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54D

部首:+ 12筆 = 共18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76第47 康熙字典: 頁1057第24 辭海: 卷1頁1681第01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296第04
表面結構:上:,下:
國語發音: ㄩˊ
粵語發音:jyu4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蕍:澤蕮。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艸部·十二》蕍:《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𠀤音俞。《爾雅·釋草》蕍,蕮。《註》今澤蕮。又《爾雅·釋草》蕍、芛、葟,華榮。《註》蕍亦華之貌。
反切:羊朱 (《廣韻·上平聲··》)

原典出處

爾雅·釋草》:,蕮。
廣韻·》::澤蕮。
康熙字典·十五》:爾雅·釋草藛。
莊子集解·外篇》:釋草又云「,蕮」,郭注:「今澤蕮。」
莊子集解·外篇》:釋草又云「,蕮」,郭注:「今澤蕮。」
說文解字注》:下文芛葟華榮。
爾雅注疏·卷八》:,蕮。
爾雅注疏·卷八》:,蕮。
通志·卷七十五》:曰蕮,曰「藚」,曰「芒」,芋曰鵠。
爾雅注疏·卷八》:,蕮。
清稗類鈔·飲食類一》:香辛料為蕃椒、胡椒、薑、山菜等,皆助消化,惟其害與酒同。
江湖小集·卷五十七》:...於蔣侯之廟遐眺於周顒之宅野芳敷山嘯嘀噢𣺌歸興兮亡盡樂興哀於戲...
詩識名解·卷七》:韓詩說以芣苢為澤瀉非也澤舄叢生淺水中葉似牛舌獨莖而長即釋草所謂蕮者確是別種乃欲以芣苢當之且以為臭惡之草殊不可解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