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博學》 | 電子圖書館 |
1 | 博學: | 《論語》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
2 | 博學: | 《禮記》曰: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 |
3 | 博學: | 《易·大畜卦》云: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4 | 博學: | 《續漢書》曰:班固字孟堅,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覽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 |
5 | 博學: | 《東觀漢記》曰:楊震字伯起,受《歐陽尚書》於桓郁。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 |
6 | 博學: |
謝承《後漢書》曰:王充字伯任,好學博覽。常游洛陽市,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又曰:黃香知古今,群書無不涉獵。帝以香先帝所異,每有疑,帝時特訪問;又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 又曰:賈逵字景伯,弱冠誦《左氏》。語云:「問事不休賈長頭。」 |
7 | 博學: |
王隱《晉書》曰:皇甫謐羸病,手不釋卷。歷觀古今,無不皆綜。 又曰:張華博覽圖籍,四海之內,若指諸掌。世祖問華,千門萬戶,畫地而成。 |
8 | 博學: | 《晉書何劭傳》曰:惠帝即位,初建東宮。太子年幼,欲令親萬機,以劭為太子師。劭博學,善屬文,陳說近代事,若指諸掌。 |
9 | 博學: | 《三國典略》曰:陳遺兼通直。散騎常侍姚察聘於周,沛國劉臻竊於公館訪《漢書》疑事十餘條,并為剖析,皆有經據。臻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 |
10 | 博學: | 《齊書賈希鏡傳》曰:宋孝武時,青州人發古蒙銘云「青州世子,東海女郎」。帝問學士鮑照、徐爰、蘇寶生,并不能悉。鏡對曰:「此是司馬越女嫁茍晞兒。」檢訪果然。由是見遇。 |
11 | 博學: | 又《崔慰祖傳》曰:國子祭酒沈約、吏部郎中謝朓嘗於吏部省中賓友俱集,各問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餘事。慰祖口吃,無華辭,而酬據精悉,一座稱服之。眺嘆曰:「假使班、馬復生,無以過此。」 |
12 | 博學: | 蕭子顯《齊書》曰:王儉自以博聞多識,讀書過陸澄。澄曰:「仆年少來無事,惟以讀書為業。且年已倍令君,令君少便鞅掌王務,雖復一覽便諳,然其卷軸未必多仆。」儉集學士何憲等,盛自商略。澄待儉語畢,然後談所遺漏數百千條,皆儉所未睹。儉乃敬服。儉在尚書省,出巾箱幾案雜服飾,令學士隸事事多者與之,人各得一兩物。澄后來,更出諸人所不知事復各數條,并奪物將去。 |
13 | 博學: | 《梁書》曰:韋叡子棱,字威直。性恬,素以書史為業,博物強記。當代之士,咸就質疑。 |
14 | 博學: | 《隋書》曰:王劭初在齊時,祖孝征、魏收、陽休之等嘗論古事,有遺忘討閱不能得,因呼劭問之。劭具論所出。取書驗之,一無舛誤。自是大為時人所許,稱其博物。 |
15 | 博學: |
《唐書》曰:李守素尤為譜學,妙譜人物。自晉宋以降,四海士流,及周魏以來諸貴勛等,華戎閥閱,靡不詳究。時號為「肉譜」。嘗與虞世南等六人同直學館,其夜七夕,內出珍饌,有教賦詩,因共談人物。初言江左東南,猶相酬對,及言北舌諸姓,次第如流,顯其歷葉,皆有據證。世南但撫掌而笑,不復能答。既而嘆曰:「『肉譜』定可畏」。許敬宗因謂世南曰:「李倉曹以善人物乃得此名,雖為美事,然非雅號。」曰:「君既言成準的,宜有以改之。」答曰:「卿言是也。昔任彥升善談經籍,梁代稱為『五經笥』,今日倉曹為『人物志』,可乎?」杜如晦等咸以為佳。 又曰:蔣乂幼好學。德宗嘗幸凌煙閣,見左壁頹剝,上有殘缺文記,每行可辨三五字,命錄之以問宰臣,宰臣卒然無以對。遽召乂訪之,對曰:「此聖歷年侍臣圖贊也。」暗諷誦,不失一字。宰臣上奏,德宗嘆曰:「虞世南暗寫《列女傳》無以加也。」 |
16 | 博學: | 《國語》曰:晉文公使趙衰為卿,辭云:「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也。」 |
17 | 博學: | 《孟子》曰:人皆知糞其田而莫知糞其心。何謂糞心?博學多聞也。 |
18 | 博學: | 《莊子》: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稱連環可解。 |
19 | 博學: | 袁子《正書》曰:學莫大於博,行莫大於約。聖人者,天下之至智也,博學以聚之,兼聽而辨之。 |
20 | 博學: |
《抱樸子》曰:洪年十六始習《孝經》、《論語》、《易》,但貪廣覽於眾書,曾披涉自正經諸史百家之言近將萬卷。 又曰:夫周公上聖而日讀百篇,仲尼天縱而韋編三絕,墨翟大賢載文盈車,仲舒命世不窺園圃,倪寬帶經以蕓鋤,路生截蒲以寫書,黃霸桎梏以受業,寧子鳳夜以倍功,故能究覽玄奧,窮測微言。 |
21 | 博學: | 《典論》曰: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應玚、劉楨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文無所假。 |
22 | 博學: | 《文士傳》曰:張華窮覽古今,嘗徒居,有書三十乘。 |
23 | 博學: | 《金樓子》曰:丘遲出為永嘉郡,公祖道于東都亭。敬子、沈隱侯俱至。丘云:「少來搜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姓,凡有百余卷,皆不得可知,今并欲焚之。」二客乃謂主人云:「可皆取出共看之。」博金紫末至,二客以向諸書示之,傅乃發擿剖判;皆究其流出,所得三鳳裥二。賓客咸所悅伏。 |
24 | 博學: |
《國朝傳記》曰:太宗嘗出行,有司請載副書以從。上曰:「不須,虞世南在此行秘書。」 又曰:太宗稱虞監博聞、德行、書翰、詞藻、忠直一人而已,兼是五善。 |
URN: ctp:n3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