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E91

簡體字

部首:+ 15筆 = 共2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18第36 康熙字典: 頁1235第34 辭海: 卷1頁2953第01 GSR: 第363.f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746第03
表面結構:左:𧾷,右:。 Component of: 𫊛
國語發音:zhí ㄓˊ
粵語發音:zaak6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躑:躑躅行不進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足部·十五》躑:《廣韻》《集韻》《韻會》直炙切《正韻》直隻切,𠀤音擲。蹢,亦作躑。躑躅,行不進也。《後漢·隗囂傳》得以數千躑躅三輔。《註》躑躅,猶踟躕也。又《蘇竟傳》或躑躅帝宮。《註》謂上下不去也。《荀子·禮論篇》躑躅焉。詳躅字註。
反切:直炙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waver, hesitate, be irresolute

原典出處

荀子·禮論》: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躅焉,踟躕焉,然後能去之也。
後漢書》:太白、辰星自亡新之末,失行筭度,以至于今,或守東井,或沒羽林,或裴回藩屏,或躅帝宮,或經天反明,或潛臧久沈,或衰微闇昧,或煌煌北南,或盈縮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運蕩除之祥,聖帝應符之兆也。
楚辭·憫上》:懷蘭英兮把瓊若,待天明兮立躅。
焦氏易林·大有之》:隨:躅踟躕,拊心搔頭。
三國志·郤正傳》:高臺旣已傾,曲池又已平,墳墓生荊棘,狐狸穴其中,游兒牧豎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孟甞君之尊貴,亦猶若是乎!』
藝文類聚·行旅》:《魏阮瑀詩》曰:臨川多悲風,秋日苦清涼,客子易為戚,感此用哀傷,攬衣起躅,上觀心與房,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雞鳴當何時,朝晨尚未央,還坐長歎息,憂憂安可忘。
通典·散樂》:梁有長蹻伎、跳鈴伎、倒伎、跳劍伎,今並存。
意林》:鳥獸失亡其匹,越月逾時,必反過故鄉,徘徊鳴號,躅、踟蹰,然後去。
廣韻·》:躅:躅。
太平御覽》:上謂曰:「飛鳥過故鄉,猶躅徘徊,況朕於太原起義兵,定天下,復少小游觀,誠所不忘,岱禮若畢,或冀與公等相見。」
太平廣記·葉法善》:以燈為龍、鳳、螭、豹騰之狀,似非人力。
朱子語類》:如一箇人叫哮跳,我這裏只是不做聲,只管退步。
宋景文公筆記》:戢戢林林,躨跜躅然,連頓足掉首,騰踏盤完,何其怪也。
全唐詩》:千金豈不贈,五馬空躅。
康熙字典·十二》:𨼓:《集韻》直炙切,音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