦伯,迁桓温记室,为《东征赋》,悉称过江诸名徳,而独不载温父彝温甚忿。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衆为危惧。行数里,问宏曰:「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曰:「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因未呈啓,不敢显之耳」。温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曰:「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殒。宣城之节,信义为允」。温●然而止。宏赋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尝于曲室抽刀问宏曰:家君勲绩如此,君赋云何相忽略?」宏窘急,答曰:「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无?」因曰:「精金百鍊在割,能断功则济时职。思靖乱长沙之勲,为史所赞,胡奴乃止」。按胡奴是侃第十子陶范也。范,字道则,胡奴其小字也。
108
求显父名。
109
唐甄逢常以父不得在国史为恨,逢与元稹善,稹移书于史馆修撰韩愈,由是父子俱得显名。
110
诵诗兴叹。
111
见入仕。
112
读诗流涕。
113
晋王褒字伟元。父仪为魏文帝所杀,痛父死于非命,未尝西向坐,隐居教授,庐于墓侧,旦夕攀栢,悲号涕泣,著树树,为之枯。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篇》。又《南史》顾欢隐天台山,开馆聚徒。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辄废书恸泣。由是受学者,废《蓼莪》不复讲。
114
不忍衣绵。
115
南史朱百年家素贫薄,母以冬月亡,衣竝无絮,百年自此不衣绵帛,尝寒时,就同县孔思逺宿,衣悉夹布,饮酒醉眠,思逺以卧具覆之,百年初不知,既觉,引卧具去,谓思逺曰:「绵定!竒」温。因流涕悲痛,思逺亦为之感泣,不忍闻乐。
116
宋刘温叟以父名岳,终身不听丝竹,不游嵩华。每内宴,闻钧天之乐,则涕泣移时,曰:「若非君命则不」至。是为父禳灾。
117
唐李勉为江西观察使,部人有父病,以蛊道为木偶人,署勉名位,瘗于其壠。或以告勉,勉曰:「为父禳灾,亦可矜也」。竟不问。
118
为父祷疾。
119
徐陵,字孝穆。子份,性孝友。陵疾笃,份烧香祈祷,跪诵《孝经,日夜不息,如是者三日,陵疾豁然而愈。
120
五子知、名。
121
晋王羲之有子七人,其知名者五人,曰●之、凝之、徽之、献之、操之,故唐孟郊诗云:羲之生五子,羲之又有之」。又刘、宋谢庄生五子,曰扬、朏、颢、崧、瀹。盖名子,以风月,景山水也。
122
八子:皆贵。
123
唐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八子:谓曜、旴、晞、●、晤、暧、曙、映也。暧,尚升平公主。暧四子:铸、钊、鏦,熔一女为宪宗皇后。
124
瑶环,瑜珥。
125
唐韩文公作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始,余应进士举于京师,见北平王燧于北亭,犹高山深林,龙虎变化不测,盖魁杰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鹤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髪,漆黑肌肉,玉雪可怜,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即殿中少监马君继祖也。按少傅即燧子,畅少监燧孙也。
126
发假收严。
127
唐杨遗直为兰陵主簿,名四子,曰发、假、收、严,皆登进士第。收即大拜。发已下皆至丞、郎。发以春为义,假以夏为义。收以秋为义,严以冬为义。同居修行,里比靖、恭,诸杨尤盛焉。
128
啮臂而盟。
129
吴起,出卫郭门,与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门」。后果如言。
130
絶裾而往。
131
晋元帝大兴初,温峤欲诣建康,母崔氏固止之,峤絶裾而往。后母亡,阻乱不得奔丧。
132
导舆
133
唐崔邠拜太常。故事,太常始视事,大閲四部乐,都人纵观。邠自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见者皆避道,都人荣之。又五代张遂清为淄州刺史,迎其母,及郊,亲为母执辔行数十里,州人以为荣。
134
跨竈。
135
吴崇质《贺人生子诗》云:「寄语王浑防,跨竈阿戎清赏祇须臾又苏。东坡《答陈季常书》云:「在定日,作《松醪赋》,今写寄择等,庶开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跃,当撞破烟楼」。吾子迈作文,颇有父风咄咄,皆跨竈之具。按竈有釜,故子过于父,为跨竈,择季常子名烟楼竈上烟。●言:「子过于父,犹如跨竈,撞破烟楼也」。
136
任昉,令子。
137
刘宋褚渊,字彦回,尝谓任昉父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也。又唐郑馀庆子涵为右补阙,敢言无忌」。宪宗谓馀庆曰:「涵,卿令子而朕直臣也,可更相贺」。
138
挺之,真子。
139
唐严武母裴氏,不为父挺之所答,独厚其妾,英武奋然,以铁槌就英,寝碎其首。挺之竒之曰:「真严挺之子,得父一能」。
140
刘宋顔延之,字延年,文帝召之,不肯诣,常日但入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入见帝,帝问诸子,才能对曰:「浚得臣笔,测得臣,文㚟得臣义曜,得臣酒,何尚之?」因问:「谁得卿,狂答曰:「其狂不可及」。
141
得父一絶。
142
唐、宋之问父令文,富文词,且工书,有力絶人,世谓「三絶后之问,以文章起弟之悌,以骁勇闻。之愻以精草●名,世谓皆得父之一絶。
143
苏氏有子。
144
唐苏頲子诜,十馀嵗,强学有成人风。頲喜曰:「吾家有子,李氏有子」。
145
唐李晟收复长安,封西平王。子诉擒吴元济,故平《淮西碑》云:「惟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146
终身不引镜。
147
唐路隋,字南式。父泌,从浑瑊㑹盟于平凉,被虏,执死焉。时隋方婴孺,以恩授八品官,知父死,虏中日夜号泣,坐不西向,不食肉。母尝告隋貌类父,遂终身不引镜,平生不践石。
148
徐积,字仲车,楚州人。积生三嵗,父罗城君卒,晨昏匍匐牀下求其父,甚哀太夫人。一日使读《孝经》,流涕不止。壮以父讳「石」平生不用石器,遇石则避而不践。一日,具公裳见贵官,忽自思曰:「见贵官尚用公裳,岂有朝夕见母而不具公裳者?」遂朝夕具公裳揖其母。
149
亲老不仕宦:
150
宋包孝肃始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151
亲在不赴官。
152
宋范纯仁,文正公次子,以父母在调官皆不赴,文正遣之,公曰:纯仁岂为重于禄养,而轻于父母耶?虽近,亦不能朝夕在侧」。遂终养焉。
153
入闗得母。
154
宋司农少卿朱寿昌,天长人,字叔康。父巽,守京兆。时妾刘有娠,为嫡母妬害,出嫁民间,生寿昌,数嵗乃还父家,母子相别,不相闻者五十年。寿昌既仕,行四方,求之不得,与人言,輙流涕。熙宁初,知广州军,与家人诀,弃官入秦,誓不见母,不还。行次同州,避雨旅舍,见老妇冒雨抱薪而来,投舍叹曰:「吾儿寿昌,安知母如此之苦乎?」寿昌闻,愕然,近前问故,乃知为生母也,年已七十馀矣。寿昌因与同母所生弟妹皆归为买田宅居之。天下知其孝友。京兆尹钱明逸以闻,诏寿昌还就原官,为王安石所忌,出为河中府通判。居数年,母卒,寿昌哭泣几丧明。按同州,今陜西西安府《东坡集》又曰得之蜀中。
155
入蜀迎父。
156
宋畨阳张吉方在娠,父介客东西川不还。及为儿时,与彭器资同学,作诗有「应是子规啼不到,至今我父未归家」之句,闻者怜之。既长,至蜀迎父,父初无还意,乃还省母。复至涪关,往返者三。其父以熙宁十年三月至自蜀,乡人迎谒,叹息器资,因赠以诗。
157
五桂
158
五代窦禹钧,渔阳人。生五子,仪、俨、偁、侃、僖,俱登科。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159
三槐
160
宋王晋公佑,太祖朝知制诰,使魏州,太祖曰:「使还,与卿王溥官职」。时●为宰相也,使还,帝怒,安置华州。七年不召。初,佑赴贬时,亲朋送佑曰:「意公作王●官职矣」。佑笑曰:「某不做儿子,二郎必做二郎文,正公旦也」。佑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文正公果作相,天下谓三槐王氏。
161
不辩菽麦已下不肖子
162
晋桓温第四子。不辩菽麦,不奉教令。
163
汉有佷子者,家赀万金,自小不从父命。父临亡,欲●山上,恐儿不从,倒言葬我,着渚下石碛上。佷子曰:「我由来不奉教令,今当从此一语,尽散家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
164
狄子暴横。
165
狄仁杰子景晖,为魏州司马㕘军,恣行暴横,人患焉。遂废梁公生祠神像。
166
宋子赃贪
167
宋璟五子浑、恕、尚,并以赃败,华、衡亦皆坐贪得罪,广平之风衰矣。
168
尚主骄恣。
169
见公主:
170
凭旧请托。
171
见父。
172
山堂肆考卷九十七
URN: ctp:ws130631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