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 |
简体字版 |
维基 -> 真诰
《真诰》[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 该资料已通过字符识别与对应底本相连结。请参考字符识别相关使用说明,以了解如何纠正该资料中的错字。
作者 | 陶弘景 |
---|---|
成书年代 | 梁 |
版本 | ![]() ![]() 《正统道藏》本 |
数据项目 | ctext:338848 |
检索: |

「真诰」意为「真人口授之诰」,「真人」是道教对神仙人物的尊称,「诰」是上对下的一种诫勉。《真诰》系东晋杨羲、许谧、许翽等人的"通灵"记录。在陶弘景前,顾欢曾加以搜集整理,编成《真迹》一书。陶弘景勤加搜访,并加注解,编之《真诰》。书中内容庞杂,介绍了道教上清派的历史、传记和方术等,对道教其他派别也有所涉及。《真诰》认为「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真诰》重视《抱朴子》的金丹和守一,但认为「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
《真诰》奉上清法为"上道",认为高出旧天师道的"太清家"。崇尚诵经、存神、守一、斋戒。书中「上清真人」,"为老君之师",反映出上清派信仰特徵有异于旧天师道。此书描述佛有如神仙,反映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教的观念。
《真诰》也是精彩的文学作品,文字典雅,人物形象生动,描写了许多女仙下凡和凡人恋爱的故事。女仙教导凡夫俗子修炼,同她们一起过神仙生活。《隋书·经籍志》未见著录《真诰》。《三洞珠囊》多引其文。
1.叙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显示各种版本 (3)]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URN: ctp:wb80529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 | 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