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43BA

部首:+ 8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77第25 康熙字典: 頁967第37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791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zhǐ zhì ㄓˇ ㄓˋ
粵語發音:zai3 zit6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䎺:入意一曰聞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耳部·》䎺:《集韻》征例切,音制。《玉篇》入意也。《集韻》聞也。或作𦕶。
反切:征例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to learn; to hear; (Cant.) to work; to be willing

原典出處

廣韻·》::入意一曰聞也。
康熙字典·》:本作
龍龕手鑑·卷二》:...䏅七計反耳聴也𦕶正音制入意也一曰聞也二...
重修廣韻·卷四》:...淛水名製作又裁也入意一曰聞也星光...
集韻·卷七》:...博雅鞞䩢刀削𥇕目明𦕶聞也或作𦕶目美...
札樸·九v9》: 頭㐫曰頂門 頭後曰腦門 頭後骨曰項䪴 頰後曰頭 項曰脖 翕目曰瞢䁬 張耳曰䏃 腮多鬚曰𩯆 指紋曰蝸牛或作腡由。
五音集韻·卷九至卷十》:...迣迾也度也𥇕目明𦕶聞也亦書作●𧏄蟲名...
玉篇·卷二至卷五》:...國語曰回祿信於耹遂闕又地名諸裔切入意也一曰曰聞也字書...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