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宋論

宋論[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379652

See also: 宋論 (ctext:26757)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work
name宋論
authority-wikidataQ10947845
link-wikipedia_zh宋論
ctext-workctp:work:wb46444
creatorperson:王夫之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一 藝文二 史部》:宋論十五卷。王夫之撰。
indexed-inwork:清史稿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一 藝文二 史部》:宋論十五卷。王夫之撰。
    juan-size 15清史稿·志一百二十一 藝文二 史部》:宋論十五卷。王夫之撰。
    stated-category 史評
宋論》,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晚年撰,共十五卷,以代劃分;是對宋代歷史的評論,包括了北宋、南宋。書中的觀點多不同於前人,敢於批評。

早年王夫之即有「陋宋」之說,其《黃書·宰制》言:「聖人堅攬定趾以救天地之禍,非大反孤秦、陋宋之為不得延。」王夫之根據讀《宋史》心得開始撰寫《宋論》,「以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1691年《宋論》定稿,每卷別以帝王廟號分類,無標題。

一般學者皆以為宋朝文化璨然可觀。錢穆曾說:「宋學精神,厥有兩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創通經義,而精神之所寄則在書院。革新政令,其事至荊公而止;創通經義,其業至晦庵而遂。而書院講學,則其風至明末之東林而始竭。」陳寅恪亦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而未來中國文化的發展必歸于「宋代學術之複興,或新宋學之建立」。王夫之則以為宋政之亂「自仁宗開之」,又說:「天章閣開之後,宋亂之始也。范公縝密之才,好善惡惡之量為之也。是以縝密多知之才,尤君子之所慎用也。」范仲淹等人的屢次上書,「以啟上之佚志」,最終引發了慶曆新政。慶曆新政又開了以後熙寧變法、朝臣黨爭的先河。王夫之全盤否定宋儒的「上書陳利病」,尤其反對在上書中「以先王為口實」,即宋儒挂在嘴邊的「複三代之治」。

王夫之認為,高宗時「天下之大勢,十已去其八九」,但它仍能苟延百餘年者,實有賴太祖立下的「不殺士大夫」的「家法」。但南宋末年,「史嵩之賈似道起,盡毀祖宗之成法,理宗汶弱而莫能問,士心始離,民心始散。將帥擅兵,存亡自主,而上不與謀,然後望風瓦解。蒙古安驅以入,晏坐以撫,拾天下如一羽而無所疑。」南宋末年,刑罰酷烈,「腥聞于上天,亟剿其命,不得已授赤子于異類,而冀使息虐,亦慘矣哉!」

顯示更多...: 關聯項目   注釋   參考書目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清史稿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379652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