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李虎在關于西魏、北周的史書沒有傳記,《北史》、《周書》等正史類列傳沒有記載。西魏北周時期正史是唐朝編纂,李虎在唐代是追尊皇帝,沒有列入臣下所在的列傳。如同《三國志》沒有晉朝皇帝先祖司馬懿的列傳一樣。但是,關于唐代的史書《舊唐書》、《新唐書》,也沒有像《晉書》把司馬懿作為司馬氏先祖記入本紀。李虎相關史料,在《冊府元龜》、《資治通鑑》、《西魏書》等後代史書中。
529年,北海王元顥在南梁支援下,攻下洛陽。爾朱兆、賀拔勝擊敗元顥,李虎這時是賀拔勝的弟弟賀拔岳屬下,因為討伐万俟醜奴有功,加官寧朔將軍、屯騎校尉、東雍州刺史、衛將軍(武衛將軍或左右衛將軍)。成為了賀拔岳的心腹。534年賀拔岳被暗殺。李虎作為賀拔岳舊部。官至左廂大都督,賀拔岳遇害後,諸將謀議擁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奔荊州」,投靠賀拔勝,後又歸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征討靈州(寧夏靈武縣北)刺史曹泥之亂,又「從文帝破高歡於沙苑,斬級居多」。
537年,跟隨宇文泰參與和東魏高歡之間進行的沙苑之戰,538年回到長安,東魏的俘虜趙青雀作亂據長安,李虎和太尉王盟、僕射周惠達輔佐皇太子元欽屯守渭北。李虎鎮壓各地叛亂、防衛異族有功,任開府儀同三司、封隴西郡公。548年,李虎任右軍大都督、少師。《冊府元龜》、《西魏書》記載他當時任太尉、柱國大將軍。當時,西魏柱國大將軍有八名,稱「八柱國」。《周書》記載李虎僅次于宇文泰為第二位,《通典》卷34·職官16·勛官條,記載他次于宇文泰、元欣為第3位,《資治通鑑》記載他次于宇文泰、元欣、李弼為第4位。548年宇文泰主導以《周禮》為基礎的官制改革。
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被封為「八大柱國」之一,為隴西郡公,同期還有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人。大統十七年(551年)逝世。《西魏書》稱李虎死于554年,《唐六典》卷4·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觀條注,記載李虎於九月十八日去世。死後追謚襄公。
一生歷仕北魏、西魏二朝。西魏賜姓大野氏(554年),北周追諡唐襄公(564年九月)。《魏書》、《周書》以及《北史》均無傳。
李虎的孫子李淵登基後,追尊李虎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景皇帝,陵墓稱永康陵。
考古資料
1825年(清道光5年),在甘肅省清水縣出土李虎墓誌銘,並發現李虎墓。據墓誌所載,此李虎為魏隴西行台李爵之孫,周隴東太守李寶之子。
楊希義、劉向陽認為清水李虎即李淵祖父李虎,李爵乃李暠六子李翻的諱字。同時亦承認由此產生頗多牴牾之處。如清水李虎約生于北魏正始三年,此時李寶已卒48年有餘,不可能成為父子。凡此種種,條件所限不能深入考訂。但作者仍強調清水《李虎墓誌》撰寫于隋大業二年,較之唐朝譜牒更為可信。
諸多學者不認同此說法,岳維宗認為二者籍貫不同、先輩不同、官銜不同、卒年葬地不同、唐公李虎為西魏北周佐命功臣反而《墓誌》隻字不提;汪受寬也提出二者姓氏由來說法不同、本人字號與父祖姓名不同、歷官封爵不同、逝年葬地不同。李阿能、穆興平認為清水李虎為隴西旁支,充其量僅為地方高官,非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的李虎。
家族出身考證
據傳統史料所載,唐朝皇室出自隴西李氏,為李暠第二子李歆的後裔,唐初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疏抬道抑佛,和尚法琳作《破邪論》《辨証論》反對傅奕,佛道論爭愈演愈烈。根據法琳的看法,唐朝皇室非老子李耳後裔,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而是拓跋氏後裔,後法琳為唐太宗流放益州而死。宋代朱熹與鄭思肖以李唐閨門失禮家法繆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說法。
陳寅恪依據唐祖陵在今河北省境,認為李唐出身趙郡李氏,原為漢族寒門。因宇文泰關中本位政策「以關內諸州為其本望」,所以改趙郡郡望為隴西郡望。實際上不是趙郡李氏破落戶,就是廣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姚薇元認同此觀點,並認為近人對于李唐氏族出于異族的舉証雖不無可疑,但終究缺乏實証。
朱希祖經考據認為李熙與李買得不是同一個人,李熙曾作為強宗子弟鎮戍武川,後卒于武川。其子李天錫為避六鎮兵亂,攜父遺骨南遷于趙郡廣阿,因以為家,不久亦卒。其子李虎將父祖合葬,即所謂唐祖陵。李氏並非出身趙郡李氏,而確係為隴西李氏。
馮承鈞於《唐代華化蕃胡考》中,因為其祖父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非為漢族姓名,懷疑李淵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日本學者金井之忠主張李淵家族出身胡人,提出可能出身高車叱李氏的假說,但遭陳寅恪駁斥。劉盼遂與王桐齡考據認為李淵家族應為拓跋氏後裔。劉盼遂之後取消了自己的觀點,但其學說仍引發學界如向達與陳登原等人的討論。美國學者陳三平與卓鴻澤皆認為李虎家族應出身於阿爾泰系的胡人民族,與鮮卑拓跋部關係緊密。日本學者岡田英弘認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後,在中國北方,漢族與胡族大量混血,特別是在山西與河北一帶,李虎家族出身在胡漢混血的北族之中。
支持李淵家族可能出身高車的說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族學者蘇日巴達拉哈以及台灣學者劉學銚、常華安。
家族
父母
• 李天錫
• 賈氏
夫人
• 梁氏,後追封為景烈皇后
• 叱羅氏,隴西公夫人。20世紀60年代末,三原縣陵前公社肖家村東隅北朝叱羅氏墓出土,墓誌1合,長寬各1.28米,蓋篆「柱國隴西公夫人墓誌」3行9字,志文楷書350字,橫豎各十餘行,墓誌2007年時藏于三原縣博物館
子女
• 李延伯 追封南陽公,無子
• 李真 追封譙王,無子
• 李昞 世祖元皇帝,李淵之父
• 李璋 追封畢王,李孝基之父,李道宗的祖父
• 李繪 追封雍王,李道玄的祖父
• 李禕 追封郇王,李叔良之父
• 李蔚 追封蔡烈王,李琛、李孝恭、李瑊、李瓌、李瑗的祖父
• 李亮 追封鄭孝王,李神通、李神符之父
• 李妃,周武帝宇文邕妃嬪
• 信都郡大長公主,嫁北周驃騎將軍、鄜城郡太守、河北莊公張暠
• 李氏,嫁北周驃騎大將軍、宜州刺史、都昌縣子陸亮,封上庸郡君
逸事
今日中文「馬桶」一詞的由來和李虎也有一段關係。中國古代夜壺做成虎狀以厭勝,稱為「虎子」。唐代避李虎諱,更名為「馬子」,馬子再改名「馬桶」,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