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160975"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明史
条件: 提到“江夏侯
Total 14

本纪第二 太祖二

4
四年春正月丙戌李善长罢,汪广洋右丞相丁亥中山侯汤和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副之,率舟师由瞿塘,颍川侯傅友德征虏前将军济宁侯顾时副之,率步骑由秦陇伐蜀。魏国公徐达练兵北平。戊子卫国公邓愈督饷给征蜀军。庚寅,建郊庙于中都。丁未,诏设科取士,连举三年,嗣后三年一举。戊申,免山西旱灾田租。二月甲戌,幸中都。壬午,至自中都。元平章刘益以辽东降。是月,蠲太平、镇江、宁国田租。三月乙酉朔,始策试天下贡士,赐吴伯宗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乙巳,徙山后民万七千户屯北平。丁未诚意伯刘基致仕。夏四月丙戌傅友德克阶州,文、隆、绵三州相继下。五月,免江西、浙江秋粮。六月壬午傅友德克汉州。辛卯廖永忠克夔州。戊戌,明升将丁世贞破文州,守将朱显忠死之。癸卯,汤和至重庆,明升降。戊申,倭寇胶州。,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户屯田北平。秋七月辛亥徐达练兵山西。辛酉傅友德下成都,四川平。乙丑,明升至京师,封归义侯。八月甲午,免中都、淮、扬及泰、滁、无为田租。己酉,振陜西饥。是月,高州海寇乱,通判王名善死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丙申,征蜀师还。十一月丙辰,有事于圜丘。庚申,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是月,免陜西、河南被灾田租。十二月徐达还。是年,安南、浡泥、高丽、三佛齐、暹罗、日本、真腊入贡。
5
五年春正月癸丑,待制王禕使云南,诏谕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禕至,不屈死。乙丑,徙陈理、明升于高丽。甲戌魏国公徐达征虏大将军,出雁门,趋和林,曹国公李文忠左副将军,出应昌,宋国公冯胜征西将军,取甘肃,徵扩廓帖木儿靖海侯吴祯督海运,饷辽东。卫国公邓愈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副之,分道讨湖南、广西洞蛮。二月丙戌,安南陈叔明弑其主日熞自立,遣使入贡,却之。三月丁卯都督佥事蓝玉败扩廓于土剌河。夏四月己卯,振济南、莱州饥。戊戌,始行乡饮酒礼。庚子邓愈平散毛诸洞蛮。五月壬子徐达及元兵战于岭北,败绩。是月,诏曰:「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乡党论齿,相见揖拜,毋违礼。婚姻毋论财。丧事称家有无,毋惑阴阳拘忌,停柩暴露。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僧道斋醮杂男女,恣饮食,有司严治之。闽、粤豪家毋阉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六月丙子,定宦官禁令。丁丑,定宫官女职之制。戊寅,冯胜克甘肃,追败元兵于瓜、沙州。癸巳,定六部职掌及岁终考绩法。壬寅,吴良平靖州蛮。甲辰李文忠败元兵于阿鲁浑河,宣宁侯曹良臣战没。乙巳,作铁榜诫功臣。是月,振山东饥,免被灾郡县田租。秋七月丙辰,汤和及元兵战于断头山,败绩。八月丙申,吴良平五开、古州诸蛮。甲辰,元兵犯云内,同知黄理死之。九月戊午周德兴平婪凤、安田诸蛮。冬十月丁酉,冯胜师还。是月,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田租。十一月辛酉,有事于圜丘。甲子,征南师还。壬申纳哈出犯辽东。是月,召徐达李文忠还。十二月甲戌,诏以农桑学校课有司。辛巳,命百官奏事启皇太子。庚子邓愈征西将军,征吐番。壬寅,贻元嗣君书。是年,琐里、占城、高丽、琉球、乌斯藏入贡。高丽贡使再至,谕自后三年一贡。
38
夏四月庚午徐达率诸将出塞,至北黄河,击破元兵,获全宁四部以归。五月,五溪蛮叛,江夏侯周德兴讨平之。

本纪第三 太祖三

27
夏四月戊子江夏侯周德兴筑福建濒海城,练兵防倭。六月庚子临江侯陈镛从征失道,战没。癸卯冯胜兵逾金山。,纳哈出降。闰月庚申,师还次金山,都督濮英殿军遇伏,死之。
53
秋七月庚辰秦王复国。癸未瞿能败月鲁帖木儿于双狼寨。八月己未江夏侯周德兴坐事诛。丁卯冯胜傅友德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甲戌,给公侯岁禄,归赐田于官。丙子靖宁侯叶升坐胡惟庸党诛。九月庚寅,立皇孙允炆为皇太孙,高丽李成桂幽其主瑶而自立,以国人表来请命,诏听之,更其国号曰朝鲜。

志第六十七 兵三

23
吴元年,用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言,嘉兴、海盐、海宁皆设兵戍守。洪武四年十二月,命靖海侯吴祯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馀人,隶各卫为军。且禁沿海民私出海。时国珍及张士诚馀众多窜岛屿间,勾倭为寇。五年,命浙江、福建造海舟防倭。明年,从德庆侯廖永忠言,命广洋、江阴、横海、水军四卫增置多橹快船,无事则巡徼,遇寇以大船薄战,快船逐之。诏祯充总兵官,领四卫兵,京卫及沿海诸卫军悉听节制。每春以舟师出海,分路防倭,迄秋乃还。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后三年,命江夏侯周德兴抽福建福、兴、漳、泉四府三丁之一,为沿海戍兵,得万五千人。移置卫所于要害处,筑城十六。复置定海、盘石、金乡、海门四卫于浙,金山卫于松江之小官场,及青村、南汇嘴城二千户所,又置临山卫于绍兴,及三山、沥海等千户所,而宁波、温、台并海地,先已置八千户所,曰平阳、三江、龙山、霩戺、大松、钱仓、新河、松门,皆屯兵设守。二十一年,又命和行视闽粤,筑城增兵。置福建沿海指挥使司五,曰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领千户所十二,曰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门、高浦、六鳌、铜山、玄钟。二十三年,从卫卒陈仁言,造苏州太仓卫海舟。旋令滨海卫所,每百户及巡检司皆置船二,巡海上盗贼。后从山东都司周彦言,建五总寨于宁海卫,与莱州卫八总寨,共辖小寨四十八。已,复命重臣勋戚魏国公徐辉祖等分巡沿海。帝素厌日本诡谲,绝其贡使,故终洪武、建文世不为患。

列传第四 诸王

32
又勤熨者,镇国中尉也,嘉靖中,上书曰:「陛下躬上圣之资,不法古帝王兢业万岁,择政任人,乃溺意长生,屡修斋醮,兴作频仍。数年来朝仪久旷,委任非人,遂至贿赂公行,刑罚倒置,奔竞成风,公私殚竭,脱有意外变,臣不知所终。」帝览疏怒,坐诽谤,降庶人,幽凤阳。子朝已赐名,以罪人子无敢为请封者,上书请释父罪,且陈中兴四事,诏并禁锢。穆宗登极,释归,命有司存恤。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洪武三年楚王。十四年就籓武昌。尝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置座右。十八年四月,铜鼓、思州诸蛮乱,命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帅师往讨。和等分屯诸洞,立栅与蛮人杂耕作。久之,擒其渠魁,馀党悉溃。三十年,古州蛮叛,帝命桢帅师,湘王柏为副,往征。桢请饷三十万,又不亲莅军。帝诘责之,命城铜鼓卫而还。是年,荧惑入太微,诏谕桢戒慎,桢书十事以自警。未几,桢子巴陵王卒,帝复与敕曰:「旧岁荧惑入太微,太微天庭,居翼轸,楚分也。五星无故入,灾必甚焉。尔子疾逝,恐灾不止此,尚省慎以回天意。」至冬,王妃薨。时初设宗人府,以桢为右宗人。永乐初,进宗正。二十二年薨。

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25
四年伐蜀,命愈赴襄阳练军马,运粮给军士。五年,辰、澧诸蛮作乱,以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讨之。愈帅杨璟、黄彬出澧州,克四十八洞,又捕斩房州反者。六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巡西北边。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馀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以征南副将军平永新龙泉山寇。再出塞,有功。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弟铭锦衣卫指挥佥事,征蛮,卒于军。有子源为镇后。弘治中,授源孙炳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嘉靖十一年诏封炳子继坤定远侯。五传至文明,崇祯末,死流贼之难。

列传第十七 冯胜兄国用 傅友德 廖永忠赵庸 杨璟 胡美

44
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赞曰: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考当日功臣位次,与太祖褒美之词,岂在汤和、邓愈下哉。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皆不得以功名终,身死爵除,为可慨矣。江夏侯周德兴之得罪也,太祖宥之,因诫谕公、侯,谓多粗暴无礼,自取败亡。又谓永忠数犯法,屡宥不悛。然则洪武功臣之不获保全者,或亦有以自取欤。杨璟、胡美功虽不逮,然尝别将,各著方面勋,故次列之云。

列传第十八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 周武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54
张铨,定远人。从取太平,定集庆、镇江、常州、婺州。捣江州,战鄱阳湖,取鄂渚。收淮东,平吴。累功为指挥佥事。从取中原、燕、晋、秦、蜀,进都督佥事。使建齐王府,事竣,副江夏侯周德兴征五溪蛮。已而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酋作乱,复副德兴讨平之。从征云南,由永宁克乌撒。久之,复从傅友德平乌撒及曲靖、普定、龙海、孟定诸蛮。洪武二十三年永定侯,食禄千五百石,世指挥使。

列传第十九

23
梅思祖,夏邑人。初为元义兵元帅,叛从刘福通。扩廓醢其父。寻弃福通,归张士诚,为中书左丞,守淮安。徐达兵至,迎降,并献四州。士诚杀其兄弟数人。太祖擢思祖大都督府副使。从大军伐吴,克升山水寨。下湖州,围平江,皆有功。吴平,迁浙江行省右丞。从大将军伐中原,克山东,取汴、洛,破陜州,下潼关。旋师徇河北,至卫辉。元平章龙二弃城走彰德,师从之。龙二复出走,遂降其城,守之。略定北平未下州郡。从大军平晋、冀,复从平陜西。别将克邠州,获元参政毛贵等三十人。从大将军破扩廓于定西。还自秦州,破略阳,入沔州,取兴元。洪武三年,论功封汝南侯,食禄九百石,予世券。四年伐蜀。五年征甘肃。还命巡视山、陜、辽东城池。十四年,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长官作乱,命思祖为征南副将云南军,与江夏侯周德兴帅兵讨平之。十五年复与傅友德平云南,置贵州都司,以思祖署都指挥使。寻署云南布政司事,与平章潘元明同守云南。思祖善抚辑,远人安之。是年卒,赐葬钟山之阴。

列传第二十

7
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斩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土司

12
十四年,江夏侯周德移师讨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峒,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十五年,置施南宣抚司,隶施州卫。十七年,散毛、沿边安抚司安抚覃野旺之子起刺来朝,命为本司佥事。景川侯曹震言:「散毛等洞蛮时寇掠为民患,已令施州卫及施南宣抚覃大胜招之,如负固,请发兵讨。」

列传第二百十 外国三 日本

9
十六年,倭寇金乡、平阳。十九年遣使来贡,却之。明年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滨海四郡,相视形势。卫所城不当要害者移置之,民户三丁取一,以充戍卒,乃筑城一十六,增巡检司四十五,得卒万五千馀人。又命信国公汤和行视浙东、西诸郡,整饬海防,乃筑城五十九。民户四丁以上者以一为戍卒,得五万八千七百馀人,分戍诸卫,海防大饬。闰六月命福建备海舟百艘,广东倍之,以九月会浙江捕倭,既而不行。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