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517494"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旧唐书
条件: 提到“樊泽
Total 14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德宗上

29
冬十月辛亥,以湖南观察使嗣曹王皋为洪州刺史、江西节度使丙辰,以吏部侍郎关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都官员外郎樊泽使吐蕃回,与蕃相尚结赞约来年正月望日会盟清水。丙子肃王详薨。十一月己卯,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贾耽检校工部尚书、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兴凤团练使严震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使甲午,以前山南东道节度使李承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是月朱滔、田悦、王武俊于魏县军垒各相推奖,僭称王号。滔称大冀王,武俊称赵王,悦称魏王。又劝李纳称齐王。僭署官名如国初亲王行台之制。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39
分命朝臣诸道宣谕。以奉天行营都团练使杨惠元检校工部尚书丙戌,以吏部侍郎萧复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吏部侍郎卢翰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戊子,命宰臣萧复往山南、荆南、湖南、江西、鄂岳、浙江东西、福建等道宣慰。己丑,以京兆尹裴腆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丙申,以山南东道行军司马樊泽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以浑瑊为行在都知兵马使;以前赵州观察使康日知兼同州刺史,充奉诚军节度使辛丑,诏六军各置统军一员,秩从二品;左右常侍各加一员;太子宾客加四员。
60
二年春正月壬辰朔,以岁饥罢元会,礼也。丙申,诏以民饥,御膳之费减半,宫人月共粮米都一千五百石,飞龙马减半料;台郎御史与兼官出为畿赤令。庚子,大雪,平地尺馀。壬寅,以散骑常侍刘滋、给事中崔造中书舍人齐映并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卢翰太子宾客丁未,以礼部侍郎鲍防京兆尹京兆尹韩洄刑部侍郎国子祭酒包佶知礼部贡举。以江陵少尹李复容州刺史、本管经略使。癸丑御史大夫崔纵吏部侍郎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吉中孚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元琇判诸道盐铁、榷酒。诏宰相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吏部、礼部,崔造判户部、工部。甲寅,诏天下两税钱物,委本道观察使、刺史差人送上都;其先置诸道水陆转运使及度支巡院、江淮转运等使并停。时崔造专政,改易钱谷,职事多隳败;造寻以忧病归第。二月癸亥,山南樊泽奏破希烈将杜文朝之众五千,擒文朝以献。乙丑,鹿入含元殿,卫士执之。甲戌户部侍郎元琇为尚书左丞京兆少尹李竦户部侍郎、判盐铁榷酒。
69
十月,东都、河南、江陵、汴州、扬州大水,漂民庐舍。闰月乙卯,以国子司业裴胄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戊午,陜虢李泌献瑞麦,一茎五穗。庚申,诏省州县官员,上州留上佐、录事、参军、司户、司士各一员,中州上佐、录事、参军、司户、司兵各一员,下州上佐、录事、司户各一员,京兆河南两府司录、判司及四赤丞、簿、尉量留一半,诸赤畿县留令、丞、尉各一员。时宰相张延赏请减官收俸料以助军讨吐蕃故也。壬戌,日有黑晕,自辰及申方散。癸亥,以荆南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嗣曹王皋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郢安随唐等州观察使,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辛未,侍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同盟于平凉,为蕃兵所劫,瑊狼狈遁而获免,崔汉衡已下将吏陷没者六十馀人。癸酉,遣使赍书以让结赞,蕃界不受。戊寅,枉矢坠于虚危。辛巳,以少府监卢岳陜虢观察使是月,太白昼见,凡四十馀日。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25
二月丁,许州人李狗儿持杖入含元殿,击栏槛,又格擒者。诛之。庚子,京师雨土。己酉,吏部尚书李纾卒。乙丑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曹王薨。庚午宣武军节度使司徒平章事刘玄佐卒。癸酉,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奏请,有当道闲员官吏,增其俸禄,从之。己亥,以湖南观察使李衡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襄州军乱,掠府库民财殆尽,都将徐诚斩其乱首杨清潭,方止。丙子,以荆南节度使樊泽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西观察使裴胄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以户部尚书班宏判度支户部侍郎张滂诸道盐铁转运使己卯,以陜虢观察使吴溱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汴宋等州观察使。辛巳,以同州刺史姚南仲陜虢观察使壬午,以左庶子李充京兆尹,以苏州刺史齐抗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
71
九月丁未朔。己酉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襄州刺史樊泽卒。乙卯,以同州刺史崔宗为陜州大都督府长史、陜虢观察水陆转运使,以浙东观察李若初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又以常州刺史裴肃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丙辰,以陜虢观察使于頔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丁卯杞王薨。以太常卿杜确同州刺史、本州防御、长春宫使。癸酉谏议大夫田登奏言:「兵部武举人持弓挟矢,数千百人入皇城,恐非所宜。」上闻之瞿然,乃命停武举。

卷一百二十六

16
樊泽,字安时,河中人也。父咏,开元中举草泽,授试大理评事,累赠兵部尚书。泽长于河朔,相卫节度薛嵩奏为磁州司仓、尧山县令。建中元年,举贤良对策,礼部侍郎于邵厚遇之。与杨炎善,荐为补阙,历都官员外郎。泽好读兵书,朝廷以其有将帅材,寻兼御史中丞,充通和蕃使,蕃中用事宰相尚结赞深礼之。寻从凤翔节度张镒与吐蕃会盟于清水,迁金部郎中御史中丞、山南节度行军司马。时李希烈背叛,诏以普王为行军元帅,徵泽为谏议大夫、元帅行军右司马。属驾幸奉天,普王不行,泽改右庶子、兼中丞,复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寻代贾耽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

卷一百四十二

28
建中三年十一月,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使。德宗移幸梁州。兴元元年二月,耽使行军司马樊泽奏事于行在,泽既复命,方大宴诸将,有急牒至,言泽代耽为节度使,而召耽为工部尚书。耽得牒内怀中,宴饮不改容。及散,召樊泽,以诏授之曰:「诏以行军为节度使,耽今即上路。」因告将吏使谒泽。牙将张献甫曰:「天子巡幸山南,尚书使行军奉表起居,而行军敢自图节钺,潜夺尚书土地,此可谓事人不忠。军中皆不伏,请杀樊泽。」耽曰:「公是何言欤!天子有命,即为节度使矣。耽今赴行在,便与公偕行。」即日离镇,以献甫自随,军中乃安。寻以本官为东都留守、东畿汝南防御使。

卷一百五十四

5
三年,蔡帅李希烈叛,诏哥舒曜讨之。八月,希烈自帅众三万,围哥舒曜于襄城,又诏河南都统李勉援之。勉舍襄城,令大将唐汉臣等选劲兵,径袭许州以解围。汉臣未至许,上遣中使追之,责以违诏,亟旋师,为贼所乘,汉臣之众大败。勉恐东都危急,乃分兵数千赴洛,又为贼所隔。贼众急攻汴、滑,勉走宋州,朝廷大耸,乃诏谊为扬州大都督,持节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兼诸军行营兵马元帅,改名谊。又以哥舒翰声近,士卒窃议,改封普王,令统摄诸军,进攻希烈。仍以兵部侍郎萧复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府统军长史。旧例有行军长史,以复父名衡,特更之。又以新除潭州观察使孔巢父为右庶子、兼御史大夫,充行军司马;以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樊泽谏议大夫、兼御史中丞、行军右司马。刑部员外郎刘从一为吏部郎中、兼中丞;侍御史韦攒为工部郎中、兼中丞,并充元帅府判官。兵部员外郎高参为本司郎中,充元帅府掌书记。以右金吾大将军浑瑊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中军虞候。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为前军兵马使,鄂岳团练使李兼为之副。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为中军兵马使。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充后军兵马使。以左神武军使王价检校太子宾客;左卫将军高承谦检校太子詹事;前司农少卿郭曙检校左庶子,前秘书省著作郎常愿为秘书少监,并充元帅府押衙。制下未行,泾原兵乱而止。

卷一百九十六下 吐蕃下

9
三年四月,放先没蕃将士僧尼等八百人归还,报归蕃俘也。九月,和蕃使、殿中少监、兼御史中丞崔汉衡与蕃使区类赞至。时吐蕃大相尚结息忍而好杀,以尝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不肯约和。其次相尚结赞有材略,因言于赞普,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赞普然之,竟以结赞代结息为大相,终约和好,期以十月十五日会盟于境上。以崔汉衡鸿胪卿,以都官员外郎樊泽御史中丞、充入蕃计会使。初,汉衡与吐蕃约定月日盟誓,汉衡到,商量未决,已过其期,遂命泽诣结赞复定盟会期,且告遣陇右节度使张镒与之同盟,泽至故原州,与结赞相见,以来年正月十五日会盟于清水西。
10
四年正月,诏张镒与尚结赞盟于清水。将盟,镒与结赞约,各以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下。镒与宾佐齐映、齐抗及会盟官崔汉衡樊泽、常鲁、于頔等七人皆朝服;结赞与其本国将相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陀、斯官者、论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坛为盟。初约汉以牛,蕃以马,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谓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塞外无豕,结赞请出羝羊,镒出犬及羊,乃于坛北刑之,杂血二器而歃盟。文曰: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