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大中祥符元年四月 (1008/5/8 - 1008/6/5)"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后编
条件: 包含字词“大中祥符元年四月 (1008/5/8 - 1008/6/5)”
Total 9

卷二十六

10
臣乾学曰:「澶渊之役,寇莱公尝画百年无事之䇿矣,而真宗畏事厌兵,曰百年后,当有捍御之者,遂使淫后姧臣邀盟结好,嵗遗金缯以资敌,坐失机㑹,至于子孙,民力已殚,虽明君贤相,犹难为功,况昏庸如徽宗,姧贪如蔡京、童贯而办此耶?朱子曰:太宗、真宗之朝,可以有为而不为。又曰:真宗东封西祀,縻费巨万计,不曽做得一事,岂非有慨于此而言乎?惜哉!甲戌,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诣阙请封禅,对于崇徳殿,帝令引进使曹利用宣劳而谕之曰:「封禅大礼,歴代罕行,难徇所请」。良等进而言曰:国家受命五十年,已致太平,今天降祥符,昭显盛徳,固宜告成岱狱,以报天地」。帝复曰:「此大事,不可轻议」。良等又曰:「嵗时丰稔,华夏安泰?愿上答灵贶,早行盛礼」。诏赐缗帛遣之,知州邵晔又率官属抗表以请,亦不允。 己卯,兖州并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诣阙请封禅。 壬午,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耆夀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诣东上閤门,凡五上表请封禅。夏四月辛卯朔,天书又降于大内之功徳阁。 甲午,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泰山,遂遣官告天地、宗庙、岳渎诸祠。乙未,以知枢宻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并为封禅经度制置使。初,议封禅未决,帝以经费问权三司使丁谓,谓曰:「大计固有馀矣」。议乃决,即诏谓计度泰山路粮草,引进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相度行营道路,翰林学士晁迥李宗谔杨亿龙、图直学士杜镐、待制陈彭年与太常礼院详定仪注。王旦请依郊禋故事,面命五使,帝曰:「升中大礼,五使之职,当于中书、枢宻院以班次领之」。丙申,以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为礼仪使、冯拯为仪仗使,陈尧叟为卤簿使,赵安仁为桥道顿逓使,其礼仪、桥道顿逓使事,令拯尧叟分掌之。钦若、安仁并判兖州,仍更迭徃乾封县,禁于泰山樵采者。山下工役,无得调发丁夫,止用兖郓州兵行宫除前后殿外,馀悉张幄幕、金帛、刍粮,委三司规度收市,或转输供用,他所须物,悉自京辇致,无得輙有科率。发陜西上供木,由黄河浮筏郓州,给置顿之费。 诏东都縁路禁采捕修建行宫,无得侵占民田,扈驾步骑,輙蹂践苗稼者,御史纠之。壬寅,帝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仍録题解,摹印以示之。初于殿廊设幔,列坐席,标其姓名,又掲榜表其次序,令视讫就坐。命翰林学士李宗谔等八人为考官。帝遍至幄次,谕宗谔等务极精详,勿遗贤俊。翌日,又命宗谔等出诸科义,题刻板模本,遣中使就坐给之。宗谔等上所定进士文巻,诏宰相覆考讫,乃临轩赐进士郑人姚晔等及第、出身有差。先是,谢恩始令释褐,是日,特赐緑袍鞾笏,即命以职。 丙午,诏作昭应宫以奉天书。 时上封事者言:「两汉举贤良,多因兵荒灾变,所以询访阙政。今国家受瑞建封,不当复设此例」。于是悉罢吏部科目。丙辰,诏太祖、太宗朝诸路所献祥禽异兽,皆在苑囿,可上其数,俟封禅礼毕纵之。 遣使驰诣岳州,采三脊茅三十东,备藉神缩酒之用。有老人董皓识之,授皓州助教,赐束帛。戊午,诏东廵取郓州临酅路赴泰山。礼毕,幸兖州。取中都路还京。 先是,监察御史张士逊为贡院监门官,时贡举初用糊名之法,士逊白主司,有亲戚在进士中,明日当引试,愿出以避嫌。主司不聴,乃自言引去。帝是之,记名于御屏,遂诏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是月,江南转运使阙,中书进拟人数见郤,帝乃自除士逊为之。士逊谒宰相王旦于政事堂,自言骤领使职,愿闻善教,旦从容曰:「朝廷𣙜利至矣!」士逊起谢士逊,后徙广西、河北,毎思旦言,不敢妄有兴建云。 五月壬戌,王钦若言泰山下醴泉出锡山、苍龙见,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奏罢内帑所助钱八万缗。于是又请辇本路金帛刍粟四十九万赴京东,以助祀事。帝曰「士衡临事有心力」遂赐褒诏,因留士衡于澶州,管勾东封事。 有司详定仪注,请于泰山上置圜坛,径五丈,髙九尺,圜坛东南置燎坛,髙一丈二尺,方一丈,山下封祀坛如圜丘,制社首坛如方丘制,又为瘗堋于壬地及天地、玉牒、玉册、石䃭、金玉匮、受命寳之制甚备,诏悉从之。 丙寅,命王旦、冯拯、赵安仁等分撰玉牒、玉册文,帝谕之曰「其文当首叙上天降鉴,符瑞沓委,次述为民祈福之意」。 初,有司请依唐故事,皇帝告庙出京,泰山、社首山并用法驾。帝以前诏惟祀事丰洁,馀从简约,于是改用小驾仪仗,寻改小驾名曰鸾驾。 辛未,赵安仁奏,得太仆寺状,金玉辂合先赴泰山,辂髙二丈三尺,濶一丈三尺,所经州县城门桥道有隘狭,请令修拆。帝曰:「若此,则劳人矣。可于城外过,有坟墓处避之」。 三司假内藏库银十万两,从之。 甲申,放后宫一百二十人,厚资遣之。 六月壬辰,详定所上《封禅仪注》,帝览之曰「此仪久废,非典礼具备,岂为尽美」即手札疑难凡十九事,令五使参议厘正而行之。 命都官员外郎孙奭至契丹境上,告以将有事于泰山。 先是,五月丙子,帝复梦向者神人,言来月上旬,复当赐天书于泰山,帝即宻谕王钦若,于是,钦若奏:是月甲午,木工董祚于醴泉亭北见黄素书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居正见其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钦若等就取得之,遂建道塲,明日,跪授中使,捧诣阙,奏至,帝亟召王旦等谕其事,欲自出奉迎,即命旦为导卫使,具仪仗,奉迎天书,安于含芳园之正殿,帝再拜受,授陈尧叟启封,其文曰:「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夀歴遐嵗」。读讫,召百官示之,时久雨顿晴,景色澄廓,苑中有云五色读天书,次黄云如鳯驻殿上。 赐文武百官泰山醴泉。 庚戌,曲赦兖州繋囚流罪以下。 辛亥,羣臣上尊号曰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寳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 秋八月己丑朔,上太祖尊諡曰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徳𤣥功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徳文武大明广孝皇帝。 命详定仪注官晁迥而下,习泰山圜台封祀仪于都亭驿。 乙巳,令天下禁屠宰一月,自十月始。 己酉,王钦若来朝,献芝草八千馀本。 九月戊午,令有司勿奏大辟案。 己未,诏告太庙,以芝草、嘉禾、瑞木列于天书辇前,及陈于六室。 庚申,命兵部侍郎向敏中权东京留守。 皇城使刘承圭诣崇政殿上新制天书法物,有鹤十四来翔天书,扶侍使丁谓奏双鹤度天书辇,飞舞良久。翌日,帝顾谓曰:「昨所睹鹤,但于辇上飞度,若云飞舞良久,文则文矣,恐不为实,卿当易此奏也」。谓再拜曰:「陛下以至诚奉天,以不欺临物,正此数字,所繋尤深。皇帝徽猷,莫大于此。望付中书,载于时政记」。帝俛首许之。 癸亥,奉天书于朝元殿。甲子,扶侍使等奉天书,升玉辂,赴太庙南城门内幄殿。有顷,车驾至,诣幄殿酌献讫,奠告六室,至太祖、太宗室,告以严配之意,帝涕泗交下,行祀,次白云如龙鳯,仙人正在庙室上,有鹤十四来翔。 庚辰,赵安仁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六千七百馀本。 乙酉,帝亲习封禅仪于崇徳殿。初,礼官言无帝王亲习之文,帝曰:「朕以逹寅恭之意,岂惮劳乎?」 是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皆大稔,米㪷钱七文。 冬十月庚寅,诏:「所经州县,采访民间不便事并市物之价,车服权衡、度量不如法者,举仪制禁之。有竒才异行隠沦不仕者,与所属长吏论荐。鳏寡惸独不能自存者,量加振恤。官吏政迹尤异,民受其恵,及不守亷隅、昧于政理者,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为鄊里所称者,并条析以闻。官吏知民间利病者,亦为録奏。 司天言五星顺行同色。辛卯,车驾发京师,奉侍使、奉天书先导。 辛丑,次郓州。壬寅,驻跸。知制诰朱巽言,奉玉册、玉牒至翔銮驿,有神光起昊天玉册上,亟遣翰林学士李宗谔驰徃致谢。丙午,次翔銮驿。 丁未,法驾入乾封县奉髙宫,帝即诣昊天玉册前,焚香再拜,以谢神光之贶。 占城、大食诸蕃国使以方物迎献道左,大食蕃客李麻勿献玉圭,长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自西天屈长者,云谨守此。俟中国圣君行封禅礼,即驰贡之。 戊申,帝斋于穆清殿。王钦若等献芝草三万八千馀本。 己酉,五色云起岳顶,帝与近臣登后亭望之,名亭曰瑞云。知制诰朱㢲奉玉册牒及圜台行事官并先升山,上以回马岭至天门,路险絶人给横板各二两,首施彩帛,㢲亲从卒推引而上。庚戌,昼漏未上五刻,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乗金辂,备法驾,至山门,改服鞾袍,乗步辇以登,卤簿仗卫列于山下,黄麾仗卫士亲从卒,自山址盘道至太平顶,凡两步,一人彩绣相间供奉马,止于中路御帐,亚献寕王元偓、终献舒、王元偁、卤簿使陈尧叟从登,有黄云覆辇,上道经险峻,必降辇步进,有司议益扶卫,皆却之,导从者或至疲顿,而帝辞气益壮,至御幄,召近臣观玉女泉及唐髙宗、明皇二碑,前一夕,山上大风,裂帟幕,迟明未已,及帝至,天气温和,纎萝不动,奉祀官㸃检习仪于圜台,祥光瑞云交相晖映,是夕,山下罢警场。 辛亥,享昊天上帝于圜台,以太祖、太宗配。命羣官享五方帝诸神于封祀坛,仪卫使奉天书于上帝之座,帝衮冕奠献,侍从、导卫悉减去,茀翟止于壝门,笼烛前导亦撤之。摄中书侍郎周起读玉册玉牒,文帝饮福,摄中书令王旦跪称曰:「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三献毕,封金玉匮,摄太尉王旦奉玉匮,置于石䃭,摄太尉冯拯奉金匮以降,将作监领徒封䃭。帝登台阅视讫,还御幄。司天监奏庆云绕坛,月有黄辉氛,宰臣率从官称贺,山下𫝊呼万嵗,振动山谷。帝即日还奉髙宫,百官奉迎于谷口,日有冠戴,黄气纷郁。 壬子禅,祭皇地祗于社首山,如封祀之仪,前夕隂晦,风势劲猛,不能然烛,及行事,风顿止,天㝢澄霁,烛焰凝然,封䃭讫,紫气䝉坛,黄光如星,绕天书匣,悉纵四方所献珍禽竒兽于山下,法驾还奉髙宫,日重轮,五色云见,诏以奉髙宫为㑹真宫。 癸丑,有司设仗卫宫悬于朝觐坛下,坛在奉髙宫之南,帝服衮冕,御坛上之夀昌殿受朝贺,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文武官并进秩加恩。 赐天下酺三日。改乾封县为奉符县。泰山下七里内禁樵采,大宴穆清殿,又宴近臣及泰山父老于殿门,赐父老时服、茶帛。 甲寅,车驾发奉符县,次太平驿。是日,始复常膳。帝劳王旦等以久食蔬,旦等皆再拜马。知节独言:「蔬食唯陛下一人,臣等在道,未尝不私食肉」。帝顾旦等曰:「知节言是否?」旦再拜曰:「诚如知节言」。知节为人,质直类此。 丙辰,次兖州,以州为大都督府。 十一月戊午朔,上服鞾袍,诣文宣王庙酌献,孔氏家属陪列,有司定仪,止肃揖,帝特再拜。又幸叔梁纥堂,命刑部尚书温仲舒等分奠七十二子、先儒暨叔梁纥顔氏,帝制賛刻石庙,中复幸孔林,以树木拥道降舆,乗马,至文宣王墓奠拜,诏加諡曰𤣥圣文宣王,仍修葺祠宇,给近便十户奏茔庙。翌日,又遣吏部尚书张齐贤等以太牢致祭,赐其家钱三十万、帛三百疋,以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佑为奉礼郎,近属授官及赐出身者六人,又追封叔梁纥为鲁国公,顔氏为鲁国夫人人,伯鱼母亓官氏为郓国太夫人。又追諡齐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庙,周文公曰文宪王,曲阜县立庙。 己未,帝御回銮覃庆楼观酺,凡三日。 ,发兖州。丁卯,次范县。赐曲阜县《𤣥圣文宣王庙《九经》、《三史》,令兖州选儒生讲说。又赐太宗御制御书。又以经史赐兖州。 丙子,发陈桥,次含芳园。时近辅、淮甸、京东、河朔之民,自泰山迎候车驾者,道路不絶。 丁丑,车驾至自泰山,扶侍使丁谓奉天书归大内,赐百官休假三日,中书枢宻院一日,帝之廵祭也,徃还四十七日,未尝遇雨雪,严冬之候,景气恬和,咸以为诚感所致。 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丁谓请以祥瑞编次撰賛绘画于昭应宫,从之。 甲申,命王旦摄太尉,奉上太祖、太宗諡册,礼毕,亲享六室。 乙酉,大宴含光殿,劳旋也。 十二月辛卯,御朝元殿受册尊号。 命丁谓、李宗谔等编修封禅记,从陈彭年之请也。 丁酉,内出泰山封祀上尊酒及玉女白龙、王母池水新醴泉赐辅臣。诏东京留守司及在京掌事内臣不该赐物者特给之。诏江、淮发运司,部内各留三年之储,以备水旱。先是,江、淮米悉运送京师,至是,司天监言扬、楚之分当水旱为沴,防患故也。 庚戌,置京新城外八厢。帝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 辛亥,命户部尚书冦凖知天雄军兼驻泊都部署。契丹使尝过大名,谓凖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凖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凖不可耳」。吕中曰:「君子内则小人,外小人内则君子,外当冦凖之主,亲征也,恐钦若有以沮其议,则出于天雄军及钦若之用国事也,恐冦公有以夺其议,则亦出于天雄军。然君子在朝廷则朝廷重,在边郡则边郡重,此冦公所以起北使敬畏之心欤?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