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崇宁三年七月庚辰 (1104/8/1)"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后编
条件: 包含字词“崇宁三年七月庚辰 (1104/8/1)”
Total 1

卷九十六

4
崇宁三年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寅,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改定六曹,以士、户、仪、兵、刑、工为序,增其员数,仿《唐六典》易胥吏之称。 己卯,以复鄯、廓推赏,进蔡京守司空,封嘉国公。 庚辰,许将、赵挺之、吴居厚、安敦、蔡卞各转三官。 甲申,改鄯州为西宁州,仍为陇右节度。 辛丑,诏黜守臣进金助修宫庭者。 罢行水磨茶。 六月壬寅朔,图熈宁元丰功臣于显谟阁。 丙午,诏诸路州军未曾立学者,竝増置。 戊申,诏以荆国公王安石配享孔子。吏部尚书何执中请开学殿,使都人纵观。 壬子置书、画、算学,其生皆占经以试,其取士法,略如太学上舍三等推恩,以通仕、登仕、将仕郎为次。 戊午,诏:「重定、元佑、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合为一籍,通三百九人,刻石朝堂,馀竝出籍。自今毋得复弹奏元佑奸党。文臣曾任宰臣、执政官司马光等二十七人,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曾布、梁焘、王岩叟、苏辙、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黄履、张商英、蒋之奇。待制以上官,苏轼等四十九人:苏轼、刘安世、范祖禹、朱光庭、姚勔、赵君锡、马黙、孔武仲、孔文仲、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侥、赵彦若、赵卨、王钦臣、孙升、李周、王汾、韩川、顾临、贾易、吕希纯、曽肇、王觌、范纯粹、吕陶、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杨畏、邹浩、陈次升、谢文瓘、岑象求、周鼎、徐绩、路昌衡、董敦逸、上官均、叶涛、郭知章、杨康国、龚原、朱绂、叶祖洽、朱师服。馀官秦观等一百七十六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吴安诗、欧阳棐、刘唐老、王巩、吕希哲、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张保源、孔平仲、汤戫、黄隐、毕仲游、常安民、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頥、唐义问、余卞、李格非、陈瓘、任伯雨、张庭坚、马㳙、孙谔、陈郛、朱光裔、苏嘉、龚夬、王囘、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尹材、叶伸、李茂直、吴处厚、李积中、商倚、陈佑、虞防、李祉、李深、李之仪、范正平、曹葢、杨綝、苏昞、葛茂宗、刘谓、柴衮、洪羽、赵天佐、李新衡、钓衮、公适、冯百药、周谊、孙宗、范柔中、邓考甫、王察、赵珣、封觉民、胡端修、李杰、赵令畤、郭执中、石芳、李贲、金极、高公应、安信之、张集、黄策、吴安逊、周永徽、高渐、张夙、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紘、吴朋、梁安国、王古、苏迥、檀固、何大受、王箴、鹿敏求、江公望、曾纡、高士育、邓忠臣、种师极、韩治、都贶、秦希甫、钱景祥、周绰、何大正、吕彦祖、梁寛、沈千、曹兴宗、罗鼎臣、刘勃、王极、黄安期、陈师锡、于肇、黄迁、黄挟正、许尧辅、杨朏、胡良、梅君俞、冦宗颜、张居、李修逄、纯熈、高遵裕、黄才、曹盥侯、顾道、林肤、葛辉、宋寿岳、王公彦、王交、张溥、许安修、刘吉甫、胡潜、董祥、杨环寳、倪直孺、蒋津、王守、邓允中、梁俊民、王阳、张裕、陆表民、叶世英、谢潜、陈唐、刘经国、扈允、张恕、萧刓、赵越、滕友、江洵、方括、陈并、洪刍、周锷、许端卿、李昭玘、向训、陈察、锺正甫、高茂华、杨彦璋、廖正一、李夷行、彭醇、梁士能、武臣张巽等二十五人,张巽、李备、王献可、胡田、马谂、王履、赵希夷、任浚、郭子旗、钱盛、赵希德、王长民、李永、王庭臣、吉师雄、李愚、吴休复、崔昌符、潘滋、高士权、李嘉亮、王珫、刘延肇、姚雄、李基。内臣梁惟简等二十九人、梁惟简、陈衍、张士良、梁知新、李倬、谭扆、窦钺、赵约、王卿、冯说、曽焘、苏舜民、杨偁、梁弼、陈恂、张茂则、张琳、裴彦臣、李偁、阎守勤、王绂、李穆、蔡克明、王化基、王道、邓世昌、郑居简、张佑、王化臣。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王圭、章敦。 壬戌,蔡京奏:「奉诏令臣书元佑奸党姓名,恭惟皇帝嗣位之五年,旌别淑慝,明信赏罚,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皇帝书而刋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东壁,永为万世子孙之戒。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谨书元佑奸党姓名,仍连元书本进呈」。于是诏颁之州县,令皆刻石。有「长安石工安民当鑴」字,辞曰:「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者,海内称其正直,今谓之奸邪,民不忍刻也」。府官怒,欲加之罪,民泣曰:「被役不敢辞,乞免鑴安民二字于石末,恐得罪后世」。闻者愧之。考异:按元佑奸党姓名有二碑:一立于崇宁元年之九月,徽宗手书刻石置端礼门,凡百有二十人,首文彦博。明年九月,臣僚请颁端礼门石,刻于外路州军,即此也。一立于三年之六月,徽宗手书刻石,置文德殿门之东壁,凡三百九人,首司马光,又命蔡京书大碑,颁之天下。此在长编及宋纪具有明文。京所书者乃三百九人,非百二十人也。而陈桱《通鉴续编》于崇宁二年大书云:颁蔡京所书《元佑奸党碑》,刻石于州县。三年则但云重定元佑、元符党人,刻石于朝堂,反不及蔡京书碑事。薛应旗、王宗沐皆因之,舛谬极矣。今据《长编》、《宋纪》,悉为改正。 乙丑,诏内外官毋得越职论事,侥幸奔竞,违者御史台弹奏。 七月壬申朔,诏应入籍人父竝不得任在京差遣。 癸酉,以婉仪王氏为德妃。 戊寅,降授中大夫蒋之奇追复右正议大夫,念其进对之际,尝陈绍述之说也。 庚辰,诏自今大礼不受尊号,羣臣毋上表。辛卯,蔡京等言:「自开阡陌,使民得以田私相贸易,富者恃其有馀,厚立价以规利,贫者廹于不足薄,移税以速售,富者莫非膏腴而赋调反轻。贫者所存瘠薄而赋调反重,因循至今,其弊愈甚。熈宁初,神宗灼见此弊,遂诏有司讲究方田利害,作法而推行之。葢以土色肥硗,别田之美恶,定赋之多寡方为之帐,而步畞高下丈尺不可隐户给之帖,而赋调升合尺寸无所遗。以卖买,则民不能容其巧。以推收则吏无所措其奸,邦财自此丰民赋。自此省五路州县有经方田者,至今公私以为利。遭元佑纷更,美意良法未遍于天下,今检会熈宁方田敕,推广神考法意,删去重复,取其应行者为崇宁方田敕令格式》,乞付三省颁降施行」。从之。 八月庚子,诏诸路知州、通判増入「主管学事」四字。 壬寅,大雨,壊民庐舍,令收瘗死者。 甲辰,蔡京等上神宗正史。 丙午,门下侍郎许将罢。将居政府十年,不能有所建明。中丞朱谔劾将在元佑则尽更元丰之所守,居绍圣则阴匿元佑之所为,遂出知河南。谔,蔡京之党也。 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元书言,澧州醴陵县学生季邦彦试卷言涉谤讪。 辛酉,诏邦彦特送五百里外编管,其考校长,谕屏出学。 九月乙亥,以赵挺之为门下侍郎,吴居厚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㫖张康国为尚书左丞,刑部尚书邓洵武为尚书右丞。绍圣中,蔡京治役法,荐康国为属,及京当国,定元佑党籍,置看详讲议司,编彚章牍,康国皆预宻谋,故京引援之甚力。自福建转运判官不三岁入翰林为承㫖,遂登政府,复以其兄康伯代为翰林学士。 壬辰,诏诸路州学别置斋舍,以养材武之士。 初,东南六路粮斛,自江、浙起纲,至于淮甸,以及真、扬、楚、泗,为仓七,以聚蓄军储。复自楚、泗置汴纲,般运上京,以江、淮发运使董之,故常有六百万石以供京师,而诸仓常有数年之积。州郡告歉,则折纳上等价钱,谓之额斛。计本州岁额,以仓储代输京师,谓之代发。复于丰熟以中价收籴,榖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民以为便。本钱岁増,兵食有馀,及蔡京求羡财以供侈费,乃以其姻家胡师文为发运使,以籴本数百万缗充贡,擢户部侍郎。自是继者效尤,时有进献而本钱竭本竭则不能增籴,储积空而转般之法坏矣。 冬十月辛丑朔,大雨雹。 丁未,贤妃张氏薨。 初,蔡京使王厚招夏卓罗右厢监军仁多保忠,厚言保忠虽有归意,而下无附者,章数上,不听,京责厚愈急厚,乃遣弟诣保忠还,为夏逻者所获,遂追保忠赴牙帐,厚以保忠纵不为夏所杀,亦不能复领军政,使得之一匹夫耳,何益于事?京怒,必令以金币招之,夏乃㸃兵延渭、庆三路各数千骑,遣使求援于辽,朝廷命西边能招致夏人者,毋问首从,赏同斩级,又以陶节夫经制陜西、河东五路,在延州大加招诱,夏主遣使巽请,皆拒之,且令杀其放牧者,夏人遂冦泾原。戊午,围平夏城,河东节度使赵怀德等出降,夏人又入镇戎军,掠数万口而去。于是羌酋溪锡罗萨勒合兵逼宣威城,知鄯州高永年出御之,行三十里,为羌人所执,都尔伯谓其下曰:「此人夺我国,使吾宗族漂泊无处所」。遂杀之,探其心肝以食焉。溪锡、罗萨勒复焚大通河桥,新疆大震,事闻,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御史侯䝉徃秦州逮治,䝉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䝉谕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狱既具䝉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孟明,今羌杀吾一都䕶,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刈其肢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治,惟王厚坐逗遛,责授郢州团练使。 己巳,立九庙,复祀翼祖、宣祖。 庚午,贵妃邢氏薨。 甲戌,幸太学,官论定之士十六人,遂临辟雍,赐司业吴絪、蒋静四品服,学官推恩有差。 庚辰,诏上书邪等选人,除不得注知县、令、丞外,其职官录参、判、司、簿、尉,竝许差注。 时虽设辟雍太学,以待士之升贡者,然州县犹以科举贡士,蔡京以为言。 丁亥,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凡试礼部法竝罢,而每岁试上舍生,则差知举如礼部法云。 丙申,祀圜丘,大赦。应系贬谪官员,除元佑奸党籍及别有指挥不许移放之人外,未量移者与量移。 十二月乙丑,嘉国公蔡京进封卫国公。 乙巳,升通远军为巩州。 复封孔子后奉圣公端友为衍圣公。 是岁,诸路蝗。 桂州黎洞蛮杨晟免等内附。时蔡京务开边,知桂州王祖道欲乘时徼利,乃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土。夸大其辞,言:「向慕者百三十洞、五千九百家、十馀万口,其旁通江洞之衆,尚未论也。王江在诸江合流之地,山川形势,据诸洞要会,幅员二千里。宜开建城邑,控制百蛮,以武臣为守,置溪洞司主之」。 同知枢宻院事安敦卒。宋史不书,今据陈桱通鉴续编増入。赠特进。后二年,敦长子郊擢福建转运判官,登对,归与客言:「穆若之容,不合相法,终当有播迁之厄」。客告其语,此据玉照新志。坐指斥乘舆诛,流其弟邦于涪州,而追贬敦单州团练副使,其祀遂絶。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