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元丰元年七月 (1078/8/11 - 1078/9/8)"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后编
条件: 包含字词“元丰元年七月 (1078/8/11 - 1078/9/8)”
Total 4

卷八十三

5
元丰元年春正月庚戍,诏河北转运司,令所在长吏祷名山灵祠,以旱故也。 戊午,命判太常寺陈襄、集贤校理黄履、李清臣、王存详定郊庙奉祀礼文,帝甞询天地合祭是非,履对曰:「本朝冬至祭天南郊,夏至祭地北郊,每嵗行之,皆合于古,犹以有司摄事为未足以尽志,于是三嵗一郊而亲行之,所谓因时制宜者也。施之于今,诚不可易,惟合祭之非,在所当正。然今日礼文之失,非独此也,愿勅有司,正羣祀,为一代损益之制」。于是遂置局详定,命履董之。履,邵武人也。 权发遣三司使李承之言:「近年朝廷寛假资格稍高之人,为其衰迟,或不任事,未欲遽令休退,故置提举管勾宫观之职,不立员数,而臣僚趋闲贪禄,冒居无耻,或精神未衰,便私避事,亦求此职。乞今后在京宫观,毋得过十五员,诸路倍之,如有除授,令依例待阙」。诏:自今陈请宫观者,年六十以上聴差,仍毋过两次。 庚申,御宣德门,召从臣观灯。 ,以太皇太后疾,驿召天下医者。 闰月辛巳,以翰林侍读学士、提㸃中太一宫吕公著兼端明殿学士、知审官院。 戊子,以监察御史里行彭汝砺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辞日,上疏论时事,言:「今不患无将顺之臣,患无谏诤之臣,不患无敢为之臣,患无敢言之臣」。帝察其忠,慰谕久之。 己丑,诏赠尚书令韩琦依赵普故事,三省长官、尚书令为尤重赠者,必兼他官,唯普与琦乃单赠。至是,又诏虽当追策,不更加师保,葢贵之也。 壬辰,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孙固同知枢密院事。初,固言王安石不可为宰相,及新法行,数议事不合出补外。至是,帝思其先见,召知开封,遂大用之。 己亥,太傅兼侍中致仕曾公亮卒。恩礼视韩琦始谥忠献,礼官刘挚驳曰:「丞相居三事,不闻荐一士,安得谓忠家累千金,未甞济一物,安得谓献」衆不能夺,改宣靖配享英宗,庭御篆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勲之碑」。公亮谨畏周密,然性吝啬,殖货至钜万力,荐王安石以间韩琦,更张庶事,不能救正,持禄固宠,为世所讥。 签书枢密院曾孝寛以父忧罢。 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凡十九日乃散。 庚戍,濮国公宗谊薨。甲寅,弟宗晖袭封濮国公。 戊辰,诏赦安南战棹都监杨从先等,仍论功行赏。 三月辛巳,虑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释之。 御迩英阁,黄履进讲周礼八柄,帝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而八柄非太宰所得与,何也?」履曰:「八柄以驭羣臣,驭者,主道也,故非太宰所与」。帝曰:「善」。考异:宋史神宗纪云:沈季长进讲周礼八法」。按太宰之职唯八柄,八统言诏王,故曰非太宰所得,与若八法,则太宰自主之矣。纪误无疑,黄履传不载此事,其为履与季长,未知孰是,今姑从续资治通鉴。 壬午,吕公著读后汉书毕,帝留公著极论治体至三皇无为之道,释老虚寂之说,公著问,帝曰:「此道高逺尧、舜能知之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知之,然常以知人、安民为难,此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论前世帝王曰:「汉高祖、武帝有雄材大畧,高祖称吾不如萧何,吾不如韩信。至张良,独曰吾不如子房。葢以子房道高,尊之,故不名。公著曰:「诚如圣谕」。帝又曰:「武帝虽以汲黯为戆,然不冠则不见,后虽得罪,犹以二千石禄终其身」。公著曰:「武帝之于汲黯,仅能不杀而已」。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公著曰:「太宗所以成帝业者,以能屈己从谏耳」。帝临御日久,羣臣畏上威严,莫敢进规。至是,闻公著言,竦然敬纳之。 癸未,诏内外文武官各举堪应武举者一人。 广南西路经畧司乞教阅峒丁,从之。 乙未,御崇政殿阅诸军。 辰、沅猺贼冦边州,兵击走之。 夏四月辛亥,高丽遣使诣辽,乞赐鸭渌江以东地,不许。 丙辰,诏增置两浙路提举官。 庚申,诏除九经外,馀书不得出界。 癸亥,太白昼见。 乙丑,封虢国公宗谔为豫章郡王。 丙寅,曹村决河口塞。戊辰,诏名其埽曰灵平。 五月甲戍朔,赐塞河役死家钱。 六月癸夘朔,日有食之。 甲辰夜,东南有光烛地,大星出匏瓜,裂于内阶,声如雷。 乙巳,诏以灵平埽功,迁太常博士苗师中等各一官。 是月,开封鞫相州民讼,事连判官陈安民、安民甞以相州坐失入死罪,属其甥大理评事文及甫,求援于呉充之子安持,及甫,充壻也,知谏院蔡确言事闗大臣非开封可了,遂移御史台。时狱起皇城,卒事多不雠,中丞邓润甫、御史上官均按之,与府狱同,王圭奏遣确诣台参治确、鍜、鍊为狱,润甫、均密奏确惨掠诸囚,确伺知之,即劾二人庇有罪,又任残贼吏,日引诸囚如使者,虑问状,囚称寃,辄苦辱之,帝颇疑其滥,遣谏官黄履、内侍李舜举审覆囚,不知为诏使,无敢一辞异,于是皆抵罪,而润甫、均并罢,确遂代润甫为中丞,呉充上表乞罢相及阖门待罪者三四,帝遣中使召令出视事,确屡率言事官登对,言罪陈安民太轻,帝曰:「此何足深罪?卿軰但欲共攻呉充,去之,是何意也?」以确弹札还之,言者乃已。 秋七月癸酉朔,以西上閤门使韩存宝为忠州团练使,经制泸州纳溪夷。初,纳溪砦民与罗茍夷竞鱼误杀夷人,吏为按验,夷忿谓汉杀吾人,官不偿我骨价,反暴露之,遂叛犯纳溪砦。提㸃刑狱穆珦言:「纳溪去泸一舍,罗茍去纳溪数里,今托事起端,若不加诛,则乌蛮观望,为害不细」。故有是命。 丁酉,御史黄亷言:「前嵗科场逐经发解人数不均,乞于逐经内各定取人分数,均收所长,以専士习」。诏:「自今在京发解并南省考试诗、书、易各取三分,周礼》、《礼记通取二分。 己亥,诏齐州预备水灾。 庚子,吕公著上疏曰:「曹村埽决,圣心恻然,即议闭塞,功未逾时而有成患,不阅嵗而寻弭,实由陛下至诚爱物之心,天相神助,殆非人力,近日数起诏狱,有司酷于鍜鍊,比至临决,多从末减,昔于定国一郡决曹耳,犹以阴德有报,况于万乘之尊,固宜受福无疆,施于万世。然臣愿陛下亲正士、距壬人,必有忍以济事功,推内恕以及人物,于以崇起忠厚,保合太和,则易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诗所谓干禄百福,子孙千亿者,葢将以类而应」。未几,公著入对,帝迎谓曰:「览卿所奏,深得人臣进规之义」。时狱犴寖蕃,而帝继嗣不广,公著辞顺而意婉,故嘉纳之。 八月癸夘,蕃将讷儿温禄尊谋叛伏诛,方鬼章犯境,时列帐纳儿温及禄尊率部族叛附之,既来降,又隂与董氊通,事闻,诏知岷州种谔集酋长斩之,以妻女、田産赐包顺。 丁未,诏河北被水者蠲其租。 己巳,诏滨、棣、沧三州被水民以常平粮贷之。 庚午,诏青、齐、淄三州给流民食。 九月癸酉,交趾来贡。 癸未,李乾德表乞还广源等州县,诏不许。乙酉,以端明殿学士、戸部侍郎吕公著,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薛向并同知枢密院事。公著既就职,与同列奏事毕,独留谢,因言:「自熈宁以来,朝廷论议不同,端人良士,例为小人排格,指为沮坏,法度之人不可复用,此非国家之利也,愿陛下加意省察」。帝曰:「然,当以次收用之。向干局絶人,尤善商财,计算无遗策,然不能无病民,所上课间失实时,方尚功利,王安石从中主之,御史数有言,不聴也,向以是益得展奋。至于论兵帝所通畅明决,遂由文俗吏得大用其事。公著甚恭,既久,公著亦稍亲之,议事颇相左右。 诏祀天地及配帝,并用特牲。 冬十月甲辰,命元绛参定传法院新编法宝録。考异:玉海太平兴国五年,作译经院,八年,改译经院为𫝊法院。大中祥符六年,参政赵安仁等纂集新经并所降制诏,赐名《祥符法宝録,御制序赐之。景佑三年,诏续修法宝録》。四年,吕夷简上所定《景佑法宝新録》,请御制序。元丰元年十月甲辰,命参政元绛参定𫝊法院。新编法宝録。按𫝊法者,院名也。法宝録者,书名也。《宋史神宗纪于元丰二年六月戊申书曰:命蔡确参定,编修传法宝録,以新编为编修合院名于书名,误矣。且元绛、蔡确两次参定,例当并书,不应记后而遗前。今据玉海第五十八巻及第二百六十八卷于元年补书绛之参定,而二年则正纪之误焉。庚戍,定秋试诸军赏法。 辛亥,韩存宝召乌蛮酋乞弟等共击罗茍荡五十六村十三囤,乞弟斧望个恕之子也。 初,韩绛、曾布、甞建议复肉刑,至是,复诏辅臣议。吕公著曰:「后世礼教衰而狱讼繁,肉刑若复将有踊贵屦贱之讥,或欲劓刖死囚以试之。公著曰:不可,试之不死,则此法遂行矣」。议遂寝。 十一月己丑,命宋敏求等详定正旦御殿仪注。 癸巳,辰州猺贼叛,诏沅州兵讨之。 己亥,罢文武功臣号。 十二月辛丑朔,诏提举司天监集厯官考算辽高丽、日本厯,与本朝奉元厯同异闻奏。其后,厯官赵延庆等言:「辽己未年气朔与宣明厯合。日本戊午年,气朔与辽、厯相近,高丽戍午年朔与奉元厯合。其二十四气内有七气时刻,并逐月太阳过宫日数时刻不同。 丙午,日中有黑子如李,凡十三日乃散。 辛亥,録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释之。 丙辰,诏青州民王贇以复父讐,免死,刺配邻州。 戊午,复置大理狱。帝谓国初废大理狱非是,诏曰:「京师官寺,凡有狱,皆系开封府司録司及左右军巡三院,囚逮猥多,难于隔讯。又暑天瘐死者衆,因縁流滞,动涉嵗时,参稽故事,宜属理官,可复置大理狱」。于是中书言:「应三司及寺、监等公事,除本司公人杖笞罪,非追究者随处裁决,馀并送大理狱,结㫁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専主推鞫」。从之。 己未,诏罢都大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 甲子,以婉容邢氏为贤妃。 诏罢三司推勘公事官。 帝每愤契丹倔强侵侮,有复幽燕之志,即景福殿库,聚金帛为兵费,是嵗始更库名,自制诗以掲之曰:「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凡三十二库,后积羡赢,又掲以诗曰:「每䖍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帝将有事于幽燕,已与大臣定议,乃诣庆寿宫白其事。太皇太后曰:「储蓄赐予,备乎?铠仗士卒精乎?」帝曰:「固已办之矣」。后曰:「事体至大,吉凶悔吝生乎动,得之不过南面受贺而已。万一不谐,则生灵所系,未易以言。茍可取之,太祖、太宗收复久矣,何待今日?」帝曰:「敢不受教」。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