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6C73

說文小篆

部首:+ 4笔 = 共7笔.
字典出处:宋本广韵: 页398第32 康熙字典: 页608第04 汉语大字典: 卷3页1568第02
表面结构:左:,右:
国语发音:biàn ㄅㄧㄢˋ
粤语发音:bin6
说文解字:水部》汳:水。受陈畱浚仪阴沟,至蒙为雝水,东入于泗。从水反声。
宋本广韵:广韵·去声··》汳:水在睢阳。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水部·》汳:《唐韵》《集韵》皮变切《正韵》毗面切,𠀤音卞。水名。水受陈留浚仪隂沟,至蒙爲雝水,东入于泗。《水经》汳水,出隂沟,迳浚仪县北。又东至梁郡蒙县,爲濉水。馀波入睢阳城中。《郦道元注》隂沟卽蒗荡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泌乱流,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称。汳水东迳陈留,又东迳梁国睢阳县,又东迳贯城。城在蒙县西北。汳水自蒙县南出,今无水。惟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雎城。亦作汴。《后汉·明帝纪》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自荥阳至于千乗海口。《注》汴渠卽蒗荡渠也。《宋曾巩曰》昔禹于荥泽下分大河爲隂沟,出之淮泗,至浚仪西北,复分二渠。其后或曰鸿沟,或曰浪宕渠,或曰浚仪渠,或曰石门渠。石门渠东合济水,与河渠东注,至于敖山之北而兼汴水,又东至荥阳之北,而旃然之水东流入汴。荥阳之西有广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闲小㵎中东流而出,济水至此乃绝。桓温将通之而不果者,晋大和之中也。刘裕浚之,始有湍流奔注。以漕运者,义煕之间也。皇甫谊发河南丁夫百万开之,起荥阳入淮,千有馀里。更名之曰通济渠者,隋大业之初也,后世因其利焉。《一綂志》汴水源出开封府荥阳县大周山,合京、索、须、郑四水,东南至中牟县,北入于黄河。又《广韵》芳万切《集韵》孚万切,𠀤音㤆。义同。《集韵》或作汴。
反切:芳万 (《广韵·去声··》)

原典出处

说文解字·水部》::水。
水经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臯县,东入
广韵·》::水在睢阳。
康熙字典·》:《水经注》水又东迳莠仓城。
宋书》:以义熙十有二年五月丁酉,敬戒九伐,申命六军,治兵于京畿,次师于上。
御定骈字类编》:二蒙《水经注》:水东迳违县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又东迳大蒙城北,自古不闻有丨丨,疑即蒙、亳也。
行水金鉴·卷八十八》:晋、楚之战,楚军于邲,邲即水,则春秋前有之。
禹贡锥指》:阴沟东南至大梁城,合蒗荡渠,其东导者为水,至蒙县为𫉬水,又东至彭城县入泗。
禹贡锥指》:阴沟东南至大梁城,合蒗荡渠,其东导者为水,至蒙县为𫉬水,又东至彭城县入泗。
说文解字注》:水经注水篇曰:陈留风俗传曰:秦之榖县,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故改曰葘县,王莽更名嘉榖。
元音·卷十》:苍茫吴楚,㑹纵横,淮流,春氷未泮渚,芳杜已生洲,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
皇朝经世文编》:赵氏兴睢间。
大清一统志》:周超之自彭城縁故沟,斩树穿道七百馀里,以开水路,停薄于此,故兹坞取名焉。
钦定续通典·卷二十八》:又傅尧俞为监察御史,朱晦子頴士以内降监口镇,而都水监复荐之。
以上的例子来自维基区中的文献,未必经过仔细校对。若发现错字,请使用维基自行纠正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