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巻十一之二

《巻十一之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二
3
阙里志二贤儒言行
4
四配
5
复圣顔子名回,字子渊,鲁人顔无繇之子。家语:少孔子,三十嵗,以徳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韩诗外传:「顔渊问于孔子曰:渊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亦且可乎?孔子曰:善哉,回也!夫贫而如富,其知足而无欲也,贱而如贵,其让而有礼也,无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于人也,终身无患,难其择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至乎?虽上古圣人亦如此而已。 说苑顔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衆,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疎不亦逺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乎?家语:鲁定公问于顔渊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 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必将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顔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顔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善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顔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歴险致逺,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 仲孙何忌,问于顔回曰: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回曰: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豫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怵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 于持禄,慎于治身。又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崇家语。子贡对衞将军。文子曰:夫能夙兴夜寐,讽诗 ,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茍,是顔回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媚兹一人,应侯顺徳,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若遇有徳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丧史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天 子 。 家语顔回死,鲁哀公吊焉,使人访于孔子,孔子对曰:凡在封内,皆臣子也。礼,君吊其臣,升自东阶,向尸而哭,其恩赐之施,不有笇也。 礼记:顔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唐赠兖公,宋封兖国公,元封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顔子。
6
宗圣曽子,名参,字子舆,鲁南武城人,曽㸃之子,少孔子四十六嵗。旧志:参年十六,孔子在楚㸃命之楚,受学焉之新语:「曽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 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徳美重于后世,视尸子曽子事,母读丧礼,泣下沾襟,常以一夕五起 衣之厚薄,枕之髙卑 兼明书,孟子曰:曽子之事父也,谕之以小杖则受,谕之以大杖,则走者恐亏其体,非孝子之道也。 搜神记:曽子従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曽参之孝,精感万里。 家语:齐尝聘曽子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逺亲而为人役 ,吕氏春秋曽子曰:父母生之子,勿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为孝矣!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顔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加韩诗外传:曽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 。 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锺釡,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髙九仞,榱题三围,转毂百乗,犹北乡而涕泣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诗曰:有母之尸,饔丛家语。曽参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 孔 子曽子问聴狱之术,孔子曰:其大法有三焉:治必以寛寛之之术归于察,察之之术归于义,是故聴而不寛,是乱也,寛而不察,是慢也。察而不中,义是私也,私则民怨,故善,聴者虽不越辞辞,不越情敝,情不越义。书曰:上下比罚,无僭乱辞。 说苑曽子衣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曽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有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曽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与人者骄人,縦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忠家语:曽子曰:入其国也,言信于羣臣而留可也,行 于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于百姓,则富可也。孔子曰:参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 曽子曰: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孔子闻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谓参也?不知礼乎? 荀子:曽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疎,而外人之亲,不亦逺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敬曽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 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诸已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说苑:曽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之。大戴礼:曽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 俱黒 。又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従事于义,可谓学矣。従又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勿避,易者勿 ,惟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间又曰:君子学必有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 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也。又曰: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 ,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而已矣! 又曰: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謟,寛而不縦,恵而不险,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 又曰: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仁者乐道,知者利道,愚者従,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谓弃民矣。 韩诗外传:子夏过曽子,曽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曽子曰: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问三乐,曽子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諌,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子夏曰:敢问三费。曽子曰:少而学,长而忘,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絶之,此三费也。子夏曰:善哉!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而事一士,愈于治万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也,吾尝蓾焉,吾田期嵗不收,士莫不然,何况于人乎?与人以实,虽疎必宻,与人以虚,虽戚必疎,夫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如薄氷之见昼日,君子可不留意哉?诗曰:神之聴之,终和且平。 中论曽子曰:或言子之善,惟恐其闻,或言子之不善,惟恐过而见子之鄙色焉。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逺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逺矣矣!大戴礼:弟子问于曽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 曽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暗惑暗,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也。坐檀弓:曽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曽元曽申 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晥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曽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晥大夫之箦与!曽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曽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曽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徳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无家语。子贡曰: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博 ,不学其貌,恭其徳,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是曽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徳之始也,悌徳之序也,信徳之厚也,忠徳之正也。参中四徳者也。以此称之,封三子:元、申、华、孙西,皆贤。唐赠郕伯,宋封郕国公,元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曽子。
7
述圣子思子伯鱼生伋,字子思之孔丛子:子思问于夫子曰:伋闻夫子 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功,百世不辍,仁义之风逺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才,非管仲而専任法,终必乱成矣,由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 子曰:由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是。县子问子思曰:顔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 殷周异政为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之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故不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闻说苑子思居于衞,緼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 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孔丛子:子思居衞言:茍变于衞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乗,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衞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者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衞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衞君曰:夫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学术何如?子思曰:君无然也,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功。古之笃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荣之,害何足以怨之?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槩于志矣,是以与圣人居,使穷士忘其贫贱,使王公简其富贵,君无然也。衞君曰:善。 衞公子交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清髙之撡,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下风,愿师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髙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子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规检修匹夫之行之时也,思曽申谓子思曰:屈已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 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其屈已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已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 意林子思子曰:慈父能食子,不能使知味。圣人能说人不能,使人必说迁言而信信,在言前令而化化在令外。圣人在上而 ,其化 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孔丛子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学?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得也,于 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髙则覩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旧志,初夫子道传,曽子子思,従曽子受业,尝困于宋,作中庸四十九篇,其载于《礼记者,乃其畧也。又有《子思子》七巻 ,宋崇宁初封沂水侯,咸淳初封沂国公,配享元封沂国述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述圣子思子。
8
亚圣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驺人游列女传,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 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吾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织,问曰:学所至矣!」 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㫁其织曰:子之废学,若吾㫁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以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逺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养哉?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名儒。 《孔丛子》: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孳孳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异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 而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髙其行,则人莫能阶也,逺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髙逺乎? 史记孟轲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恵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逺,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呉,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従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徳,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宋封邹国公元封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亚圣孟子
9
十哲升祔朱子
10
闵 损子骞,鲁人子,马父之子,少孔子十五嵗,家语以徳行著名,孔子称其孝焉。 孝子传:闵子骞,母死,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代絮,父知之,欲出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遂止。使说苑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 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哀未尽,能㫁之以礼。 。家语:闵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以徳以法」。夫徳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䇿而已。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徳,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六官在手以为辔,司㑹均以为纳,故曰御四马者执六辔,御天下者正六官语。旧志,闵子与夫子删述六经,追迹三王之礼,订论 诸书。 唐赠费侯,宋封琅琊公,改封费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闵子以下各贤同。
11
冉 耕伯牛,鲁人。《家语》以徳行著名志,《白虎通》:冉伯牛危言正行而遭恶疾 ,旧 孔子为司冦,以伯牛为中都宰,唐赠郓侯,宋封东平侯,加封郓公。
12
冉 雍仲弓:家语》: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以徳行著名。 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民也,必刑政相参焉。大上以徳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必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従,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颛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则轻,无赦刑,侀也,侀成也。一成而不可更,故君子尽心焉。 孔丛子书曰:哀矜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聴讼者,察贫穷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㫁者不可属,若老而刑之谓之悖,弱而刑之谓之克,不赦过谓之逆,率过以小罪谓之枳,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大戴礼子贡曰: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探怨,不録旧非,是冉雍之行也。孔子论其材曰:有土之君子也,有衆使也,有刑用也。然后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告之。 唐赠薛侯,宋封下邳公,改封薛公。宰。 予字子我,鲁人。家语:有「口才,以言语著名,以孔丛子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 ,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词富说,非所聴也,惟知者不失理。 家语:宰我仕齐为临淄大夫, ,孔子使宰予于楚,昭王问之,宰予曰:切见夫子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方见天下道徳,寝息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夫子固犹为之,何必逺君之贶?他日归,以告孔子,子贡曰:予之言行,事之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曰: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 唐赠齐侯,宋封临淄公,改封齐公。端木赐,字子贡,衞人,少孔子三十一嵗。家语有口才,以言语著名。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既为人下矣,而未知为人下之道,敢问之?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抇之深则出泉汨渥,树其壤则百谷滋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则出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意,𢎞其志而无不容,为人下者以此也。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讐也,若何而无?畏奉子贡为信阳宰,将行辞于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 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夫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孔子曰:女未知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是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役民,此怨之所由生也。治民莫若平临,财莫若亷亷,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为蔽贤。扬人之恶,斯为小人。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言人之善若已有之,言人之恶若已受之,故君子无所不慎焉。云说苑子贡曰: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杂尚书大传:东郭子思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 也?子贡曰:夫櫽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闻之曰: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曹史记: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衞,废著鬻财于 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常相鲁衞,卒终于齐。唐赠黎侯,宋封黎阳公,改封黎公。
13
冉 求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嵗家语》:「仲弓之宗族,有才艺,以政事著名,仕为季氏,宰进则理其官职,退则受教圣师,为性多谦退,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左传齐国书:帅师伐我,及清,孟孺子泄,帅右师顔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已徒,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衆従之。师入齐军,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従之,季孙弗许。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家语》:子贡曰:恭老䘏孤,不忘賔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知䘏,孤则恵,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唐赠徐侯,宋封彭城公,改封徐公。仲 由字子路卞人少孔子九嵗家语一字季路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也哉?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聴御,狂马不释䇿,操弓不反擎,木受绳则直人受諌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剑!子路戎服,见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 自衞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衞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待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于子路。问于孔子曰:由闻丈夫居世富贵,不能有益 物,处贫贱之中,而不能屈节以求伸,则不足以论乎人之域矣。孔子曰:君子之行,已期于必达于已,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而不尽其辞,虽有风雨,吾不能入其门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孔子谓子路曰: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逊以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可従已。 礼记: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踦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家语:子路:治蒲,请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于夫。子子曰:蒲其何如?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子曰:然。吾语尔恭而敬可以摄勇。寛而正,可以懐强。爱而恕可以容,困温而㫁,可以抑奸,如此而加之,则政无难矣。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以寛矣!至其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㫁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寛,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闻诸下用命,此其明察以㫁,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乎?贫家语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逺,不择地而休家。 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丧之后,南游于楚,従车百乗,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㡬何不蠧?二亲之夀,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子说苑:子路将行,辞于仲尼曰:赠汝以车乎?以言乎? 路曰:请以言。仲尼曰:不强不逺,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成回学于子路,三年回,恭敬不已,子路问其故,何也?回对曰:臣闻之,行者比于鸟上,畏鹰鸇下畏网罗。夫人为善者少,为谗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祸?罪不施行,年七十,常恐行节之亏回,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稽首曰:君子哉! 家语:子路: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仕衞为大夫,遇蒯瞶与其子辄争,国子路遂死辄难。孔子痛之曰:自吾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是子贡曰: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 仲由之行也,孔子和之,以文说之,以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龎,何天之宠!不戁不悚敷奏其勇强乎!武哉!文不胜其质。河唐赠衞侯,宋封 内公,改封衞公。
14
言: 偃字子游,呉人,少孔子四十五嵗,《家语》少孔子三十五嵗,特习于礼,以文学著名,仕为武城宰。尝従孔子适衞,与将军子兰相善,使之受学于夫子 《大戴礼》,子贡曰:「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故动则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详,欲给则豫,当事而行偃也,得之矣」。 唐赠呉侯,宋封丹阳公,改封呉公。
15
卜。 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嵗,家语:衞人习于诗,能诵其义,以文学著名,为人性不𢎞,好论精㣲,时人无以尚之,尝返衞,见读史志者云:晋师伐秦三豕度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读史志者,问诸秦史,果曰:己亥。于是衞以子夏为圣子,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问曰:夫 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自益者必有以决之,吾以是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昔尧居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譲以接下,是以千嵗而益盛,迄今而愈彰,夏桀昆吾,自满而无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灭,是非损益之徴欤?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在舆,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纯子夏易传: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乾禀 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利谐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乾而行四徳,故曰乾元亨利贞矣。 孔丛子:子夏问书大义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于大禹臯陶谟,见禹稷臯陶之忠,勤功勲焉,于洛诰见周公之徳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臯陶益稷谟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泰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诚。通斯七者,则书之大义举矣。 韩诗外传:子夏读诗已毕,夫子问曰:尔亦可言于诗矣。子夏对曰:诗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不敢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𤼵愤忘食。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夫子造然改容曰:嘻!吾子始可以言诗已矣!然子已见其表,未见其里。顔渊曰:其表已见其里,又何有哉?孔子曰:闚其门不入其中,安知其奥藏之所在乎?然蔵又非难也。丘尝悉心进志,已入其中,前有髙岸,后有深谷,冷冷然如此,既立而已矣,不能见其里,葢谓精㣲者也。子家语: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曽 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蔵者,赤漆之所蔵者黒,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韩非子子夏问曽子,曽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曽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胷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尸子子夏曰: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銙于五兵而辞不摄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中论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子史记: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学易有 夏易传。学尚书得夫子之训习,于诗作小序。受春秋于孔子、公羊髙谷梁赤,皆其弟子。又传礼,著士礼志 。大戴礼子贡曰:学以深厉以㫁,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若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式仪式已无小人,殆若商也,可谓不险矣。魏唐赠魏侯,宋封河东公,改封 公。
16
颛孙师子张,陈人,少孔子四十八嵗,家语有容貌、资质寛,重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子张曰:为之,如何?」子曰:已有善勿専,教不能无怠,已过勿𤼵,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目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従矣。且夫忿数者,狱之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専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従矣。故君子南面,临官而公治之,精智而畧行之,进是利而除是害,无求其报焉。是故临官不治则乱,乱生则争之者至,明君必寛宥以容其民,慈爱以优柔之,而民自得矣!君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迩臣便辟者,羣仆之伦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正则百姓乱,迩臣便辟则羣臣汚矣。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紞紘充耳,所以掩聪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道化流而不藴,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子张既闻斯言,退而记之,师说苑,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子张进而问曰: 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五色也,是以叹之。吾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寳珠不饰,何也?质有馀者,不受饰也。彼中论孔子谓子张曰:师吾欲闻彼,将以改此而也。闻 而不改,此虽闻何益 。礼记:子张病,召申详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㡬乎!殷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 , 士也可。家语,子贡曰:美功不伐贵位,不喜,不侮可侮。不佚 佚,不傲无告,是颛孙师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则仁也。诗云:恺弟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为大也。 唐赠陈伯,宋封宛邱侯,加封陈国公,升十哲位」。
17
朱熹元晦,一字仲晦,宋司勲吏部郎松之子也。世为徽之婺源人,居紫阳山下。幼颖悟,庄重甫能言,父指示之曰:「天也」。元晦问曰:「天之上何物?」父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常従羣儿嬉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少长,属志圣贤之学,年十八,举建州乡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自筮仕以至属纩五十年间,歴事四朝,仕于外者仅九考,立于朝者四十日。官至焕章阁待制,奉祠,卒。初,父松病亟,属熹于胡宪、刘勉之及子羽,熹皆従之。游延平,李侗尝学于罗従素,熹罢同安主簿,归不逺数百里,徒步往従之。其为学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又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经训。所著有《易本义启、䝉著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畧、孝经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録、家礼近思録、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録,皆行于世。先生殁,朝廷以其《大学》、《中庸》、《语》、《孟》训说立于学官,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巻,生徒问答凡八十巻,别録十巻。黄干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曽子子思得其㣲,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定周、程、张子继其絶,至先生而始著」。识者以为知言。嘉中赐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寳谟阁直学士。宝庆二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改封徽国公。淳佑元年,従祀文庙,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改封齐国公。 国朝康熈五十一年,升祔十哲。
18
従祀先贤
19
蘧 瑗字伯玉,衞人。以新序衞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史鰌, 尸谏,乃召伯玉而进之,以为卿,以淮南子、蘧伯玉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 弗治,治之 。赵简子欲伐衞,使史黯往观焉,还报曰:蘧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公庄子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列女传》:衞灵 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伸节不为㝠㝠。隋行蘧伯,玉衞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时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家语孔子曰:外寛而内正,自拯于槩括之中直。已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葢蘧伯玉之行也。 ,唐开元二十七年従祀,赠衞伯,明嘉靖九年,改祀于乡,以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蘧瑗汲汲于仁, 善自终,应请复祀。従之」。
20
林 放字子邱,鲁人。祀唐赠清河伯。宋封长山侯。明嘉靖九年改 于乡。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按《论语》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应,请复祀。従之」。
21
澹台灭明子羽,鲁武城人,少孔子三十九嵗家语,少孔子四十九嵗,有君子之姿,为人公正,无私以取与去,就然诺为名。《史记》: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而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迳,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従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博物,志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 ,至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刼」。乃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于家语子贡曰:「赏之不喜,贱之不怒,尊利于民矣。亷 行,已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灭明之行也」。孔子曰:「独富独贵,君子耻之」。夫羽也,中之矣! 唐赠江伯,宋封金乡侯。
22
宓不齐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嵗,家语鲁人少孔子三十嵗为单父宰,有才智,仁爱百姓不忍欺,说苑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近而距也,毋望而许也。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鄙塞,譬如髙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 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道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鱎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葢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鱎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冶单父已吕氏春秋,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聴谗人而令 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公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轻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子贱従旁时掣其肘,吏书之不善,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揺,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其数有之矣!㣲二人寡人㡬过,遂𤼵所爱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非寡人之有也,有便于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嵗而言其要,宓子乃得行其术于单父矣家,语齐人攻鲁,道由单父单父之老请曰:麦已熟。 今齐冦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麦,请放民出皆获,傅郭之麦可以益粮,且不资于冦。三请而宓子不聴。俄而齐冦逮于麦,季孙怒,使人让之,宓子蹵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若使不耕者获,是使民乐有冦。且得单父一嵗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若使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孙闻之,赧然而愧。三年,孔子使巫马期逺观政焉,巫马期隂免衣衣敝裘入单父界,见渔者得鱼,辄舍之,巫马期问焉,曰:凡渔者为得,何以得鱼?即舍也?渔者曰:鱼之大者名为䲖,吾大夫爱之,其小者名为绳,吾大夫欲长之,是以得二者辄舍之。巫马期返,以告,孔子曰:宓子之徳,至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行而得于是?孔子曰:吾尝与之言曰:诚于此者刑于彼。宓子行此术于单父也。 家语: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衆悦子何施而得之也?对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者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而禀度焉,皆教不齐,所以治人之道。孔子叹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尧、舜聴天下,务求贤以自辅。夫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治者小也,所治者大,则庶㡬矣。 说苑: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而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诰虽治,犹未至也。 汉书儒家有宓子十六篇,单唐赠单父伯,宋封 父侯。
23
原。 宪字子思,鲁人。家语:宋人少孔子三十六嵗,清静守节,贫而乐道。孔子为鲁司寇,原宪尝为孔子宰,孔子卒退,隠于衞牖。韩诗外传: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 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乗肥马,衣轻裘,轩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慙而去。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反声沦于天地,如出金石。 唐赠原伯,宋封任城侯。
24
公冶长子长,齐人。《家语》:鲁人,为人能忍耻,孔子以女妻之, 唐赠莒伯,宋封髙宻侯、南宫适字子容。《家语》:南宫绦鲁人,以知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汚孔子,以兄子妻之。 《礼记》: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母従従尔尔,母扈扈尔,葢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家语》子贡曰: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复,白圭之玷,是南宫绦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为异士, ,唐赠郯伯,宋封龚邱侯,改封汝阳侯之,附见南宫,阅一作说,即仲孙说也。谥敬叔孟僖子 子师事孔子家语,南宫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奔衞衞侯请复之,载其寳以朝,夫子闻之,曰:「若是其货也,丧不若速贫之愈。子游问曰:「敢问何谓?孔子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有后患也。敬叔闻之,遂如孔氏而后循礼施散焉人」。按《史记家语》,南宫适一名,绦与南宫敬叔应是两 ,《论语注》合而为一,《读史订疑》辨其为悞,今分别志之。
25
公晳哀字季次晳,一作哲哀,一作克家语,字季沈,齐人,鄙天下,多仕于大夫家者,是故未尝屈节为人臣,孔子特叹赏之未?《史记》: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惟季次。 尝仕 , 太史公曰:季次原宪读书,懐独行君子之徳,义不茍合,当世终身空屋蓬户,褐衣蔬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封唐赠郳伯,宋 北海侯。
26
商 瞿子木,鲁人,少孔子二十九嵗,《家语》特好《易》孔子传》之志焉。 《史》称《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𢎞𢎞传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燕人周子家竖家竖传淳于人光子乗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絶也。汉兴田何传之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灾川人杨何讫于宣元有施、孟、梁邱京氏,列于学官,语具《汉书》中。 ,唐赠䝉伯,宋封须昌侯。
27
髙 柴字子羔,一作臯,少孔子三十嵗家语,齐人,髙氏之别族,少孔子四十嵗,为人笃孝而有法,少居鲁,见知名于孔子之门,仕为成宰宰。《礼记》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臯将为成, 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臯为之衰。 季子臯塟其妻,犯人之禾,申详以告,曰请庚之子。臯曰:孟氏不以是罪子,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己长于斯也,买道而塟,后难继也。 家语:季羔为衞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衞有蒯聩之乱,季羔逃之,走郭门,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于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于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则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今吾在难正子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哉?刖者曰:㫁足固我之罪。昔公之治民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悦,见于顔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徳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家语子贡曰: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是髙柴之行也。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恕也,恕则仁也,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跻 。唐赠共城伯,宋封共城侯。
28
漆雕开》字子开,鲁人家语》,字子若,蔡人。少孔子,十一嵗习尚书,不乐仕进。所著《漆雕子》十三篇,见《汉书》。封唐赠滕伯宋 平舆侯。
29
樊 须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嵗。《家语》:「鲁人弱,仕于季氏」。《左传》清之役,冉求帅左师樊迟为右。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衆従之。 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
30
司马耕子牛。《家语》:宋人为人,性躁,好言语。见兄桓魋行恶,牛尝忧之。《左传》: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欲讨之,遂入于曹以叛,使左师巢伐之,魋奔衞司马牛,致其邑与圭焉,而适齐魋自衞奔齐。陈成子使为次卿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适呉。呉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坑氏,塟诸邱。舆改唐赠向伯,宋封楚邱侯, 封绥阳侯。
31
商 泽字子季,家语字子秀,鲁人。唐赠睢阳伯,宋封邹平侯有。 若字子若,少孔子四十三嵗家语字子有少孔子三十六嵗,为人强识好古道, ,《左传》:呉伐鲁,克东阳而进舎于庚宗,遂次于泗上,㣲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与焉,呉子闻之,一夕三迁丧,礼记有若问于曽子曰:「闻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 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夫子之言也。曽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曽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曽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寳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曽子以子游之言告,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曽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葢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平唐赠卞伯,宋封 隂侯。
32
梁 鳝叔鱼,少孔子,二十九嵗家语:齐人少孔子,三十九嵗 梁鳝,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商瞿谓曰:「子未也。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夫子曰: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子,今果然,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过也」。従之二年而有子。 唐赠梁伯,宋封千乗侯。
33
巫马施子旗,少孔子三十嵗。《家语》:巫马期字子期,陈人尝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而单父治事详,宓子贱,下唐赠鄫伯,宋封东阿侯
34
冉 孺子鲁,少孔子,五十嵗,《家语》:冉孺,字子鱼,鲁人 唐赠纪伯,宋封临沂侯顔。 辛字子柳,少孔子四十六嵗,《家语》:鲁人 唐赠萧伯,宋封阳谷侯。伯 䖍字子晢,少孔子五十嵗家语》,字子楷,鲁人。 ,唐赠聊伯,宋封沐阳侯。曹 䘏字子循,少孔子五十嵗,《家语》,蔡人 ,唐赠曹伯,宋封上蔡侯。冉 季字子産,一字子达,鲁人,侯唐,赠东平伯,宋封诸城公孙龙《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嵗」。《家语》:「公孙宠 ,唐赠黄伯,宋封枝江侯漆雕徒父《字子有《家语》。漆雕,従字子文, 唐赠须句伯,宋封髙苑侯秦 商子丕家语,字不慈,鲁人。少孔子四十嵗,其父厪父与叔梁大夫俱以力闻。 唐赠上洛伯,宋封鄄城侯。
35
漆雕哆《字子《敛家语》:漆,雕哆,鲁人,唐赠武城伯,宋封濮阳侯顔。 髙字子骄家语》:顔克鲁人,少孔子五十嵗,孔子适陈过匡顔克」为「仆」,一作「刻」 ,唐赠琅琊伯,宋封雷泽侯。
36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嵗。《家语》:鲁人赤束带,立朝,娴賔客之仪」。 子贡曰: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礼经三百,可勉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公西赤问曰:「何谓也?子曰:貌以摈礼,礼以摈辞,是谓难焉。衆人闻之,以为成也。孔子语人曰:「当賔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賔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唐赠郜伯,宋封钜野侯。
37
壤驷赤子徒,《家语》。攘驷,赤字。子従,秦人。《通志》畧壤,驷氏,复姓。 唐赠北㣲伯,宋封上邽侯。任不齐。字子选,楚人。当唐赠任城伯,宋封 阳侯。
38
石作蜀子明家语》:石子蜀,秦之成纪人」。按「石」作「复」姓, ,唐赠郈邑伯,宋封成纪侯。公良孺。字子正。《家语》:公良儒,陈人,贤而有勇,孔子周行,尝以家车五乗従 ,唐赠东牟伯,宋封牟平侯。
39
公夏首字乗《家语,公夏守字子,乗鲁人, 唐赠亢父伯,宋封钜平侯。公肩定。字子中。《家语》,「公肩」一作「公坚」。定字子仲,鲁人,一曰衞人。 唐赠新田伯,宋封梁父侯。后 处字子里,家语》石处字里之齐人。 唐赠营邱伯,宋封胶东侯
40
鄡 单子家,鲁人。聊唐赠铜鞮伯,宋封 城侯
41
奚容蒧字子晳,衞人。《家语》:奚蒧字子偕,鲁人侯奚仲之后, 唐赠下邳伯,宋封济阳罕父黑《字子索《家语》:宰父黒,字子黒鲁人。按氏族畧有宰父氏 ,唐赠乗邱伯,宋封祁乡侯。顔。 祖字襄家语。顔相,字子襄,鲁人。 唐赠临沂伯,宋封富阳侯。
42
荣 旗字子祺,一作子祈,鲁人,侯唐赠雩娄伯,宋封厌次句井疆衞人家语,字子疆阳,唐赠淇阳伯,宋封滏 侯。左人郢。字行家语。左郢,字子行鲁人。按《通志》畧,左人以官为姓, 唐赠临淄伯,宋封南华侯。秦 祖字子,南秦人。鄄,唐赠少梁伯,宋封 城侯
43
郑 国字子徒。《家语》薛邦字子従,一作子徒,鲁人。 唐赠荣阳伯,宋封朐山侯。县。 成字子祺,家语字子横,鲁人。唐赠钜野伯,宋封武城侯。
44
原。 亢字藉家语,原桃字子藉,鲁人, 唐赠莱芜伯,宋封乐平侯公祖句兹字子之家语,公祖兹侯唐,赠期思伯,宋封即墨。亷 洁字庸,衞人《家语》。亷洁字子曹, 唐赠莒父伯,宋封胙城侯燕 伋家,语燕级,字子思,秦人, 唐赠渔阳伯,宋封汧源侯。叔仲㑹字子期,一作仲叔哙家语,鲁人少孔子五十嵗,叔仲㑹与孔璇年相比,毎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见孔子而问曰:「此二孺子之幼也,于学岂能识于庄哉!」孔子曰:「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唐赠瑕邱伯,宋封博平侯。
45
乐 咳子声。《家语》:乐欣,鲁人。侯,唐赠昌平伯,宋封建成公西舆如子上。《家语》,公西与鲁人。唐赠重邱伯,宋封临朐侯狄 黑字晳,《家语》字晳之,衞人,侯唐赠临济伯,宋封林虑。邽 巽字子敛家,语邽选,字子饮,唐赠平陆伯,宋封髙唐侯。孔 忠字子蔑,《家语》:孔弗,孔子兄孟皮之子,如《家语》。孔蔑问行已之。道子曰:「知而弗为,莫 。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乐之方至,乐而勿矫,患之方至,思而勿忧」。孔蔑曰:「行已乎?」子曰:「攻其所不能,备其所不足,毋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骄」人。终曰:「言无遗已之忧,终日行不遗已之患,惟智者有之,故恐惧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起难也。终身为之一言,败之,可不慎乎!」 唐赠汶阳伯,宋封郓城侯。陈 亢《家语》,字子亢,一字子禽,陈人。少孔子四十嵗, 唐赠颍伯,宋封南顿侯公西蒧字子上《家语》,字子尚,鲁人,唐赠祝阿伯,宋封徐城侯。
46
琴 张《家语》: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衞人 唐赠南陵伯,宋封平阳侯顔之仆。字子叔,鲁人。宛唐赠东武伯,宋封 句侯。
47
步叔乗字子车,齐人博,唐赠淳于伯,宋封 昌侯。施之常。字子恒,家语字子常,鲁人,唐赠乗氏伯,宋封临濮侯。秦 非子之,鲁人华,唐赠汧阳伯,宋封 亭侯申 枨,《史记》申党」或作「申」棠,字子周,鲁人。一唐赠鲁伯,宋封文登侯 。又按《家语》申绩 「 」作「申」。续,字子周,鲁人,一唐赠邵陵伯,宋封淄川侯。疑本 人而传冩之,误也。
48
顔 哙字子声,鲁人济,唐赠朱虚伯,宋封 隂侯、左邱明。中都人授经图:鲁人,楚左史倚相之后,周室既㣲,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邱明观其《史记》而修之,其所襃贬,不可具书,皆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说,邱明恐失其真,乃为之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躬览载籍,《广记》而备言之,又采録前世穆王以来,下讫于鲁悼智伯之谋,无不备载以为国语,号曰《春秋传》,邱明授鲁申申授呉起起授子期期授铎椒椒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巻授荀卿、荀卿授汉张苍及贾谊、张敞。谊为《左氏传》训诂授贯、公贯,公授子长卿长卿授张禹,禹授尹,更始更始授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贾䕶䕶授苍梧陈钦,而刘歆従尹咸及翟方进受之,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䕶、刘歆歆白左氏春秋可立哀,帝纳之,以问诸儒,皆不对,歆遂移书责让太常博士左氏始得立于学官。 ,唐贞观中従祀宋,封瑕邱伯,改封中都伯。
49
顔 何字冉古,本家语,字称鲁人,祀唐赠开阳伯,宋封堂邑侯,明嘉靖九年罢,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顔何字,冉北齐顔之推《家》训云:孔门升堂,顔氏居八宋,人顔髙賛,亦称八贤何居其一,应请复祀,従之」。
50
秦 冉字子开,鲁人。祀唐赠彭衙伯。宋封新息侯,明嘉靖九年罢。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秦冉应,请复祀。従之」。
51
县 亶《家语》,字子象,鲁人。雍唐、宋封爵未详。明嘉靖九年罢祀。 国朝 正二年,礼臣议曰:「《史记》但有鄡单之名,而《家语》无之,因以单亶同音定为一人,乃祀鄡单而去县。亶当时原无确据,今请复祀。従之
52
牧 皮力牧之后。赵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牧皮见于《孟子》 岐。注云:牧皮与琴、张、曽晳皆事孔子学者也。进従祀」。
53
乐正克周人《孟子弟子陶渊明集八儒载《乐正子春秋》为道,为属辞比事之儒。宋封利国侯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孟子》称乐正子为善人,信人又曰:其为人也,好善。方之圣门当在子羔之列。进従祀」。
54
公都子齐人孟子弟子,宋封平隂伯善。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公都子精研性 之㫖,力辟义外之说,进従祀」。
55
万。 章齐人宋封博兴伯,如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史记》称孟子所 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进従祀」。
56
公孙丑。齐人陶渊明集八儒载公孙丑传《易》,为道为洁浄精㣲之儒。宋封夀,光伯,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赵岐云:孟子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其所言进従祀。
57
周敦颐茂叔,号濓溪,道州人,辅成之子,累官至广东转运判官、提㸃刑狱,以洗寃泽物为已务,寻因疾,求知南康军为学不由师传,黙契道体,黄庭坚称其胷懐洒落,如光风霁月,亷于取名而鋭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恵及茕婺,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所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原、究万物之始终,又著《通书》四十篇,𤼵明太极之藴,为南安司理时通判程珦与语,知其学道也,因与为友,命二子颢、颐往受业焉,茂叔毎令寻孔顔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渊源乎此矣。说者谓其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淳佑元年,封汝南伯,従祀元至顺二年,加封道国公,明崇祯十五年,改称先贤。
58
张 载子厚,世居大梁。父迪,知涪州,卒,诸孤幼,不克归,修寓于郿县横渠镇之南大振谷口,因家焉。子厚少善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逺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其读《中庸》,一夕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嘉佑二年,登进士第,为祁州司法,歴渭川佥判,涖官,以敦本善俗为先,召为崇文殿校书、同知太常礼院,神宗诏问治道,以渐复三代为对,与执政不合,告归危坐一室,潜心精思,教人以礼,闗西之士翕然宗之,称为横渠先生。所著有《东铭西铭》,正䝉扩圣贤所未𤼵,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明,淳佑元年,封郿伯,従祀,明崇祯十五年,改称先贤。
59
程 颢,字伯淳,河南人,大中大夫珦之子也。嘉佑二年,进士及第,为晋城令,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度乡村逺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䘏,而奸伪无所容,乡必有校,暇时召父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民爱之如父母,凡居官坐处皆书「视民如伤」四字,后哲宗召为宗正寺丞,未行,以疾终先生自十五六时,闻周茂叔论学,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㡬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辩异端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灿然复明于世,葢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先生之死,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哀伤焉。塟伊川祖茔,文彦博采衆论,题其墓曰明道先生。嘉定十三年,赐谥曰纯。淳佑元年,封河南伯,従祀元至顺二年,加封豫国公,明崇祯十五年,改称先贤。
60
程 頥字正叔,少与兄颢受学,周敦颐,年十八,游太学,见胡瑗问诸生以顔子所好,何学正叔,因答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瑗大惊异。举进士,廷试报罢,遂不复试。英宗、神宗朝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嗣位,司马光、吕公著共疏其行义曰:「伏见河南府处士程頥,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髙蹈,圣世之逸民,望擢以不次,使士类有所矜式」。诏以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元佑元年,召对,擢崇政殿说书。在经筵,毎进讲,日必宿斋豫戒,潜思存诚,冀以感动上意。崇宁五年,致仕时,《易传成书,已久寝疾,始以授尹焞、张绎,寻卒,世称为伊川先生先生,于书无所不读,其学一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动止语黙,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张载称其兄弟皆得孔、孟不传之学,以为诸儒倡,晚著《易》、《春秋传》。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正。淳佑元年,封伊阳伯,従化元,至顺二年,加封洛国公,明崇祯十五年,改称先贤。
61
邵 雍尧夫,河南人。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北海李之才闻尧夫好学,尝造其庐,授以《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尧夫探赜索隠,妙悟神契,多所自得者。初至洛,蓬荜环堵,不庇风雨。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尧夫恒相従游为市园宅,名其居曰安乐窝。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徳,不贤者服其化,忠厚之风闻于天下。嘉佑中,诏求遗逸,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主簿,复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赠秘书省著作郎。所著书曰《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答、击壤集》。雍居河南时,程颢与之议论终日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及卒,程頥铭其墓曰:「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朱熹賛之曰:「天挺人豪,英迈葢世,驾风鞭霆,歴览无际,手挥月窟,足摄天根。闲中今古,醉里乾坤。其为程、朱推重如此。元佑中,赐諡康节。咸淳三年,封汝南伯,従祀,明崇祯中,改称先贤。
62
従祀先儒
63
《公羊,髙齐人受《春秋》于卜子夏,髙传其子平平传其子地,地传其子敢,敢传其子夀夀,与弟子齐人、胡母子都赵八董,仲舒著以竹帛子都授东海嬴公,嬴公授同郡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顔安乐,故后汉公羊有严氏、顔氏之学。仲舒以公羊》显于朝,授李育,育授羊弼,弼授何休休作解诂,其学遂大行。唐贞观二十一年,従祀宋封临淄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儒,公羊以下各儒同续祀者,仿此。
64
谷梁赤鲁人孔子以《春秋》之说口授子夏,子夏授《谷梁》、《谷梁》作传以授孙卿,孙卿授鲁申公,申公授瑕邱江公,江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仲舒并仲舒本治公羊,于是诏太子授《公羊春秋》江公之传,其后寖㣲,惟鲁荣、广、皓、星公二人学焉。蔡千秋従广受业,又事皓星公。宣帝即位,闻衞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等,皆鲁人言,谷梁氏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由是谷梁之学大盛。于是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唐时従祀,宋封龚邱伯,改封睢阳侯。
65
孔安国子国,夫子十一世孙。少学《诗》于申公,授《尚书》于伏生。汉、鲁共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所藏《古文尚书》。安国乃考论古今文字,撰衆师之义,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巻,悉上送官承诏作传,引序,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以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従安国问故。迁书多古文说,朝授胶东庸生,谓之《尚书古文之学。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𤣥亦为之注。然其所传,唯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时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呉姚兴方于大桁市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于学官。唐时従祀宋封曲阜伯
66
伏 胜济南人。能言尚书秦焚书,时伏生为博士,独壁蔵之,其后兵起流亡,汉定天下,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闻伏生欲召之,时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晁错往受之,今文尚书是也。伏生作传四十一篇,授同郡张生,张生授千乗。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倪寛,寛授,欧阳生之子,世世传至曽孙,髙谓之欧阳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之学,胜传従子建,别为小夏侯之学,故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迄汉东京,相传不絶,而欧阳最盛,唐时従祀宋封乗氏伯
67
毛 苌赵人善说诗,汉初有鲁、齐、韩三家并立,苌自谓子夏所传。初,子夏作《诗序》以授鲁申,申授李克克授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茍卿,茍卿授鲁人,毛亨为《诗训诂》,河间献王得《诗传》而献之朝。时毛苌受亨诗为献王博士,毎说诗,献王悦之,取《诗传》加「毛」字,以别《齐》、《鲁》、《韩》三诗也,故世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苌所著有《毛诗故训》二十巻,《诗传》十巻。平帝时立于学官,苌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侠,授同郡谢曼卿后。东海衞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郑衆、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𤣥作《毛诗笺》,至今独立。唐时従祀宋封乐夀伯。
68
后 苍东海郯人,字近君,従孟卿受礼,在曲台校书,因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苍授,沛人,闻人通汉庆普、梁人戴徳及徳、従兄子圣、西汉世后氏二戴礼,并立于学官。刘向考校经籍,合二百十四篇,戴徳删其烦重,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又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𤣥受业于融,又为之注,故今《小戴记》与《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并传苍启之也。明嘉靖九年考求古礼,以苍为礼之宗,诏従祀
69
髙堂生鲁人,本齐公族,汉兴为博士,传《仪礼》十七篇。至武帝时,又有《礼古经》,出于鲁奄中,而河间献王好古,收集馀烬,得而献之,合五十六篇,并威仪之事,髙堂生授瑕邱,萧奋,奋授东海孟卿卿,授后苍,孝宣世后苍最明,戴徳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故儒林传》云:汉兴,传礼者十三家,惟髙堂生五传,得戴徳戴圣,而礼大明。唐时従祀宋封莱芜伯。
70
董仲舒广川人,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以次授业,或莫见其面,葢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遵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䇿为江都王相,复相胶西,两相骄王,皆以礼匡正,凡所著述,皆推明孔子,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亷,皆自仲舒𤼵之,徙家茂陵,子及孙皆以学显,元至顺元年従祀。明洪武二十九年,封江都伯。成化三年,改封广川伯
71
郑 𤣥字康成,北海髙宻人。少入太学,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歴》、《九章算数》,又従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西入闗事,扶风马融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曰:「吾道东矣!党事起,遂隠修经业,时何休好《公羊》学,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𤣥廼𤼵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撡吾矛以伐我乎?大将军何进辟之?」𤣥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国相孔融深敬之,㑹黄巾起道,遇𤣥数万人,皆罗拜相约不入县境。后公车徴为大司农,以病乞还,卒。唐贞观中従祀,明嘉靖中罢祀。毛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郑康成所注《周易》、《尚书》 ,《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及《七政、六艺》论鲁禘祫议、《诗谱》、《周礼》难百馀万言,括囊大典,网罗百家。《汉史》以为仲尼之门不过是其出处,进退一衷于道。朱子有可谓大儒之称,复従祀」。
72
杜子春河南缑氏人,通《周官》、《周官》,葢周公所制官政之法。始皇见其书深恶之,禁絶不传。汉时,有李氏得《周官》,上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补成六篇,奏之。至成帝时,黄门郎刘歆表而出之。子春受业于歆,因以教授乡里。时郑衆、贾逵往受其业。二子著《周礼解》,后马融作《周官传》,以授郑𤣥,𤣥作《周官注》,皆祖子春,云唐时従祀,宋封缑氏伯。
73
诸葛亮孔明,琅邪阳都人,汉司棣校尉,诸葛丰之后,躬耕南阳,先主三往,乃见亮,以先主帝室之胄,欲信大义以兴汉室,定计取蜀,先主即帝位,以亮为丞相。章武三年,先主崩事,后主建兴元年,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外连东呉、内平、南越,出师为兴复计,前后两具,表导后主,以亲贤臣逺小人,又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所能逆睹也。竟以劳卒,谥忠武。尝曰:「治世以大徳,不以小恵」。又戒子书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嵗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其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亮之功业,昭著耳目,而 居心仁恕,开诚布公,于出处大节,君臣大义,纯乎天理之正。夫圣人之道,不外伦常,五伦以君臣为首,若亮者,真能事君尽礼者矣!朱子谓义利大分,武侯知之,非他人所及,张栻谓其扶皇极正人心挽回仁义之风,与日月同光,允宜俎豆千秋者也。进従祀」
74
晋范甯,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崇儒抑俗,洁已修礼,拜中书侍郎,多所献替。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取郡子弟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所著有谷梁传集解》。唐贞观中従祀,明嘉靖中罢祀词。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范甯著春秋谷梁集解》, 意精审。史称晋代崇学敦教,未有如甯者。晋世以浮虚相扇,独甯崇尚实学其崇实论》一篇,阐𤼵仁义,推尊周、孔、洙、泗之教,赖以不坠,实为两晋一人所注谷梁传,至今遵行之。宋儒谓三传之学,惟谷梁所得最多,诸家之解,惟范甯所注最善。复従祀王通仲淹,龙门人,世以儒显,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㑹稽夏琠,问礼于河东闗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年。甫冠,游长安,奏太平十二策,文帝大悦之,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时将有萧墙之衅,仲淹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讃,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教于河汾,往受业者不可胜数,累徴不起,仆射杨素甚重之,劝之仕,仲淹曰:通有先人之敝庐,足以庇风雨,薄田足以具饘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时和年丰,通也。受赐多矣,不愿仕也。大业末,卒于家,门人谥曰文中子,又収其议论,分为六部,号曰王氏六经,明嘉靖九年従祀。韩愈退之,南阳人。少孤,自知读书,日记数千言,比长,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歴官刑部侍郎,以諌佛骨,贬潮州刺史。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産且尽,民以是穷,乃为文祀之。是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转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所著原道、原性、师说等篇,皆奥衍宏深,与孟子相表里,以佐佑六经。昔孟子距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退之,排佛、老二家,乃去千馀嵗,拨哀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自退之殁,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宋元丰七年,従祀,封昌黎伯。
75
司马光君实,夏县涷水乡人。生七嵗,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寳元初,中进士甲科,累官尚书左仆射、煎门下侍郎。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赠太师,追封温国公,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徳。尝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陜、洛问皆化其徳,性不喜释、老,曰:其㣲言不能出吾书,其诞吾不信也」。有文集八十巻、《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巻、《歴年图》二巻、《稽古録》二十巻、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巻、注古文孝经》一巻、《易说》三巻、《注系辞》二巻、《大学中庸议》一巻,其文如金玉、谷贝、药石,必有适于用无益」之文,未尝一语及之。咸淳三年従祀。
76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后徙家江南,遂为呉县人。少有志操,力学举进士第,以荐为秘阁校理,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従质问焉。执经讲解无所倦,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毎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风节。自仲淹倡之,累官至资政殿学士、陜西四路宣抚使,功业炳著。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史称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賔客,不重肉,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义士,多出其门,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民皆画像立祠事之。十国朝,康熈五 三年従祀。
77
欧阳修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第甲科。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馀习。永叔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索,至忘寝食。従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政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累官至参知事。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于汝隂,赠太子太师,谥文忠。明嘉靖九年従祀。
78
胡 瑗翼之,海陵人。年十三,通《五经》以贤圣,自期待往泰山,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同读书,十年不归。范仲淹荐于朝,以布衣对崇政殿,除湖州教授。倡明道学一新,故习创名斋署,曰:「经义者所以经乎仁义、礼乐彛伦之义,明其体也,曰治事者,所以治乎水利、兵农算数之事,适其用也」。擢侍讲,留主太学士。出其门者凡数千,礼部嵗所得,士翼之弟子十常居四五。自河、汾以后,能立师道成就人才者,必以翼之为首,门人称为安定先生。卒,谥文昭,明嘉靖九年従祀。
79
胡安国康侯,崇安人,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初,廷试推明《大学》,以渐复三代为对,哲宗命再读之,注聴称善者数四,亲擢为第三,授大学博士。足不蹑权贵门五年,除徽猷阁待制。初,王安石废《春秋》,不列于学官,安国谓:「先圣手所笔削之书,乃使人主不得闻讲说,学士不得相传习,乱伦灭理,用夏变夷,殆由乎此」。于是潜心刻意,游泳沈酣者三十年。及得伊川,所作传,其间精义数条,若合符节,益以自信,年六十一而书始就,凡三十巻,髙宗谓深得圣人之㫖,进寳文阁直学士,以绍兴八年卒,诏赠四官,谥曰文定公。传道伊、洛,志在《春秋》,著书立言,格君垂后,所以明天理、正人心,扶三纲、叙九法者,深切著明,体用该贯,而其正色危言,据经论事,刚大正直之气,无愧于古人。明正统元年従祀。成化三年,封建宁伯。杨 时中立,将乐人,熈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頥讲孔孟,絶学于熈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送之曰:「吾道南矣!」颢卒,又见程頥于洛,时頥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歴知三县,皆有恵政,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徳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逺千里,従之游,号曰龟山先生,已而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所著《三经义辨》,推本孟子性善之说,𤼵明《大学》、《中庸》之道,有欲知方者为指,其攸趣无所隠也。浮沈州县四十有七年,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排和议,论三镇不可弃云。明𢎞治九年,封将乐伯従祀。
80
尹。 焞字彦明,一字徳充,世为洛人,少师事程颐,颐既没,焞聚徒洛中,士大夫宗仰之。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徳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累官礼部侍郎兼侍讲,上疏排和议,寻乞归根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尹焞、程伊川弟子,学穷 ,本徳备中和,所著有《论语解》,当时谓程门固多君子,而质直𢎞毅、实体力行若焞者,葢鲜进従祀。
81
罗従彦字仲素,南剑人,闻同郡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时为萧山令,遂徒步往学焉,时弟子千馀人,无及従彦者,尝与时讲《易》,至乾九四爻,云伊川说甚善,従彦即鬻田走洛,见頥,问之,既而筑室山中,絶意仕进,充然自得。尝采祖宗故事为《遵尧録》,朱熹谓龟山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仲素,一人而已。绍兴中卒,学者称豫章先生,明万歴四十二年従祀。
82
吕祖谦字伯恭,其先东莱人。祖好问,随髙宗南渡,始居婺州。伯恭自四世祖希哲従程頥游,以儒行名于世,故其家子孙有中原文献之传,举隆兴元年进士,除太学博士,累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以疾请祠,归卒。朱子书其墓石曰:「东莱先生之墓」。伯恭学以闗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一日,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氷释,朱熹尝言: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所讲书,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逺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修《读诗记》、《大事记》皆未成书,考定《古周易、书说》、《阃范》、《官箴》、《辨志録》、《欧阳公本未》皆行于世,嘉泰八年赐谥曰成,嘉熈三年改谥忠亮,景定二年封开封伯,従祀
83
李 侗字愿,中南劒,州劔浦人,闻郡人罗従彦得河洛之学,遂以书谒之,従彦尝令侗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𤼵前气象而求所谓中,既而退居山田,谢絶世,故馀四十年,怡然自适。时吏部员外郎朱松雅重侗,遣子熹従学,熹称侗姿禀劲特,气节豪迈,而充养完粹,无复圭角,平日于事若无甚可否,及酬酢事变,㫁以义理,则有截然不可犯者。元封越国公,明万歴四十二年従祀。
84
蔡 沈,字仲黙,建阳人,西山元定之子也。少従朱元晦游,元晦晚欲著《书传》,未及为,遂以属仲黙《洪范》之数,学者乆失其传,西山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曰:「成吾书者沈也」。仲黙受父师之,托沈潜反覆者数十年,然后成书,传及《洪范皇极内篇》,往往有先儒所未及者,年仅三十,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隠居九峯,当世名卿物色,将荐用之,仲黙不屑就,李士英曰:仲黙平居,仰观俯察,黙坐终晷,暸然有见于天地之心、万物之情,反求诸躬,衆理具备,信前圣之言,不予欺也。世称「九峯先生」。明正统元年従祀,谥文正,成化三年,封崇安伯。
85
张 栻敬夫,绵竹人,魏国忠献公浚子也,自幼学所教,莫非仁义忠孝之实,长师五峯,胡宏五峯一见,即以孔门论仁亲切之㫖告之敬夫,退而思若有得焉,五峯称之曰圣门有人矣,敬夫益自奋励,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顔録》,以荫补承务郎,绍兴问忠献出督,奏敬夫充机宜,以军事入见,上异之,除直秘阁。五年,除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安抚本路。敬夫自以不得其职,求去,诏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逺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敬。夫为人坦荡,明白,表里,洞然诣理,既精信道,又笃其乐于闻道,而勇于徙义,则又奋励明决,无毫髪滞吝意,故其徳日,新业日广,所著《论语孟子说》、《太极图说》、《洙泗言仁、诸葛武侯传》、《经世纪年》行于世,学者称为南轩先生,嘉泰八年,赐谥曰宣,景定二年従祀。
86
陆九渊,字子静,金溪人,生四嵗,问其父曰:「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他日读古书,至宇宙,解者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登乾道八年进士第,累官知荆门军,尝与王顺伯论儒释书,曰:「儒者虽至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或劝子静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曰:「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一日语所亲,曰:先教授兄有志,天下竟不得施以没,吾今将死矣!」谥文安。有诗文语録,传于世,明嘉靖九年従祀。
87
黄 干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人。受业于朱熹,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遂以子妻干及编《礼书》,尝以《丧祭》二编属干稿成,熹见而喜曰:「所立规模次第」,缜宻有条理,他日当取所编《家乡邦国、王朝礼,悉仿此更定之。尝知安庆府,有善政,及归里,教授生徒,阐发至道,卒谥文肃,有经解、文集行世之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濓洛闗闽而后任斯道」。 统者㫁推黄勉斋朱子,授以所著书,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后金华四子,递衍其传,正学赖以不絶进従祀。
88
陈 淳安卿,漳州龙溪人。朱熹来守其乡,淳请受教。及熹卒,淳追思师训,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性孝友,居乡不沽名徇俗,恬然退守。虽不用于世,而忧时论事,悲闵动人,学者称为「北溪先生。庸」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陈淳所著《语、孟大学》中, 口义等书,其言太极、言仁诸篇,𤼵明天理,全体示学者标的。朱子数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进従祀」。
89
真徳秀字景元,浦城人,四嵗受书,过目成诵,登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第,歴知大郡,恵政毕兴,其知泉州也,迎者塞路深村,百嵗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召为户部尚书,入见,上迎谓曰:「卿去国十年,毎切思贤,乃以《大学衍义》进,复陈祈天永命之说,谓敬者徳之聚,仪狄之酒,南威之色,盘游弋射之娯,禽兽狗马之玩,有一于兹,皆足害敬」。上欣然嘉纳,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时政多所论建,逾年,拜㕘知政事,三乞辞禄,上不得已,进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夀观、兼侍读,寻以疾卒,上震悼乆之,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世称西山先生。景元之学,以朱文公为宗,慨然以斯文自任,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皆其力也。所著《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献忠集》、《江东救荒録》、《清源杂志》、《星沙杂志》、《文章正宗》、《唐书考疑》、《心经》,与《政经》等书,行于世,明正统元年従祀,成化三年封浦城伯。
90
魏了翁字华文,卭州蒲江人。英悟絶出,日诵千言。登庆元五年进士第,尝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绍兴中,官潼州路安抚使,居数月,百废具举,后用了翁兼吏部尚书,条奏皆苦心空臆,直述事情,言人所难。执政以了翁知兵体国,督视荆湖军马,疏奏边防十事,寻召为佥书枢宻院事。卒,赠太师,谥文靖,鼓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魏了翁当南宋邪,说簧 之时,独能以所闻于李燔辅广者教授生徒,正学赖以不坠。所著《九经要义》、《周礼井田图说》等书,于圣道大有发明,先儒王禕亦尝为之请祀进従祀」。
91
何。 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师事黄干,得闻渊源之懿,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又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不受,卒谥文定之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何基、黄干弟子,得渊源 。懿所著《解释》、《大学》、《中庸》、《书大传》、《易启》《䝉》,《通书》《近思録》,皆以𤼵挥》为名,其学本于实心刻苦工夫,所谓谨之又谨者也。进従祀」王 栢字㑹之,婺州金华人,少嗜学,以何基尝従黄干,得熹之传,即往従之,质实坚苦,有疑必従,基质之,所得甚邃,卒谥文宪校,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王栢何基弟子,标注㸃 , 《四书》《通鉴纲目》最为精宻,推明《河图》、《八卦》、《洛书》、《九畴》之㫖,及订正《诗经》、《春秋》、《大学》、《中庸》等书,所著有《读易记涵》、《大象衍义》、《书疑、诗辨说》、《读春秋记》、《论语衍义》、《太极衍义》、《伊洛精义》、《论语孟子通㫖》等数十种,百馀万言,皆阐发濓洛精义、渊源道徳进従祀。
92
赵复仁甫,徳安人。元世祖时,杨惟中建太极书院,取遗书八千馀巻,请复讲授,其中复乃原羲、农、尧、舜所以继天立极,孔子、顔孟所以垂世立教,周、程、张、朱所以𤼵明,绍续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别著《伊洛发挥》以表其宗㫖,又集朱子门人五十三人作《师友图》,以寓私淑之意,又取伊尹、顔渊言行,作《希贤録》,使学者知所向慕,世称《江汉先生传》。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赵复为元初名儒所著《 道图》、《伊洛𤼵挥》、《希贤録》等书,北方知有程、朱之学,实自赵复始进従祀。
93
许。 衡字仲平,河南人,七嵗入学,授章句,问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竒之,闻姚枢以道学自任,乃诣苏门见之。枢授以伊川《易传》、晦菴四书集注》、《或问》及《小学书》,仲平读之,黙契于中,遂手写而还,谓学者曰:「昔所授受殊孟浪也。今始闻进学之序,悉取向来简帙焚之,教人无小大,皆自小学入。元宪宗四年,世宗出王秦中,召为京兆提学,时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仲平来,莫不喜幸,郡县皆建学,民大化之。至元八年,召为集贤院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久之,诸生尊师敬业,下至童子,亦知三纲五常为生人之道,皆能自立为世用矣,史臣谓其设教之方,千古一见云。卒之日,语其子曰:「我平生为虚名所累不能辞官,死后,慎勿请谥」,勿立碑,但书「许某之墓」四字,使子孙识其处足矣。罗整菴曰:衡始终尊信朱子,其学行皆平正笃实,遭逢世祖,使儒者之道不废,可谓有功于斯文矣。大徳二年,赠司徒,谥文正。至大二年,封魏国公,皇庆二年従祀。
94
金履祥吉父,婺之兰溪人,其先本刘氏,后避呉越王,嫌名更姓。金履祥幼而敏睿,长益自励,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乗、兵谋、隂阳、律歴之书,靡不研究,及壮知向濓、洛之学,事同郡王栢讲贯、朱熹之传,平居独处终日,俨然接物,则盎然和怿,训迪后学,谆切无倦。又㫁自唐、虞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他所著述甚多,悉行于世。至正中,赐谥文安。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履祥,何基弟子,所著书有《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书表注》,多先儒未𤼵之义。学者称仁山先生,进従祀许。 谦字益之,其先京兆人,徙居金华,遂为金华人。受业金履祥,居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奥平。日笃于孝友,有过人之行,处世不胶于古,不流于俗。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中外名臣前后交荐,皆不受穷。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许谦、金履祥弟子读书 探深㣲,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所著有《四书丛说》、《诗名物钞》、《书传丛说》,自省编。其为诗文,非扶翼经义,纲维世教,不轻笔之于书,世称白云先生、何基、王栢、金履祥之学,至谦而益显著,故学者推原统绪,以为朱子世嫡,云进従祀
95
陈 浩,字可久,江西都昌人。有礼记集注行于世,不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陈浩生于宋季,求闻达博学好古,潜心礼经,著礼记集注》。学者称为云住先生。明洪武时列其书于学官,至今三百馀年,士子俱遵奉之进従祀」。
96
王守仁,字伯安,馀姚人。年十七,谒娄一斋知圣学。宗㫖即阳明洞辟书屋,毅然有志圣学。𢎞治乙未,第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巡抚都御史。嘉靖改元,诏録平宸濠功,封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六年征岑猛党,因平八寨,卧病,乞致仕。行至南安,卒。世称阳明先生。守仁,天资絶伦,读书过目成诵。少喜侠,工词章,好仙释。中年体验圣学,悟従天启,遂屹然以斯道为己任。其学问直求诸心,而其教人也,以致良知为主。平生著述甚富悉。行世初,讣闻于朝,忌者媒诋,遂削世袭伯爵。隆庆中,诏复之,谥文成。万歴十二年従祀。
97
陈献章公甫,新㑹县人。颖悟絶伦,读书一览辄记。正统十三年举广东乡试。闻江右呉康斋讲伊、洛之学,往従之游,笃志讲习。成化二年,游太学,邢祭酒让试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大惊,服名动京师。五年,复上礼部不第,遂归隠白沙。布政使彭韶、督抚朱英交荐,召至京师,不就试,恳辞乞终养,特授翰林院检讨。学者称为白沙先生。尝曰:「吾年二十七始𤼵愤,従呉聘君学,于古圣贤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専求所以用力之方而卒未得。所谓未得者,谓此心与此理未有脗合处也」。于是舍其繁而求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体,隠然呈露,始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薛侃曰:「献章博而能约,不离人伦日用,而见鸢飞鱼跃之机,虽无著述,其答人论学之书,已启圣贤之扄钥。万歴十二年従祀。
98
薛 瑄字徳温,河津人,幼读周、程、张、朱书,叹曰:「此道学正脉也」。举永乐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入内阁致仕。居家八年,従学者日益衆,毎以圣贤为师,惓惓以复性为教。尝曰:「六经》、《四书,性之一字,括尽学者,读书穷理,须实见得,然后体而行之。不然,无异于买椟还珠也」。所著有《读书録》、《续读书録》、《河汾诗集》、文集,行于世。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清。杨亷曰:明理学自文清始。𢎞治九年祀于乡,隆庆五年従祀。
99
胡居仁叔心,馀干县人。幼有大志,受《春秋》为举子业,知无所得,稍厌去之。闻呉康斋讲学于崇仁里,徒步往従之,游以记诵词章为不足事,専用心于内。其学以主忠信为本,以求放心为要。谓圣学成始成,终在于敬,因以敬名斋聚徒讲诵语学,则曰为已语治则曰王道。自孟子后独推尊二程子,朱子以为得其正传,他不与也。所著有《居业録》、《敬斋集》。杨亷曰:本朝以理学为倡者。薛敬轩《读书録》、胡敬斋《居业録》粹然一出于正,髙歴十二年従祀。
100
罗钦顺允升,泰和人。𢎞治六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歴官吏部尚书致仕。里居二十馀年,日居学古楼,潜心格物致知之学,谓:「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释氏之学,大抵有见于心,无见于性。今人明心之说,混于禅学,而不知有毫厘千里之谬。道之不明,将由于此为著困知记》。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罗钦顺为司业,以实行教士潜心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以心学立教,才知之士翕然师之,钦顺致书辟之,往复再三,著困知记,周程㣲言,至今不坠者,钦顺之力也」。进従祀。
101
蔡 清介夫,晋江人。少従候官林玭学《易》,尽得其肯綮。举进士,即乞假归,讲学于僧寺。正徳初,官提学副使,以忤宸濠,遂乞休。万歴中,赐谥文庄,追赠礼部右侍郎。 国朝雍正二年,礼臣议曰:清之学以静虚为主,平生饬躬砥行,不愧衾影,以善易名。所著《易经》、《四书》,䝉引盛行于世,进従祀」。
102
皇清陆陇其稼书,浙江平湖人,成康熈庚戌进士,选灵夀令在官政,简刑清,兴起孝弟,毎遇朔望举邑诸生及父老子弟,讲四子书义,通以俗语,使切近可行,民皆化之。著有《松阳讲义》,后起为监察御史,多所建白,续著《困勉録》、《四书大全》等书,行于世。雍正二年,礼臣议曰:「陆陇其自幼以斯道为任,精研程、朱之学,两任邑令,务以徳化民入官,西台章奏,必抒诚悃,平生端方孝友,笑言不茍,所著诸书,能𤼵前人所未𤼵,丝毫不诡于正称,昭代醇儒,进従祀」。
103
启圣祠配享贤儒
104
先贤顔氏讳无繇,字路顔回父家语:顔繇字季路,少孔子,六嵗,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唐开元二十七年,赠杞伯従祀,宋大中祥符二年,封曲阜侯,元元统三年封杞国公,谥文裕。
105
先贤曽氏讳蒧,字晢,家语曽㸃,曽参父字。子晢时,礼教不行,欲修之,孔子善焉,学于孔门,与琴张牧皮同称狂者,唐开元二十七年,赠宿伯,従祀。宋大中祥符二年封莱芜侯。
106
先贤孔氏讳鲤,字伯鱼,子思父。宋崇宁元年封泗水侯,咸淳三年従祀。以上三贤,明嘉靖九年迁配启圣祠,俱改称先贤某氏。
107
先贤孟孙氏讳激,字公宜,鲁公族孟孙之后。孟轲父元,延佑三年封邾国公,明嘉靖九年配享。
108
宋程珦字伯温,程颢、程頥父《仁宗録》:旧臣后授官知龚州,累转大中大夫,封永年伯,明嘉靖九年従祀。
109
朱 松乔年,朱熹父,歴司勲吏部郎,出知饶州,请祠家居。元至正二十一年,谥献靖,二十二年封齐国公,明嘉靖九年従祀
110
蔡元定季通,蔡沈父髙尚士,嘉定三年赠迪功郎,谥文节,明嘉靖九年従祀周辅成周敦颐父官桂岭县令,累赠谏议大夫,明万歴二十三年従祀张 迪张载父官殿中丞,知涪州。 ,国朝雍正元年従祀
111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二
URN: ctp:ws72199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