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9E93

說文小篆

甲骨文

同义字

异体字

部首:鹿+ 8笔 = 共19笔.
字典出处:宋本广韵: 页451第7 康熙字典: 页1510第25 辞海: 卷1页5501第01 GSR: 第1209.h 汉语大字典: 卷7页4732第02
表面结构:上:,下:鹿。 Component of: 𨟤
国语发音: ㄌㄨˋ
粤语发音:luk1
说文解字:林部》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声。一曰林属于山为麓。《春秋传》曰:“沙麓崩。”
宋本广韵:广韵·入声··》麓:山足谷梁曰林属于山曰麓。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鹿部·》麓:〔古文〕㯟《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卢谷切,音禄。《释名》山足曰麓。麓,陆也。言水流顺陆,燥也。《周礼·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注》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大雅》瞻彼旱麓。《传》旱,山名。麓,山足也。又《说文》麓,守山林吏也。又录也。《·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传》纳舜使大录万几之政。《注》亦曰山足。又与鹿通。《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谷梁传》林属于山爲鹿。又叶录直切,音力。《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门雍肃,登受大福。福,音逼。
考证:〔《周礼·地官·林衡》掌巡麓之禁令。〕谨照原文麓字上增林字。
反切:卢谷 (《广韵·入声··》)
英文翻譯:foot of hill; foothill

原典出处

礼记·王制》: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Into the forests and plains at the foot of mountains the people went without hindrance at the proper seasons.
史记·五帝本纪》:舜入于大,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Shun went to the great plain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s, and, amid violent wind, thunder, and rain, did not go astray. Yao then knew that Shun was fit to accept the empire.
诗经·旱麓》:瞻彼旱、榛楛济济。
Look at the foot of the Han, How abundantly grow the hazel and the arrow-thorn!
尚书·舜典》:纳于大,烈风雷雨弗迷。
Being sent to the great plain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s, notwithstanding the tempests of wind, thunder, and rain, he did not go astray.
论衡·吉验》:使入大之野,虎狼不搏,蝮虵不噬。
风俗通义·》:谨按:《尚书》:尧禅舜,“纳于大。”
孔丛子·论书》:宰我问:“《书》云:‘纳于大,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
蔡中郎集》:外则折冲,内则大
淮南子·泰族训》:既入大,烈风雷雨而不迷,乃属以九子,赠以昭华之玉,而传天下焉。
国语·晋语九》:主将适蝼而不闻,臣敢烦当日。
列女传·有虞二妃》: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
汉书·王莽传中》:予前在大,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且止。
前汉纪》:昔春秋时沙崩。
后汉书·崔駰列传》:譬犹衡阳之林,岱阴之,伐寻抱不为之稀,蓺拱把不为之数。
周礼·地官司徒》:林衡:每大林下士十有二人。
焦氏易林·蒙之》:未济:山林薮,非人所往。
诗说·大雅》:《旱》:咏叹文王之德,前三章皆兴也,第四章赋也,五章、末章皆有义之兴也。
说文解字·林部》::守山林吏也。
释名·释山》:山足曰
颜氏家训·文章》:蔡邕杨秉碑云:“统大之重。”
文心雕龙·诔碑》:扬雄之诔元后,文实烦秽,沙撮其要,而挚疑成篇,安有累德述尊,而阔略四句乎!
抱朴子·明本》:为道之士,不营礼教,不顾大伦,侣狐貉于草泽之中,偶猿猱于林之闲,魁然流摈,与木石为邻,此亦东走之迷,忘葵之甘也。
金楼子·后妃》:迨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林木入于大,每事常谋于二女。
水经注·谷水》:谷水又东,石默溪水出微山东石默溪,东北流入于谷。
三国志·文帝纪》:周武中流有白鱼之应,不待师期而大号已建,舜受大,桑荫未移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
群书治要·尚书》:纳于大,烈风雷雨弗迷,纳舜于尊显之官,使大録万机之政,于是阴阳清和,烈风雷雨,各以期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心也。
艺文类聚》:【赋】《宋谢灵运岭表赋》曰:若乃长山欵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麇兔望岗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而践阪,遂升降于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通典·》:诸侯大夫复,其有林则虞人设阶,无林则狄人设阶。
四书章句集注》:诗大雅旱之篇。
论语注疏·泰伯》:如《旱》传云:“九命然后锡以秬鬯圭瓒。”
西游记》: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幽深。
广韵·》::山足谷梁曰林属于山曰
太平御览·》:又:《舜典》曰:纳于大,烈风雷雨弗迷。
太平广记·叶法善》:是夕,闻风雨之声,及明,绕山四面,成一道石渠,泉水流注,经冬不竭
朱子语类·陆氏》:如岳书院记,却只恁地说。
全唐诗》:兽之穷,奔大
康熙字典·》:《礼·丧大记》复有林,则虞人设阶。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