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天顺三年 (1459/2/3 - 1460/1/23)"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条件: 包含字词“天顺三年 (1459/2/3 - 1460/1/23)”
Total 3

卷117 子部·杂家类一

1
旧本题宋李衡撰。其门人龚昱编。有《周易义海撮要》,已著录。昱字立道,昆山人。据隆庆元年沈珠序,称旧本五卷,今定为四卷。旧曰《语录》,今更曰《遗书》。然珠但称初得《语录》一册,不言其所自来。又言随失去,复得郡守曹紫峰抄本。所谓初得一本,当即指天顺癸未成廷圭所刻者。而卷末天顺己卯郑文康跋在刻前四年,亦称仅得抄本,是终莫详此书授受之的也。考书中所言,大抵与隆、万间心学相合。卷首吴仁杰序,与所作《两汉刊误》、《离骚草木疏》、《古周易》诸序截然如出二手。其大旨以悟为宗。又述周必大书曰,乐菴临行一著,实是难得,禅和子亦服他。盖寻常说时甚易,腊月三十日直是不能瞒人。此老平生跌宕,到此乃得力,可敬可羡,亦殊不似必大之语。考《宋史》衡本传,有临没沐浴冠巾,翛然而逝,周必大闻之曰,世谓潜心释氏,乃能达生死,衡非逃儒入墨者,而临终超然如此,殆几孔门所谓闻道者欤云云。无乃姚江末流,借此语以影撰此书此序,借以助心学之澜,并所谓天顺刻本之序跋亦出影撰欤?不然昱此编出于淳熙中,正与朱子同时,何以朱子于张九成、陆九渊辨析不遗馀力,而此书混儒、墨而一之,至轮对上殿,敢谓周公亦坐禅,而朱子寂无一语也?疑以传疑,存备杂家之一种可矣。

卷170 集部·别集类二十三

1
李昌祺撰。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礼部郎中案明初六科皆有庶吉士,不止翰林有之,故得以直授郎中历官广西、河南左布政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皆古近体诗并诗馀,乃天顺三年吉安教授郑纲所编。史称昌祺预修《永乐大典》,凡僻书疑事,人多就质。其诗清新华赡,音节自然。《陈循序》称其本之以理,充之以气,故雅淡清丽,宏伟新奇,无不该备。不必远较于古,就今而论,千百之中不过数辈。曹安谰言长语》极推其《题文丞相研》一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李祯诗务谢朝华,力启夕秀。取材结体,颇与段柯古相似。盖由其一变绮靡纤巧之习,而以流逸出之。故别饶鲜润,迥异庸芜。郑瑗《井观琐言》乃曰:「李布政昌祺,人多称其刚毅不挠。尝观其《运甓诗稿》,浮艳太逞,不类庄人雅士所为,所谓枨也欲,焉得刚」云云。是《梅花》一赋,足累宋璟之生平矣。执文章正宗一编以进退古今之作者,不亦隘乎。惟其中《驺虞歌》、《汴城阅武》诸篇,或稍伤俚俗。然论一篇之诗,当字铢句两而求之。论一家之诗,则当统观其全局,不以一二章定工拙也。

卷192 集部·总集类存目二

1
明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录惟天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元年五年正德十六年嘉靖十六年之诗。考明代遣使往朝鲜者,不仅此十年,似有阙佚。然世所传本并同,或使臣不尽能诗,其成集者止此耶?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