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家境清貧,「倜儻有大志」,秀才出身,原為私塾教師。1856年在鄉率團練與捻軍作戰,勢力迅速膨脹,「聚黨蓄眾,有不附者輒殺之」,曾控制鳳台周圍數十州縣,割據稱雄。
1860年爆發「壽州擅殺案」,苗沛霖的屬下李學曾、郭洪波、謝貫斗、傅家瑞、李雙勤等七人赴壽州內應,被徐立壯誅殺。苗由此舉兵反清,揚言要殺死徐立壯,為李學曾等人報仇,圍攻壽州,派部將王金魁赴六安,與捻軍和解,又遣朱鑫赴廬州與陳玉成部聯絡,被太平天國封為「奏王」。後安徽巡撫翁同書將徐立壯處死,將士紳孫家泰監禁,苗沛霖暫時罷兵撤圍。英法聯軍犯京師,勝保召苗沛霖入援,苗沛霖虛以委蛇,不肯北上。
咸豐十一年(1861年),翁同書助苗沛霖降清,朝廷責令苗沛霖「帶團立功」,但是年十月底苗沛霖攻破壽州城,殺孫家泰全家,誅皮、黃、洪、吳、張諸姓,俘虜翁同書,占掠霍丘、潁上、懷遠、正陽關等地。次年攻潁州,圍安徽巡撫賈臻,不久,投靠欽差大臣勝保,與賈臻合兵,解了潁州之圍,張樂行、馬融和敗走潁上。張樂行突圍出走,北歸雉河集(今安徽省渦陽縣城)。清廷指責苗沛霖剿滅不力,「任意欺罔」,咸豐十一年九月廿三日,命李昭壽與袁甲三、官文、曾國藩、毛昶熙等各路兵勇進剿苗練。不久苗沛霖誘捕太平軍英王陳玉成、導王陳仕榮、從王陳德漋、天義陳聚成等王獻給勝保以示忠誠,清廷雖暫時中止討伐,但除苗之意圖未變。不久勝保倒臺,清廷下令其解散團練,苗遂又舉兵反清。六月初四日, 壽州知州毛維翼戰死,張樂行為僧格林沁所滅,清廷決定剷除苗沛霖,下令僧格林沁剿苗沛霖,令部將詹啟綸、克蒙額會同陳國瑞等進攻苗練。再下旨都興阿添撥馬隊兵勇二千餘人,由幫辦軍務富明阿往援。苗黨張公端見大勢已去,向清軍投誠,清軍取下懷遠。
1863年十月二十八日,僧格林沁部攻陷蒙城(今安徽蒙城),苗沛霖親自巡壕,為部下所殺。由王萬清冒功獻給僧王。苗妻徐氏、子苗連生皆已正法。
評價
苗沛霖是中國近代由團練成為軍閥的典型,在清廷與太平軍與捻軍的消長中求生存。苗沛霖三次反清、兩次反太平軍,既打捻軍、又打清軍、太平軍。陳玉成被俘時當面怒罵苗沛霖:「無賴小人!牆頭一根草,風吹兩面倒。」
傳言苗沛霖頗有文才,他在《秋霄獨坐》中寫道:「杜鵑啼血霜華白,魑魅窺人燈火青。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據說後來譚嗣同《獄中題壁》即引此句。
注釋
參考
• 池子華《苗沛霖傳》(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