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原文

《原文》[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

1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2 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3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目夺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4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5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6 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
7 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
8 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
9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10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11 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
12 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男女群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君身服之,故外无怨治,内无乱行。今一日饮酒,而三日寝之,国治怨乎外,左右乱乎内。以刑罚自防者,劝乎为非;以赏誉自劝者,惰乎为善;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愿君节之也!」
13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14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
15 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16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17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18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厕,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
19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饘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锺,薪橑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20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21 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君奚故不朝?」
22 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虞,变齐音。」
23 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
24 公曰:「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必夫故哉?」
25 对曰:「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淫以鄙而偕亡。君奚轻变夫故哉?」
26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27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28 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锺者三,千锺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29 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民,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
30 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
31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32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
33 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其仆曰:「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晏子曰:「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
34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35 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
36 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锺,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茍美乐之,国必众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此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茍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
37 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
38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39 景公有男子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者也,晏子为一焉。公召其傅曰:「勉之!将以而所傅为子。」及晏子,晏子辞曰:「君命其臣,据其肩以尽其力,臣敢不勉乎!今有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人人以君命命之曰:「将以而所傅为子,」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愿君图之!」
40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41 淳于人纳女于景公,生孺子荼,景公爱之。诸臣谋欲废公子阳生而立荼,公以告晏子。
42 晏子曰:「不可。夫以贱匹贵,国之害也;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夫阳生,生而长,国人戴之,君其勿易!夫服位有等,故贱不陵贵;立子有礼,故孽不乱宗。愿君教荼以礼而勿陷于邪,导之以义而勿湛于利。长少行其道,宗孽得其伦。夫阳生敢毋使荼餍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而有患乎?废长立少,不可以教下;尊孽卑宗,不可以利所爱。长少无等,宗孽无别,是设贼树奸之本也。君其图之!古之明君,非不知繁乐也,以为乐淫则哀,非不知立爱也,以为义失则忧。是故制乐以节,立子以道。若夫恃谗谀以事君者,不足以责信。今君用谗人之谋,听乱夫之言也,废长立少;臣恐后人之有因君之过以资其邪,废少而立长以成其利者。君其图之!」公不听。
43 景公没,田氏杀君荼,立阳生;杀阳生,立简公;杀简公而取齐国。
44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45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牺牲圭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公曰:「晏子何如?」
46 晏子曰:「君以祝为有益乎?」公曰:「然。」「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君疏辅而远拂,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臣闻之,近臣嘿,远臣喑,众口铄金。今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者,此其人民众矣,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则谤吾君也;隐匿过,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无罪,夏商所以灭也。」
47 公曰:「善解余惑,加冠!」命会谴毋治齐国之政,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兼属之乎晏子。晏子辞,不得命,受相退,把政,改月而君病悛。公曰:「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为有力,邑狐与谷,以共宗庙之鲜,赐其忠臣,则是多忠臣者。子今忠臣也,寡人请赐子州款。」辞曰:「管子有一美,婴不如也;有一恶,婴不忍为也,其宗庙之养鲜也。」终辞而不受。
48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49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50 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
51 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52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53 楚巫微导裔款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曰:「公,明神之主,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于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请斋而后登之。」公命百官供斋具于楚巫之所,裔款视事。晏子闻之而见于公曰:「公令楚巫斋牛山乎?」公曰:「然。致五帝以明寡人之德,神将降福于寡人,其有所济乎?」晏子曰:「君之言过矣!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德厚行广,配天象时,然后为帝王之君,明神之主。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僻,而求五帝之明德也?弃贤而用巫,而求帝王之在身也?夫民不茍德,福不茍降,君之帝王,不亦难乎!惜乎!君位之高,所论之卑也。」公曰:「裔款以楚巫命寡人曰:「试尝见而观焉。」寡人见而说之,信其道,行其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款。」晏子曰:「楚巫不可出。」公曰:「何故?」对曰:「楚巫出,诸侯必或受之。公信之,以过于内,不知;出以易诸侯于外,不仁。请东楚巫而拘裔款。」公曰:「诺。」故曰:送楚巫于东,而拘裔款于国也。
54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55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56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
57 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58 景公曰:「今为之柰何?」
59 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60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61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62 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
63 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其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君。今君临民若寇雠,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诛虐于下,恐及于身。婴之年老,不能待于君使矣,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
64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65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66 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
67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68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而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日月之气,风雨不时,彗星之出,天为民之乱见之,故诏之妖祥,以戒不敬。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茀又将见矣。」公忿然作色,不说。及晏子卒,公出,背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69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
70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出游。
71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
72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日而天不寒。」
73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74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75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76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
77 景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
78 晏子曰:「齐当之。」公不说,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
79 晏子曰:「虚,齐野也。且天之下殃,固干富强,为善不用,出政不行,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强食,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公曰:「可去乎?」
80 对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公曰:「寡人为之若何?」
81 对曰:「盍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夫若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公曰:「善。」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82 景公将伐宋瞢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
83 景公举兵将伐宋,师过泰山,公瞢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公恐,觉,辟门召占瞢者,至。公曰:「今夕吾瞢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识其声。」占瞢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公曰:「诺。」
84 明日,晏子朝见,公告之如占瞢之言也。公曰:「占瞢者之言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今使人召祝史祠之。」晏子俯有间,对曰:「占瞢者不识也,此非泰山之神,是宋之先汤与伊尹也。」公疑,以为泰山神。
85 晏子曰:「公疑之,则婴请言汤伊尹之状也。汤质皙而长,颜以髯,兑上丰下,倨身而扬声。」公曰:「然,是已。」「伊尹黑而短,蓬而髯,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公曰:「然,是已。今若何?」
86 晏子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不宜无后。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请散师以平宋。」景公不用,终伐宋。晏子曰:「伐无罪之国,以怒明神,不易行以续蓄,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师若果进,军必有殃。」
87 军进再舍,鼓毁将殪。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
88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89 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
90 公望见晏子,下而急带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有故乎?」晏子对曰:「不亦急也!虽然,婴愿有复也。国人皆以君为安野而不安国,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
91 公曰:「何哉?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子牛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子游存矣;为诸侯宾客莫之应乎?则行人子羽存矣;为田野之不僻,仓库之不实?则申田存焉;为国家之有馀不足聘乎?则吾子存矣。寡人之有五子,犹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今寡人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岂不可哉!」
92 晏子对曰:「婴闻之,与君言异。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支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公于是罢畋而归。
93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94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
95 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
96 公曰:「善!自今已后,弛鸟兽之禁,无以苛民也。」
97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98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99 公曰:「以属狱。」
100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
101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
102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第二卷内篇谏下第二》

1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
2 景公藉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晏子谏,公不听。公谓晏子曰:「夫狱,国之重官也,愿托之夫子。」
3 晏子对曰:「君将使婴饬其功乎?则婴有壹妄能书,足以治之矣。君将使婴饬其意乎?夫民无欲残其家室之生,以奉暴上之僻者,则君使吏比而焚之而已矣。」景公不说,曰:「饬其功则使壹妄,饬其意则比焚,如是,夫子无所谓能治国乎?」
4 晏子曰:「婴闻与君异。今夫胡貉戎狄之蓄狗也,多者十有馀,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伤。今束鸡豚妄投之,其折骨决皮,可立得也。且夫上正其治,下审其论,则贵贱不相逾越。今君举千锺爵禄,而妄投之于左右,左右争之,甚于胡狗,而公不知也。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侧皆雕文刻镂之观。此无当之管也,而君终不知。五尺童子,操寸之烟,天下不能足以薪。今君之左右,皆操烟之徒,而君终不知。钟鼓成肆,干戚成舞,虽禹不能禁民之观。且夫饰民之欲,而严其听,禁其心,圣人所难也,而况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非婴所知也。」
5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
6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茍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7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具,繁锺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8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9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0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
11 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晏子入见,曰:「君亦闻吾先君丁公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沃,胜之,止其财,出其民。公日自莅之,有舆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则其中金与玉焉。吏请杀其人,收其金玉。公曰:「以兵降城,以众图财,不仁。且吾闻之,人君者,宽惠慈众,不身传诛。」令舍之。」公曰:「善!」晏子退,公令出斩竹之囚。
12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
13 景公令兵抟治,当腊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公怒曰:「为我杀兵二人。」晏子曰:「诺。」少间,晏子曰:「昔者先君庄公之伐于晋也,其役杀兵四人,今令而杀兵二人,是师杀之半也。」公曰:「诺!是寡人之过也。」令止之。
14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
15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16 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避燥湿,君为壹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
17 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18 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第六
19 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
20 景公为邹之长涂晏子谏第七
21 景公筑路寝之台,三年未息;又为长庲之役,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涂。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乎?」公曰:「涂将成矣,请成而息之。」对曰:「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昔者楚灵王作顷宫,三年未息也;又为章华之台,五年又不息也;乾溪之役,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自息也。灵王死于乾溪,而民不与君归。今君不遵明君之义,而循灵王之迹,婴惧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长庲之乐也,不若息之。」公曰:「善!非夫子者,寡人不知得罪于百姓深也。」于是令勿委坏,馀财勿收,斩板而去之。
22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23 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景公曰:「吾闻相贤者国治,臣忠者主逸。吾年无几矣,欲遂吾所乐,卒吾所好,子其息矣。」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故国昌而民安。楚灵王不废乾溪之役,起章华之台,而民叛之。今君不革,将危社稷,而为诸侯笑。臣闻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君不听臣,臣将逝矣。」景公曰:「唯唯,将弛罢之。」未几,朝韦囧解役而归。
24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
25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左右灭葭而席。公不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臣闻介胄坐陈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公曰:「诺。」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
26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
27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
28 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29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第十一
30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国者不乐民之哀。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非所以君国者。」公乃止。
31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第十二
32 景公为泰吕成,谓晏子曰:「吾欲与夫子燕。」对曰:「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礼也。」公曰:「何以礼为?」对曰:「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公曰:「善。」乃以祀焉。
33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
34 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其长尺,冰月服之,以听朝。
35 晏子朝,公迎之,履重,仅能举足,问曰:「天寒乎?」
36 晏子曰:「君奚问天之寒也?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今君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履重不节,是过任也,失生之情矣。故鲁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作服不常,以笑诸侯,其罪二也;用财无功,以怨百姓,其罪三也。请拘而使吏度之。」公苦,请释之。
37 晏子曰:「不可。婴闻之,苦身为善者,其赏厚;苦身为非者,其罪重。」公不对。晏子出,令吏拘鲁工,令人送之境,使不得入。公撤履,不复服也。
38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
39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40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衣不务于隅眦之削,冠无觚羸之理,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且古者尝有紩衣挛领而王天下者其义好生而恶杀,节上而羡下,天下不朝其服,而共归其义。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雠。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雠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41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
42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乘之君,而壹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服而敬听命,其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
43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
44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疾视矜立,日晏不罢。晏子进曰:「圣人之服中,侻而不驵,可以导众,其动作,侻顺而不逆,可以奉生,是以下皆法其服,而民争学其容。今君之服,驵华不可以导众民,疾视矜立,不可以奉生,日晏矣,君不若脱服就燕。」公曰:「寡人受命。」退朝,遂去衣冠、不复服。
45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
46 晏子朝,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
47 公曰:「严居朝,则曷害于治国家哉?」
48 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喑,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喑,非害国家而如何也!且合升斗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绨以成帏幕,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
49 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悦晏子谏第十八
50 景公登路寝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
51 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而不免于罪,婴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
52 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53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第十九
54 景公与晏子登寝而望国,公愀然而叹曰:「使后嗣世世有此,岂不可哉!」晏子曰:「臣闻明君必务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后子孙享之。诗云:「武王岂不事,贻厥孙谋,以燕翼子。」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公曰:「然则后世孰将把齐国?」对曰:「服牛死,夫妇哭,非骨肉之亲也,为其利之大也。欲知把齐国者,则其利之者邪?」公曰:「然,何以易?」对曰:「移之以善政。今公之牛马老于栏牢,不胜服也;车蠹于巨户,不胜乘也;衣裘襦裤,朽弊于藏,不胜衣也;醯醢腐,不胜,沽也;酒醴酸不胜饮也;府粟郁而不胜食;又厚藉敛于百姓,而不以分馁民。夫藏财而不用,凶也,财茍失守,下其报环至。其次昧财之失守,委而不以分人者,百姓必进自分也。故君人者与其请于人,不如请于己也。」
55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
56 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何遭丧,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马前。晏子下车挹之,曰:「子何以命婴也?」对曰:「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寝之台牖下,愿请命合骨。」
57 晏子曰:「嘻!难哉!虽然,婴将为子复之,适为不得,子将若何?」对曰:「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58 晏子曰:「诺。」遂入见公,曰:「有逢于何者,母死,兆在路寝,当如之何?愿请合骨。」公作色不说,曰:「古之及今,子亦尝闻请葬人主之宫者乎?」
59 晏子对曰:「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故未尝闻诸请葬人主之宫者也。今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为台榭,残人之墓,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死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人君之行也。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且婴闻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蓄忧;死者不得葬,命之曰蓄哀。蓄忧者怨,蓄哀者危,君不如许之。」公曰:「诺。」
60 晏子出,梁丘据曰:「自昔及今,未尝闻求葬公宫者也,若何许之?」公曰:「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吾敢不许乎?」逢于何遂葬其母路寝之牖下,解衰去绖,布衣縢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躄而不拜,已乃涕洟而去。
61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
62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著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
63 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
64 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
65 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毕敛,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今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胔。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此之为不可。」
66 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
67 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68 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
69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第二十二
70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与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71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夫,谓之嫉。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锺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为妻之道,使其众妾皆得欢忻于其夫,谓之不嫉。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命,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陈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72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
73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
74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75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76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
77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78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79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80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81 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82 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83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84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85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86 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87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
88 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89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晏未之闻也。」
90 景公曰:「善。」乃饰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第三卷内篇问上第三》

1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2 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耶?」
3 晏子对曰:「行也。」
4 公曰:「何行?」对曰:「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不能爱邦内之民者,不能服境外之不善;轻士民之死力者,不能禁暴国之邪逆;愎谏傲贤者之言,不能威诸侯;倍仁义而贪名实者,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已。」
5 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仆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期年,百姓大乱,而身及崔氏祸。君子曰:「尽忠不豫交,不用不怀禄,其晏子可谓廉矣!」
6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
7 庄公将伐晋,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公作色不说。晏子辞不为臣,退而穷处,堂下生蓼藿,门外生荆棘。庄公终任勇力之士,西伐晋,取朝歌,及太行、孟门,兹于兑,期而民散,身灭于崔氏。崔氏之期,逐群公子,及庆氏亡。
8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
9 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意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其君离,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
10 公曰:「善。」遂不果伐鲁。
11 景公伐斄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
12 景公伐斄,胜之,问晏子曰:「吾欲赏于斄何如?」对曰:「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名,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公曰:「善。」于是破斄之臣,东邑之卒,皆有加利。是上独擅名,利下流也。
13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
14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15 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秏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谄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秏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雠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
16 公曰:「然则何若?」
17 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
18 公曰:「诺。」
19 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人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20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
21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善治齐国之政,以干霸王之诸侯。」
22 晏子作色对曰:「官未具也。臣数以闻,而君不肯听也。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今君之朝臣万人,兵车千乘,不善政之所失于下,霣坠下民者众矣,未有能士敢以闻者。臣故曰:官未具也。」
23 公曰:「寡人今欲从夫子而善齐国之政,可乎?」
24 对曰:「婴闻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
25 公作色不说,曰:「齐国虽小,则何谓官不具?」
26 对曰:「此非臣之所复也。昔吾先君桓公身体惰懈,辞令不给,则隰朋昵侍;左右多过,狱谳不中,则弦甯昵侍;田野不修,民氓不安,则甯戚昵侍;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甫昵侍;居处佚怠,左右慑畏,繁乎乐,省乎治,则东郭牙昵侍;德义不中,信行衰微,则管子昵侍。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是以诸侯朝其德,而天子致其胙。今君之过失多矣,未有一士以闻也。
27 故曰:「官不具。」公曰:「善。」
28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第七
29 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翌州,吴越受令,荆楚惛忧,莫不宾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今寡人亦欲存齐国之政于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
30 晏子对曰:「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遍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举事不私,听狱不阿,内妾无羡食,外臣无羡禄,鳏寡无饥色;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是以管子能以齐国免于难,而以吾先君参乎天子。今君欲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则无以多辟伤百姓,无以嗜欲玩好怨诸侯,臣孰敢不承善尽力,以顺君意?今君疏远贤人,而任谗谀;使民若不胜,藉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多求于诸侯,而轻其礼;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君臣交恶,而政刑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
31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32 景公问晏子:「莒与鲁孰先亡?」
33 对曰:「以臣观之也,莒之细人,变而不化,贪而好假,高勇而贱仁,士武以疾,忿急以速竭,是以上不能养其下,下不能事其上,上下不能相收,则政之大体失矣。故以臣观之也,莒其先亡。」
34 公曰:「鲁何如?」
35 对曰:「鲁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是以上能养其下,下能事其上,上下相收,政之大体存矣。故鲁犹可长守,然其亦有一焉。彼邹滕雉奔而出其地,犹称公侯,大之事小,弱之事强久矣,彼周者,殷之树国也,鲁近齐而亲殷,以变小国,而不服于邻,以远望鲁,灭国之道也。齐其有鲁与莒乎?」
36 公曰:「鲁与莒之事,寡人既得而闻之矣,寡人之德亦薄,然后世孰践有齐国者?」
37 对曰:「田无宇之后为几。」
38 公曰:「何故也?」
39 对曰:「公量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与士交也,用财无筐箧之藏,国人负携其子而归之,若水之流下也。夫先与人利,而后辞其难,不亦寡乎!若茍勿辞也,从而抚之,不亦几乎!」
40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
41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
42 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43 公曰:「何谓也?」
44 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45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干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齕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46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第十
47 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圭璋牺牲,令祝宗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礼可以干福乎?」
48 晏子对曰:「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司过荐罪,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
49 公曰:「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请革心易行。」于是废公阜之游,止海食之献,斩伐者以时,畋渔者有数,居处饮食,节之勿羡,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50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第十一
51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盛君,其行何如?」
52 晏子对曰:「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以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劳力岁事,而不责焉;为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行教尚相爱,故民不以相恶为名;刑罚中于法,废罪顺于民。是以贤者处上而不华,不肖者处下而不怨,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若夫私家之政,生有遗教,此盛君之行也。」公不图。
53 晏子曰:「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今君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玩好充,故家货殚。积邪在于上,蓄怨藏于民,嗜欲备于侧,毁非满于国,而公不图。」
54 公曰:「善。」于是令玩好不御,公市不豫,宫室不饰,业土不成,止役轻税,上下行之,而百姓相亲。
55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
56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
57 晏子对曰:「有。」
58 公曰:「其术如何?」
59 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公曰:「奚谓也?」
60 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如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人而谟,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以民事之本也,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不及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61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
62 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虽日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身也。」
63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第十三
64 景公问晏子曰:「莅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
65 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若矣。」
66 公曰:「虽有贤能,吾庸知乎?」
67 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
68 公曰:「请问求贤。」
69 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70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71 景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
72 晏子对曰:「易。」
73 公曰:「何若?」
74 对曰:「为君节养其馀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
75 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
76 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进谗谀而托之用贤,远公正而托之不顺,君行此三者则危;为臣,比周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从君,不陈过而求亲,人臣行此三者则废。故明君不以邪观民,守则而不亏,立法仪而不犯,茍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故察士不比周而进,不为茍而求,言无阴阳,行无内外,顺则进,否则退,不与上行邪,是以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77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
78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不然,北面与夫子而义。」
79 晏子对曰:「婴,人臣也,公曷为出若言?」
80 公曰:「请终问天下之所以存亡。」
81 晏子曰:「缦密不能,蔍苴学者诎,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交游朋友从,无以说于人,又不能说人者穷。事君要利,大者不得,小者不为者喂。修道立义,大不能专,小不能附者灭。此足以观存亡矣。」
82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
83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
84 晏子对曰:「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行己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85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
86 景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
87 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司,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若此。」
88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
89 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
90 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法,不犯之以邪,茍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故下之劝从其教也。称事以任民,中听以禁邪,不穷之以劳,不害之以实,茍所禁于民,不以事逆之,故下不敢犯其上也。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
91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第十九
92 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93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94 公不说,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95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
96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
97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98 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计能定禄;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权居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不揜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顺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99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
100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如何?」
101 晏子对曰:「意难,难不至也。明言行之以饰身,伪言无欲以说人,严其交以见其爱;观上之所欲,而微为之偶,求君逼迩,而阴为之与;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以伪廉;求上采听,而幸以求进;傲禄以求多,辞任以求重;工乎取,鄙乎予;欢乎新,慢乎故;吝乎财,薄乎施;睹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外交以自扬,背亲以自厚;积丰义之养,而声矜恤之义;非誉乎情,而言不行身,涉时所议,而好论贤不肖;有之己,不难非之人,无之己,不难求之人;其言强梁而信,其进敏逊而顺;此佞人之行也。明君之所诛,愚君之所信也。」
102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
103 景公问晏子曰:「圣人之不得意何如?」
104 晏子对曰:「上作事反天时,从政逆鬼神,藉敛殚百姓;四时易序,神祇并怨;道忠者不听,荐善者不行,谀过者有赉,救失者有罪。故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此圣人之不得意也。」「圣人之得意何如?」
105 对曰:「世治政平,举事调乎天,藉敛和乎百姓;乐及其政,远者怀其德;四时不失序,风雨不降虐;天明象而赞,地长育而具物;神降福而不靡,民服教而不伪;治无怨业,居无废民;此圣人之得意也。」
106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
107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恶乎失之?」
108 晏子对曰:「婴闻之,以邪莅国,以暴和民者危;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灭暴不以顺纣,干崇侯之暴,而礼梅伯之醢,是以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也。」
109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第二十四
110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何如?」
111 晏子对曰:「地不同生,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112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雠第二十五
113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
114 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利人之难;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今民闻公令如寇雠,此古离散其民,陨失其国所常行者也。」
115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
116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和民亲下奈何?」
117 晏子对曰:「君得臣而任使之,与言信,必顺其令,赦其过,任大无多责焉,使迩臣无求嬖焉,无以嗜欲贫其家,无亲谗人伤其心,家不外求而足,事君不因人而进,则臣和矣。俭于藉敛,节于货财,作工不历时,使民不尽力,百官节适,关市省征,山林陂泽,不专其利,领民治民,勿使烦乱,知其贫富,勿使冻馁,则民亲矣。」
118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故令诸子无外亲谒,辟梁丘据无使受报,百官节适,关市省征,陂泽不禁,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
119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
120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
121 晏子对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122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第二十八
123 景公问晏子曰:「臣之报君何以?」
124 晏子对曰:「臣虽不知,必务报君以德。士逢有道之君,则顺其令;逢无道之君,则争其不义。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
125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二十九
126 景公问晏子曰:「临国莅民,所患何也?」
127 晏子对曰:「所患者三:忠臣不信,一患也;信臣不忠,二患也;君臣异心,三患也。是以明君居上,无忠而不信,无信而不忠者。是故君臣同欲,而百姓无怨也。」
128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
129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
130 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131 公曰:「何以察之?」
132 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133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第四卷内篇问下第四》

1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
2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
3 晏子再拜曰:「善哉!君之问也。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谚曰:「吾君不游,我曷以休?吾君不豫,我曷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粮食,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南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从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4 公曰:「善。」命吏计公掌之粟,藉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千锺,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之,然后归也。
5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第二
6 景公问于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好色无别,辟若此,何以能率诸侯以朝天子乎?」
7 晏子对曰:「昔吾先君桓公,变俗以政,下贤以身。管仲,君之贼者也,知其能足以安国济功,故迎之于鲁郊,自御,礼之于庙。异日,君过于康庄,闻甯戚歌,止车而听之,则贤人之风也,举以为大田。
8 先君见贤不留,使能不怠,是以内政则民怀之,征伐则诸侯畏之。今君闻先君之过,而不能明其大节,桓公之霸也,君奚疑焉?」
9 景公问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第三
10 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从车三百乘,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吾从车千乘,可以逮先君桓公之后乎?」
11 晏子对曰:「桓公从车三百乘,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左有鲍叔,右有仲父。今君左为倡,右为优,谗人在前,谀人在后,又焉可逮桓公之后者乎?」
12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
13 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
14 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
15 公曰:「廉政而遫亡,其行何也?」
16 对曰:「其行石也。坚哉石乎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内外皆坚,无以为久,是以遫亡也。」
17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第五
18 景公问晏子曰:「请问为臣之道。」
19 晏子对曰:「见善必通,不私其利,庆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茍进;称事授禄,不为茍得;体贵侧贱不逆其伦,君贤不肖,不乱其序;肥利之地,不为私邑,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此臣之道也。」
20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第六
21 景公问晏子曰:「人性有贤不肖,可学乎?」
22 晏子对曰:「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者其人也。故诸侯并立,善而不怠者为长;列士并学,终善者为师。」
23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第七
24 景公问晏子曰:「富民安众难乎?」
25 晏子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矣。」
26 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
27 景公问晏子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
28 晏子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通人不华,穷民不怨;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上有礼于士,下有恩于民;地博不兼小,兵强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29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
30 景公问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
31 晏子对曰:「莒其先亡乎!」公曰:「何故?」对曰:「地侵于齐,货竭于晋,是以亡也。」
32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33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子大夫以君命辱在敝邑之地,施贶寡人,寡人受贶矣,愿有私问焉。」
34 晏子巡遁而对曰:「婴,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于末朝,恐辞令不审,讥于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
35 吴王曰:「寡人闻夫子久矣,今乃得见,愿终其问。」
36 晏子避席对曰:「敬受命矣。」
37 吴王曰:「国如何则可处,如何则可去也?」
38 晏子对曰:「婴闻之,亲疏得处其伦,大臣得尽其忠,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是以君子怀不逆之君,居治国之位。亲疏不得居其伦,大臣不得尽其忠,民多怨治,国有虐刑,则可去矣。是以君子不怀暴君之禄,不处乱国之位。」
39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
40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41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42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鑕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43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
44 晏子使鲁,见昭公,昭公说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之君,盖回曲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
45 晏子逡循对曰:「婴不肖,婴之族又不若婴,待婴而祀先者五百家,故婴不敢择君。」
46 晏子出,昭公语人曰:「晏子,仁人也。反亡君,安危国,而不私利焉;僇崔杼之尸,灭贼乱之徒,不获名焉;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伐功焉;鍖然不满,退托于族,晏子可谓仁人矣。」
47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48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吾闻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鲁一国迷虑之,不免于乱,何也?」
49 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与图国,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犒鲁国化而为一心,曾无与二,其何暇有三?夫逼迩于君之侧者,距本朝之势,国之所以治也;左右谗谀,相与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禄,游者养交,身之所以危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是以不迷也。」
50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第十四
51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曰:「夫俨然辱临敝邑,窃甚嘉之,寡人受贶,请问安国众民如何?」
52 晏子对曰:「婴闻傲大贱小则国危,慢听厚敛则民散。事大养小,安国之器也;谨听节俭,众民之术也。」
53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54 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众若何?」
55 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
56 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
57 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
58 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孰贤?」
59 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
60 公曰:「王室之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
61 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士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
62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
63 晏子使于晋,晋平公问曰:「吾子之君,德行高下如何?」
64 晏子对以「小善」。
65 公曰:「否,吾非问小善,问子之君德行高下也。」
66 晏子蹙然曰:「诸侯之交,绍而相见,辞之有所隐也。君之命质,臣无所隐,婴之君无称焉。」
67 平公蹙然而辞送,再拜而反曰:「殆哉吾过!谁曰齐君不肖!直称之士,正在本朝也。」
68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
69 晏子聘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对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叔向曰:「何谓也?」
70 晏子曰:「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巨矣。以家量贷,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积朽蠹,而老少冻馁;国都之市,屦贱而踊贵;民人痛疾,或燠休之。昔者殷人诛杀不当,僇民无时,文王慈惠殷众,收恤无主,是故天下归之,无私与,维德之授。今公室骄暴,而田氏慈惠,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无获民,将焉避?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71 叔向曰:「虽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獘,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却、胥原、孤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而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72 晏子曰:「然则子将若何?」
73 叔向曰:「人事毕矣,待天而已矣!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维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焉。」
74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
75 叔向问晏子曰:「齐国之德衰矣,今子何若?」
76 晏子对曰:「婴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行不逮则退,不以诬持禄;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不以谀持危。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茍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
77 叔向曰:「善哉!诗有之曰:「进退维谷。」其此之谓欤!」
78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
79 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
80 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通则事上,使恤其下,穷则教下,使顺其上;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不用则去而不议。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茍戚,不同则疏而不悱;不毁进于君,不以刻民尊于国。故用于上则民安,行于下则君尊;故得众上不疑其身,用于君不悖于行。是以进不丧亡,退不危身,此正士之行也。
81 邪人则不然,用于上则虐民,行于下则逆上;事君茍进不道忠,交友茍合不道行;持谀巧以正禄,比奸邪以厚养;矜爵禄以临人,夸礼貌以华世;不任上则轻议,不笃于友则好诽。故用于上则民忧,行于下则君危,是以其事君近于罪,其交友近于患,其得上辟于辱,其为生偾于刑,故用于上则诛,行于下则弑。是故交通则辱,生患则危,此邪人之行也。」
82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第二十
83 叔向问晏子曰:「事君之伦,徒处之义奚如?」
84 晏子对曰:「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誉厚足以导民,和柔足以怀众,不廉上以为名,不倍民以为行,上也;洁于治己,不饰过以求先,不谗谀以求进,不阿以私,不诬所能,次也;尽力守职不怠,奉官从上不敢隋,畏上故不茍,忌罪故不辟,下也。三者,事君之伦也。及夫大贤,则徒处与有事无择也,随时宜者也。有所谓君子者,能不足以补上,退处不顺上,治唐园,考菲履,共恤上令,弟长乡里,不夸言,不愧行,君子也。不以上为本,不以民为忧,内不恤其家,外不顾其身游,夸言愧行,自勤于饥寒,不及丑侪,命之曰狂僻之民,明上之所禁也。进也不能及上,退也不能徒处,作穷于富利之门,毕志于畎亩之业,穷通行无常处之虑,佚于心,利通不能,穷业不成,命之曰处封之民,明上之所诛也。有智不足以补君,有能不足以劳民,俞身徒处,谓之傲上,茍进不择所道,茍得不知所恶,谓之乱贼。身无以与君,能无以劳民,饰徒处之义,扬轻上之名,谓之乱国。明君在上,三者不免罪。」
85 叔向曰:「贤不肖,性夫!吾每有问,而未尝自得也。」
86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十一
87 叔向问晏子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
88 晏子对曰:「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茍持民矣,安有遗道!茍遗民矣,安有正行焉!」
89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
90 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
91 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92 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
93 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94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
95 叔向问晏子曰:「啬吝爱之于行何如?」
96 晏子对曰:「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
97 叔向曰:「何谓也?」
98 晏子曰:「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谓之啬;积多不能分人,而厚自养,谓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养,谓之爱。故夫啬者,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也。」
99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第二十四
100 叔向问晏子曰:「君子之大义何若?」
101 晏子对曰:「君子之大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
102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第二十五
103 叔向问晏子曰:「进不能事上,退不能为家,傲世乐业,枯槁为名,不疑其所守者,可谓能行其道乎?」
104 晏子对曰:「婴闻古之能行道者,世可以正则正,不可以正则曲。其正也,不失上下之伦;其曲也,不失仁义之理。道用,与世乐业;不用,有所依归。不以傲上华世,不以枯槁为名。故道者,世之所以治,而身之所以安也。今以不事上为道,以不顾家为行,以枯槁为名,世行之则乱,身行之则危。且天之与地,而上下有衰矣;明王始立,而居国为制矣;政教错,而民行有伦矣。今以不事上为道,反天地之衰矣;以不顾家为行,倍先圣之道矣;以枯槁为名,则世塞政教之途矣。有明上,可以为下;遭乱世,不可以治乱。说若道,谓之惑,行若道,谓之狂。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而道义未戴焉。」
105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
106 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
107 晏子对曰:「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谄过,不责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
108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十七
109 叔向问晏子曰:「人何以则可谓保其身?」
110 晏子对曰:「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几,不要幸,先其难乎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谓保其身矣。」
111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第二十八
112 曾子问晏子曰:「古者尝有上不谏上,下不顾民,退处山谷,以成行义者也?」晏子对曰:「察其身无能也,而托乎不欲谏上,谓之诞意也。上惛乱,德义不行,而邪辟朋党,贤人不用,士亦不易其行,而从邪以求进,故有隐有不隐。其行法,士也,乃夫议上,则不取也。夫上不谏上,下不顾民,退处山谷,婴不识其何以为成行义者也。」
113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第二十九
114 梁丘据问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
115 晏子对曰:「晏闻之,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
116 仲尼闻之曰:「小子识之!晏子以一心事百君者也。」
117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
118 柏常骞去周之齐,见晏子曰:「骞,周室之贱史也,不量其不肖,愿事君子。敢问正道直行则不容于世,隐道危行则不忍,道亦无灭,身亦无废者何若?」
119 晏子对曰:「善哉!问事君乎。婴闻之,执二法裾,则不取也;轻进茍合,则不信也;直易无讳,则速伤也;新始好利,则无敝也。且婴闻养世之君子,从重不为进,从轻不为退,省行而不伐,让利而不夸,陈物而勿专,见象而勿强,道不灭,身不废矣。」

第五卷内篇杂上第五》

1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第一
2 晏子臣于庄公,公不说,饮酒,令召晏子。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
3 晏子入坐,乐人三奏,然后知其谓己也。遂起,北面坐地。公曰:「夫子从席,曷为坐地?」
4 晏子对曰:「婴闻讼夫坐地,今婴将与君讼,敢毋坐地乎?婴闻之,众而无义,强而无礼,好勇而恶贤者,祸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谓矣。且婴言不用,愿请身去。」遂趋而归,管龠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曰:「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
5 遂徒行而东,耕于海滨。居数年,果有崔杼之难。
6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
7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嘳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
8 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
9 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10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
11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堋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七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桮血,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俛而饮血。
12 崔子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脰,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
13 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云:「莫莫葛虆,施于条枚,恺恺君子,求福不回。」今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
14 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崔子遂舍之。晏子曰:「若大夫为大不仁,而为小仁,焉有中乎!」趋出,授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命县于厨,婴命有系矣。」按之成节而后去。诗云:「彼己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谓也。
15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16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17 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
18 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强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强,而贵强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是以三邪誉乎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19 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20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
21 景公与晏子立于曲潢之上,晏子称曰:「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22 公曰:「衣之新也,信善矣,人之故,相知情。」
23 晏子归,负载使人辞于公曰:「婴故老耄无能也,请毋服壮者之事。」公自治国,身弱于高国,百姓大乱。公恐,复召晏子。诸侯忌其威,而高国服其政,田畴垦辟,蚕桑豢收之处不足,丝蚕于燕,牧马于鲁,共贡入朝。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景公知穷矣。」
24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25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26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第七
27 景公登东门防,民单服然后上,公曰:「此大伤牛马蹄矣,夫何不下六尺哉?」
28 晏子对曰:「昔者吾先君桓公,明君也,而管仲贤相也。夫以贤相佐明君,而东门防全也,古者不为,殆有为也。蚤岁溜水至,入广门,即下六尺耳,乡者防下六尺,则无齐矣。夫古之重变古常,此之谓也。」
29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
30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31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2 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33 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34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第九
35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闻之,不待时而入见景公。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为者也?」
36 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
37 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曰:「吾君有圣王之道矣!」
38 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当圣王之道者何也?」
39 晏子对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
40 景公睹乞儿于涂晏子讽公使养第十
41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涂者,公曰:「是无归矣!」
42 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
43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
44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
45 晏子睹裔款而问曰:「君何故不朝?」
46 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
47 晏子入见。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48 晏子对曰:「君勿恶焉!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
49 公笑曰:「可乎?」
50 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征,时朝无事也。
51 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第十二
52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
53 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54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55 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56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
57 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
58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
59 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60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
61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62 君子曰:「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63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
64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
65 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
66 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者也?」
67 对曰:「婴,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
68 对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
69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第十四
70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
71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72 晏子饮景公酒公呼具火晏子称诗以辞第十五
73 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云:「侧弁之俄」,言失德也。「屡舞傞傞」,言失容也。「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宾主之礼也。「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宾之罪也。婴已卜其日,未卜其夜。」
74 公曰:「善。」举酒祭之,再拜而出。曰:「岂过我哉,吾托国于晏子也。以其家货养寡人,不欲其淫侈也,而况与寡人谋国乎!」
75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第十六
76 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焉。景公觞之,饮酒酣,范昭曰:「请君之弃樽。」公曰:「酌寡人之樽,进之于客。」范昭已饮,晏子曰:「彻樽,更之。」樽觯具矣,范昭佯醉,不说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吾为子舞之。」太师曰:「冥臣不习。」范昭趋而出。
77 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78 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
79 景公谓太师曰:「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
80 太师对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81 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
82 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
83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
84 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公问焉:「鲁之年谷何如?」对曰:「阴水厥,阳冰厚五寸。」不知,以告晏子。
85 晏子对曰:「君子也。问年谷而对以冰,礼也。阴水厥,阳冰厚五寸者,寒温节,节则刑政平,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请礼鲁以息吾怨,遣其执,以明吾德。」公曰:「善。」乃不伐鲁。
86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87 景公予鲁君地,山阴数百社,使晏子致之,鲁使子叔昭伯受地,不尽受也。晏子曰:「寡君献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
88 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诸侯相见,交让,争处其卑,礼之文也;交委多,争受少,行之实也。礼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后,交之所以长久也。」且吾闻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吾是以不尽受也。」晏子归报公,公喜笑曰:「鲁君犹若是乎。」
89 晏子曰:「臣闻大国贪于名,小国贪于实,此诸侯之通患也。今鲁处卑而不贪乎尊,辞实而不贪乎多,行廉不为茍得,道义不为茍合,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义,殊于世俗,国免于公患。」
90 公曰:「寡人说鲁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贺之。」
91 晏子曰:「不!君以驩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公曰:「善。」于是重鲁之币,毋比诸侯,厚其礼,毋比宾客。
92 君子于鲁,而后明行廉辞地之可为重名也。
93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
94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95 公曰:「善哉!知苦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96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97 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
98 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99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第二十
100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
101 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
102 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103 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104 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
105 晏子使鲁,仲尼命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
106 晏子曰:「婴闻两槛之闲,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来速,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107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108 晏子之鲁,朝食进馈膳,有豚焉。晏子曰:「去其二肩。」昼者进膳,则豚肩不具。侍者曰:「膳豚肩亡。」
109 晏子曰:「释之矣。」侍者曰:「我能得其人。」
110 晏子曰:「止。吾闻之,量功而不量力,则民尽;藏馀不分,则民盗。子教我所以改之,无教我求其人也。」
111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
112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
113 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114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
115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
116 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
117 晏子曰:「何为为至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118 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
119 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
120 遂解左骖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
121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
122 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123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
124 乃令粪洒改席,尊醮而礼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125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126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第二十五
127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闚,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128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29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
130 燕之游士,有泯子午者,南见晏子于齐,言有文章,术有条理,巨可以补国,细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睹晏子,恐慎而不能言。晏子假之以悲色,开之以礼颜,然后能尽其复也。客退。晏子直席而坐,废朝移时。在侧者曰:「向者燕客侍,夫子胡为忧也?」
131 晏子曰:「燕,万乘之国也;齐,千里之涂也。泯子午以万乘之国为不足说,以千里之涂为不足远,则是千万人之上也。且犹不能殚其言于我,况乎齐人之怀善而死者乎!吾所以不得睹者,岂不多矣!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132 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第二十七
133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134 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有闲,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
135 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136 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
137 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138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139 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
140 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景公闻之,大骇,乘馹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141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第二十八
142 景公谓晏子曰:「吾闻高纠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
143 晏子对曰:「臣闻之,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为禄仕者,不能正其君。高纠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行,特禄之臣也,何足以补君乎!」
144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
145 高纠事晏子而见逐,高纠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
146 晏子曰:「婴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纠曰:「可得闻乎?」
147 晏子曰:「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
148 晏子居丧逊畣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
149 晏子居晏桓子之丧,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其家老曰:「非大夫丧父之礼也。」
150 晏子曰:「唯卿为大夫。」曾子以闻孔子,孔子曰:「晏子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第六卷内篇杂下第六》

1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
2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3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4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5 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6 齐人好毂击晏子绐以不祥而禁之第二
7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而弃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8 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9 景公瞢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
10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瞢有五丈夫北面韦庐,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瞢。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邪?」
11 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此其地邪?」公令人掘而求之,则五头同穴而存焉。公曰:「嘻!」令吏葬之。国人不知其瞢也,曰:「君悯白骨,而况于生者乎,不遗馀力矣,不释馀知矣。」故曰:君子之为善易矣。
12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第四
13 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焉。柏常骞曰:「君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而不踊焉?」公曰:「然!有枭昔者鸣,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踊焉。」
14 柏常骞曰:「臣请禳而去。」公曰:「何具?」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公使为室,成,置白茅焉。柏常骞夜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鴞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使人往视之,鴞当陛,布翌,伏地而死。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寿乎?」对曰:「能。」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公曰:「子亦有徵兆之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动。」公喜,令百官趣具骞之所求。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骞辞曰:「为禳君鴞而杀之,君谓骞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骞曰:「能。」今且大祭,为君请寿,故将往,以闻。」晏子曰:「嘻!亦善能为君请寿也。虽然,吾闻之,维以政与德而顺乎神,为可以益寿,今徒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兆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
15 晏子曰:「骞!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闲,仰而对曰:「然。」晏子曰:「为之无益,不为无损也。汝薄敛,毋费民,且无令君知之。」
16 景公成柏寝而师开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第五
17 景公新成柏寝之台,使师开鼓琴,师开左抚宫,右弹商,曰:「室夕。」公曰:「何以知之?」
18 师开对曰:「东方之声薄,西方之声扬。」公召大匠曰:「室何为夕?」
19 大匠曰:「立室以宫矩为之。」于是召司空曰:「立宫何为夕?」
20 司空曰:「立宫以城矩为之。」明日,晏子朝公,公曰:「先君太公以营丘之封立城,曷为夕?」
21 晏子对曰:「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彼安有朝夕哉!然而以今之夕者,周之建国,国之西方,以尊周也。」公蹙然曰:「古之臣乎!」
22 景公病水瞢与日斗晏子教占瞢者以对第六
23 景公病水,卧十数日,夜瞢与二日斗,不胜。晏子朝,公曰:「夕者瞢与二日斗,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
24 晏子对曰:「请召占瞢者。」出于闺,使人以车迎占瞢者。至,曰:「曷为见召?」
25 晏子曰:「夜者,公瞢二日与公斗,不胜。公曰:「寡人死乎?」故请君占瞢,是所为也。」占瞢者曰:「请反具书。」
26 晏子曰:「毋反书。公所病者,阴也,日者,阳也。一阴不胜二阳,故病将已。以是对。」占瞢者入,公曰:「寡人瞢与二日斗而不胜,寡人死乎?」占瞢者对曰:「公之所病,阴也,日者,阳也。一阴不胜二阳,公病将已。」
27 居三日,公病大愈,公且赐占瞢者。占瞢者曰:「此非臣之力,晏子教臣也。」公召晏子,且赐之。晏子曰:「占瞢者以占之言对,故有益也。使臣言之,则不信矣。此占瞢之力也,臣无功焉。」
28 公两赐之,曰:「以晏子不夺人之功,以占瞢者不蔽人之能。」
29 景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第七
30 景公病疽,在背,高子国子请。公曰:「职当抚疡。」高子进而抚疡,公曰:「热乎?」曰:「热。」「热何如?」曰:「如火。」「其色何如?」曰:「如未热李。」「大小何如?」曰:「如豆。」「堕者何如?」曰:「如屦辨。」二子者出,晏子请见。公曰:「寡人有病,不能胜衣冠以出见夫子,夫子其辱视寡人乎?」
31 晏子入,呼宰人具盥,御者具巾,刷手温之,发席傅荐,跪请抚疡。公曰:「其热何如?」曰:「如日。」「其色何如?」曰:「如苍玉。」「大小何如?」曰:「如璧。」「其堕者何如?」曰:「如圭。」晏子出,公曰:「吾不见君子,不知野人之拙也。」
32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
33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摈者「客见则称天子请见。」」
34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蹙。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蹙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蹙然者,曰:「臣受命敝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
35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
36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
37 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38 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
39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40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第十
41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42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43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44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45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6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7 楚王飨晏子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
48 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
49 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者万乘无教令,臣故不敢剖;不然,臣非不知也。」
50 晏子布衣栈车而朝陈桓子侍景公饮酒请浮之第十二
51 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浮晏子。」公曰:「何故也?」无宇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公曰:「诺。」
52 晏子坐,酌者奉觞进之,曰:「君命浮子。」
53 晏子曰:「何故也?」田桓子曰:「君赐之卿位以尊其身,宠之百万以富其家,群臣其爵莫尊于子,禄莫重于子。今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则隐君之赐也。故浮子。」
54 晏子避席曰:「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公曰:「辞然后饮。」
55 晏子曰:「君之赐卿位以尊其身,婴非敢为显受也,为行君令也;宠以百万以富其家,婴非敢为富受也,为通君赐也。臣闻古之贤臣,有受厚赐而不顾其国族,则过之;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君之内隶,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此臣之罪也。君之外隶,臣之所职,若有播亡,在于四方,此臣之罪也。兵革之不完,战车之不修,此臣之罪也。若夫弊车驽马以朝,意者非臣之罪乎?且臣以君之赐,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国之闲士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如此者,为彰君赐乎,为隐君赐乎?」
56 公曰:「善!为我浮无宇也。」
57 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第十三
58 田桓子见晏子独立于墙阴,曰:「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
59 晏子曰:「共立似君子,出言而非也。婴恶得学士之可者而与之坐?且君子之难得也,若美山然,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相相然,尽目力不知厌。而世有所美焉,固欲登彼相相之上,仡仡然不知厌。小人者与此异,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远望无见也,俛就则伤婴,恶能无独立焉?且人何忧,静处远虑,见岁若月,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安用从酒!」
60 田桓子曰:「何谓从酒?」晏子曰:「无客而饮,谓之从酒。今若子者,昼夜守尊,谓之从酒也。」
61 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
62 栾氏、高氏欲逐田氏、鲍氏,田氏、鲍氏先知而遂攻之。高强曰:「先得君,田、鲍安往?」遂攻虎门。二家召晏子,晏子无所从也。从者曰:「何为不助田、鲍?」
63 晏子曰:「何善焉,其助之也。」「何为不助栾、高?」曰:「庸愈于彼乎?」门开,公召而入。栾、高不胜而出,田桓子欲分其家,以告晏子。
64 晏子曰:「不可!君不能饬法,而群臣专制,乱之本也。今又欲分其家,利其货,是非制也。子必致之公。且婴闻之,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栾、高不让,以至此祸,可毋慎乎!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子必勿取。」
65 桓子曰:「善。」尽致之公,而请老于剧。
66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第十五
67 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晏子勿受。子尾曰:「富者,人之所欲也,何独弗欲?」
68 晏子对曰:「庆氏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乃足欲;足欲,亡无日矣。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69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棠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
70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棠邑,反市者十一社。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71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国后家,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72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73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
74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婴之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75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晏子固不受第十八
76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
77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78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
79 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80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第十九
81 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已。左右以告公,公为之封邑,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晏子对曰:「昔吾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为世国长,自太公至于公之身,有数十公矣。茍能说其君以取邑,不至公之身,趣齐搏以求升土,不得容足而寓焉。婴闻之,臣有德益禄,无德退禄,恶有不肖父为不肖子为封邑以败其君之政者乎?」遂不受。
82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
83 景公赐晏子邑,晏子辞。田桓子谓晏子曰:「君欢然与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晏子对曰:「婴闻之,节受于上者,宠长于君;俭居处者,名广于外。夫长宠广名,君子之事也。婴独庸能已乎?」
84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第二十一
85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
86 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87 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
88 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
89 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
90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第二十二
91 晏子使晋,景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且「谚曰:「非宅是卜,维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92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第二十三
93 景公谓晏子曰:「寡人欲朝夕见,为夫子筑室于闺内可乎?」晏子对曰:「臣闻之,隐而显,近而结,维至贤耳。如臣者,饰其容止,以待承令,犹恐罪戾也,今君近之,是远之也,请辞。」
94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
95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
96 晏子对曰:「然,是也。」
97 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
98 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托乎老,姣托乎恶,彼尝托,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再拜而辞。
99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
100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
101 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102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103 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104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之食第二十六
105 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耳矣。公闻之,往燕焉,睹晏子之食也。公曰:「嘻!夫子之家如此其贫乎!而寡人不知,寡人之罪也。」
106 晏子对曰:「以世之不足也,免粟之食饱,士之一乞也;炙三弋,士之二乞也;五卯,士之三乞也。婴无倍人之行,而有参士之食,君之赐厚矣!婴之家不贫。」再拜而谢。
107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二十七
108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109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110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十八
111 晏子相景公,老,辞邑。公曰:「自吾先君定公至今,用世多矣,齐大夫未有老辞邑者矣。今夫子独辞之,是毁国之故,弃寡人也。不可!」
112 晏子对曰:「婴闻古之事君者,称身而食;德厚而受禄,德薄则辞禄。德厚受禄,所以明上也;德薄辞禄,可以洁下也。婴老薄无能,而厚受禄,是掩上之明,污下之行,不可。」
113 公不许,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今夫子亦相寡人,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岂不可哉?」
114 对曰:「昔者管子事桓公,桓公义高诸侯,德备百姓。今婴事君也,国仅齐于诸侯,怨积乎百姓,婴之罪多矣,而君欲赏之,岂以其不肖父为不肖子厚受赏以伤国民义哉?且夫德薄而禄厚,智惛而家富,是彰污而逆教也,不可。」公不许。晏子出。异日朝,得闲而入邑,致车一乘而后止。
115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
116 晏子病,将死,其妻曰:「夫子无欲言乎?」子曰:「吾恐死而俗变,谨视尔家,毋变尔俗也。」
117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第三十
118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及壮,发书之言曰:「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第七卷外篇第七》

1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
2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夫?」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
3 公曰:「趣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
4 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皆欲去礼以事君,婴恐君子之不欲也。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夫麋鹿维无礼,故父子同麀,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
5 公曰:「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
6 晏子曰:「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
7 公曰:「善。请易衣革冠,更受命。」晏子避走,立乎门外。公令人粪洒改席,召衣冠以迎晏子。晏子入门,三让,升阶,用三献焉;嗛酒尝膳,再拜,告餍而出。公下拜,送之门,反,命撤酒去乐,曰:「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8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
9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阳,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吾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弃是国也而死,其孰可为乎!」
10 晏子独搏其髀,仰天而大笑曰:「乐哉!今日之饮也。」公怫然怒曰:「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晏子对曰:「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人,是以大笑。」公曰:「何谓谀怯也?」晏子曰:「夫古之有死也,令后世贤者得之以息,不肖者得之以伏。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曷为可悲?至老尚哀死者,怯也;左右助哀者,谀也。怯谀聚居,是故笑之。」公惭而更辞曰:「我非为去国而死哀也。寡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晏子曰:「君之行义回邪,无德于国,穿池沼,则欲其深以广也;为台榭,则欲其高且大也;赋敛如撝夺,诛僇如仇雠。自是观之,茀又将出。天之变,彗星之出,庸可悲乎!」于是公惧,乃归,填池沼,废台榭,薄赋敛,缓刑罚,三十七日而彗星亡。
11 景公瞢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第三
12 景公瞢见彗星。明日,召晏子而问焉:「寡人闻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国。夜者,寡人瞢见彗星,吾欲召占瞢者使占之。」晏子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谏,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怼怨。茀星又将见瞢,奚独彗星乎!」
13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
14 景公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15 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
16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
17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公曰:「维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
18 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公曰:「善。」
19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谏第六
20 齐有彗星,景公使祝禳之。晏子谏曰:「无益也,祇取诬焉。天道不疑,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也!且天之有彗,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之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21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22 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天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23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24 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雈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25 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晏子谏第八
26 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
27 晏子对曰:「此喂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甚矣。」
28 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
29 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茍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万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
30 景公欲诛断所爱橚者晏子谏第九
31 景公登箐室而望,见人有断雍门之橚者,公令吏拘之,顾谓晏子趣诛之。晏子默然不对。公曰:「雍门之橚,寡人所甚爱也,此见断之,故使夫子诛之,默然而不应,何也?」
32 晏子对曰:「婴闻之,古者人君出,则辟道十里,非畏也;冕前有旒,恶多所见也;纩紘珫耳,恶多所闻也;大带重半钧,舄履倍重,不欲轻也。刑死之罪,日中之朝,君过之,则赦之,婴未尝闻为人君而自坐其民者也。」公曰:「赦之,无使夫子复言。」
33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
34 景公坐于路寝,曰:「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对曰:「其田氏乎,田无宇为圻矣。」
35 公曰:「然则柰何?」晏子对曰:「为善者,君上之所劝也,岂可禁哉!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父以托其子,兄以托其弟,于今三世矣。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于海;民财为之归。今岁凶饥,蒿种芼敛不半,道路有死人。齐旧四量而豆,豆四而区,区四而釜,釜十而锺。田氏四量,各加一焉。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则所以籴百姓之死命者泽矣。今公家骄汰,而田氏慈惠,国泽是将焉归?田氏虽无德而施于民。公厚敛而田氏厚施焉。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田氏之施,民歌舞之也,国之归焉,不亦宜乎!」
36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
37 景公宿于路寝之宫,夜分,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公悲之。明日朝,问于晏子曰:「寡人夜者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声甚哀,气甚悲,是奚为者也?寡人哀之。」
38 晏子对曰:「西郭徒居布衣之士盆成适也。父之孝子,兄之顺弟也。又尝为孔子门人。今其母不幸而死,祔柩未葬,家贫,身老,子孺,恐力不能合祔,是以悲也。」
39 公曰:「子为寡人吊之,因问其偏柎何所在?」晏子奉命往吊,而问偏之所在。盆成适再拜,稽首而不起,曰:「偏柎寄于路寝,得为地下之臣,拥札掺笔,给事宫殿中右陛之下,愿以某日送,未得君之意也。穷困无以图之,布唇枯舌,焦心热中,今君不辱而临之,愿君图之。」
40 晏子曰:「然。此人之甚重者也,而恐君不许也。」盆成适蹶然曰:「凡在君耳!且臣闻之,越王好勇,其民轻死;楚灵王好细腰,其朝多饿死人;子胥忠其君,故天下皆愿得以为子。今为人子臣,而离散其亲戚,孝乎哉?足以为臣乎?若此而得祔,是生臣而安死母也;若此而不得,则臣请挽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辂,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贱臣虽愚,窃意明君哀而不忍也。」
41 晏子入,复乎公,公忿然作色而怒曰:「子何必患若言而教寡人乎?」晏子对曰:「婴闻之,忠不避危,爱无恶言。且婴固以难之矣。今君营处为游观,既夺人有,又禁其葬,非仁也;肆心傲听,不恤民忧,非义也。若何勿听?」因道盆成适之辞。
42 公喟然太息曰:「悲乎哉!子勿复言。」乃使男子袒免,女子发笄者以百数,为开凶门,以迎盆成适。适脱衰绖,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43 公曰:「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盆成适于是临事不敢哭,奉事以礼,毕,出门,然后举声焉。
44 景公筑长庲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
45 景公筑长庲之台,晏子侍坐。觞三行,晏子起舞曰:「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舞三,而涕下沾襟。景公惭焉,为之罢长庲之役。
46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
47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48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49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50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
51 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国之长患也。」
52 公曰:「谗佞之人,则诚不善矣;虽然,则奚曾为国常患乎?」
53 晏子曰:「君以为耳目而好缪事,则是君之耳目缪也。夫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岂不诚足患哉!」
54 公曰:「如是乎!寡人将去之。」
55 晏子曰:「公不能去也。」公忿然作色不说,曰:「夫子何小寡人甚也!」
56 对曰:「臣何敢槁也!夫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夫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入则求君之嗜欲能顺之,公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出则行威以取富。夫何密近,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也?此难得其知也。」
57 公曰:「然则先圣柰何?」
58 对曰:「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听治不留,群臣皆得毕其诚,谗谀安得容其私!」
59 公曰:「然则夫子助寡人止之,寡人亦事勿用。」
60 对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熏去。」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难去焉。」
61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第十五
62 景公与晏子立曲潢之上,望见齐国,问晏子曰:「后世孰将践有齐国者乎?」
63 晏子对曰:「非贱臣之所敢议也。」公曰:「胡必然也?得者无失,则虞、夏常存矣。」
64 晏子对曰:「臣闻见不足以知之者,智也;先言而后当者,惠也。夫智与惠,君子之事,臣奚足以知之乎!虽然,臣请陈其为政:君强臣弱,政之本也;君唱臣和,教之隆也;刑罚在君,民之纪也。今夫田无宇二世有功于国,而利取分寡,公室兼之,国权专之,君臣易施,能无衰乎!婴闻之,臣富主亡。由是观之,其无宇之后无几,齐国,田氏之国也?婴老不能待公之事,公若即世,政不在公室。」公曰:「然则柰何?」
65 晏子对曰:「维礼可以已之。其在礼也,家施不及国,民不懈,货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谄,大夫不收公利。」公曰:「善。今知礼之可以为国也。」
66 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立。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公曰:「善哉!寡人乃今知礼之尚也。」
67 晏子曰:「夫礼,先王之所以临天下也,以为其民,是故尚之。」
68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
69 晏子聘于吴,吴王问:「君子之行何如?」
70 晏子对曰:「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
71 吴王问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
72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憱然辟位。
73 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
74 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之所以仕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
75 晏子出,王笑曰:「嗟乎!今日吾讥晏子,訾犹裸而咎撅者也。」
76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
77 司马子期问晏子曰:「士亦有不干君,不恤民,徒居无为而取名者乎?」
78 晏子对曰:「婴闻之,能足以赡上益民而不为者,谓之不仁。不仁而取名者,婴未得闻之也。」
79 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第十九
80 高子问晏子曰:「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三君之心一耶?夫子之心三也?」
81 晏子对曰:「善哉!问事君,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心也。且婴之于灵公也,尽复而不能立之政,所谓仅全其四支以从其君者也。及庄公陈武夫,尚勇力,欲辟胜于邪,而婴不能禁,故退而埜处。婴闻之,言不用者,不受其禄,不治其事者,不与其难,吾于庄公行之矣。今之君,轻国而重乐,薄于民而厚于养,藉敛过量,使令过任,而婴不能禁,庸知其能全身以事君乎!」
82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
83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84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85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86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
87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闲,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死之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88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
89 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之,不同君所欲;见不善则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90 有纳书者曰:「废置不周于君前,谓之专;出言不讳于君前,谓之易。专易之行存,则君臣之道废矣,吾不知晏子之为忠臣也。」公以为然。
91 晏子入朝,公色不说,故晏子归,备载,使人辞曰:「婴故老悖无能,毋敢服壮者事。」辞而不为臣,退而穷处,东耕海滨,堂下生藜藿,门外生荆棘。七年,燕、鲁分争,百姓惛乱,而家无积。公自治国,权轻诸侯,身弱高、国。
92 公恐,复召晏子。晏子至,公一归七年之禄,而家无藏。晏子立,诸侯忌其威,高、国服其政,燕、鲁贡职,小国时朝。晏子没而后衰。
93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十三
94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辞焉。傧者谏曰:「高纠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敢请其罪。」
95 晏子曰:「若夫方立之人,维圣人而已。如婴者,仄陋之人也。若夫左婴右婴之人不举,四维将不正。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
96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
97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以为其子孙赏邑。寡人不足以辱而先君,今为夫子赏邑,通之子孙。」晏子辞曰:「昔圣王论功而赏贤,贤者得之,不肖者失之,御德修礼,无有荒怠。今事君而免于罪者,其子孙奚宜与焉?若为齐国大夫者必有赏邑,则齐君何以共其社稷与诸侯币帛?婴请辞。」遂不受。
98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
99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
100 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101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第二十六
102 晏子相景公,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贫也,是奚衣之恶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罪也。」
103 晏子对曰:「婴闻之,盖顾人而后衣食者,不以贪昧为非;盖顾人而后行者,不以邪僻为累。婴不肖,婴之族又不如婴也,待婴以祀其先人者五百家,婴又得布衣鹿裘而朝,于婴不有饰乎!」再拜而辞。
104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第二十七
105 仲尼曰:「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细人也。」
106 晏子闻之,见仲尼曰:「婴闻君子有讥于婴,是以来见。如婴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婴之宗族待婴而祀其先人者数百家,与齐国之闲士待婴而举火者数百家,臣为此仕者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再拜其辱。反,命门弟子曰:「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第八卷外篇第八》

1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第一
2 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3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
4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梁丘据对曰:「鲁孔丘之徒鞠语者也。明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公曰:「岂不可哉!」而色说之。晏子曰:「古者圣人,非不知能繁登降之礼,制规矩之节,行表缀之数以教民,以为烦人留日,故制礼不羡于便事;非不知能扬干戚锺鼓竽瑟以劝众也,以为费财留工,故制乐不羡于和民;非不知能累世殚国以奉死,哭泣处哀以持久也,而不为者,知其无补死者而深害生者,故不以导民。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贤人不用,德毁俗流,故三邪得行于世。是非贤不肖杂,上妄说邪,故好恶不足以导众。此三者,路世之政,道事之教也。公曷为不察,声受而色说之?」
5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
6 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
7 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
8 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
9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
10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11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12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13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
14 景公出田,寒,故以为浑,犹顾而问晏子曰:「若人之众,则有孔子焉乎?」
15 晏子对曰:「有孔子焉则无有,若舜焉则婴不识。」
16 公曰:「孔子之不逮舜为闲矣,曷为「有孔子焉则无有,若舜焉则婴不识」?」
17 晏子对曰:「是乃孔子之所以不逮舜。孔子行一节者也,处民之中,其过之识,况乎处君之中乎!舜者处民之中,则自齐乎士;处君子之中,则齐乎君子;上与圣人,则固圣人之林也。此乃孔子之所以不逮舜也。」
18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
19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
20 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21 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闲。
22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
23 晏公问晏子曰:「有臣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
24 「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公忿然作色曰:「吾今有恃乎?」晏子对曰:「有臣而强,无甚如汤;有兄弟而强,无甚如桀。汤有弑其君,桀有亡其兄,岂以人为足恃哉,可以无亡也!」
25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
26 景公游于牛山,少乐,公曰:「请晏子一愿。」晏子对曰:「不,婴何愿?」公曰:「晏子一愿。」对曰:「臣愿有君而见畏,有妻而见归,有子而可遗。」公曰:「善乎!晏子之愿;载一愿。」
27 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明,有妻而材,家不贫,有良邻。有君而明,日顺婴之行;有妻而材,则使婴不忘;家不贫,则不愠朋友所识;有良邻,则日见君子:婴之愿也。」公曰:「善乎!晏子之愿也。」
28 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辅,有妻而可去,有子而可怒。」公曰:「善乎!晏子之愿也。」
29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30 景公为大钟,将悬之。晏子、仲尼、柏常骞三人朝,俱曰:「钟将毁。」冲之,果毁。公召三子而者问之。晏子对曰:「钟大,不祀先君而以燕,非礼,是以曰钟将毁。」仲尼曰:「钟大而悬下,冲之其气下回而上薄,是以曰钟将毁。」柏常骞曰:「今庚申,雷日也,音莫胜于雷,是以曰钟将毁也。」
31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
32 田无宇见晏子独立于闺内,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而无里裘。
33 田无宇讥之曰:「出于室为何者也?」
34 晏子曰:「婴之家也。」无宇曰:「位为中卿,田七十万,何以老为妻?」
35 对曰:「婴闻之,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婴可以有淫乱之行,不顾于伦,逆古之道乎?」
36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
37 有工女托于晏子之家焉者,曰:「婢妾,东廓之野之也。愿得入身,比数于下陈焉。」
38 晏子曰:「乃今日而后自知吾不肖也!古之为政者,士农工商异居,男女有别而不通,故士无邪行,女无淫事。今仆托国主民,而女欲奔仆,仆必色见而行无廉也。」遂不见。
39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40 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41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42 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43 晏子对曰:「昔者秦缪公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东海而捐其布,破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
44 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曰:「婴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
45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
46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乎?」
47 晏子对曰:「有。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闲,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
48 公曰:「天下有极细乎?」
49 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虱睫,再乳再飞,而虱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50 庄公图莒国人扰绐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
51 庄公阖门而图莒,国人以为有乱也,皆操长兵而立于闾。公召睢休相而问曰:「寡人阖门而图莒,国人以为有乱,皆摽长兵而立于衢闾,柰何?」休相对曰:「诚无乱而国以为有,则仁人不存。请令于国,言晏子之在也。」公曰:「诺。」以令于国:「孰谓国有乱者,晏子在焉。」然后皆散兵而归。君子曰:「夫行不可不务也。晏子存而民心安,此非一日之所为也,所以见于前信于后者。是以晏子立人臣之位,而安万民之心。」
52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53 晏公游于灾,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而因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遫,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54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55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涕沾襟。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免而哭,哀尽而去。
56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57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58 弦章入,公曰:「章!自晏子没后,不复闻不善之事。」弦章对曰:「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尺蠖食黄则黄,食苍则苍是也。」
59 公曰:「善。吾不食谄人以言也。」以鱼五十乘赐弦章,章归,鱼车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昔者晏子辞党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之。今诸臣谀以干利,吾若受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固辞鱼不受。
60 君子曰:「弦章之廉,晏子之遗行也。」

晏子春秋版本题识》

1 晏子春秋八卷元刊本吴方山藏书周晏婴撰。凡内篇六卷,外篇二卷,合八卷,卷首有「吴岫」印记。
2 吴氏手跋曰:「顾英玉先生,南都清介丈夫也,以宪副罢官,而兄时为大司寇,家无长物,出宦日所得书,货以给日,躬叠册门左,颜无怍色。予重其所为,随所质得二书。呜呼!诵往哲之懿言,法时贤之景行,小子何幸,于此兼得二书,晏子春秋其一,大唐六典其一。苏郡后学吴岫笔。」见爱日精卢藏书志
3 晏子春秋八卷元刻本元刻本晏子春秋八卷,篇目内如首章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后同,明时本作「谏矜勇力不顾行义」,不书全题;又篇内按语,俱作大字,加圆围以别之,明时本则作小字分注于下,与此敻然不同矣。惜首阙半页,有「书带草堂」「疑冬书屋」「马叔静图书记」诸印,纸墨俱古。抱经堂群书拾补云:「刘向叙录云:「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予所见者,明吴勉学本止七篇二百三章,今阳湖孙氏星衍得沈启南、吴怀保本校梓者,分八篇,多十二章,与叙录之数适合。」今此本篇章亦同,学士曾借校并补刻全目于后,书云:「馀校晏子将竣,吴槎客示余元人刻本,其每卷首有总目,又各标于当篇,今本皆缺目录,以此补之。」拜经楼藏书题跋前有目录、刘向校上晏子奏,每篇又分小篇目,列于每卷之首,总二百十五章。卢氏群书拾补称:「吴槎客示余元人刻本,其每叶首有总目,又各标于当篇。」即此本。每叶十八行,行十八字。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卷一
4 吴山尊刻本出影元钞,行款与此同,当是其祖本也。旧为拜经楼藏书,卢抱经学士借以校勘,其异同载入群书拾补。
5 附藏印:「疑冬书屋」「马叔静图书记」。滂喜斋藏书记卷一
6 晏子春秋八卷明成化间刊本怀仙楼藏首有篇目及刘向序,卷首题「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凡二十五章」,次行列篇目,题「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每半板九行,行十八字,界长五寸四分,强幅三寸八分,左右双边。
7 竹荫书屋藏,根本逊志手书本,即传钞此本者。经籍访古志卷三
8 晏子春秋八卷明活字本汉志惟作「晏子」,隋志乃名「春秋」,两志皆作八篇。晁氏读书志云:「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谏诤之言。」崇文总目谓后人采婴行事为之,非婴所撰。此八卷本,前有目录及刘向校上晏子奏,每篇又分小目,列于每卷之首,总二百十五章。平津馆有影写本,云:「卢氏群书拾补称:「吴槎客示余元人刻本,每卷首有总目,又各标于本篇。」当即此本。」每叶十八行,行十八字,与此符合。有「读书小子实颖之印」「古盐马氏」「笏斋珍藏之印」诸章。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九
9 晏子春秋八卷,明活字印本,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前有目录,载内、外篇章次第,下接刘向校录文。书分八篇:内篇谏上第一,谏下第二,问上第三,问下第四,杂上第五,杂下第六;外篇重而异者第七,不合经术者第八。版心不载卷数,惟「晏内」「晏外」等字。孙星衍祠堂书目有仿元写本,即以付吴山尊抚刻,而顾千里为之跋者,其实即此活字本,因其排印整齐,字近元体,故误以为元刻耳。仁和丁松生八千卷楼藏有元刻本,为马笏斋旧藏,亦即此本。余丙申三月游浙时曾借观之,不诬也。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类晏子八篇,隋唐志加「春秋」二字,作七卷,自后崇文总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作十二卷,则此作八篇盖犹汉志之旧也。四库全书提要入史部传记类,云:「此明李氏绵眇阁刻本。」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分上下二篇,与汉志八篇之数相合,故仍从此本著录,庶几犹略近古焉。绵眇阁本,馀亦有之,乃万历中刻,在此本之后。此本嘉靖时亦翻雕,世亦罕见。孙星衍于乾隆戊申为毕制军沅刻是书,所据为万历乙酉沈启南本,附著音义二卷,并不采及他本。卢文弨群书拾补所校晏子春秋,亦仅摭拾音义未引据者,补勘所遗,而未博考其馀明刻,亦可谓疏漏之甚矣。丙午上巳,德辉。
10 光绪戊申三月,馀回苏州洞庭展墓,道出江宁,因访陶斋尚书端方公于金陵节署。时方有收买仁和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储之江南图书馆之议,居间媒介者为江阴缪小山太夫子荃孙,所有宋、元旧本,均取头本呈送,此晏子春秋亦在其内。当时均以为元本,馀力证其为明时活字印本,且告以馀有藏本,与此无异。陶斋曰:「即是明活字印,亦见所未见,能割爱以贻我乎?」馀曰:「公前年赠馀以宋本南岳总胜集,馀正未有报也,是直可谓抛玉引砖矣。」五月还湘,遂邮寄归之,临封为识数语于后。德辉。郋园读书志卷五
11 晏子春秋四卷明钞本明钞本晏子春秋作四卷,卷三后书「万历十六年冬吴怀保梓」,卷一后书「崇祯十三年庚辰闰四月初六日校录于雪履斋,仁和郑绍孔伯翼甫识」。盖即从吴刻本传录者,未附柳宗元辨晏子春秋一篇,史记管晏列传及孔丛子六条。按文献通考引崇文总目:「晏子春秋十二卷,晏婴撰。晏子八篇,今亡,此书后人采婴行事为之,以为婴撰则非也。」钱侗按:玉海引崇文总目同,隋志、唐志七卷,今本八卷。书录解题:「晏子春秋十二卷,齐大夫平仲晏婴撰。汉志八篇,但曰「晏子」,隋唐七卷,始号「晏子春秋」。今卷数不同,未知果本书否。」盖晏子八卷早佚,后人采婴行事为之,加以「春秋」之名,其作八卷者,犹仍汉志之旧。此并为四卷,且篇目不载全文,视前旧刻本,渐失古意矣。惟崇文总目、书录解题俱十二卷,而四库书目及馀家旧刻作八卷,疑又经后人并合。以符汉志八篇之数也。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四
12 晏子春秋八卷明绵眇阁刻本此明李氏绵眇阁刻本,即出自元刻,篇次行款悉合。卷首有「孙印从添」「庆氏息」朱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
13 晏子春秋二卷万历五年刊见艺风藏书再续记。则虞案:即南监刻子汇本。
14 晏子春秋八卷影元钞本是书乌程闵氏本,窜乱旧第,惟元刻本尚存旧式。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两卷,一为重而异者,一为不合经术者,共八篇,与汉志合。总目后系刘向序,以下每卷目后接本文,此本即全椒吴氏刊本之底稿,卷末有阳湖孙氏题记云:「影元版本钞晏子,据别本改正数字,用朱笔记之。」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
15 晏子春秋明本司马迁传晏婴,谓读晏子春秋,称「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索隐云:「婴所著书名晏子春秋,今其书有七十篇。」正义据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俱作七卷,盖其书虽存,而篇次不一,原本面目唐以前已多离合,诚难究其颠末耳。崇文总目作十四卷,谓其书已亡,所传者盖后人采婴行事而成。因疑柳宗元所云「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宋儒犹沿其说,如晁公武之读书志,马端临之通考,均改列墨家,其书益混淆不为世重。宋元著录其书,如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俱作十二卷,与今本出入,又不可踪迹焉。宋本既不复睹,百年前藏家著录,惟元刻九行十八字之八卷本为最善。孙渊如影写以赠吴山尊,山尊属顾涧●覆校付梓;而孙氏自据沈启南、吴怀保本校刊,复假拜经楼所藏元本补卷首总目,由是九行十八字之为元刊,已成千古不易之定论。拜经藏本后归吾家滂喜斋,余曾取勘吴刻,其误处悉经涧●改正。间有未当者,如第四卷「茍得不知所亚」,「亚」古「恶」字,吴刻竟改作「恶」,误矣。诸如此类,瑕不掩瑜,固未足以訾议前贤耳。窃谓拜经元刻,字体结构全无蒙古遗意,细审尚是正、嘉以前雕椠。蓄疑未敢臆定,旋阅双鉴楼所藏明刻本,行款与此相同,驰书藏园先生,悉其源流,与此相合。藏园明眼,固所折服,仆虽不敏,犹不敢徇前贤之讹,以耳为目,差足自慰耳。廿载以来,所见所藏,此本而外,当推活字本及绵眇阁本为善。吴怀保所刊九行二十字本,改次四卷,已非旧观,又于刘向表文后「故亦不敢失」句下窜易「复以为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十一字,固未足以当善本耳。馀别藏明黄之寀校刊九行十八宇之四卷本,与吴刻殊堪伯仲。其他所藏如杨慎评本、闵氏朱墨本,俱作六卷,子汇本又并为二卷,等诸自郐,不足重焉。顷吾友黄君永年阅肆得此明刻本,携示商榷,审与拜经藏本字体行款一一吻合,其为明刻之上驷可无疑义。固不必沿袭前人之失,徒以元本取重耳。著砚楼书跋
16 晏子春秋七卷孙星衍校本右晏子春秋七卷,以元椠本校自刊本。艺文志「儒家」晏子八篇,盖内篇六,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后世始并为一,故七篇。向叙云:「定著二百一十五章。」明吴勉学本止二百三章,馀有十子汇本,又以词相同者附注,乱其次第。予尝以沈启南、吴怀保本校梓,分八篇,多十二章,适符叙录之数。及勘元本,亦如此。元本每卷首有总目,又各标于本篇,唯缺末章之大半,因据太平御览九百三十五引此书补足之。儒家书此为第一,又是刘向手定,篇第完备,无讹缺,甚可宝也。廉石居藏书记卷上
17 晏子春秋八卷叶昌炽校本「全椒吴氏得孙渊如所赠影元本晏子春秋,倩顾涧●先生覆勘付梓,世称精善之本。其所据元刻实为明代雕椠,藏家著录,同一渊源,前贤千虑之失,馀固未敢雷同,曾跋藏本以正其讹。惟传世之本当以此为最佳,自不必以蒙古雕椠炫耀藏笈也。此吴刻本经叶鞠裳先生据吾家所藏拜经楼著录本重校一过,元本误处悉经思适先生校正,然亦有未当者,如第四卷「茍得不知所亚」,「亚」古「恶」字,今竟改作「恶」,误矣。一字之正,足当思适诤友。先生校是书,凡元本异者并注于旁,择其佳处加「。」别之,至于点画之差,则不悉著焉。又拜经藏本旧有黄笔校过,颇有一二精当处,为思适所未及,亦以黄笔临之。即此可当精善之本。吴刻成于嘉庆丙子,而先生校此书在光绪丙子,相距适六十年,文字因缘,自非偶然。馀既藏拜经本,而又得先生手校之帙于丙子岁,足当佳话。今此书存箧又二十年矣,未被论斤之厄,其亦先生有灵,特为呵护耶!爰检出装池,并志颠末于后。著砚楼书跋
URN: ctp:ws563330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