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检索 "太平兴国七年四月 (982/4/26 - 982/5/25)"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资治通鉴后编
条件: 包含字词“太平兴国七年四月 (982/4/26 - 982/5/25)”
Total 5

卷十

4
宋纪十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昭阳协洽九月,凡二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太平兴国六年春正月乙巳,诏诸路转运使下所属州,令长吏择见任判司、簿尉之清亷明干者,具以名闻,当以次引对,授知县之任。 辛亥,易州破辽兵数千人,是月,遣八作使郝守浚等分行河道,抵辽境,皆䟽导之,又于清逺界开徐河,鷄距河五十里入白河,由是闗南之漕,悉通济焉。 三交西北三百里,地名固军,溪谷险絶,为敌之咽喉,潘美潜师袭之,其守将弃城遁,军使安庆以其族来降,因积粟屯兵守之,自是敌不敢侵轶,邉民以安。考异李焘曰:「安庆来降」。实録无之。按潘美行状乃六年正月事,今附月末。徐度国纪繋之四年八月癸亥,又云三交口即固军,误也。 二月癸丑,诏曰:「京朝官厘务于外者,咸给以御前印纸,令书治迹,而主司不能彰明臧否,但以细碎之事混淆其间,非所以副朕详求之意也。自今寻常之务,非课最者不得书为劳绩,其殿犯无有所隠」。 丁酉,令羣臣居丧被诏复者,须卒哭朝谒,其俸料自诏下日给之。 三月己酉,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徳芳薨,年二十三,赠中书令,追封岐王,諡康惠。 癸丑,诏诸路转运使察部下官吏,有罢软不胜任、怠惰不亲事及黩货扰民者,条其事状以闻,当遣使按鞫。其清白自守干局不苛,亦以名闻,必加殊奬。 交州行营言破贼军于白藤江口,斩首千馀级,时侯仁寳率前军先发,孙全兴等顿兵花步七十日以竢刘澄,仁寳屡促之不行,及澄至,幷军自水路抵多罗邨,不遇贼,复擅还花步,贼诈降以诱仁寳,仁宝信之,遂为所害,转运使许仲宣驰奏仁寳战殁,且乞班师,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给其医药,谓人曰:「若竢报,则此数万人皆积尸于广野矣」。乃上章自劾,诏书嘉纳之,就劾澄等,㑹王僎病死,澄与贾湜并戮于邕州市,徵全兴下狱,伏诛,赠仁寳工部侍郎,官其二子。 四月,诏:「诸州大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縁为奸,逮捕证左,滋蔓逾年而狱未具。自今长吏每五日一虑囚,情得者即决之」。帝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三十日,小事十日,不须追捕而易决者无过三日。又诏:囚当讯掠,则集官属同问,勿委胥吏搒决。 辛未,幸太平兴国寺祷雨。罢湖州织罗放女工。 夏五月癸丑,令内侍省细仗内先衣黄者并衣碧,吏部黄衣选人改为白衣选人。己未,降雨死罪囚,流以下释之。 辽宋王喜隠稍见进用,复诱羣小谋反,事觉,辽主命械其手足,筑圜土,囚于祖州,是月辽上京汉军乱,欲刼立,喜隠以城坚,不得入,立其子留礼夀,上京留守徐室擒之,留礼夀伏诛,赐喜隠死。 六月甲戍,司空、平章事薛居正卒,赠太尉、中书令,諡文惠。居正风度瓌伟,操行方正。性寛简,不好苛察。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疾作,舆归,遂卒。居正无子,养子惟吉素无行,于是帝临其丧出涕,其妻出拜丧侧,帝存抚数四,因问:「不肖子安在?颇改节否?」惟吉伏丧侧,惊惧不敢起。自是尽革故态,稍涉猎书史、亲贤士。帝知其修饰,数委以大藩,所至称治。累迁左十牛卫大将军。遭母丧,故事,卒哭当起复,惟吉恳求终制,优诏不许,时论异之。 秋七月丙午,帝将大举伐辽,遣使赐渤海王诏书,令发兵以应。约灭辽之日,幽、蓟土宇复归中朝,朔漠之外,悉以相与,然渤海竟无至者。 九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壬寅,以左拾遗、直史馆田锡为河北南路转运副使。自卢多逊专政,羣臣章表不先禀多逊,则有司不敢通。又谏官上章,必令閤门吏依式书状,云不敢妄陈利便,希望恩荣。锡贻书多逊,请免书状,多逊不悦,乃出之。吕中曰:国朝敢言之风,自田锡始大臣,遏絶人言,自卢多逊始。锡因入辞,且进封事,言军国要机者一,朝廷大体者四,略曰:赏不逾时,国之令典,顷嵗王师薄伐,克平太原,未赏军功,逮兹二载,请因郊禋耕籍之礼,议平晋之功而赏之,则驾驭戎臣,莫兹为重,此要机也。按四年十月乙亥己行太原之赏锡,今犹以为言,或者赏未徧及故也。交州瘴海之地,得之如获石田,愿陛下无屯兵以费财,此大体之一也。迩来谏官废职,给事中不敢封驳,遗补,亦不贡直言,起居郎、舍人不得升陛纪言动,御史不能弹奏,中书舍人未尝访以政事,集贤院虽有书籍而无职官,秘书省虽有职官而无图籍,愿陛下择才而任之,使各司其局,此大体之二也。朝廷辟西苑广御池,而尚书无㕔事,郎曹无本局,九寺、三监寓天街之两廊,礼部试士或就武成王庙,是岂太平之制度耶?望别修省寺,用列职官,此大体之三也。每于衢路见囚,荷铁枷,不觉自骇,隆平之时,将措刑不用,于法所无,去之可矣,此大体之四也」。帝嘉其言,降诏褒谕,仍赐钱五十万。或谓锡今宜少晦,以逺谗忌,锡曰:「事君之诚,惟恐不竭,且天植其性,岂一赏可夺耶?」至河北,复驿书言边事,略曰:「今北鄙驿骚,葢以居边任者,规羊马细利为㨗,矜捕斩小胜为功,起衅召戎,实由此始。伏愿申饬将帅,谨固封守,还所俘掠,许通互市,使河朔之民得务农业,不出五载,可积十年之储」。又曰:「汉武帝躬秉武节,遂登单于之台,唐太宗手结雨衣,徃伐辽东之国,是舍近谋逺也。国家图燕以来,兵连未解,财用不得不耗,人臣不得不忧,愿陛下精思虑,决取舍,无使旷日持久」。 丙午,置京朝官差遣院。旧制,京朝官属吏部,国初以来皆出中书。至是,诏京朝官除两省、御史台,自少卿监以下,奉使从政于外受代而归者,并令中书舍人郭贽等考校劳绩,品量材器,以中书所下阙员类能儗定引对而授之,谓之差遣院。 太子太保赵普奉朝请累年,虏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考异,普迁太子太保,正史、实録及百官表并不记。太宗所撰神道碑云,既静妖氛,爰覃爵赏,葢普从征晋阳,以功迁秩也,当在太平兴国四年冬十月。行状则云三年郊祀后,迁太子太保。今从行状。普子承宗娶燕国长公主女,承宗适知泽州,受诏归阙成婚礼,未逾月,多逊白遣归任,普由是愤怒。㑹如京使柴禹锡及赵熔、杨守一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诏问普,普言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宻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因备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诉之事。帝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遂大感悟,即留承宗京师,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为司徒兼侍中。秦王廷美乞班普下,从之。考异:李焘曰:「不待五十,已知四十九年,非」此太宗盛徳,要语也。今正史乃削去,可不惜哉!今依实録具载圣语。实録又云即日复相,则恐未然。正史称未几复相,当得其实也。丁谓谈録则云上元夜召普观灯,即命为相。亦与正史不同,今不取。或曰:始昭宪及太祖本意,葢欲帝传廷美,廷美复传徳昭,故帝即位,亟命廷美尹开封。徳恭授贵州防御使,实称皇子。及徳昭既不得其死,徳、芳相继夭絶,廷美始不自安,浸有邪谋。他日,帝尝以传国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于是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普之为也。考异王禹偁遗事云:「太祖孝于太后,友爱兄弟,旷古未有万几之暇召晋王。秦王,秦王,上弟也,宣祖第三子,名廷美,亦杜后所生。今本传言王是太宗乳母王氏所生,非也。其有㫖哉,又皇子南阳王徳昭、东平王徳芳,皆上子也。及皇侄、公主等共宴太后閤中,酒酣,上白太后曰:臣百年后传位于晋王,令晋王百年后传位于秦王。后大喜曰:吾久有此意而不欲言之,吾欲万世之下,闻一妇人生三天子,不谓天生孝子成吾之志,令晋王、秦王起谢之。既而后谓二王曰:陛下自布衣事周室,常以力战图功,万死而遇一生,方致身为节度使。及受天命,将逾一纪,无日不征,无月不战,厯尽艰危,方成帝业。汝等无劳,安坐而承丕绪,岂不知幸乎?久后各不得负陛下,吾不知秦王百年后将付何人?秦王曰:愿立南阳王徳,昭后又喜曰:是矣是矣。然则陛下有此意,吾料此亦天意也。他日各不得渝渝者,罪同大逆,天必殛之。上又令皇子徳昭谢太后,太后又谓上曰:可与吾呼赵普来,令以今日之约作誓书,与汝兄弟传而収之,仍令择日告天地宗庙,陛下可以行之否?上即时如太后㫖,召赵普入宫令制文,普辞以素不能为文,遂召陶糓为文,别日,令普告天地宗庙,而以誓书宣付晋王収之。上崩,兴国初,今上以书付秦王收之。后秦王谋不轨,王幽死书收入禁中,不知所在,上子南阳王寻亦坐事,逼令自杀,传袭之约絶矣」。按禹偁遗事既与国史不同,要不可信。然廷美尹开封,徳恭授贵州防御使,颇与太宗传位之迹畧相似,恐昭宪及太祖意或如此,故司马光纪闻亦云太后欲传位二弟,葢当时多有是说也。今两存之。所云赵普请使陶糓草誓书转以相付,则不必然,今不取。又云秦王既幽死,誓书収入禁中,南阳王寻亦坐事,逼令自杀,此尤误。不知徳昭自杀,乃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徳芳死乃六年三月,而廷美七年三月始罢开封尹也。大抵遗事言多鄙近,不似禹偁所为,或出于怨家仇人,肆口谤讪,托名禹偁,故不可据信,然亦不可全弃也。两存其说,则祖宗盛徳自著,后世必知其诬矣。又云廷美乃祖宗母弟,则于昭宪顾命时已辨之。江休复嘉佑杂志云祖宗涪陵各相去十数嵗生,与遗事畧同,足明当时多有是说也。 是日,以枢宻副使、刑部侍郎石熙载为户部尚书、充枢宻使,用文资正官充枢宻使,自熙载始也。诏中外文武官并得上书直言。 冬十月癸酉,羣臣奉表加上尊号曰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凡三上,乃许之。 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著于令。 甲午,苏州太乙宫成。先是,方士言:「五福、太乙,天之贵神也,行度所至之国,民受其福,以数推之,当在吴、越分。故令筑宫以祀之。 十一月丁酉,监察御史张白坐知蔡州日假官钱籴粜,弃市。 甲辰,改武徳司为皇城司。帝尝遣武徳卒潜察逺方事,有至汀州者,知州王嗣宗执而杖之,缚送阙下,因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辈为耳目,窃为陛下不取」帝大怒,遣使械嗣宗下吏,削秩,㑹赦复官。 庚戍,亲飨太庙。辛亥,郊,大赦。御乾元殿受册尊号,内外文武加恩。先是,有秦再思者,上书乞当郊勿赦,且引诸葛亮佐蜀数十年不赦事,帝颇疑之,以问赵普,普曰:「国家开创以来,具存彛制,三嵗一赦,所谓其仁如天,尧、舜之道。刘备区区一方,用心无足师法」。帝然其对,赦宥之文遂定。自后郊赦不书。壬戌,诏封太平宫神为翊圣将军,从道士张守真请也。 先是,诸州罪人皆锢送阙下,道路非理死者十常六七。十二月,张齐贤上言:「罪人至京,请择清强官虑问,若显负沈屈,则量罚本州官吏,且令只遣正身家属,别竢朝㫖。齐贤又言:「刑狱繁简,乃治道弛张之本,于公,阴徳子孙,则有兴者,况六合之广,能使狱无寃人,岂不福流万世?州县胥吏,皆欲多禁繋人,或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租税,逋欠至少,而禁繋累日,遂至破家。请自今外县罪人,令五日一具禁放数白州州狱,别置厯,长吏检察,三五日一引,问䟽理,月具奏上,刑部閲视,其禁人多命朝官驰徃决遣,若事涉寃诬,故为淹滞,则降黜其本州官吏,或终嵗狱,无寃滞,则刑部给牒,得替日,较其课旌赏之齐贤勤究民弊,务存寛大,行部遇投诉者,或召至传舍榻前与语,多得其情伪,江南人久益思之。七年春正月甲午朔,不受朝,而羣臣诣閤称贺。 壬寅,诏翰林学士承㫖李昉等详定士庶车服、丧塟制度,付有司颁行,违者论其罪。 二月丙寅,以给事中侯陟、右正諌大夫王明同判三司。同判三司,自陟明始。 甲申,改闗南为髙阳闗。 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金明池水心殿成,帝将泛舟徃游,或告秦王廷美与左右谋作乱,帝不忍暴其事。癸夘,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留守。壬子,赐秦王廷美袭衣通犀𢃄、钱千万缗,绢、彩各万疋,银万两,西京甲第一区。 是月,比阳县蝗,飞鸟数万食之尽。 夏四月甲子,以左正谏大夫、枢宻直学士窦偁,中书舍人郭贽并守本官,参知政事。帝谓偁曰:「汝自揣何以至此?」偁曰:「陛下念藩邸旧臣出于际会」。帝曰:「非也,乃汝尝面折贾琰,赏卿之直尔」。 以宣徽北院使柴禹锡兼枢宻副使。 丙寅,以兵部员外郎宋琪通判开封府。京府通判自琪始。 赵普既复相,卢多逊益不自安,普屡讽多逊引退,多逊贪固权位,不能决,㑹普亷,得多逊与秦王廷美交通事,遂以闻,帝怒,戊辰,责授多逊兵部尚书,下御史狱,捕繋中书堂吏赵白、秦府孔目官阎宻、小吏王继勲、樊徳明、赵怀禄、阎怀忠等,命翰林学士承㫖李昉、学士扈䝉、卫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兼御史知杂事滕中正杂治之,多逊及赵白等皆伏罪。丙子,诏文武常参官集议朝堂,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请处斩。丁丑,诏削夺多逊官爵,流崖州,并徙其家,朞周以上亲悉配逺裔,廷美勒归私第,复其子徳恭、徳隆名,皇侄女韩氏,妇落皇女、云阳公主之号,斩赵白、阎宻等于都门之外,籍其家。多逊累世坟墓在河南,未败前,一夕,震雷焚其林木皆尽,闻者异之,及赴贬所,食于道旁逆旅,有妪颇能言京邑旧事,多逊因与语,妪固不知为多逊,多逊曰:妪何自来?乃居此?妪频蹙曰:我本中原士大夫家,有子任某官卢某作相,令枉道为某事,吾子不能从其意,卢衔之,中以危法尽,室窜南荒,未周嵗骨肉相继沦没,惟老身流落山谷,今侨寄道旁,彼卢相者蠧贤怙势,恣行不法,终当窜南幸,未死间,或可见之耳!」多逊黙然趣驾去。
6
庚辰,左仆射、平章事沈伦罢为工部尚书。上以多逊包藏逆节,伦与同列,不能知觉,故有是责。伦清介谨厚,每车驾出多,今居守在相位日,值嵗饥,乡人贷粟千斛,尽焚其劵,然啻国十年,无所建明,搢绅少之。 五月甲戍,宰相赵普等以帝亲决庻狱,察见㣲隠,相率称贺,帝尝谓赵普曰:「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顔言事?若不降情接纳,乃是自蔽聪明,或任喜怒为刑赏,岂能得天下之心也?」又问:「治民之道复有何术?」普曰:「陛下恤念生民,每闻利病,无不即日施行,古圣王爱民之心,止于此矣」。 辛丑,崔彦进败辽兵于唐兴。己酉,夏州留后李继捧来朝,献其银、夏、绥、宥四州。夏自李思恭以来,未尝亲朝中国继捧至,帝甚喜之。 辛亥,三交行营言潘美败辽兵于雁门,破其垒三十六。 ,诏诸州长吏,令粟麦将登,宜及时储蓄,其告谕乡民,常嵗所入,不得以食犬彘及多为酒醪,嫁娶丧塟之具,并从简俭,少年无赖軰相聚蒱博饮酒者,隣里,共送捕官。 赵普以秦王廷美谪居西洛非便,教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逺郡,以防他变」。丙辰,降封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诏禁投匿名书告人罪,及作妖言诽谤惑衆者,严捕之,置于法,其书所在焚之,有告者赏以缗钱。 诏:「京朝官出使所给印纸,委本属以实状书,不得増减功过,阿私罔上。其闗涉书考之官,悉署姓名,违者论其罪」。 己未,府州折御卿破辽兵于新泽砦,获其将校以下百人。 初,帝以字学讹舛,欲删正之,或荐赵州隆平主簿成都王著书,有家法,乃召为卫尉寺丞、史馆祗候,令详定篇韵。在史馆逾四年。六月甲戍,迁著作郎,充翰林侍书。帝聼政之暇,每以观书及笔法为意。尝遣中使王仁睿持御扎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帝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学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善规益如此。 先是,舒州上𤣥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于是诏舒州修司命真君祠,黄门綦政敏徃督其役,总成六百三十区,号曰灵仙观。 乙亥,遣使发李继捧缌麻已上亲赴阙,其弟继迁奔地斤泽以叛,继迁,继捧族弟也,生而有齿,勇悍有智。开寳七年,授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留居银州,闻宋使者至,乃诈言乳母死,出塟于郊,遂与其党数十人入于地斤泽,出其祖思忠像以示戎人,戎人拜泣,从者日衆,泽距夏州东北三百里。 置译经院。秋七月甲午,以皇子徳崇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封卫王。徳明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 癸卯,幸译经院,尽取禁中所藏梵夹,令西僧天息灾视藏録所未载者飜译之。 乙夘,工部尚书沈伦以左仆射致仕。八月庚申朔,太子太师王溥卒。溥性寛厚,美风度,好学,不释卷,喜汲引后进所荐至显位者甚衆。父祚以防御使家居,每公卿至,必首谒祚,置酒上夀,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祚不命退,溥不敢退。至是卒,年六十一。帝辍朝二日,赠侍中,諡文献。 涪陵县公廷美既出居房州,赵普恐李符泄漏其言,乃坐符用刑不当,癸亥,责符为宁国军司马。 罢劎南𣙜酤。 己夘,罢川、峡诸州官织锦绮。 九月己丑朔,西京诸道系籍沙弥,令祠部给牒。 是月,辽主贤如云州猎,遇疾,次焦山,殂,年三十五,諡孝成皇帝,庙号景宗。南院枢宻使韩徳让有智略,萧后燕燕,素与之通,及景宗疾亟,诸子㓜大臣握兵在朝,徳让不俟,召率其亲属赴行帐,白萧后易置大臣。景宗殂,徳让与耶律色珍以遗诏立其长子梁王隆绪,号昭圣皇帝,尊萧后曰承天皇太后,复改国号曰大契丹。隆绪年甫十二,太后称制决国政,徳让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赐姓耶律,改名隆运,以定策功,拜大丞相,封晋王。考异景宗之殂,契丹国志、东都事略并无月日,长编亦附见年未,或言景宗死在三道入冦之前,非也。辽史、景宗圣宗二纪并作九月壬子,今从之。 帝以诸道进士猥杂,或挟书假手,侥幸得官,所至多触宪章。甲寅,诏所在贡举等州,自今长吏择官考试,合格,许荐送。仍令礼部自今解贡举人,依吏部选人例,毎十人为保,有行止逾违为他人所告者,同保连坐,不得赴举。 冬十月癸亥,诏河南吏民不得阑出边闗侵挠略夺,违者论罪,有得羊马牲口者还之。帝尝谓近臣曰:「朕每读老子至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徳致治,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前世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 戊辰,幸金明池,閲习水战。 河决武徳县,蠲临河民租。 己夘,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窦偁卒。 癸夘,行乾元厯,吴昭素所上帝亲为制序,优赐昭素等束帛。 十一月己酉,以李继捧为彰徳军节度使。 禁民丧𦵏作乐。 髙丽国王伷卒,其弟治遣使求袭位。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命监察御史李巨源使髙丽,国子博士孔维副之。髙丽王治问礼于维维,对以「君臣父子之道,升降等威之序,治喜道,今日复见中国夫子也。 知桐庐县、太常寺太祝升州刁衎上䟽,言:「古者投奸凶于四裔,今乃逺方囚人,尽归象阙,配于务役,最非其宜,神臯天子所居,岂可使流囚于此聚役?自今外处罪人,望勿许解送上京,亦不留于诸务充役。又礼曰:刑人于市,与衆弃之。则知黄屋紫宸之中,非行法用刑之所。乞御前不行决罪之刑敇,杖不以大小,皆以付御史、廷尉。又或犯刦盗亡命,罪重者刖足钉身,国门布令,此乃愚民昧于刑宪,迫于衣食,偶然为恶,义不及他,被其惨毒,实伤风化,亦望减除,至于淫刑酷法,非律文所载者,幷诏天下,悉禁止之。帝览䟽甚悦,降诏褒答焉。 闰月戊子朔,丰州与辽兵战,破之,获其天徳节度使萧太。 辛亥,诏赦银、夏等州常赦所不原者。 诸州置农师。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