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洪武十四年 (1381/1/26 - 1382/1/14)"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条件: 包含字词“洪武十四年 (1381/1/26 - 1382/1/14)”
Total 5

卷80 史部·职官类存目

1
周应宾撰。应宾有《九经考异》,已著录。应宾尝以左谕德少詹事两掌南京翰林院事,故著此书,专记南院故事。永乐以后,定都北京,事有关于南院者亦录之。分《纪事》、《纪典》、《纪官》三门。洪武初,建翰林国史院于皇城内,赐扁曰「词林」。洪武十四年,改翰林国史院为翰林院,又别建廨舍,非故地矣。独「词林」之称,自洪武以后皆沿之,故应宾取以为名焉。

卷169 集部·别集类二十二

1
刘崧撰。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事迹具《明史》本传。
1
凌云翰撰。云翰彦翀,钱塘人。元至正十九年举浙江乡试。除平江路学正,不赴。洪武辛酉,以荐授四川成都教授。坐贡举乏人,谪南荒以卒。事见《归田诗话》。瞿宗吉与之最契,语必不诬。或以为卒于官者,误也。所作诗文杂著,藏稿于家。至永乐中,其孙始编为四卷。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云翰学于陈众仲,故其诗华而不为靡,驰骋而不离乎轨」。今案集有宣德中《王羽序》云:「莆田陈众仲提举浙路儒学政,以文鸣于东南,程以文声誉与之伯仲。柘轩泛扫程门,获承指授。」其里人夏节,作云翰行述,亦云早游黟南程以文之门。
1
胡翰撰。仲子,一字仲申,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教授。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王懋温所编,以洪武十四年刊版。今印本罕传,惟写本犹存于世。凡文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今合为一集,岂刚等所并欤。史又称翰少从吴师道及吴莱学为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今观其文章,多得二吴遗法,而持论多切世用,与谦之坐谈诚敬小殊。然尝与修《元史五行志》,序论即其所撰,今见集中。

卷175 集部·别集类存目二

1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称「永乐元年钦赐馀家一老妪,年七十矣,乃元宫之乳姆。女知宫中事为最悉。闲尝细访之,一一备陈其事。故馀诗中所录,皆元宫之实事」云云。末题「永乐四年夏四月朔日,兰雪轩制」。后有《毛晋跋》,亦不知为何许人。案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元宫词》百首,宛平刘效祖序,称周恭王所撰。」考定王以洪武十四年之国,洪熙元年薨。序题永乐四年,则为定王无疑矣。定王名橚,太祖第五子也。《明史周王橚传》用彝尊之说,葢以所考为允矣。诗凡一百首。其中如《东风吹绽牡丹芽》一首、《灯月交光照绮罗》一首、《玉京凉早是初秋》一首、《深宫春暖日初长》一首、《二十馀年备掖庭》一首、《月明深院有霜华》一首、《珊枕冷象牙床》一首、《金鸭烧残午夜香》一首、《恻恻轻寒透凤帏》一首、《憔悴花容只自知》一首、《小楼春浅杏花寒》一首、《御沟春水碧如天》一首、《燕子泥香红杏雨》一首、《春情只在两眉尖》一首、《白露横空殿宇凉》一首、《纤纤初月鹅黄嫩》一首、《梦觉银台画烛残》一首、《晓灯垂焰落银釭》一首,寻常宫怨之词。殆居五分之一。非惟语意重复,且厯代可以通用,不必定属于元,颇为冗泛。其他切元事者皆无注释,后人亦不尽解,不及杨允孚滦京杂咏》多矣。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