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ctext:685002"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
条件: 提到“王朴
Total 12

卷二百九十二

48
比部郎中王朴献策,比,音毗。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梁失吴;后唐得蜀而复失之;晋失幽;周失并。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潢,户孟翻。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恩隐诚信,所以结其心也;隐,恤也。赏功罚罪,所以尽其力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去,羌吕翻。时使薄敛,所以阜其民也。时使者,使之以时也。敛,力赡翻。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财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后举而用之,功无不成矣!彼之人观我有必取之势,则知其情状者愿为间谍,知其山川者愿为乡导,间,古苋翻;下伺间同。谍,达协翻。乡,读曰向。民心既归,天意必从矣。
49
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唐与中国以淮为境,自淮源东至海几二里。易,以豉翻。扰之当以无备之处为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击弱。未须大举,且以轻兵扰之。南人懦怯,闻小有警,必悉师以救之。师数动则民疲而财竭,数,所角翻。不悉师则我可以乘虚取之。如此,江北诸州将悉为我有。帝之取江北,王朴之计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时刘氏据岭南,孟氏据巴蜀,王朴欲乘胜势以先声下之。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时契丹跨有燕地。燕,于贤翻。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卷,读如卷。凡兵之动,知敌之主,此以其时契丹主言之也。惟河东必死之寇,言北汉据河东,与周为世仇也。不可以恩信诱,诱,音酉。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事见上卷上年三月。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一举可擒也。是后世宗用兵以至宋朝削平诸国,皆如王朴之;言惟幽燕不可得而取,至于宣和,则举国以殉之矣。伺,相吏翻。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期,读曰朞。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蓄积于边上以为用兵之备。
50
上欣然讷之。时群臣多守常偷安,所对少有可取者,少,诗沼翻。惟朴神峻气劲,有谋能断,断,丁乱翻。凡所规画,皆称上意,称,尺证翻。上由是重其气识,末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开封在辇毂下,事繁职重。史言世宗属任王朴自此而重。然朴先事上于潜藩,其君臣相得亦有素矣。
83
庚子,帝下诏亲征淮南,以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权东京留守,端明殿学士王朴副之,彰信节度使韩通权点检侍卫司及在京内外都巡检。命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将兵先赴正阳,河阳节节度使白重赞将亲兵三千屯颍上。颍上县,隋置,唐属颍州。九域志:在州东一百一十七里。宋白曰:颍上县,汉慎县也。南北画淮为守,关防莫谨于此。隋大业二年,于今县南故郑城置颍上县,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壬寅,帝发大梁。

卷二百九十三

55
八月戊辰端明殿学士王朴、司天少监王处纳选显德钦天历,上之。初,王处讷私造明玄历于家,因唐世所行崇玄历而明之也。帝以王朴通于历数,乃诏朴撰定,以步日、步月、步星、步发敛为四篇,合为历经,并著显德三年七政细行历一卷,以为钦天历。自来岁行之。
57
九月丙午,以端明殿学士、左散骑常侍、权知开封府事王朴为户部侍郎,充枢密副使。
77
甲戌,以王朴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巡检,以侍卫都虞候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
105
以枢密副使、户部侍郎王朴检校太保,充枢密使。
110
己巳,以王朴为东京留守,听以便宜从事。以三司使张美充大内都点检。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