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4E9

說文小篆

部首:+ 14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5第34 頁263第35 頁365第27 頁439第3 康熙字典: 頁460第13 辭海: 卷5頁9540第5 GSR: 第238.k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974第08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ruì ㄖㄨˇ ㄖㄨㄟˋ
粵語發音:jeoi5 jyu5
說文解字:手部》擩:染也。从手需聲。《周禮》:「六曰擩祭。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擩:染也。又而樹切。
廣韻·上聲··》擩:擩取物也。
廣韻·去聲··》擩:擩莝手進物也。
廣韻·去聲·𠋫·》擩:搆擩不解事。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手部·十四》擩:《唐韻》而主切《集韻》橤主切,𠀤音乳。《說文》染也。《唐書·藝文志》擩嚌道眞。又《唐韻》《集韻》𠀤儒誰切,音蕤。義同。又搵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六曰擩祭。《註》擩讀爲虞芮之芮。以肝肺菹擩鹽醢中,以祭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席坐取韭菹,以辨擩干醢,上豆之閒祭。或作㨎。又作㧫。又《集韻》《正韻》𠀤而宣切,輭平聲。義同。又挼莎也。與撋同。又《集韻》如劣切,音𤑔。義同。亦作㨎。又《唐韻》而遇切《集韻》儒遇切,𠀤音孺。手進物也。又《集韻》尼主切,音醹。拄也。又《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𠀤音耨。搆擩,不解事也。
反切:儒隹 (《廣韻·上平聲··》) 而樹 (《廣韻·上平聲··》) 而主 (《廣韻·上聲··》) 而遇 (《廣韻·去聲··》) 奴豆 (《廣韻·去聲·𠋫·》)
英文翻譯:to stain, to dye

原典出處

周禮·春官宗伯》: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祭,七曰絕祭,八曰繚祭,九曰共祭。
儀禮·公食大夫禮》:賓升席,坐取韭菹,以辯於醢,上豆之間祭。
說文解字·手部》::染也。
通典》:諸祝各取蕭稷而專反於脂,燔於爐炭,還樽所。
廣韻·》:緌:緌纓
太平御覽·真臘國》: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而食。
墨子閒詁·脩身》:儀禮·鄉飲酒禮》『眾賓辯有脯醢』,燕禮『大夫辯受酬』,少牢饋食禮『辯于三豆』,今文『辯』皆作『遍』,是『辯』與『遍』通用。
康熙字典·》:乳:《唐韻》而主切《集韻》《韻會》蘂主切,𠀤音
皇清書史》:行述云:工書吾家,自先曾王父及先王父世習顏平原、李北海府君染家學,參以宋、元以來諸大家,名噪一時。
浙江通志·卷二百七十》:文獻染,必有聞而知之者,敬在下風。
御定駢字類編》:鹽醢《周禮》:大祝辨九祭六:曰祭,注擩,祭以肝肺,葅丨丨中以祭之。
隋書》: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而食。
江南通志》:自少染,家學湛深,經術痛父。
文憲集·卷九》:今吾子充閒居烏傷溪上,日求四庫之書,嚌其芳潤而馳驟厥辭,藻火炎而交龍飛,林豔媚而川花,鮮翠霞縈而頳虹迴,可謂能一時之至文矣。
西河集·卷四十一》:比按其生平時而月染之,郡縣長人者之事也。
御定子史精華·卷八十》: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羮,與餅相和,手而食之。
北史》: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而食。
欽定續文獻通考》:諸太祝各取蕭蒿黍稷於脂,燎於爐炭,訖,還尊所。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