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7D59

部首:+ 6笔 = 共12笔.
字典出处:宋本广韵: 页123第44 页202第17 康熙字典: 页922第14 汉语大字典: 卷5页3391第04
表面结构:左:,右:。 Component of: 𭊿
国语发音:gēng ㄍㄥ
说文解字:糸部》絙:缓也。从糸亘声。
宋本广韵:广韵·上平声··》絙:缓也。
广韵·下平声··》縆:大索。
广韵·下平声··》絙:上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糸部·》絙:《广韵》《集韵》《韵会》𠀤胡官切,音桓。《说文》缓也。○按《说文》作𦀞,从𠄢。𠄢隷变作亘,须缘切。緪从𢛢,𢛢从舟,隷省舟作月。故书𢛢爲恒,𠄭亦爲亘。緪或省从亘。亘,居邓切。絙与絚字体音义各别。今俗絚皆作絙。非。
反切:胡官 (《广韵·上平声··》) 古𢘆 (《广韵·下平声··》)

原典出处

蔡中郎集·释诲》:隆隐天之高,拆地之基。
说文解字·糸部》::缓也。
方言·第六》:、筳,竟也。
水经注·河水》: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蹑悬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九译所絶,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也。
三国志·王昶传》: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为桥,渡水击之
广韵·》::缓也。
太平广记·尹真人》:崔君怒,又以巨系函鼻,用数十牛拽其,鞭而驱之。
康熙字典·》:《注》竹苇谓之茭也,所以引置土石也。
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时河冰未成,帝乃以苇约澌。
清稗类钞·园林类》:百馀年来,为此技者,类学崭岩嵌特,好事之家罗取一二异石,标之曰峰,皆从他邑辇至,决城闉,坏道路,人牛喘汗,仅而得至,络以巨,锢以铁汁,刑牲下拜,劖颜刻字,钩填空青,穹窿岩岩,若在乔岳,其难也如此。
三教偶拈》:伍文定兵,梯先登。
北齐书》:以葛为,令魏安德主骑上,使人推引之,又命胡人苦辱之。
万姓统谱·卷一百二十》:郝守浚开寳中,上命自荆南以巨舰载竹,并所造黄黑龙船于采矶,跨江为浮梁,王师过之如履平地。
福州府志乾隆本》:字文若。
御定骈字类编》:《船《魏书松滋侯苌传》:为北中郎将,带河内太守。
晋书·载记第六》:钟一没于河,募浮没三百人入河,系以竹,牛百头,鹿栌引之乃出。
御定渊鉴类函》: 陈阿登歌曰:「连绵葛上藤,一援复一」。
南齐书》:其车服,有大小辇,皆五层,下施四轮,三二百人牵之,四施索,备倾倒。
以上的例子来自维基区中的文献,未必经过仔细校对。若发现错字,请使用维基自行纠正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