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咸安二年六月 (372/7/17 - 372/8/15)"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通志
条件: 包含字词“咸安二年六月 (372/7/17 - 372/8/15)”
Total 2

卷十下

49
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即皇帝位。桓温出次中堂,分兵屯衞。乙卯,温奏废太宰、武陵王晞及子总。诏魏郡太守毛安之帅所领宿衞殿内,改元咸安。庚戌,使兼太尉周颐告于太庙。辛亥,桓温遣弟秘逼新蔡王晃诣西堂自列,与太宰、武陵王晞等谋反。帝对之流涕,温皆收付廷尉。癸丑,杀东海王二子及其母。初,帝以冲虚简贵,歴宰三世,温素所敬惮。及初即位,温乃撰辞,欲自陈述,帝引见,对之悲泣,温惧不能言。至是,有司承其㫖,奏诛武陵王晞,帝不许。温固执至于再三。帝手诏报曰:「若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天运去矣,请避贤路」。温覧之,流汗变色,不复敢言。乙卯,废晞及其三子,徙于新安。丙辰,放新蔡王晃于衡阳。戊午,诏大赦天下,大酺五日,増文武位二等,孝顺忠贞鳏寡孤独米人五斛。己未,赐温军三万人布一匹,米一斛。庚申,加大司马桓温为丞相,不受。辛酉,温旋自白石,因镇姑孰。以冠军将军毛武生都督荆州之沔中扬州之义城诸军事。十二月戊子诏以京都有经年之储,权停一年之运。庚寅,废东海王奕为海西公,食邑四千戸。辛卯,初荐酃渌酒于太庙。二年春正月辛丑,百济、林邑王各遣使贡方物。二月,苻坚伐慕容桓于辽东,灭之。三月丁酉,诏内外百官各勤所司,以副朕意。癸丑,诏遣大使诣大司马,并问方伯,逮于边戌,宣诏大飨,求其所安,且筹量赐给,悉令周普。乙卯,又诏徃事故之后,百度未充,羣僚常俸,并皆寡约,盖随时之义,可筹量増给。驺虞见豫章。夏四月,徙海西公于吴县西柴里,追贬庾后曰夫人。六月,遣使拜百济王馀句为镇军将军、领乐浪太守。戊子,前䕶军将军庾希举兵反,自海陵入京口,晋陵太守卞耽奔于曲阿。秋七月壬辰,桓温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希,擒之,斩于建康市。乙未,立会稽王昌明为皇太子,皇子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内史。是日,帝崩于东堂,时年五十三,葬髙平陵,庙号太宗,遗诏以桓温辅政,依诸葛亮、王导故事。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尝与桓温及武陵王晞同载游版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下车,而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温既仗文武之任,屡建大功,加以废立,威振内外,帝虽处尊位,拱黙守道而已,常恐废黜。先是,荧惑入太微,寻而海西废,及帝立,荧惑又入太微,帝甚恶焉。时中书郎郗超在直,帝乃引入,谓曰:「命之修短,本所不计,故当无复近日事邪?」超曰:「大司马臣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及超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吾不能以道匡衞,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因咏庾阐诗云: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遂泣下沾襟。帝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恵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支道林尝言会稽有逺体而无逺神,谢灵运述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云。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