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985468"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唐会要
条件: 提到“张楚金
Total 1

卷三十九

6
武德元年六月一日,诏刘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因隋《开皇律令而损益之,遂制为五十三条,务从寛简,取便于时。其年十一月四日颁下,仍令尚书令左仆射裴寂、吏部尚书殷开山、大理卿郎楚之、司门郎中沈叔安、内史舍人崔善为等,更撰定律令。十二月十二日,又加内史令萧瑀、礼部尚书李纲、国子博士丁孝乌等同修之。至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成诏颁于天下,大略以开皇为准格五十三条,凡律五百条,并入于新律,他无所改正。贞观十一年正月十四日,颁新格于天下,凡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减死罪入徒者七十一条,合为三十卷,二十七篇,一千五百九十条,格七百条,以为通式。至永徽二年闰九月十四日,上《新删定律令格式:太尉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尚书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髙季辅、黄门侍郎宇文节桞奭、尚书右丞叚志𤣥、吏部侍郎髙敬言、刑部侍郎刘燕容、太常少卿令狐德棻、给事中赵文、中书舍人李友益、刑部郎中贾敬、行、少府监丞张行实、大理丞元绍、太府丞王文端等,同修勒成律十二卷,令三十卷,式四十卷,颁于天下。遂分格为两部曹司常务者为留司。格天下所共者为《散颁格》、《散颁格》下《州县留司格》,本司行用。至二年五月诏,律学未有定䟽,每年所举明经,遂无定准,宜广召觧律人按义䟽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参撰律䟽,成五十卷。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刑部尚书唐绍、大理卿段志𤣥、尚书右丞刘燕容、御史中丞贾敬行等同撰四年十一月九日上之诏,颁于天下。龙朔二年二月,改易官名,勑司刑、太常伯源直心等重定格式,唯改曺局之名而不易篇第。至麟德二年奏上之,至仪鳯二年三月九日,又删辑格式毕上之。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尚书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令李敬𤣥、太子左庶子郝处俊、黄门侍郎来恒、太子右庶子髙智周、吏部侍郎裴行俭马戴、兵部侍郎萧德、裴炎、工部侍郎李义琰、刑部侍郎张楚金、右司郎中卢律师等,至垂拱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删改格式,加计帐及勾帐,式通旧式,成三十卷。又以武德以来,垂拱已前,诏勅便于时者,编为新格二卷。内史裴居道、秋官尚书岑长倩、鳯阁侍郎韦方质与删定官袁智宏等十馀人同修,则天自制序,其二卷之外,别编六卷,堪为当司行用为垂拱留司格。时韦方质详练法理,又委其事于咸阳县尉王守慎,有法理之才,故垂拱格式最为详宻。其律唯改二十四条,文有不便者,大抵仍旧。至神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又删定垂拱格及格,后勑尚书左仆射唐休璟、中书令韦安石、散骑常侍李懐逺、礼部尚书祝钦明、尚书右丞苏瓌、兵部郎中姜师度、户部郎中狄光嗣等同删定。至神龙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前制勑为散颁格七卷,又删补旧式为二十卷表上之,制令颁于天下。景龙元年十月十九日,以神龙元年所删定格式漏畧,命刑部尚书张锡集诸明于法理人重加删定。至景云元年勑,又令删定格令。太极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奏上之名为太极格,户部尚书岑义、中书侍郎陆象先、左散骑常侍徐坚、右司郎中唐诏、刑部员外郎邵知新、大理丞陈义、左卫长史张处盛、大理评事张名播、左卫仓曹参军罗思直、刑部左事阎顗等同修。开元三年三月,又勅删定格式,令上之名为开元格六卷。黄门监卢懐慎、刑部尚书李义、紫㣲侍郎苏頲、紫㣲舍人李延祚、给事中魏奉古、大理评事高智韩、静雄县丞侯郢璡、瀛州司法参军阎顗等同修,至七年三月十九日修令格,仍旧名曰开元后格。吏部尚书宋璟中书侍郎苏頲、尚书左丞卢从愿、吏部侍郎裴瓘慕容珣、户部侍郎杨绦、中书舍人刘令植、大理司直髙知静、陜州司功参军侯郢璡等同修。十九年,侍中裴光庭、中书令萧嵩又以格后制勅,行用之后,与格文相违,于事非便,奏令有司删撰格后长人勑六卷,颁于天下。二十五年九月一日,复删辑旧格式律令,中书李林甫、侍中牛仙客、中丞王敬、从、前左武卫胄曺参军崔冕、卫州司户参军直中书陈承信、酸枣县尉直刑部俞元祀等共加删辑,总七千九十八条,一千三百二十四条,于事非要,并删除之。二千一百八十条,随事损益,三千五百九十四条,仍旧不改,总成律十二卷,律䟽三十卷,式二十卷,开元新格十卷,又撰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以类相从,便于省覧奉勅于尚书都省,冩五十本,颁于天下。二十五年九月三日,兵部尚书李林甫奏,今年五月三十日已前勅不入新格式者,并望不在行用限。至元年十月,尚书省进贞元定格后勅三十卷,留中不出。至元和二年七月,诏刑部侍郎许孟容、大理少卿谢登、吏部郎中房式、兵部郎中熊执易、度支郎中崔光、礼部员外郎韦贯之等,删定开元格后勅。其月,刑部奏改律卷第八为制勅。至十年十月,刑部尚书权德舆奏:「自开元二十五年修格式律令事类及奏定处分长行勅等,自大厯十四年六月元和二年正月两度制,删之并施行。伏以诸司所奏,茍便一时,事非经久,或旧章既具,徒更烦文狱理重轻,系人性命,其元和二年准制删定至元和五年删定毕,所奏三十卷,歳月最近,伏望且送臣本司。其元和五年已后续有勅文合长行,望令诸司録送刑部,臣请与本司侍郎、郎官参详,错综同编入本,续具闻奏,庶人知守法吏絶舞文。从之。至十三年八月,鳯翔节度使等同详定格后勅三十卷,左司郎中崔郾、吏部郎中陈讽、礼部员外郎庾敬休及著作郎王长文、集贤校理元从质、国子博士林寳同修上。其年刑部侍郎许孟容等寻又奉诏删定格后勅勒成三十卷,刑部尚书刘伯刍等考定修为二十卷。至长庆三年正月,刑部奏请户部郎中王贞、司门员外郎齐推详正勅格,从之。其月,又请奏本司郎中裴潾、司门郎中文格、本司员外郎孙革王永、大理司直杨倞与本司尚书崔植、侍郎景重详正勅格。奏可。至开成元年三月,刑部奏:伏准今年正月十日制,刑法科条颇闻繁冗,主吏纵舍,未有所徴,宜择刑部、大理官,即令商量条要害重修格式,务于简当,焚去冗长,以正刑名者。伏以律令格式,著自汉初,其后经歴代増修皇朝贞观、开元又重删定,理例精详,难议刋改,自开元二十六年删定格令后至今九十馀年,中外百司皆有奏请,各司其局不能守至公,其间或恩出一时,便为永式,前后矛盾,是非不同,吏缘为奸,人受其屈。伏见自贞元已来,累曽别勑,选重臣置院删定,前后数四,徒渉歴三十嵗,卒未堪行。今若止令刑部、大理官商量,重修格式,遽焚冗长,伏恐奸吏翻縁此舞文,伏请但集萧昕删定建中已来制勅,分明比类,删去前后矛盾及理例重错者,条流编次,具卷数闻奏,行用所删去者,伏请不焚官同封印,付库收贮,仍慎择法官处置省寺所断刑狱,有不当者,官吏重加贬黜,所冀人知自効,吏不敢欺,上副陛下哀矜钦恤之意,勅㫖宜依。至大中五年四月,刑部及大理卿等奉勑修大中刑法律令为六十卷,起贞观二年六月二十日,至大中五年四月十三日,凡二百二十四年,杂勑都计六百四十六门,二千一百六十五条。至十年五月一日,左卫率府仓曹参军张戣集録律令格式,条件相类者一千一百五十条,分为一百二十门,号曰刑律统类》上之。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