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數據維基 -> 丁好禮
丁好禮[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ctext:946278
關係 | 對象 | 文獻依據 |
---|---|---|
type | person | |
name | 丁好禮 | |
name-style | 敬可 | 《元史·卷一百九十六》:丁好禮,字敬可,真定蠡州人。 |
authority-cbdb | 100267 | |
authority-wikidata | Q45625102 | |
link-wikipedia_zh | 丁好禮 |
丁好禮1294年 - 1368年,中國元朝政治人物。字敬可,真定蠡州(今河北省蠡縣)人。
丁好禮精通律算,在戶部初試,擔任中書掾,授戶部主事,擢昇為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入朝為戶部為員外郎,拜監察御史,又入戶部為郎中,升為戶部侍郎。擔任京畿漕運使,建議在通州置司,講究漕運的優缺點,定為成法,人們以為方便。擔任戶部尚書。當時國家財政緊張,丁好禮能節制財用。昇任參議中書省事,轉任治書侍御史,出任遼陽行省左丞,沒有成行,留下擔任樞密副使。至正二十年(1360年),元順帝拜他為中書參知政事。
當時京師饑荒,父子相食。天壽節,朝廷想要按照成例大宴會,丁好禮請求削減用度。朝廷不聽,請求退休,於是以集賢大學士致仕,給全俸家居。擴廓帖木兒扈從皇太子還京,送給朝貴山東粟米,給丁好禮一百石麥子,丁好禮不受。至正二十七年(1368年),再被任用為中書平章政事,因為論議不合,再請退休,特封趙國公。明朝大軍入京城,有人勸他拜見明朝大將徐達、常遇春,丁好禮怒叱道:「我從小吏官至極品,爵上公,現在老了,所恨無以報國,所欠惟一死而已。」數日後,明朝大將召丁好禮,他不肯行,被帶到齊化門,與中書參知政事郭庸抗辭不屈而死,時年七十五歲。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 | 引用次數 |
---|---|
新元史 | 2 |
續資治通鑑 | 1 |
大清一統志 | 2 |
畿輔通志 | 2 |
元史 | 3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