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C7A

說文小篆

異體字
同義字

部首:+ 3筆 = 共10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95第15 康熙字典: 頁1200第01 辭海: 卷1頁2661第02 GSR: 第943.t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908第04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𡺵
國語發音:chái ㄔㄞˊ
粵語發音:caai4
唐代發音:jrhæi
說文解字:豸部》豺:狼屬,狗聲。从豸才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豺:狼屬禮記云仲秋之月豺祭獸。士皆切,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豸部·》豺:《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𠀤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說文》狼屬。《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小雅》投𢌿豺虎。《疏》豺虎食人。《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干祿字書》與犲通。
反切:士皆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wolf; cruel, wicked, mean

原典出處

孟子·離婁上》:曰:「嫂溺不援,是狼也。」
Mencius said, 'He who would not so rescue the drowning woman is a wolf.'
禮記·王制》:祭獸,然後田獵。
When the wolf sacrificed its prey, the hunting commenced.
揚子法言》:曰:「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Yangzi said: One who has a sheep's zhi and a tiger's skin sees grass and is happy, sees a jackal and shivers. He forgets he is wearing a tiger's skin.
詩經·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虎。
I would take those slanderers, And throw them to wolves and tigers.
荀子·哀公》:士不信愨而有多知能,譬之其狼也,不可以身尒也。
說苑·尊賢》:今有人不忠信重厚而多智能,如此人者,譬猶狼與,不可以身近也。
韓詩外傳·卷四》:故弓調然後求勁焉,馬服然後求良焉,士信愨然後求知焉,士不信焉,又多知,譬之狼,其難以身近也。
大戴禮記·夏小正》:「十月祭獸」,謂之「祭」。
新書·》:不祭獸,不田獵。
新序·善謀》: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以狼逐群羊也。
孔子家語·五儀解》:不愨而多能,譬之狼不可邇。
論衡·命義》:羊舌似我初生之時,聲似狼,長大性惡,被禍而死。
風俗通義》:及據國爭權,還為虎。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掩群而取镺𨱵,不個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未祭獸,罝罘不得通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鷹隼未擊,羅網不得張於皋,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於山林,昆蟲未蟄,不得以火田,育孕不牧,鷇卵不探,魚不長尺不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萬物之發若蒸氣出,先王之所以應時脩備,富國利民之道也,非目見而足行之,欲利民者也不忘乎心,即人自備矣。
韓非子·揚權》:狼在牢,其羊不繁。
淮南子·主術訓》:未祭獸,罝罦不得布於野。
呂氏春秋·九月紀》:則祭獸戮禽。
史記·周本紀》:尚桓桓,如虎如羆,如如離,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
春秋左傳》: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逸周書·時訓解》:霜降之日,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咸俯。
國語·楚語下》: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狼焉,殆必亡者也。
吳越春秋》:不可謂廉,狼不可親。
戰國策》:以秦攻之,譬如使狼逐群羊也。
鹽鐵論·刺權》:威重於六卿,富累於陶、衛,輿服僭於王公,宮室溢於制度,并兼列宅,隔絕閭巷,閣道錯連,足以游觀,鑿池曲道,足以騁騖,臨淵釣魚,放犬走兔,隆鼎力,蹋鞠鬥雞,中山素女撫流徵於堂上,鳴鼓巴俞作於堂下,婦女被羅紈,婢妾曳絺紵,子孫連車列騎,田獵出入,畢弋捷健。
列女傳·晉羊叔姬》:叔姬往視之,及堂,聞其號也而還,曰:「狼之聲也。」
漢書·敘傳下》:據國爭權,還為虎,耳諫甘公,作漢藩輔。
前漢紀》:獺未祭。
東觀漢記·陽球》:球叩頭曰:「願假臣一月,必令狼鴟梟,悉服其辜。」
後漢書·祭祀上》:獺知祭祀,而況人乎!
穆天子傳·卷二》:爰有赤豹、白虎、熊、羆、、狼、野馬、野牛、山羊、野豕。
楚辭·招䰟》: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山海經·東山經》:又南三百里,曰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㐨之魚。
焦氏易林·坤之》:雖有虎,不致危身。
說文解字·豸部》::狼屬,狗聲。
爾雅·釋獸》:,狗足。
釋名·釋喪制》:槌而死曰掠,掠,狼也,用威大暴於狼也。
急就篇》:豹狐距虛犀兕。
世說新語·識鑒》:潘陽仲見王敦小時,謂曰:「君蜂目已露,但聲未振耳。」
顏氏家訓·文章》: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狼。
文心雕龍·奏啟》:》刺讒人,投畀虎。
抱朴子·對俗》:狐狸狼,皆壽八百歲。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