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 U+66D9 |  說文小篆 |
部首: | 日+ 14筆 = 共18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62第24 康熙字典: 頁501第04 辭海: 卷6頁4760第4 GSR: 第45.m'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538第09 |
---|
表面結構: | 左:日,右:署。 |
---|
國語發音: | shù shǔ ㄕㄨˋ ㄕㄨˇ |
---|
粵語發音: | cyu5 syu5 |
---|
唐代發音: | *zhiù |
---|
說文解字: | 《》曙:曉也。从日署聲。 |
---|
宋本廣韻: | 《···》曙:曉也。 |
---|
康熙字典: | 《··》曙:《唐韻》《集韻》《韻會》𠀤常恕切,音署。《》曉也。《玉篇》東方明也。《類篇》旦也。《·》日入于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註》曙,明也。《·》曙戒勿怠。《·》魂㷀㷀而至曙。 |
---|
反切: | 常恕 (《···》) |
---|
英文翻譯: | bright, light of rising sun |
---|
原典出處
《·》: | 赫、斁、爽、曉、昕、著、讃、曙,明也。 |
《·》: | 昒昕將曙,雞鳴相催。 |
《·》: | 曙戒勿怠,後稚逢殃。 |
《·》: | 日入于虞淵之汜,曙于蒙穀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億萬七千三百九里。 |
《·》: | 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 |
《·》: | 亦敬憚之,遂不敢逼,至曙而出。 |
《·》: |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
《·》: | 曙:曉也。 |
《·》: | 林夜撾吏,不勝痛,叫呼敖敖徹曙。 |
《·》: | 至夜三更,聞野鷄鳴,忽如曙,西王母駕玄鵉,歌春歸樂,謁乃聞王母歌聲而不見其形。 |
《·》: | 《陳李爽山家閨怨詩》曰:山中多早梅,荊扉達曙開,竹巾君自折,荷衣誰為裁,行雲無處所,人住在陽臺。 |
《》: | 又荀訥答問云:「代人有向曙毀廬作堊室,祭畢,居堊室見客者。」 |
《》: | 鸚嘴般的鼻兒拱拱,曙星樣的眼兒巴巴。 |
《》: | 紅曙捲窗紗,睡起半拖羅袂。 |
《·》: | 曈:曈曨欲曙又音童聾。 |
《·》: | 入虞泉之池,曙於蒙谷之浦。 |
《·》: | 天將曙,來別韋氏:「他歲相思,可令大兄往天壇山南相訪。」 |
《》: | 至丞相王公曙、參知政事宋公綬、翰林學士李公淑,文章外亦作詩,而不專也。 |
《》: | 引月擎宵桂,飄雲逼曙鱗。 |
《·》: | 《郭註》藷音曙。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