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821

說文小篆
𢍝
同義字
𥯵
同義字

部首:+ 15筆 = 共2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6第13 頁163第30 頁268第14 康熙字典: 頁1101第41 辭海: 卷1頁2006第01 GSR: 第1241.o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903第05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𢥾 𧅮 𤼠 𦧽 𦫈 𩽵
國語發音: luó luǒ ㄌㄧˇ ㄌㄧˊ ㄌㄨㄛˊ ㄌㄨㄛˇ ㄌㄧˋ
粵語發音:lai5
唐代發音:lěi
說文解字:䖵部》蠡:蟲齧木中也。从䖵彖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蠡:匈奴傳有谷蠡也。又音鹿。
廣韻·下平聲··𩼊》蠡:瓠瓢也。又禮、鹿二音。
廣韻·上聲··》蠡:蠡吾縣名在𣵠郡又彭蠡澤名。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虫部·十五》蠡:〔古文〕𢍝𥯵《唐韻》盧啓切《集韻》里弟切,𠀤音禮。《說文》蟲齧木中也。又彭蠡,澤名。《·禹貢》東匯澤爲彭蠡。《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又鄰知切,音離。《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又《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又《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又《玉篇》蠡蠡,行列貌。《劉向·九歎》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又山名。《揚雄·長楊賦》燒熐蠡。《註》熐蠡,山名。又人名。《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又與螺通。《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又《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又《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又郞計切,音麗。《揚子·方言》參、蠡,分也。《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亦作䗍。
考證:〔《劉向·九歌》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謹照原書九歌改九歎。
反切:吕支 (《廣韻·上平聲··》) 落戈 (《廣韻·下平聲··𩼊》) 盧啓 (《廣韻·上聲··》)
相同讀音: (《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章句下》)
英文翻譯:wood-boring insect; bore into wood

原典出處

孟子·盡心下》:曰:「以追。」
And the other replied, 'Because at the pivot the knob of Yu's bells is nearly worn through.'
揚子法言》:或問:「子胥、種、孰賢?」
Someone asked: Among Wu Zixu, Wen Zhong and Fan Li, who was worthy?
墨子·所染》:齊桓染於管仲、鮑叔,晉文染於舅犯、高偃,楚莊染於孫叔、沈尹,吳闔閭染於伍員、文義,越句踐染於范大夫種。
Lord Huan of Qi ca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uan Zhong and Bao Shu; Lord Wen of Jin, under that of Uncle Fan and Gao Yan; Lord Zhuang of Chu, under that of Sun Shu and the Minister of Shen; He Lu of Wu, under that of Wu Yuan and Wen Yi; and Gou Jian of Yue, under that of Fan Li and Minister Zhong.
史記·夏本紀》:淮海維揚州:彭既都,陽鳥所居。
The Huai river and the sea formed the boundaries of Yangzhou. The Pengli lake formed a reservoir of water, where the sun birds (i.e. the wild geese) settled.
尚書·禹貢》:既豬,陽鳥攸居。
The (lake of) Peng-li was confined to its proper limits, and the sun-birds (the wild geese) had places to settle on.
說苑·君道》:左洞庭之波,右彭之川。
春秋繁露》:命令相曰:「大夫、大夫種、大夫庸、大夫睪、大夫車成,越王與此五大夫謀伐吳,遂滅之,雪會稽之恥,卒為霸主。」
韓詩外傳·卷六》:越王勾踐困於會稽,疾據范、大夫種、而霸南國。
新書·耳痺》:事濟功成,范負室而歸五湖,大夫種繫領謝室,渠如處車裂回泉。
新序·雜事五》:呂子曰:「神農學悉老,黃帝學大真,顓頊學伯夷父,帝嚳學伯招,帝堯學州文父,帝舜學許由,禹學大成執,湯學小臣,文王武王學太公望周公旦,齊桓公學管夷吾隰朋,晉文公學咎犯隨會,秦穆公學百里奚公孫支,楚莊王學孫叔敖沈尹竺,吳王闔閭學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學范大夫種,此皆聖王之所學也。」
中論·亡國》:其次則甯戚如齊,百里奚入秦,范如越,樂毅遊燕。
潛夫論·邊議》:孟明補闕於河西,范收責於故胥,是以大功建於當世,而令名傳於無窮也。
論衡·骨相》:去越,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
風俗通義·東方朔》:俗言:東方朔、太白星精,黃帝時為風后,堯時為務成子,周時為老聃,在越為范,在齊為鴟夷子皮,言其神聖能興王霸之業,變化無常。
獨斷·卷下》:桓帝以吾侯子即尊位,追尊父吾先侯曰孝崇皇,母匡太夫人曰孝崇后,祖父河間孝王曰孝穆皇,祖母妃曰孝穆后。
蔡中郎集·獨斷》:桓帝以吾侯子即尊位,追尊父吾先侯曰孝崇皇,母匡太夫人曰孝崇后,祖父河間孝王曰孝穆皇,祖母妃曰孝穆后。
鶡冠子·世賢》:昔伊尹醫殷,太公醫周武王,百里醫秦,申麃醫郢,原季醫晉,范醫越,管仲醫齊,而五國霸。
列仙傳·范蠡》:,字少伯,徐人也。
韓非子·內儲說下》:越王攻吳,王吳王謝而告服,越王欲許之,范、大夫種曰:「不可。」
淮南子·脩務訓》:禹沐浴霪雨,櫛扶風,決江疏河,鑿龍門,辟伊闕,修彭之防,乘四載,隨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國。
呂氏春秋·愛類》:禹於是疏河決江,為彭之障,乾東土,所活者千八百國,此禹之功也。
春秋左傳》: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為後圖,少師得其君,王毀軍而納少師,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也,謂其備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時,脩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隨侯懼而脩政,楚不敢伐。
國語·越語下》:王命工以良金范之狀而朝禮之,浹日而令大夫朝之,環會稽三百里者以為范地,曰:「後世子孫,有敢侵之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皇天後土、四鄉地主正之。」
吳越春秋》:吾悔不隨范之謀,乃為越王所戮。
越絕書·外傳本事》:曰:「種見之時,相與謀道:『東南有霸兆,不如往仕。』」
戰國策》:知之,超然避世,長為陶朱。
鹽鐵論·伐功》:用君之義,聽君之計,雖越王之任種、不過。
漢書·外戚傳上》:嫗言名妄人,家本涿郡吾平鄉。
前漢紀》:越王與大夫種后庸范謀伐吳。
東觀漢記》:賜鹿王玉具劍,羽蓋車一駟,中郎將持節衛護焉。
後漢書·祭祀下》:桓帝以河閒孝王孫吾侯即位,亦追尊祖考,王國奉祀。
楚辭·惜賢》: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
焦氏易林·恆之》:咸:簪短帶長,幽思苦窮,瘠小瘦,以病之隆。
說文解字·豆部》:𧯷:也。
爾雅·釋草》:苀,東
方言·第六》:參、,分也。
急就篇》:升參升半巵觛。
黃帝內經·經脈》:足厥陰之別,名曰溝。
抱朴子·欽士》:樂毅出而燕壞,種入而越霸。
人物志·流業》: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張良是也。
金樓子·立言上》:斯蓋以莛撞鐘,以測海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