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746760"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旧唐书
条件: 提到“郭正一
Total 9

卷五 本纪第五 高宗下

33
九月丁巳,还京师。辛酉,至自九成宫。癸亥,侍中张文瓘卒。丙寅,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中书令李敬玄、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等与吐蕃战于青海之上,王师败绩,审礼被俘。上以蕃寇为患,问计于侍臣中书舍人郭正一等,咸以备边不深讨为上策。十月丙午徐州刺史、密王元晓薨。闰十月戊寅,荧惑犯钩钤。十一月乙未,昏雾四塞,连夜不解。丙申,雨木冰。壬子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恒卒。十二月,诏停明年「通乾」之号,以反语不善故也。
44
二月癸未,以太子诞皇孙满月,大赦。改开耀二年永淳元年,大酺三日。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欲开府置僚属。吏部郎中王方庆曰:「按周礼,有嫡子无嫡孙。汉、魏已来,皇太子在,不立太孙,但封王耳。晋立愍怀太子子彧为太孙,齐立文惠太子子昭业为太孙,便居东宫;而皇太子在而立太孙,未有前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曰:「可。」然竟不立府僚。是春,关内旱,日色如赭。四月甲子朔,日有蚀之。丙寅,幸东都。皇太子京师留守,命刘仁轨裴炎薛元超等辅之。上以谷贵,减扈从兵,士庶从者多殍踣于路。辛未,以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行俭未行而卒。安西副都护王方翼破车薄、咽面,西域平。戊寅,次渑池之紫桂宫。乙酉,至东都。丁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上谓参知政事崔知温曰:「待举等历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即与卿等同名称。」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遂以平章为名。
47
五月庚寅,幸芳桂宫,阴雨,还东都。突厥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辨率师出朝那山掩击之,为贼所败,遂寇岚州。秋七月已丑,封皇孙重福为唐昌郡王。甲辰,相王轮改封豫王,更名旦。己丑,令唐昌郡王重福为京留守,刘仁轨副之。召皇太子至东都。己巳,河水溢,坏河阳城,水面高于城内五尺,北至盐坎,居人庐舍漂没皆尽,南北并坏。庚戌,荧惑入舆鬼,犯质星。十一月,皇太子来朝。癸亥,幸奉天宫。时天后自封岱之后,劝上封中岳。每下诏草仪注,即岁饥、边事警急而止。至是复行封中岳礼,上疾而止。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耶!」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上曰:「吾眼明矣。」戊戌,命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招讨总管讨山贼元珍、骨笃禄、贺鲁等。诏皇太子监国,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于东宫同平章事。丁未,自奉天宫还东都。上疾甚,宰臣已下并不得谒见。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弘道元年。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礼毕,上问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真观殿,时年五十六。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于乾陵。天宝十三载,改谥曰天皇大弘孝皇帝。

卷九十一 裴炎 刘禕之 魏玄同 李昭德

3
永淳元年,高宗幸东都,留太子哲守京师,命炎与刘仁轨、薛元超为辅。明年,高宗不豫,炎从太子赴东都侍疾。十一月,高宗疾笃,命太子监国,炎奉诏与黄门侍郎刘齐贤中书侍郎郭正一并于东宫平章事。十二月丁巳,高宗崩,太子即位。未听政,宰臣奏议,天后降令于门下施行。中宗既立,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又欲与乳母子五品,炎固争以为不可。中宗不悦,谓左右曰:「我让国与玄贞岂不得,何为惜侍中耶?」炎惧,乃与则天定策废立。炎与中书侍郎刘禕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等勒兵入内,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有何罪?」太后报曰:「汝若将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废中宗为卢陵王,立豫王旦为帝。炎以定策功,封河东县侯。
9
禕之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藻知名,时人号为刘、孟、高、郭。寻与利贞等同直昭文馆。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著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馀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禕之兄懿之,时为给事中,兄弟并居两省,论者美之。
12
仪凤中,吐蕃为边患,高宗谓侍臣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我比务在安辑,未即诛夷。而戎狄豺狼,不识恩造,置之则疆场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得失,各尽所怀。」时刘景仙、郭正一、皇甫文亮、杨思徵、薛元超各有所奏。禕之时为中书舍人,对曰:「臣观自古明王圣主,皆患夷狄。吐蕃时扰边隅,有同禽兽,得其土地,不可攸居,被其凭凌,未足为耻。愿戢万乘之威,且宽百姓之役。」高宗嘉其言。

卷一百九十九

1
郭正一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附乔知之弟侃备刘希夷附刘允济富嘉谟吴少微谷倚附员半千丘悦附刘宪王适司马鍠梁载言沈佺期陈子昂闾丘均附宋之问阎朝隐王无竞李适尹元凯附贾曾子至许景先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张若虚邢巨包融李登之附席豫徐安贞附齐浣王浣李邕孙逖子成
2
郭正一,定州彭城人。贞观中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文馆学士永隆二年,迁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与魏玄同、郭待举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平章事为名,自正一等始也。永淳二年,正除中书侍郎。正一在中书累年,明习旧事,兼有词学,制敕多出其手,当时号为称职。则天临朝,转国子祭酒,罢知政事。寻出为晋州刺史,入为麟台监,又检校陜州刺史。永昌元年,为酷史所陷,流配岭南而死,家口籍没,文集多遗失。

卷一百九十六上 吐蕃上

14
高宗闻审礼等败没,召侍臣问绥御之策,中书舍人郭正一曰:「吐蕃作梗,年岁已深,命将兴师,相继不绝。空劳士马,虚费粮储,近讨则徒损兵威,深入则未穷巢穴,望少发兵募,且遣备边,明烽堠,勿令侵抄。使国用丰足,人心叶同,宽之数年,可一举而灭。」给事中刘齐贤、皇甫文亮等皆言严守之便。寻而黑齿常之破吐蕃大将赞婆及素和贵于良非川,杀获二千馀级,吐蕃遂引退。诏以常之为河源军使以镇御之。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