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28487"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条件: 提到“明宪宗
Total 3

卷53 史部·杂史类存目二

1
陈沂撰。鲁南,号小坡,其先鄞人,徙家南京,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弘治十子」之一也,《明史文苑传》附见《顾璘传》中。是书杂记朝廷典章,及明初故事抄撮而成,殊多疏略。其载景帝时英宗在南宫,有劝为不利者。帝怒,践其疏地上。后英宗复辟,见疏有践污迹。询知其言,因复景皇帝号。案景帝复号在宪宗成化初,非英宗之事,此类未免失实也。

卷55 史部·诏令奏议类

1
宋敏求编。敏求次道,赵州平棘人,参知政事之子,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敏求尝预修《唐书》,又私撰唐武宗以下实录一百四十八卷,于唐代史事,最为谙悉。此集乃本其父绶手辑之本,重加绪正,为三十类。熙宁三年自为之序,称缮写成编,会忤权解职。顾翰墨无所事,第取唐诏令目其集而弆藏之云云。盖其以封还李定词头,由知制诰罢奉朝请时也。其书世无刊本。辗转钞传,讹误颇甚。中阙卷第十四至二十四、八十七至九十八,凡二十三卷。参校诸本皆同。其脱佚盖已久矣。唐有天下三百年,号令文章,粲然明备。敏求父子复为裒辑编类,使一代高文典册,眉列掌示,颇足以资考据。其中不尽可解者。如裴度门下侍郎彰义军节度使宣慰等使制。据《旧唐书》,其文乃令狐楚所草。制出后,度请改制内「翦其类」为「革其志」,改「更张琴瑟」为「近辍枢衡」,改「烦我台席」为「授以成算」,宪宗从之,楚亦因此罢内职,是当时宣布者即度奏改之辞。今此集所载,尚仍楚原文,不从改本,未详何故。又宝历册尊号赦书。据《敬宗本纪》,时李绅贬官,李逢吉等不欲绅量移,乃于赦书节文内但言左降官已经量移者量移近处,不言未量移者宜与量移。翰林学士上疏论列,帝命追赦书添改之。今此集所载,只及赦罪一条,而无左降官量移之文,疑亦有所佚脱。又《旧唐书》所载诏旨最多。今取以相较,其大半已入此集,而亦有遗落未载者。如纪号则改元天佑诏。除授则尹思贞御史大夫、李光弼兵马副元帅诸制。追赠则张说赠太师,杨绾、颜真卿、李绛赠司徒,郭暧赠太傅,郑朗赠司空,田布赠仆射诸诏。优礼则杜佑、萧俛致仕诸诏。奖劝则劳解琬、奖李朝隐、褒美令狐彰、奖伊西北庭二镇诸诏。谪降则王毛仲、韩皋、吕渭、张又新、李续之、熊望贬官诸诏。诛窜则决杀长孙昕,流裴景仙、裴茂诸敕。皆关朝廷举措之大者,而此集并阙而不登。以敏求博洽,不应疏于搜采。或即在散佚之中,亦未可定也。然唐朝实录,今既无存。其诏诰命令之得以考见者,实藉有是书,亦可称典故之渊海矣。

卷171 集部·别集类二十四

1
史鉴撰。案宪宗孝宗时有两史鉴。其一长洲人,弘治己未进士,见《太学题名碑》。其一吴江人,字明古,号西村,隐居不仕,即撰此集者也。鉴留心经世之务,三原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访以时政。鉴指陈利病。恕深服其才,以为可以当一面。所著诗四卷、文四卷,嘉靖间其孙周裒而刊之,以墓表及诸人哀挽之诗附于后。周用、卢襄各为之序。其文究悉物情,练达时势,多关于国计民生,而于吴中水利言之尤详。第五卷皆明初诸人《列传》,叙次简明,疑其欲为野史而未就也。其诗亦落落无俗韵,惟古诗不知古音,所注叶韵多谬误。文中《祭徐有贞文》及文后《跋》一篇,以私恩之故,为力辨夺门一事,未免曲笔耳。案王士祯香祖笔记》曰:「吴江门人徐翰林电发案电发乃检讨徐釚之字,寄《西村集》二十八卷,其乡前辈史鉴明古著也。集中有曾祖文质府君行状案文质乃史彬之字,只言洪武中缚贪吏诣阙事,无一语及靖难。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