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雍熙元年七月庚申 (984/8/11)"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后编
条件: 包含字词“雍熙元年七月庚申 (984/8/11)”
Total 1

卷十一

10
遣翰林学士宋白乗传祭白马津,沈以太牢加璧焉,河决将塞故也。 乙夘日,本国僧奝然自其国来入朝,言国主姓王氏,自始祖至今凡六十四世,八十五王矣,文武僚吏亦皆世官,帝闻之叹息,谓宰相曰:「此岛夷耳,尚存古道。中国自唐季海内分裂,五代世数尤促,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父祖业,朕虽徳不及往圣,然孜孜求理,未尝敢自暇逸,冀上穹降鉴,使运祚悠逺,大臣亦世守禄位,卿等宜各尽心辅朕,无令逺夷,独享斯庆也」。 丙午,选秘书丞杨延庆等十馀人分知诸州,帝因谓宰相曰:「刺史之任,最为亲民,茍非其人,民受其祸。昔秦彭守颍川,教化大行,境内乃有鳯皇、麒麟、嘉禾、甘露之瑞」。宋琪曰「秦、彭一郡守,政善而天应之若此,况君天下者乎」丁巳,帝谓宰相曰:「夏州蕃部强悍难制者,皆委身归顺,凡得种族五万馀帐。朕亦虑转饷劳扰,止令赍茶于蕃部中贸易,以给军食,未尝发民输送也」。又谓李继捧曰「汝在夏州,用何道制蕃部」对曰「戎人狡狠,臣但羁縻而已,非能制也。 己未,滑州言河决已塞,羣臣称贺,帝作平河歌以美成功,蠲水所及州县民今年田租。 癸未,以涪陵王子徳恭徳隆为刺史,壻韩崇业为静难军司马。 己丑,召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帝曰:「春气暄和,万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宜令侍従」。词臣各赋诗,赏花赋诗自此始」。考异:明年四月,赏花钓鱼,又赋诗,此但赏花㑹,要以为曲宴,自明年始,今两存之。 壬申,幸含芳苑宴射,谓宰相宋琪曰:「此地三数年不一,至固非数出逰宴也」。时刘继元、李继捧等皆侍坐,琪因賛颂神武,与李昉等各赋诗,帝为和赐之。是春,宰相奏事退,帝谓曰:「卿等所奏簿书,乃是常事,唯时务不便,须极言无隠,朕当裁酌而行,茍言不当,亦不责也」。 夏四月乙酉,泰山父老千馀人复诣阙请封禅。戊子,羣臣上表请封禅,表凡三上。甲午,诏以今年十一月有事于泰山。是日,幸金明池,观习水战,谓宰相曰:「水战,南方之事也。今其地已定,不复施用,时习之,示不忘武功耳」。因幸讲武台,閲诸军驰射,有武艺超絶者,咸赐以帛。还,登琼林苑北榭,赐従臣饮,掷钱于楼下,俾伶人争取极欢而罢。 丙申,诏扈蒙、贾黄中、徐铉等同详定封禅仪注。己亥,命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四人修自京抵泰山道路。庚子,以宰相宋琪为封禅大礼使,翰林学士宋白为卤簿使,贾黄中为仪仗使。宋琪等议所过备仪仗导驾,帝曰:「朕此行盖为苍生祈福,过自严饬,非朕意也」。乃诏惟告庙及至泰山下用仪仗,所过不须陈设。五月,卒亥,幸城南观麦,赐刈者钱帛。还,幸玉津园观鱼宴射,谓近臣曰:「朕观五代以来帝王,始则勤俭,终乃忘其艰难,覆亡之速,皆自贻也。在人上者,当以为戒」。罢诸州农师。 丁丑,乾元、文明二殿灾。 以将作监丞李元吉、丁顾言为堂后官,赐绯衣、银带、象笏。京官任堂后官自此始。 盐鐡使王明请开江南盐禁,计嵗卖盐五十三万五千馀贯,其二十八万七千馀贯给盐与民随税,収其钱二十四万馀贯,聪商人贩易,收其算,従之。六月丁亥,诏求直言。 壬辰,诏天下幕职、州县官上书言事,凡民俗利害、政令否臧,并许于本州附传置以闻。先是,转运使及知州、通判皆得上书,而州县官属则否,帝虑下情壅塞,故降是诏。 丙申,草泽有上书言时政者,引对其词狂悖,帝不之罪,慰谕而遣之。 己丑,遣使诸路察狱。 镇安节度使、守中书令石守信卒,諡武烈。庚子,始令诸州十日一虑囚。 壬寅,帝谓宰相曰:「封禅之废已久,今时和年丰,行之固其宜矣。然正殿被灾,遂举大事,或未符天意。且炎暑方炽,深虑劳人」。乃诏停封禅,以冬至有事于南郊。 秋七月壬子,改乾元殿为朝元殿,文明殿为文徳殿,丹鳯门为乾元门。 乙夘,诏:「御史鞫狱,必须躬亲,毋得専任胥吏。庚申,改匦院为登闻鼓院,东延恩匦为崇仁检院,南招諌匦为思諌检院西申寃匦为申明检院北通𤣥匦为招贤检院,仍令諌院依旧差諌官一员主判。 八月辛夘,契丹东京留守耶律穆济奏,女真珠卜奇萨里等八族乞举衆内附,诏纳之。 癸巳,有布衣以皂囊封书献者,帝览之,谓宰相曰:「比来上封事者,多不知朝廷次第,所言率孟浪,本欲下情上达,庶事无壅,故虽狂悖,亦与容纳」。宋琪曰:「小人章疏,陛下尽与披详,善恶贤愚,难逃天鉴。茍百事之中,一二可采,国家之利也」。 右补阙、知睦州田锡应诏上疏,其略曰:「今陛下有所因,方渴闻至言有所为,方切待直諌,引咎自诫,修徳弥新,臣谓责在近臣而不在圣躬,罪在谏官而不在陛下。近陛下有朝令夕改之事,由制敕所行,时有未当,而无人封驳者,给事中若任得其人,制敕若许之封驳,则所下之敕无不当,所行之事无不精,编为格式,岂有朝令夕改之弊?臣所以谓责在近臣而不在圣躬,臣又见陛下有舍近谋逺之,事由言动,未合至理,而无人敢谏诤者,是左右拾遗补阙之过也。加以时久升平,天下混一,致陛下以升平自得,功业自多,不知四方虽寜,万国虽静,然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方欲为民求福,报天之功,有事于泰山,展礼于上帝,人谋虽克,天意未従火于禁中,将警悟于英主,诏下海内,遂布告于舆人,臣所以谓罪在諌官,不在陛下,臣死罪,死罪。 丁酉,帝亲祠太乙宫。 九月,知夏州尹宪袭击李继迁,斩首五百级,获其母妻俘千四百帐,继迁仅以身免。考异:李焘曰:本纪、实録载此事于十月庚寅,盖据奏到耳,今移见九月。吕诲正恵公。补传云:保安军奏𫉬李继迁母,太宗喜甚,时冦凖为枢宻副使,上独召凖,谋凖退,过宰相幕次不入,公使人邀至,曰:陛下召公何为?凖曰:议边事耳。公曰:陛下戒公弗言于某乎?凖曰:不然。公曰:若边鄙常事,枢宻之职,某不必与闻。若军国大计,某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凖以获继迁母告,公曰:何以处之?凖曰:欲斩于保安北门外,以戒凶逆。公曰:陛下以为何如?凖曰:以为然,令凖之宻院行文书尔。公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公少缓其事,某将覆奏之。即召閤门吏使奏上请对。上召入,公见上,具道凖言,且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髙祖曰:愿公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不顾其亲,况继迁胡夷悖逆之人哉?且陛下今日杀其母,而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树怨雠而益坚其叛心尔。上曰:然则奈何?公曰:以臣之愚,谓宜置于延州,使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亦可以系其心,而其母死生在我矣。上抚髀称善,曰:㣲卿,几误我事。即従公谋。其母后病,死于延州,继迁寻亦死,其子竟纳欵请命」。按司马光记闻有此,吕诲补传及其祖端传所载并同。考騐乃与正史不合,获继迁实雍熙元年九月,此时端犹未参政,凖亦未入枢府。淳化二年四月,凖始为副,九月改同知。淳化四年六月凖罢,端始参政。五年九月,凖亦参政,与俱在中书。至道元年四月,端拜相,凖参政如故。至道二年七月,凖罢参政,端居相位如故。咸平元年十月,端罢相,端在中书首尾凡六年,其初为参政,凖即罢枢副矣。补传及记闻必误,况获继迁母时,端及凖俱未显也,今不取。淳化五年四月,诏削夺继迁所赐姓名,或凖因是建议,欲斩继迁母而端救之。然是年九月凖始参政,附此事于九月后乃可。或附至道元年九月复夺所赐姓名,时兼二人并居政府,所云宰相及枢宻等字,仍须删改,庶不甚抵牾,更详之也。帝于是赐李继捧姓赵,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难节度使,以讨继迁,管夏银宥五州。继捧至镇数日,上言继迁悔过归欵,帝以为银州刺史、西南巡检使。继迁本无降心,复诱戎人为冦。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