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元佑二年三月戊辰 (1087/4/21)"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条件: 包含字词“元佑二年三月戊辰 (1087/4/21)”
Total 1

卷三百九十六

10
戊辰,夏国进奉使祝能野乌裕实克等见于延和殿,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言:昨父国主薨,䝉遣使祭奠吊慰,前已附表称谢,谨差大使祝能、野乌裕实克、副使吕宁勤、喀玛等进马槖驼,总二百七十头匹,诣阙称谢,又差大使扬乌威明裕黙、副使恭罗们色勒裕勒等,称谢太皇太后。先是,文彦博奏:「臣窃以数十年风俗僭侈,车服器玩多逾制度,以致士民之家,率多贫之不修㢘莭。夫为国家之要,在乎民富,民富之要,在乎莭俭,民既富矣,君孰与不足?臣欲乞选官检唐室至于本朝令式,参定制度,随时制宜,务令简当,可乆遵行,庶几上下有分,不敢僭侈,风俗当自淳俭,太平可以立致。臣尝观唐史,太和中,仆射王涯奉勑详定制度,颇为精当,终为权贵,沮格不行,朝论惜之。然涯之所定,亦甚烦宻,臣今所乞,固须简当,可乆遵行。其王涯所定,令亦録本进呈。臣伏详旧制,三品、四品官方得衣紫衣朱,窃见近时及朝班之内,衣紫朱者极多,着緑者甚少,盖是时推恩赐者颇衆,臣谓服以章有徳,自古所重,臣乞今后非品秩,当服朱紫,及旧著令例合得外,乞罢赐服」。诏礼部、刑部、太常寺同共详议闻奏。礼部、刑部、太常寺寻具到前后禁止奢僭令文可以増损遵行者。诏元丰勅令条约已备,令御史台觉察。彦博言此,盖在前矣,有司及今乃举行也。旧録云:礼部、刑部、太常寺云:「文彦博奏请,近来风俗僭侈,车服器玩多逾制度,以致士民之家率多病乏,欲乞选差官,检详唐室至本朝令式,参定制度,随时制宜,务令简当,可乆遵行,庶几上下有分,不敢僭侈」。诏令详议以闻。今具到前后禁止奢侈令文可以増损遵行者。诏:元丰勅令条约已备,令御史台觉察」。新録因之。今全蛓彦博初奏并梁焘驳议,故别加删修,仍存旧録。 彦博又奏:「臣观六典三铨之法,以三类观其异,优者擢而升之,否者量而退之,所以正权衡,明赏罚,抑贪冐,进贤能。今之典选,一守定格,选格中有以多举主、有军功者,为上多举,主者或善请求,有军功者或容妄冒,如近时置人得赏官者极多,有同配官者,故多失才,亦容滥进,臣欲乞委吏部尚书、侍郎,大畧依三类之法,定本选之人合入知州、通判、知县、县令,考其才徳功效,为上中下三品,送中书门下覆验可否定讫,判铨官引对,一经圣鉴,物无遁形,便有去留,孰不激劝?又判铨之官,亦当上体朝廷委付之重,以衡鉴自任,处之不疑,间或以人才髙下絶异者,特以名闻而进退之,乃为称职」。诏遣给事中、中书舍人、左右司郎官、吏部、礼部看详。彦博奏,据本集増入,五月十八日三省议上。 右谏议大夫梁焘言:「臣恭以天下䝉被圣政,日益安静,正宜慎重言动,镇以有常,一为动揺,猝难复定日者,陛下更张法令,布宣恩徳,中外莫不欣悦者,以其便于人情也。今若事无百倍之利,而知其实又不利于百姓,则不足为也,虽有良法美意,未可为也。臣窃闻朝廷近以大臣建言,乞采用唐王涯之议,改易衣服制度,付有司集议,臣尝考之,古议虽颇有可行之文,然在于人情,实为未便,有司迟留,未敢遽决,羣言喧腾,传播失实,京师细民,至不安业,逺方之人,尤为惊疑。臣愚欲乞圣慈特赐指挥,寖罢其议,以安人心。小补之言,愿留宸念」。贴黄:「臣窃闻大臣请以六典故事,三类用人,朝廷衆议皆以为未安,所有元降指挥,乞赐寝罢。臣所请乞寝罢札子,伏乞圣慈降出付三省,候进呈取㫖,即乞靣降权罢指挥,以示圣恩,优假大臣之意」。又言:「臣近以大臣请采用王涯之议改衣服制度,又请依六曹故事,以三类用人,并乞寝罢,以安羣心。今逾十日,未闻指挥。窃以臣昨来自外方所传,殊可惊骇,及入京师,乃知事实不致如此,然士工皆不自安,如所传者畧访事之本末,又知未可行于今日也。朝廷虽付之有司,以采羣议,设使观望囘忌者附㑹迁就其说,终亦归之无用,徒为纷纷张皇,不若罢之为便。今持未可行之事,待终无用之言,旷日不决,以揺人情,臣不知何益于朝廷,而安之不变耶?此臣所以区区而一言也。若近来人情已安,物议已定,臣岂敢复言,以凟天听,访闻民间以谓事既持久,终有施行,喧腾揺动,未减前日,辇毂之下,首被圣泽,歌颂相闻者有年矣,一旦忽起愁叹,怨嗟之声,甚可惜也!伏望圣慈指挥,检㑹臣前奏,早赐施行」。贴黄:「涯议苛细妄作,当时竟不能行,六典虽有成书,终亦未曽施行,朝廷必欲取其一二,且俟他日未晩。方今圣政惟新,垂意安静,人情渐定,不宜动揺,伏乞圣慈,速赐指挥,以安中外」。按以三类用人,至五月十八日乃施行。梁焘罢諌议大夫,在五月十六日。焘行状云:初使契丹,囬对延和殿,太皇太后问焘曰:「河北有所闻否?」焘对曰:「臣自雄州以来,但传闻朝廷改衣服制度,臣初不敢为然,及至都下,乃信所传不妄,而又有甚于传闻者。衣服制度及以三类取人,在唐固已难行,而谓圣朝可行乎?」太皇太后曰:「大臣建议以为可行」。焘对曰:「大率国家制度法令,岂可以一人为之便,遂欲行之?须取在廷公议,以合天下人情,则理顺而义得,庶可乆于行也。今陛下不采在廷之公议,不察天下之人情,直以大臣一言,遂以为是,便欲行之,臣重为陛下失之也」。太皇太后曰:「当何如?」右司諌王觌对曰:「此终难行」。焘直曰:「愿罢之。陛下方保佑皇帝,愿守之以安静有常,事有不得已者,必更张之乃可,此非所先也。为大臣者,当以尧、舜之道辅佐人主,奈何以有唐不急之法輙误圣听乎?」焘使还在二月,定衣服制度在三月十六日,以三类取人,在五月十八日,须更考详。 枢宻院言:「自来转员引呈军员,絶旧行门对御试武艺,并临时特㫖推恩,前期未尝按试,至日试换之际,旋乞添加斗力,或渉唐突,坐罪非轻,请于转员前一日,令殿前承㫖、军头司同入内都知或押班、勾当御药院官一员,前一日就军器库按习,随事艺定斗力,仍审问愿换前班之人,依令试验识字。殿前司契勘有无过犯,申枢宻院丁宁晓谕,至日,不得唐突旋,乞増加斗力」。从之。二十六日又有指挥,今附此。 寻又诏:「令枢宻院召管军臣僚赴院说谕,如至日,尚有唐突,即时押出,送所辖军司収管,更不领赴殿前对御审问,免致喧凟」。新録并无。 诏:「内外待制、太中大夫以上嵗举第二任通判资序人堪知州者一人,送吏部籍记,遇三路及诸路四县已上知州军阙,先差本等,次差嵗举通判资序人,如资序举主同,即兼用本部格差注,其见任知懐州王子文、知海州霍唐臣、知彭州张尧士、知广安军赵衮,令逐路转运司体量治状以闻」。先是,殿中侍御史吕陶言:「臣窃以今日任官之弊,其轻且滥者,惟郡守为甚也,封疆千里,生聚万衆,休戚所系而不问能否,一以资格用之,为半刺、两任、有荐者三人,则得之矣。侮法慢令,残民害物,十郡之中,常有二三,暗塞不治,又有一二举天下亿兆之衆,十分而言,失其守者将半矣,承流宣化,又何望焉?方今朝廷清明,百度讲举,忧劳元元,以固邦本,惟恐一夫不获,而牧守之弊,纷纭至此,甚可痛也!昔两汉盛时,政平讼理,民安其业者,皆循吏之効。唐之贞观、开元,号为善治太平,亦尝自择刺史,志其姓名于屏风而用之,当时名臣如马周、张九龄軰,皆极言刺史不可轻任,载在史册,足为龟鉴。前日朝廷患监司不得其人,诏近臣举用,而监司之选稍清矣,至于郡守,尤为亲民,畧而未议,是弃民也。臣伏请诏内外待制、太中大夫已上,于通判资序人内,举堪知州者三人,朝廷更加审察,送吏部籍记名氏,凡遇有阙,先差有举主者,如资任未及,即差权知,其次方差资序合入人,庶几牧守之职,有庇民循良之风,无愧前古」。又言王子文等四人治郡无状,故有是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试司农少卿范子竒为河北路都转运使。王觌云云,附此月二十四日,并四月六日。己巳,诏都水使者王令图在河北经营河事,亡殁,令本路量与应副丧事,仍赐钱五十万。从侍御史王岩叟奏请也。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