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29B

說文小篆

異體字

部首:+ 11筆 = 共15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61第58 頁100第17 頁153第12 康熙字典: 頁704第07 辭海: 卷8頁7240第3 GSR: 第979.j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818第05
表面結構:左上:𠩺,右下:
國語發音: máo ㄌㄧˊ ㄇㄠˊ
粵語發音:lei4
說文解字:犛部》犛: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凡犛之屬皆从犛。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犛:犛牛。又音茅。
廣韻·上平聲··》犛:關西有長尾牛。又音釐、音茅。
廣韻·下平聲··》犛:牛名。又力之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牛部·十一》犛:《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義同。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曳犀犛。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𠀤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謹照原文頓改曳。
反切:里之 (《廣韻·上平聲··》) 落哀 (《廣韻·上平聲··》) 莫交 (《廣韻·下平聲··》) 力之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a black ox, a yak

原典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執而不釋,馬截玉。
史記》:獸則庸獏牦,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
國語·楚語上》:不然,巴浦之犀、、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
漢書·揚雄傳上》:癴蒼豨,跋犀,蹶浮麋。
後漢書》:挾師豹,拖熊螭,頓犀,曳豪羆,超迥壑,越峻崖,蹶巉巖,鉅石隤,松柏仆,叢林摧,草木無餘,禽獸殄夷。
山海經·中山經》:東北百里,曰荊山,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其中多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橘櫾。
說文解字·犛部》::西南夷長髦牛也。
通典·女國》:出馀石、朱砂、麝香、里之反牛、駿馬、蜀馬。
三國演義》:一日,有人送牛尾至。
廣韻·》:牛。
太平御覽·女國》:出鍮石、朱砂、麝香、牛、驄馬、蜀馬。
墨子閒詁·公輸》:說文·》云「斄,彊曲毛,可以箸起衣」,段玉裁謂劉屈氂,當本作屈斄,謂彊曲毛。
全唐詩》: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
康熙字典·》:又《前漢·揚雄傳》跋犀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