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4569

部首:+ 16筆 = 共2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01第34 康熙字典: 頁1067第13 辭海: 卷1頁1793第04 GSR: 第1151.v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324第08
表面結構:上:,下:
國語發音:lǎo lào ㄌㄠˇ ㄌㄠˋ
說文解字:艸部》䕩:乾梅之屬。从艸橑聲。《周禮》曰:「饋食之籩,其實乾䕩。」後漢長沙王始煑艸為䕩。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䕩:乾梅。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艸部·十六》䕩:《唐韻》盧皓切,音老。《說文》乾梅之屬。《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棗、㮚、桃、乾、䕩、榛實。又《漢制攷》後漢長沙王始煑草爲䕩。又《集韻》郞到切,音潦。義同。
反切:盧晧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dry fruit (e.g. nuts), dried fruit

原典出處

說文解字·艸部》::乾梅之屬。
廣韻·》::乾梅。
康熙字典·十七》:𧃬:《字彙補》同
蜀中廣記》:《廣志》曰:蜀名梅為,大如雁子梅䕩,皆可以為油,黃梅以熟,䕩作之,音老。
欽定續文獻通考》:籩之實,魚繡、糗餌、粉餈棗、乾形鹽、鹿脯、榛桃、菱茨。
御定駢字類編》:白黒形鹽,膴鮑魚鱐,饋食之籩,其實棗㮚,桃乾,榛實加籩之實,蔆、芡、㮚脯、蔆芡、㮚脯,羞籩之實,糗餌、粉餈」。
白孔六帖·卷六十九》:其實棗、栗、桃、,乾梅
周禮注疏·卷五》:饋食之籩,其實棗、㮚、桃、乾、榛實。
齊民要術·卷四》:《廣志》曰:「蜀名梅為『』,大如鴈子。
欽定續通典·卷四十六》:第三行乾棗在前,濕棗、栗、濕桃、乾桃、濕梅、乾、榛實又次之。
文獻通考》:...、芡、慄、鹿脯、榛實、乾桃、乾、乾棗,形鹽、魚鱐、糗餌、粉餈...
齊民要術·卷四》:《廣志》曰:「蜀名梅為『』,大如鴈子。
御定淵鑑類函》:蔴曰蕡,稻曰白黍曰黑,築鹽以為虎形,謂之形鹽」,饋食之籩饋食之籩,其實棗栗,桃乾、榛實。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