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646128"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条件: 提到“史浩
Total 10

卷11 经部·书类一

1
史浩撰。直翁,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孝宗为建王,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即位后,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累官右丞相,致仕。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二卷。《文渊阁书目》、《一斋书目》并载其名,而藏弆家已久无传本。故朱彝尊经义考》亦注云「未见」。惟《永乐大典》各韵中尚全录其文。谨依经文考次排订,厘为二十卷。案宋《馆阁书目》云:「淳熙十六年正月太傅史浩进《尚书讲义》二十卷,诏藏秘府。」盖本当时经进之本,故其说皆顺文演绎,颇近经幄讲章之体。其说大抵以注疏为主,参考诸儒而以己意融贯之。当张浚用兵中原时,方为右仆射,独持异论。论者责其沮恢复之谋。今观其解《文侯之命》一篇,亦极美宣王之勤政复雠,而伤平王之无志恢复,则其意原不以用兵为非。殆以浚未能度力量时,故不欲侥幸尝试耶?《朱子语类》尝称「史丞相说《书》亦有好处,如『命公后』,众说皆云命伯禽为周公之后,史云成王既归,周公在后,看『公定予往矣』一言,便见得周公且在后之意」云云,其后命蔡沈订正《书传》,实从说。则朱子固于此书有所取。
3
又云:「欲以疑义请教者一一疏诸下方。」则此书实与应时商榷之,亦非率尔苟作矣。

卷159 集部·别集类十二

1
史浩撰。有《尚书讲义》,已著录。其集见于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者皆五十卷。此本卷数并合,而目录别为三卷。首题门人周铸编,则犹宋时刊行旧式也。浩事孝宗于潜邸,隆兴、淳熙中两为宰揆。没后至配享庙庭。其推毂善类,宽厚不争,亦颇为世所称许。当孝宗任张浚,锐意用兵,浩独以为不然。遂以论劾罢去。元代史臣作浩传赞,亦颇诋其不能赞襄、恢复之谋。今考集中如《论山东未可用兵》、《论归正人》、《论未可北伐》、《回奏条具弊事》诸札子,皆极言李显忠、邵宏渊之轻脱寡谋,不宜轻举。而欲练士卒,积资粮,以蓄力于十年之后。既而淮西奔溃,其言竟验,不可为非老成谋国之见。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