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心+ 7笔 = 共10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239第26 康熙字典: 页387第31 辞海: 卷5页3260第4 GSR: 第1222.m 汉语大字典: 卷4页2303第03 |
---|
表面结构: | 左:忄,右:束。 |
---|
国语发音: | sǒng ㄙㄨㄥˇ |
---|
粤语发音: | sung2 |
---|
宋本广韵: | 《···》悚:怖也。息拱切,十。 |
---|
康熙字典: | 《··》悚:〔古文〕𢷜《》息拱切《集韵》《韵会》荀勇切《正韵》息勇切,𠀤音耸。《》惧也。本作㦜。从心,双省声。今作悚。《集韵》或作𢥠。通作耸。 |
---|
反切: | 息拱 (《···》) |
---|
英文翻譯: | afraid, scared, frightened |
---|
原典出处
《·》: | 世以俗侈相耀,人慕其所不如,悚迫于俗愿,其所未至,以相竞高,而上非有制度也。 |
《·》: | 孔子和之以文,说之以《》曰:‘受小共大共,而为下国骏厖,荷天子之龙,不戁不悚,敷奏其勇。’ |
《·》: |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
《》: | 贵戚敛手,中外悚栗,莫敢犯禁,不独得之于迫没之三公也。 |
《·》: | 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 |
《·》: | 樊准,字幼陵,为御史中丞,执宪御下,举正非法,百僚震悚。 |
《》: | 侧闻仁者愍其区区,冀承清诲,以释遥悚。 |
《·》: | 思恐悚息,终无祸患。 |
《·》: | 读若悚。 |
《·》: | 耸,悚也。 |
《·》: | 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
《·》: | 令人代之惭悚,为之者独不顾形影也。 |
《·》: | 戴延之云: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馀仞,临之者咸悚惕焉。 |
《·》: | 天威在颜,悚惧受诏。 |
《·》: | 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乃赦之,朝廷莫不悚栗,争为严切以避诛责,唯意独敢谏争,数封还诏书,臣下过失,辄救解之,帝虽不能用,然知其至诚,亦以此故不得久留,出为鲁相,后德阳殿成,百官大会,帝思意言。 |
《·》: | 《随江总为陈六宫谢表》曰:鹤龠晨启,雀钗晓映,恭承盛典,肃荷徽章,步动云桂,香飘雾縠,愧缠艳粉,无情拂镜,愁萦巧黛,息意临窗,妾闻汉水赠珠,人闻绝世,洛川拾翠,仙处无双,或有风流行雨,窈窕初日,声高一笑,价起两环,乃可桂殿迎春,兰房侍宠,借班姬之扇,未掩惊羞,假蔡琰之文,宁披悚戴。 |
《·》: | 三公郎中每读,皇帝临轩,百僚备位,多震悚失常仪。 |
《》: |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
《》: |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
《》: | 两次造扰华府,悚愧殊甚。 |
《》: | 臣等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
《·》: | 𢜽:悚也。 |
《·》: | 肃肃悚栗,是为敬心。 |
《·》: | 昔交州主簿学士孙悚云:“已常立表效景,景在表南,岂古郡以日南为名者,其斯义乎?” |
《·》: | 衆客震悚。 |
《》: | 小南悚然,自此终身不靠倚坐 |
《·》: | 不悚不难,百怪自散。 |
《》: |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
《》: | 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
《·》: | 鲸鱼潜渊,出而色悚。 |
《》: | 两公子听了,悚然起敬,拜别了姑丈 |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