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四書蕅益解

《四書蕅益解》[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足貴。修。則性顯而尊。故欲尊德性。必道問學。然欲道問學。必尊德性。不尊德性。不名真問學也。廣大。精微。高明。中庸。故。新。厚。禮。皆性德也。致。盡。極。道。溫。知。敦。崇。皆道問學以尊之者也。若欲備知其義。具在性學開蒙。
2 補注澫益大師靈峰宗論載大師性學開蒙答問一篇。最為詳盡。學者當求讀之。今錄其平論朱陸二公學說一段云。象山意謂不尊德性。則問學與不問學皆無用。但能尊其德性。即真問學。猶吾佛所謂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証。亦猶六祖本來無物。又即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也。是將尊德性攝問學。非恃德性而廢問學。故得為名賢也。紫陽意謂若不道問學。雖高談德性。如所謂理佛。非關修証。必道問學。以成至德。方可凝其率性之道。猶吾佛所謂菩提涅盤。尚在遙遠。要須歷劫辛勤修証。亦猶神秀時時拂拭。又即孔子庸德之行。庸言之謹。下學而上達也。是將問學尊德性。非徒問學而置德性。亦得為名賢也。然則悟象山之所謂德性。問學已道。悟紫陽之所謂問學。德性自尊。可謂是則俱是。而象山似頓悟。較紫陽之漸修。當勝一籌。然執象山之言而失旨。則思而不學。與今世狂禪同陷險坑。孔子謂之曰殆。執紫陽之言而失旨。則學而不思。與今世教律同無實証。孔子謂之曰罔。可謂非則俱非。而無實証者。尚通六趣。陷險坑者。必墮三途。象山之流弊。亦較紫陽倍甚。若就二公之學。以救二公之徒。亦有兩番。一逆救。以象山之藥。治紫陽之病。以紫陽之藥。救象山之病。二順救。執象山之言者。為申象山真旨。執紫陽之言者。為申紫陽真旨。終不若向初義打透。則二病不生。二藥無用矣。又云。德性二字。已含性修因果旨趣。而廣大精微等。皆德性所具之義趣。致之盡之。乃至崇之。皆道問學者之妙修耳。尊此德性。方道其問學。道此問學。方尊其德性。否則性近習遠。淪於污下。猶所謂法身流轉五道。為眾生矣。然德性廣大。謂其洋洋發育也。精微謂其優優百千也。高明謂其位天育物也。中庸謂其不離子臣弟友之間也。故謂其稟自初生也。新謂其經綸參贊也。厚謂父子君臣等皆天性所定也。禮謂仰事俯育等皆人事應爾也。世有廣大而不精微者。如海魚身長若干由旬。蕩而失水。螻蟻得意。有即廣大而精微者。如阿修羅王。變身與須彌齊。複能幻入蕅絲孔。德性亦爾。雖洋洋峻極。而複舉體攝入一威儀。隨舉一小威儀。全具德性。非德性少分也。世有精微而不廣大者。如玩器等。微妙精巧。不堪致用。有即精微而廣大者。如摩尼珠。圓明清淨。不過分寸。置之高幢。四洲雨寶。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而隨拈其一。皆全具位育功能。非少分功能也。世有高明而不中庸者。如夏日赫盛。不可目視。有即高明而中庸者。如諸佛光明勝百千日。而觸者清涼。德性亦爾。上達即在下學。位天育物之極致。不離庸言庸行之家風。世有中庸而不高明者。如鄉黨善人。可狎可欺。有即中庸而高明者。如時中之聖。溫而厲。德性亦爾。下學全體上達。灑掃應對之節。即具旋乾轉坤之用。世有故而不新者。如衣敝不堪複御。有故而嘗新者。如上古瑤琴。一番摩撫一番音。德性亦爾。出生一切道德文章經綸事業。不可窮盡。世有新而不故者。如美食不可再列。有新而常故者。如春至花開。樹未嘗改。德性亦爾。雖出一切經綸事業道德文章。而體嘗如故。世有厚而非禮者。如牛犢相隨。殷然天愛。而罔知儀節。有厚而即禮者。如孝子事親。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出於至性。匪由勉強。德性亦爾。雖率其天真。自有禮節。世有禮而非厚者。如六國事秦。勢不得已。有禮而即厚者。如孔子拜下。盡禮非諂。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絕非強設。又致廣大而不盡精微者。亦自有博學多聞。與則半是。奪則全非。以既不精微。即於廣大不能致故。盡精微而不致廣大者。亦自謂一門深入。與亦半是。奪亦全非。以既不廣大。則於精微不能盡故。極高明而不道中庸者。亦自謂豁達大度。然離中庸。而別擬高明。便不名極。道中庸而不極高明者。亦自謂言行相顧。然舍高明而安於卑陋。非君子之道。溫故而不知新者。亦自謂守其德性。而德性豈如此之癡頑。知新而不溫故者。亦自謂日有增長。然如溝澮可立待其涸。敦厚而不崇禮者。亦自謂率其本真。未免同人道於牛馬。崇禮而不敦厚者。亦自謂舉止有式。反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故必了知廣大精微等無非德性。皆須道問學以尊之。則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既非二致。那偏重輕。斯為超出是非兩關。全收二公之長。永杜二公流弊者也。
3 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4 不驕不倍等。即是時措之宜。又下同悲仰。故不驕。上合慈力。故不倍。機熟。則為聖說法。四悉益物。故足興。機生。則為聖默然三昧觀時。故足容。知實理為明。知權理為哲。自利利他為保身。猶易傳中保合太和之保。
5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裁及其身者也。
6 好自用。是驕。好自專。是倍。生今反古。是不知時措之宜。栽及其身。是不能保身。佛法釋者。不知權實二智。不知四悉善巧。必有自害害他之失。
7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8 佛法釋者。禮。是體義。擬法身德。度。是方法。擬解脫德。文。是能詮。擬般若德。三德常樂秘密之藏。惟佛一人。能開能示。後世祖師。傳佛心印。假使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所謂同軌同文同倫也。夫有位無德。是跡高本下。有德無位。是本高跡下。今之本跡俱下。而輒非佛經。自撰語錄。罪何如哉。
9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
10 佛法釋者。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自悟三諦。而証三德。以此三諦。立一切法。破一切法。統一切法。方無過咎。
11 補注三諦三觀三德。詳見上編始終心要解。
12 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征。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
13 佛法釋者。過去諸佛。機感已盡。未來諸佛。機緣未熟。所以化導為難。又約教釋者。單提向上第一義諦。契理而未必契機。名為雖善無征。單贊散善。及戒定等。逗機而未必出世。名為雖善不尊。
14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15 本諸身者。身証三德秘藏。秘藏乃本性所具也。徵諸庶民者。一切眾生。皆有三佛性也。考不繆者。過去諸佛道同也。建不悖者。依正無非三諦。又以性為天。則修不悖性也。質無疑者。十法界無非一性也。舉鬼神為言端。顯界異而理不異耳。俟不惑者。未來諸佛道同也。質鬼神。是約十法界同性。故曰知天。俟聖人。是約佛法界同修。故曰知人。
16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17 動。即意輪不思議化。行。即身輪不思議化。言。即口輪不思議化。世為天下。顯其豎窮橫徧也。
18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19 無惡無射。即是有望不厭耳。如此二字。只重在本諸身。既本諸身。自能征。考。建。質。且俟。自具三輪不思議化。蚤者。操其券於己。不求驗於人也。詩稱永終。文結蚤有。始終總不離一誠體。
20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21 前文明仲尼從周。而以三重歸諸王天下者。今又恐人不達。謂此大事因緣。惟在王天下人。不知時之與位。雖有差別。而本身徵民之德。三輪不思議用。無差別也。故今特明一介匹夫之仲尼。然其考不繆。建不悖。質無疑者。如此可見此道人人有分。個個不無。
22 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闢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23 萬物並育。道並行。喻性具性量。即是性體。小德川流。喻性體性量。即是性具。大德敦化。喻性具性體。即是性量。此贊天地。即贊仲尼。而文字出沒變化。絕無痕跡。
24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25 人能修德如仲尼。即為天下至聖。既為至聖。即具聰明睿知等德。既具此德。即足以有臨有容。乃至有別。奚必居位。方名王者。故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應知至聖至誠。皆吾人自心所具極果之名。不可看屬他人也。
26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27 見。言。行。即時出也。亦即三輪不思議化也。對下文配合。則如天。為中。如淵。為空。見言行之時出。為假。又溥博淵泉。是理體。時出之。是事用。理中本具三諦。束三為二。名曰空中。事中亦具三諦。束三為一。但名為假也。
28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根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29 既是至聖。則已究竟盡性。亦名至誠聖。約能証之智。即大菩提誠。約所証之理。即大涅盤。涅盤。名秘密藏。圓具三諦。大經。是俗諦大本。是真諦化育。是中諦。經綸之。立之。知之。是一心三智也。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不著二邊。不著中道。故無所倚。
30 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31 三諦皆能立一切法。故皆肫肫。同名為仁。三諦皆能破一切惑。故皆淵淵。同名為淵。三諦皆能統一切法。故皆浩浩。皆名為天。三個其字正顯雖由修道而証。實皆性具也。
32 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33 聰明聖知。而達天德。全悟真因。而成果覺。全以果覺。而為真因者也。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信然信然。
34 五結示始終奧旨。擬於流通。
35 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36 背塵合覺。守於真常。始則不為物轉。棄外守內。後則靜極光通。便能轉物。故暗然而日章。若不向真妄源頭悟徹。不向圓通本根下手。而泛濫修習。即所謂的然而日亡也。正因緣境。名為淡。一心三觀。名為簡。始終修習。名為溫。境中本具妙諦。故淡而不厭。三觀攝一切法門皆盡。故簡而文。修習從因至果。具足差別智斷。條然不亂。故溫而理。介爾有心。可謂至近也。三千具足。可謂遠矣。成佛而名聞滿十方界。可謂道風遐布也。由悟圓理。圓修。圓証。以為其本。可謂風所自矣。初心一念修習三觀。可謂至微也。即能具足一切究竟功德。可謂顯矣。此節重在三個知字。正是妙悟之門。
37 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38 此結示從妙悟而起妙修。即慎獨工夫也。
39 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詩曰。不顯惟德。百闢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40 此三節。結示由慎獨而致中和。遂能位天地。育萬物也。
41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42 此總結示位天育物之中和。即是性具之德。雖複修至究竟。恰恰合於本性。不曾增一絲毫也。
43 章初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明不變隨緣。從真如門。而開生滅門也。修道之謂教一語。是欲人即隨緣而悟不變。從生滅門。而歸真如門也。一部中庸。皆是約生滅門。返妄歸真。修道之事。雖有解行位三。實非判然三法。一一皆以真如理性。而為所悟所觀所証。直至今文。結歸無聲無臭。可謂因果相符。性修不二矣。但此皆用法華開顯之旨。來會權文。令成實義。不可謂世間儒學。本與圓宗無別也。觀彼大孝至孝。未曾度親成佛。盡性之極。不過與天地參。則局在六合之內。明矣。讀者奈何堅執門庭。漫云三教究竟同耶。若欲令究竟同。除是開權顯實。開跡顯本。則又必歸功法華。否則誰能開顯。令與實相不相違背。思之思之。
44 中庸直指
45 論語點睛補注序
46 孔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其信然乎。漢儒明於訓詁典章。宋儒明於世法義理。皆各有功後來。而於聖言之量未盡也。明澫益大師以佛知見為四書解。而佛儒始通。微言始顯。真解也。亦圓解也。四書解者。一論語點睛。二中庸直指。三大學直指。四孟子擇乳。擇乳亡於兵燹。惜哉。於是印光法師。亟取前之三種。序印而流通之。不慧以論語理深語簡。佛法廣大精微。學者未易知也。於蕅師所未及未詳者。更為補注以明之。夫點睛則圓照之體相用全矣。今所補者。但東雲一鱗。西雲一爪之敷云爾。或曰。朱子集注無取乎。曰焉得無取。朱子集注。闡世間義理者也。可師也。其採時賢之說。毀佛正法。使人不悟本來佛性。不信因果輪回。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小人無所忌憚。佛教衰而儒教亦熄。此天下大亂所由生也。不可從也。朱子去今千年矣。其精進當不可思議。豈尚拘曩時成見乎。蕅師此解。開出世光明者也。而不離世間法。使人了知本來佛性。深信因果輪回。敦倫而盡分。畏惡而遷善。滌染而修淨。佛教昌而儒教益顯。非但天下大治所由始。而亦作佛菩薩聖賢自度度他。俾久塞得通。久苦得樂之津梁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聞世間超世間不二之法尤難。學者其敬受之哉。
47 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季春陽複居士江謙謹述
48 論語點睛補注上
49 古吳蕅益道人智旭述
50 陽複子江謙補注
51 學而第一
5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3 此章以學字。為宗主。以時習二字。為旨趣。以悅字。為血脈。朋來。及人不知。皆是時習之時。樂及不慍。皆是說之血脈無間斷處。蓋人人本有靈覺之性。本無物累。本無不說。由其迷此本體。生出許多恐懼憂患。今學。即是始覺之智。念念覺於本覺。無不覺時。故名時習。無時不覺。斯無時不說矣。此覺原是人所同然。故朋來而樂。此覺原無人我對待。故不知不慍。夫能歷朋來。人不知之時。而無不習。無不說者。斯為君子之學。若以知不知二其心。豈孔子之所謂學哉。
54 補注或問學者覺也。但覺悟心性。不求之事物。有濟乎。曰。圓覺之人。知天下一切事物皆吾心也。一事未治。一物未安。則是吾心未治未安也。治之安之。悅可知矣。故大學言致知在格物。又言物格而後知至。學。是致知。時習之。則格物之功也。安有棄物蹈空之弊乎。棄物蹈空。非覺者也。格物之本。即是修身。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身果修。多身化之。故朋自遠來。與人同樂。有未化者。是吾心之誠未至也。但當反求諸己。故人不知而不慍。至誠無息。則君子也。君子即易所謂大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人有責。位雖不同。其有事則同也。故曰不亦君子乎。
55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56 為仁。正是為人。不仁。便不可為人矣。作亂之本。由於好犯上。犯上之本。由於不孝弟。不孝弟。由於甘心為禽獸。若不肯做衣冠禽獸。必孝弟以為人。為人。即仁義禮智自皆具足。故孝弟。是仁義禮智之本。蓋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萬事萬物之本源也。
57 補注論性則仁為孝弟之本。論修則孝弟為為仁之本。天下大亂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則仁慈興而亂機息矣。然則興孝弟之道奈何。曰。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不孝不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亂所由生也。孝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孝經云。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至仁莫如佛。佛之發大誓願。普度眾生。以眾生皆過去之父母六親也。孝弟之至。報恩之大。無過是矣。
58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59 巧言。口為仁者之言也。令色。色取仁也。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則愈似而愈非。
60 曾子曰。吾日事而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61 三事。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倘非見過於師。便不能習。此是既唯一以貫之之後。方有此真實切近功夫。
62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3 五者。以敬事為主。敬事。又從敬止功夫得來。
64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65 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弟謹信。乃至學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
66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67 賢賢。不但是好賢。乃步步趨趨之意。蓋自置其身於聖賢之列。此即學之本也。事親事君交友。皆躬行實踐。克到聖賢自期待處。所以名為實學。
68 補注易色。謂無我相人相也。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自他不二。故曰易色。有我相人相。則妒賢嫉能之心生矣。
69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70 期心於大聖大賢。名為自重。戒慎恐懼。名為威。始覺之功。有進無退。名為學固。倘自待稍輕。便不能念念兢業惕厲。而暫覺還迷矣。此直以不重。為根本病也。忠。則直心正念真如。信。則的確知得自己可為聖賢。正是自重之處。既能自重。更須親師取友。勇於改過。此三。皆對証妙藥也。故知今之悅不若己。憚於改過者。皆是自輕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藥。友不如。憚改過。是藥忌。
71 補注真實修行。須從心性悟入。從忠信立身。從懺悔起行。知自性無量無邊。不生不滅。則誓成正覺。誓度眾生。橫遍十方故重。豎窮三際故威。知人道不修。他道難修。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則當戒慎恐懼精進不退。故學日固。知自性無邪故忠。知自性無妄故信。知善惡淨染。皆由緣生。故當友下之善士。又尚友古之人。而無友不如己者。無友者。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知多生罪暗。懺炬能消。故過則勿憚改。以期障雲盡而慧日明。唐悟達國師三昧水懺。梁武皇慈悲道場懺法。皆懺罪修行之大導師也。
72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73 厚。是本性之德。複其本性。故似歸家。
74 補注知真性無量無邊。不生不滅。則知民德本厚。流於薄者。習為之也。教民慎終追遠。其事甚多。不但喪盡其禮。祭盡其誠而已。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便是追遠。飯食已訖。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齊。便是慎終。言其大者。如弘揚淨土法門。教人臨命終時。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真慎終。發弘誓願。普度眾生。以報多生多劫父母養育之恩。是真追遠。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歸依三寶。安能歸其本厚之性德乎。三寶者。佛法僧也。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果位。法是脫苦得樂。去染修淨之良方。僧是紹隆佛種弘揚正法之菩薩羅漢諸聖賢也。
75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76 此可與美玉章參看。子貢以沽。與藏。為問。夫子再言沽之。只是待價二字。便與尋常沽法不同。今子禽以求。並與。為問。子貢亦言求之。只是說出溫良恭儉讓五字。便與尋常求法不同。若竟說不求不沽。則與巢許何別。若竟說求之沽之。則與功名之士何別。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顏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於度外。則知富強禮樂。春風沂水。合則雙美。離則兩偏矣。
77 補注子貢聖門言語之選。不但贊孔子入妙。其論因果亦甚精。溫則人親之。良則人信之。恭則人敬之。儉則人便之。讓則人與之。故至於是邦。必聞其政。世間一切得失禍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諸己。不願乎其外。大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務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險以徼幸。求之不得。則怨天尤人。而為惡為亂無所不至矣。
78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79 此總就孝道上說。觀其志。觀其事父之心也。觀其行。觀其居喪之事也。
80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81 由之。由其本和之禮也。不行者。廢禮而尚和。禮不行。而和亦不可行也。
82 補注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二句。是說明上文之意。謂禮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得行矣。故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然不以禮節之。則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鄉原。不得謂之和。亦決不可行也。故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發而皆中節。故君子和而不同也。有所不行者。謂可行之道。而有所窒礙。未之能行。不可行者。謂鄉原小人之道。必不可行也。和者。平等觀也。禮者。差別觀也。於平等知差別。於差別知平等。則中道圓觀也。若偏於差別。或偏於平等。而欲以強力行之。其為禍於天下。不可勝言矣。
8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84 欲慎終者。全在謀始。只貴可複可宗。不必定複定宗。
85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86 敏事。如顏子之請事斯語。惟此一事。更非餘事也。慎言。即所謂仁者其言也訒。從敏事處得來。不是兩橛。就正有道。是慕道集義。不求安飽。是簞瓢陋巷家風。非顏子不足以當此。故惟顏子好學。
87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88 子貢之病。在願息。又在悅不若己。故因其所明而通之。告往知來。全是策進他處。道曠無涯。那有盡極。若向樂與禮處坐定。便非知來矣。
8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0 自利。則親師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則應病。與藥。尤要知人。
91 為政第二
92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93 為政以德。不是以德為政。須深體此語脈。蓋自正正他。皆名為政。以德者。以一心三觀。觀於一境三諦。知是性具三德也。三德秘藏。萬法之宗。不動道場。萬法同會。故譬之以北辰之居所。
94 補注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中諦者。統一切法。修行者。依於真諦而起空觀。依於俗諦而起假觀。依於中諦而起中道圓觀。此三觀者。三世諸佛之心印也。堯舜禹授受。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心法。亦即此三觀。惟一即空觀。惟精即假觀。允執厥中即空假雙照之中觀也。故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北辰即上帝之所居。上帝居須彌山頂。吾人所居之贍部洲。在須彌山南。故稱之曰北辰。實則一小世界。東西南北四天下之中樞也。日月眾星。皆環繞須彌山腰而行。故曰拱之。為政以德。則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動而民敬。不怒而民威於鈇鉞。又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於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也。
95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96 此指示一經宗要。令人隨文入觀。即聞即思即修也。若知詩之宗要。則知千經萬論。亦同此宗要矣。
97 補注思妄心也。無邪真心也。詩三百篇。皆妄心所成。妄依真有。真妄不二。解此義者。全妄成真。黃花翠竹。皆是真如。紙畫木雕。無非真佛。故曰。思無邪也。
98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99 五霸雖駕言於德禮。總只政刑。帝王雖亦似用政刑。無非德禮。蓋德禮。從格物誠意中來。孟子所謂集義所生。政刑。徒賢智安排出來。孟子所謂義襲而取也。
10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1 只一學字到底。學者。覺也。念念背塵合覺。謂之志。覺不被迷情所動。謂之立。覺能破微細疑網。謂之不惑。覺能透真妄關頭。謂之知天命。覺六根皆如來藏。謂之耳順。覺六識皆如來藏。謂之從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須至八十九十。始可幾之。故云。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孔子之真語實語。若作謙詞解釋。冤卻大聖一生苦心。 返聞聞自性。初須入流亡所。名之為逆。逆極而順。故名耳順。即聞所聞盡。分得耳門圓照三昧也。
102 補注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六識。如來藏即佛性。亦即無量無邊不生不滅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妙真如心也。真者不妄。如者不變。妙者不可思議也。入流亡所。即返聞聞自性。逆隨緣之流。順不動之性。性體不動。故能聞所聞俱盡也。是謂圓照三昧。三昧者。正定之法門也。
103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04 克己複禮。方能以禮事親。違禮。即非孝矣。
105 補注一部孝經。三言盡之。禮之大者。無過於勸親戒殺免墮惡道。念佛求生淨土。
106 陽複齋勸提倡素食詩云。果蔬百穀各芬芳。種種烹調恣啖嘗。何苦刀頭結冤業。不辭世世變豬羊。欲將宰割報親恩。轉送雙親地獄門。豈料孝思成毒計。愚生真是可憐蟲。數百亡靈哭震天。阿難問佛佛宣言。殺生設祭資冥福。豈意翻成惡道緣。佛與阿難在河邊行。見五百餓鬼。歌吟而前。阿難問佛。佛言。其家子孫。為彼修福。當得解脫。是以歌舞。又見數百好人。啼哭而過。阿難又問。佛言。彼家子孫。為其殺生設祭。後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見大藏一覽。三年饘粥報親恩。自古君民一例同。漢室何緣廢昌邑。居喪私自饌雞豚。漢迎昌邑王入紹帝位。因居喪不素食。奉太后詔廢免。見霍光傳。孟子言三年之喪。饘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陽明素食尊喪禮。特為甘泉設一肴。歸去遺書猶切責。俗儒何忍恣烹炮。明王陽明為湛甘泉。自遠來吊。特設一肉。甘泉切責之。見陽明文集若能勸親念佛。或為親念佛。求生淨土。永脫輪回。尤為大孝。蓮池大師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真至言也。
107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108 此等點示。能令有人心者痛哭。
109 補注其。謂父母也。唯父母致疾之憂。則必竭誠盡敬。和氣婉容。以事其親矣。修身立行。揚名後世。以慰其親矣。孔子之答問孝諸章。孟子所謂養志。所謂唯順於父母。可以解憂。皆是唯其疾之憂之心推之也。
110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111 以犬馬養。但養口體。能養志者。乃名為敬。
112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13 根於心而生於色。孝在心。而不獨在事也。
114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15 私者。人所不見之地。即慎獨獨字。惟孔子具他心道眼。能於言語動靜之際。窺見其私。故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退。非顏子辭退。乃孔子退而求之於接見問答之表耳。
116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17 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當。則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難視觀察矣。故君子但求諸己。如磨鏡然。
118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19 觀心為溫故。由觀心故。圓解開發。得陀羅尼。為知新。蓋天下莫故於心。亦莫新於心也。
120 補注陀羅尼印度語。譯云能持。又云能遮。持善令不失。遮惡令不生也。溫故者。明其不變之體。知新者。妙其隨緣之用。溫故是正念真如。知新是善行方便。
121 子曰。君子不器。
122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乾坤太極。皆器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無非器也。況瑚璉斗筲。而非器哉。李卓吾云。下學而上達。便是不器。此言得之。
12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24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
12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6 生緣。法緣。無緣。三慈。皆是周。愛見之慈。即是比。
127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8 學而不思。即有聞無慧。思而不學。即有慧無聞。罔者。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墮坑落塹也。
129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130 端。頭緒也。理本不異。但頭緒一差。則天地懸隔。
131 補注佛老孔三教。皆有正道與末流異端之分。攻乎異端。則自害害他。可不慎乎。
132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3 子路向能知所知上用心。意謂無所不知。方名為知。不是強不知以為知也。此則向外馳求。全昧知體。故今直向本體點示。只要認得自己真知之體。更無二知。此與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之旨。參看。方見聖人道脈之妙。若舍此而別求知。不異丙丁童子求火。亦似騎牛覓牛矣。
134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35 何日無聞。何日無見。聞見不患不多。患不能闕疑殆。慎言行耳。祿在其中。是點破天爵天祿。乃吾人真受用處。若作有得祿之道解釋。陋矣陋矣。
136 補注干祿謂求福也。言是口業。行是身業。慎是意業。身口意三業勤修。外則寡尤。內則寡悔。即是自求多福。故曰。祿在其中。多聞多見。而不能闕疑闕殆。隨波而流。隨風而靡。則災禍墮落之所由來也。可不慎與。
137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38 惟格物誠意之仁人。為能舉直錯枉。可見民之服與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於民也。
139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40 臨莊。從知及仁守發源。知及仁守。只是致知誠意耳。孝慈。舉善教不能。皆是親民之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可見聖門為治。別無岐路。此節三個則字。上節兩個則字。皆顯示感應不忒之機。全在自己。
14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42 此便是為政以德
143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44 不信自己可為聖賢。如何進德修業。
145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146 知來之事。聖人別有心法。與如來性具六通相同。如明鏡無所不照。非外道所修作意五通。可比也。子張鶩外。尚未能學孔子之跡。又安可與論及本地工夫。故直以禮之損益答之。然禮之綱要。決定不可損益。所損益者。因時制宜。隨機設教之事耳。若知克己複禮為仁。則知實智。若知隨時損益之致。則知權智。既知權實二智。則知來之道。不外此矣。言近指遠。善哉善哉。
147 補注禮。有理有事。不可損益者。理也。所可損益者。事也。故雖百世可知也。
148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149 罵得痛切。激動良心。
150 八佾第三
151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2 卓吾云。季氏要哭。
153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154 卓吾云。三家要笑。
155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56 世人雖甘心為不仁。未有肯甘棄禮樂者。但既棄仁。即棄禮樂。故就其不肯棄禮樂處。喚醒之也。卓吾云。季氏三家。哭不得。笑不得。
157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158 儉非禮之本。而近於本。故就此指點。庶可悟本。
159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160 此痛哭流涕之言也。嗚呼。可以中國而不如夷乎。
161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162 卓吾云。季氏聞之。不勝扯淡。便是夫子救季氏處。
163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164 必也射乎。正是君子無所爭處。
165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66 素以為絢。謂倩盼是天成之美。不假脂粉。自稱絕色也。人巧終遜天工。故曰繪事後素。後者。落在第二義之謂。非素質後加五採之解。禮後乎者。直斥後進之禮為不足貴。亦非先後之後。卓吾云。與言詩。非許可子夏也。正是救禮苦心處。
167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168 無限感慨。
169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170 方外史曰。禪自白椎而往者。吾不欲聞之矣。教自擊鼓而往者。吾不欲聽之矣。律自發心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嗚呼。古今同一痛心事。世出世法。同一流弊。奈之何哉。
171 補注當與三家者以雍徹章合看。
172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173 程季清曰。王者於天下大定之後。方行禘禮。爾時九州之方物。畢貢於前。歷代之靈爽。盡格於廟。可謂豎窮橫徧。互幽徹明。浹上洽下。無一事一物。不羅列於現前一剎那際矣。示天下如指其掌。不亦宜乎。方外史曰。既云不知。又指其掌。所謂此處無銀三十兩也。
174 補注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此本性一體之說也。知神人之一體。為萬物而報恩。其知禘與一切祭之說矣。若殺生以祭神。行私而求福。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昔人有埋金而榜之者曰。此處無銀三十兩。蕅師蓋借以喻孔子不言之言也。
175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76 與許也。祭如不祭。謂無誠心之人。故夫子不許之。
177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178 卓吾云。媚。便獲罪於天矣。
179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180 花發之茂。由於培根。禮樂之文。本於至德。至德本於身。而考於古。即是千聖心法。故從周。只是以心印心。又從周。即從夏商。即從太古也。
181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182 卓吾云。只論禮與非禮。那爭知與不知。方外史曰。不知便問。是孔子直心道場處。若雲雖知亦問者。謬矣。
183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84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85 子貢見得是羊。孔子見即是禮。推此苦心。便可與讀十輪。佛藏二經。二經明剃發染衣者。不論具戒破戒。乃至不曾受戒。亦是佛弟子相。決定不可毀辱。卓吾云。留之。則為禮。去之。則為羊。故云。其羊其禮。
186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87 於三寶境。廣修供養。人亦以為靡費者。多矣。哀哉。
188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89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90 后妃不嫉妒。多求淑女。以事西伯。使廣繼嗣之道。故樂不淫。哀不傷。若以求后妃。得後妃為解。可笑甚矣。詩傳。詩序。皆云後妃求淑女。不知紫陽何故。別為新說。
191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92 哀公患三家之強暴。問於有若。有若對曰。惟禮可禦暴亂。此端本澄源之論也。今雲戰慄以敬神明。似則似矣。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敬止工夫。安能大畏民志哉。卓吾云。實是說他諫他咎他。亦是說哀公。諫哀公。咎哀公。
193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194 一匡天下處。是其仁。不儉。不知禮處。是其器小。孔子論人。何等公平。亦何等明白。蓋大器已不至此。況不器之君子乎。
195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196 樂是心之聲。聞其樂而知其德。故翕如純如等。須從明德處悟將來。非安排於音韻之末也。
197 補注孔子論樂。即是論心。樂由心生。亦即正心之具也。孔子知正心。故知樂也。始作翕如者。因該果海。故當慎之於初也。從之者。謂聞善言。見善行。沛然莫御。若決江河。純如者。用志不紛。乃凝於神也。皦如者。光明徧照。無所障礙。繹如者。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盡於未來也。一切事如是而成。樂亦如是而成也。古者司樂之官。即司教之官。故稱之曰太師。尚書舜典。命夔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慄。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此皆以樂正心之義也。心正而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矣。故曰神人以和。孔子於樂屢言之矣。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曰樂則韶舞。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曰。人而不仁如樂何。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曰。鄭衛之音。亡國之音也。樂之關系成敗興亡者如此。故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下。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治國者。其知此義乎。
198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99 終身定評。千古知己。夫子真萬古木鐸也。
200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01 覺浪禪師曰。此評樂。非評人也。蓋韶樂。能盡舜帝之美。又能盡舜帝之善。武樂。能盡武王之美。未能盡武王之善。舜武。都是聖人。豈有未盡善者。方外史曰。王陽明謂金之分兩不必同。而精純同。以喻聖之才力不必同。而純乎天理同。此是千古至論。故孟子曰。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亦是此旨。
202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203 即是吾不欲觀之意。非是觀其得失。
204 補注哭泣盡情。哀之淺者也。念佛送終。求佛接引。出輪回。生淨土。哀之深者也。孔子易傳。言精氣為物。游魂為變。可知死者精氣。不死者靈魂。變則善惡殊途。升沉遠隔。若墮畜生餓鬼地獄。苦不可言。故臨命終時。家人親屬。當朗誦佛號。助生淨土。不宜哭泣擾其心神。陷親苦趣。罪莫大焉。待體溫已冷。神識已離。然後收斂。盡情哭泣無妨矣。願仁人孝子。廣播斯言。
205 里仁第四
206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07 里以宅身。尚知以仁為美。道以宅心。反不擇仁而處。何其重軀殼。而輕性靈也。
208 補注西方極樂邦。眾聖之仁里。得托蓮花生。萬倍閻浮美。樓閣七寶成。黃金為大地。思衣而得衣。思食而得食。光明照十方。壽命無量劫。不歷阿僧祇。一生補佛位。不聞惡道名。何況有其實。一句阿彌陀。得此不思議。如此妙法。不肯修行。如此淨土。不求往生。見佛聞法。精進不退。直至成佛。而甘居五濁惡世。甘受生死輪回。可謂智乎。
209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10 見有心外之約樂。便不可久處長處。可見不仁之人。無地可容其身矣。安仁。則約樂皆安。利仁。則約樂皆利。何等快活受用。
211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12 無好無惡。故能好能惡。無好無惡。性量也。能好能惡。性具也。仁。性體也。
213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214 千年暗室。一燈能破。
21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216 此章皆誡訓之辭。若處非道之富貴。去非道之貧賤。便是去仁。便不名為君子。若要真正成個君子。名實相稱。須是終食之間不違。造次顛沛不違。
217 補注讀不以其道為句。不以其道。而處富貴。是不處仁也。不以其道。而去貧賤。是去仁也。去仁何以為君子。欲無終食之間違仁。方便法門。無如念佛。念佛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譯云歸依。阿彌陀佛。譯云無量光無量壽正覺也。本性光明壽命無量。故念佛即是念仁。閒忙無廢。鈍慧均能。白居易詩云。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念仁全憑自力。念佛兼仗佛力。故消業障。長善根。出輪回。生淨土。利益尤不可思議也。淨土念佛法門。若在孔子時。早入中國。必當普教修持矣。
218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219 惡不仁者。用個其為仁矣四字。便是一串的工夫。卓吾云。無以尚之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正是用力力足處。蓋有之矣。謂世界爾許大。豈無一日用力者。奈我未之見耳。望之之辭。好仁者。就是慚。惡不仁者。就是愧。
220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21 此法眼也。亦慈心也。世人但於仁中求過耳。孰肯於過中求仁哉。然惟過。可以觀仁。小人有過。則必文之。仁人有過。必不自掩。故也。
222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223 不聞道者。如何死得。 若知死不可免如何不急求聞道。若知朝聞可以夕死。便知道是豎窮橫徧。不是死了便斷滅的。
224 補注愚夫斷見。謂一死百了。不知死者軀殼。不死者性靈也。有死而得苦十百千萬於生者。有死而得樂十百千萬於生者。不知六道輪回之苦。淨土無生之樂。不知孔子此言之痛切而弘深也。朝聞道而夕死可者。聞出輪回而生淨土之大道也。六道輪回者。天人神為三善道。畜鬼地獄為三惡道。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便知輪回六道之無常。地獄種種慘苦之難受。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便知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之大願。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之莊嚴。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死事大。瞬息無常。當以如恐不及之心求之。若遲疑不決。以待來年。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可不哀哉。
225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26 當與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參看。便見聖賢學脈。
227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28 義之與比。正所謂時措之宜。卻須從格物慎獨來。若欲比義。便成適莫。義來比我。方見無適莫處。比義。則為義所用。義比。則能用義。比義。則同告子之義外。便成襲取。義比。則同孟子之集義。便是性善。當與趙州使得十二時。壇經悟時轉法華並參。
229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30 見德者。不見有土。見土者。不見有德。見法者。不見有惠。見惠者。不見有法。此皆獨喻於懷。不可以告人者。譬如飲水。冷暖自知而已。
231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232 卓吾云。何利之有。
23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234 能以禮讓。不但用得禮。亦為得國。不能以禮讓為國。不但治不得國。亦用不得禮。
235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36 此對治悉檀。亦阿伽良藥也。
237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38 此切示下手工夫。不是印証。正是指點初心。須向一門深入耳。忠恕真實貫得去。亦是有個省處。乃能如此答話。然不可便作傳道看。顏子既沒。孔子之道的無正傳。否。則兩嘆今也則亡。豈是誑語。
239 補注一者不變之體。自二而十而百而千而萬。乃至無量數。皆隨緣之用。其體皆一也。全性起修。全修顯性。故曰一以貫之。
240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41 喻字。形容君子小人心事。曲盡其致。喻義。故利亦是義。喻利。故義亦是利。釋門中發菩提心者。世法亦成佛法。名利未忘者。佛法亦成世法。可為同喻。
242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43 方是慚愧二字實義。方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方可雲盡大地無不是藥。此聖賢佛祖總訣也。
244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45 始終只一幾諫。幾諫。只是敬父母。故期之以聖賢。不違不怨。只是到底敬父母。
246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47 方。法也。為法故游。不為餘事也。不遠游句。單約父母在說。游必有方。則通於存沒矣。
248 補注所事非主。所學非師。所交非友。所行非義。皆非方也。游必有方。所以慰親心也。
249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5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51 喜懼處。正是知處。不喜不懼。便是不知。
252 補注知父母恩深。生死事大。親愛別離。無能免者。安得不懼。大慈菩薩偈云。骨肉恩情相愛。難期白首團圓。幾多強壯亡身。更有嬰孩命盡。勸念阿彌陀佛。七寶池中化生。聚會永無別離。萬劫長生快樂。
253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54 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255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256 觀心為要。
257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58 訥言敏行。只是一事。觀欲字而字。便知。
259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260 千里比肩。百世接踵。 卓吾云。有一善端。眾善畢至。方外史曰。此約觀心釋也。
261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262 辱。則不能事其君。疏。則不能交其友。不數。正是納忠盡誼之法。非為求榮求親而已。亦非當去當止之謂。
263 公冶長第五
264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265 曰非其罪。曰免於刑戮。只論立身。不論遇境。今人還知此意否。
266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267 卓吾云。把子賤來做一尊賢取友的榜樣。非特贊子賤已也。
268 補注為政在得人。自用則小。子賤尊賢取友故鳴琴而治。誠君國子民者之榜樣也。魯無君子者。謂在上位而不能尊賢取友。則皆竊位之小人也。斯焉取斯者。嘆魯不能用子賤相一國。而使之沉淪於下邑也。魯之君臣。知孔子聖人而不能用。豈得謂有君子乎。
269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270 卓吾批問處云。也自負。方外史曰。只因子貢自負。所以但成一器。不能到君子不器地位。
271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272 不知其仁。謂佞者本具仁理。而全不自知。可見佞之為害甚也。
273 補注晉中行穆伯攻鼓。經年而不能下。饋間倫曰。鼓之嗇夫。間倫知之。請無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應。左右曰。不折一戟。不傷一卒。而鼓可得。君奚為不取。穆伯曰。間倫之為人也。佞而不仁。若間倫下之。吾不可以不賞。賞之是賞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晉國之士。舍仁而為佞。雖得鼓。將何用之。不仁可以亡國。何有於鼓。故孔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焉用佞乎。
274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275 唯其信有斯事。所以愈覺未能信也。今之硬作主宰。錯下承當者。皆未具信根故耳。寡過未能。聖仁豈敢。既不生退屈。亦不增上慢。其深知六即者乎。
276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277 正為點醒子路而發。非是嘆道不行。
27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279 此與下論言志章參看。便見夫子深知三人處。
280 補注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子貢與子路冉求公西華三子皆瑚璉也。非不器之君子。器者能有所偏。量有所限。無偏無限。斯仁矣。
281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282 子貢之億則屢中是病。顏子之不違如愚是藥。故以藥病對拈。非以勝負相形也。子貢一向落在聞見知解窠臼。卻謂顏子聞一知十。雖極贊顏子。不知反是謗顏子矣。故夫子直以弗如二字貶之。蓋凡知見愈多。則其去道愈遠。幸而子貢只是知二。若使知三知四。乃至知十。則更不可救藥。故彼自謂弗如之處。正是可與之處。如此點示。大有禪門殺活全機。惜當機之未悟。恨後儒之謬解也。
283 補注二者數之對。告往而知來。見生而知滅。對待知見也。十者數之成。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往來。即無往來。即無往來。即一切往來。即生滅。即無生滅。即無生滅。即一切生滅。不二法門也。子貢於此蓋已能信解。但行証不及顏淵耳。故孔子許其自知。
284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285 責宰我處。可謂雪上加霜。卓吾云。乃牽聯春秋之筆。
286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287 只說棖是欲不是剛。不可以剛與欲對辨。以對欲說剛。非真剛故。
288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289 卓吾云。推他上路。
290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291 言性言天。便成文章。因指見月。便悟性天。子貢此言。只得一半。若知文字相。即解脫相。則聞即無聞。若知不可說法。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則無聞即聞。
292 補注除卻性道。安有文章。文章即性道之顯者也。既云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即非不言。不可得而聞者。聞而未信。信而未解。解而未行。行而未証之差也。
293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294 卓吾云。畫出子路。方外史曰。子路長處在此。病處亦在此。若知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之理。便如顏子之從容請事矣。
29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96 卓吾云。於子貢身上。亦甚有益。蓋願息。悅不若己。是子貢病痛耳。
297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98 不遺纖善。
299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300 卓吾云。久而敬之四字。的是交法。
301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
302 卓吾云。夫子論知。只是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303 補注藏龜為卜。智者不惑。焉用卜為。卜靈在誠。豈在龜乎。
304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305 仁者必忠。忠者未必仁。仁者必清。清者未必仁。卓吾云。仲尼認得仁字真。
306 補注知讀如智。智及之。然後仁能守之。故曰未知焉得仁。必開圓解。乃有圓因。有圓因乃有圓果。但忠一主。潔一身。謂之忠。謂之清可矣。未得為仁。
307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308 卓吾云。三。疑也。再。決也。要知三。不是三遭。再。不是兩次。
309 補注此孔子教人觀心之法也。思不得其道。雖百思無益。得其道。則再思可矣。再思者。真俗雙融。空假雙照。惟精惟一。而允執厥中也。
310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11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312 木鐸之任。菩薩之心。
313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314 周季侯曰。舊字。如飛影馳輪。倏焉過去之謂。方外史曰。如明鏡照物。妍媸皆現。而不留陳影。此與不遷怒。同一工夫。
315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316 卓吾云。維直道也。非譏議微生高也。
317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318 讀此。便知春秋宗旨。春秋。只是扶三代之直道耳。
319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20 子路忘物。顏子忘善。聖人忘己。忘己。故以安還老者。信還朋友。懷還少者。
321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322 千古同慨。蓋自訟。正是聖賢心學真血脈。
32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324 孔子之忠信與人同。只是好學與人異。好學二字。是孔子真面目。故顏淵死。遂哭云。天喪予。
325 雍也第六
326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327 只是可臨民耳。豈可說他做得王帝。
328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29 只是論臨民之道。不是去批點子桑伯子。
330 補注居敬。是空觀。是惟一。行簡。是假觀。是惟精。空假雙照。精一雙持。是允執厥中。諸佛之心印。亦堯舜之心傳也。臨如日月之照臨使觀感而自化。故孔子然之。故曰雍也可使南面。
331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332 無怒無過。本覺之體。不遷不貳。始覺之功。此方是真正好學。曾子以下。的確不能通此血脈。孔子之道。的確不曾傳與他人。 有所斷故名為不遷不貳。若到無所斷時。則全合無怒無過之本體矣。孔子顏淵。皆居學地。人那得知。
333 補注孔子稱顏淵好學。即在不遷怒。不貳過。顏淵死而嘆曰。今也則亡。可知博極群書。身兼眾藝。而不免於遷怒屢過者。不得謂之好學也。孔門正學。止是從心性入門。從修身致力。從過勿憚改起行。顏淵短命。是天下眾生之不幸。不專謂顏子也。
334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斷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335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336 卓吾云。夫子論仲弓如此耳。
337 補注古人祭祀用牲。備物而已。非必殺之也。故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鄭康成解曰。餼生牲也。孟子言齊桓公葵丘之會。束牲載書。而不歃血。亦生牲也。若必殺而去其毛。則犁牛與騂且角者何擇焉。後人假祭神之名。充口腹之欲。其能免殺業之苦報乎。血食之神。當墮地獄。況殺之者乎。故祭用蔬素芳潔之物。最為合禮。
338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39 顏淵心不違仁。孔子向何處知之。豈非法眼。他心智耶。三月者。如佛家九旬辦道之期。其心其餘。皆指顏子而說。只因心不違仁。得法源本。則其餘枝葉。日新月盛。德業並進矣。此方是溫故知新。
340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341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342 有志氣。有節操。羞殺仲由冉求。
343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344 說一命字。便顯得是宿業。便知為善無惡果。
345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46 樂不在簞瓢陋巷。亦不離簞瓢陋巷。簞瓢陋巷。就是他真樂處。惟仁者可久處約。約處。就是安處利處。若云簞瓢陋巷非可樂。則離境談心。何啻萬里。
347 補注列子衝虛經言。仲尼閒居。子貢入侍。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顏回援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入。問曰。若奚獨樂。回曰。夫子奚獨憂。孔子曰。先言爾志。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孔子愀然有間。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爾。請以今言為正也。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有憂之大也。夫樂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謂樂知也。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故無所不樂。無所不知。無所不憂。無所不為。顏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學者知無樂無憂之本性。方知孔顏之憂樂。
348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49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350 從性天生文章。便是君子儒。從文章著腳。便是小人儒。即下學而上達。便是君子儒。滯於下學。便是小人儒。若離下學而空談上達。不是君子儒。亦不是小人儒。便是今時狂學者。
351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352 卓吾云。真能得人。
35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354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355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356 道不可須臾離。信然信然。何故世人習而不察。日用不知。
357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58 質。如樹莖。文。如花葉。還有一個樹根。由有樹根。故使莖枝花葉。皆是一團生機。彬彬者。生機煥彩也。
359 補注尊德性而不道問學。謂之野。道問學而不尊德性。謂之史。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故文質彬彬也。
360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61 卓吾云。不直的。都是死人。
36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63 知個甚麼。好個甚麼。樂個甚麼。參。 卓吾云。不到樂的地步。那得知此。
36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365 不可語上。須以上作下說。為實施權也。可以語上。方知語語皆上。開權顯實也。
366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367 曉得民義。便曉得鬼神道理。惟其曉得。所以能敬能遠。非以不可知。而敬之遠之也。不能先難。便欲商及獲與不獲。知難非難。則請事斯語。欲罷不能。豈獲與不獲。可動其心。
368 補注世俗混稱佛菩薩為鬼神。此大誤也。佛菩薩是出世大聖。鬼神是生死凡夫。相距天淵。然皆是過去六親。未來諸佛。故當敬。修福而嗔恚墮神趣。慳貪而不施墮鬼趣。故當憐憫而遠之也。仁者須發大心。遍十方。盡未來。度脫眾生。而後成佛。故曰。先其難而後其獲。
369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70 形容得妙。 智者仁者。不是指兩人說。樂者。效法也。智法水。仁法山。法水故動。法山故靜。動故樂。靜故壽。山水同依於地。動靜同一心機。樂壽同一身受。智仁同一性真。若未達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則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智矣。
371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372 總是要他至於道耳。吳因之曰。齊固要脫皮換骨。魯也要滌胃洗腸。
373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374 補注因緣和合。假名為觚。色即是空。故曰不觚。空假雙照。不即世諦。不離世諦。是為中觀。故曰觚哉觚哉。空假中一心三觀。三世諸佛之心印。又堯舜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心傳也。心經。金剛經。一切大乘經。乃至禪家千七百則公案。皆可以此求之。金剛經云。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即假即空即中也。程子謂觚不觚。謂如君不君。臣不臣。範氏謂如人不仁。國不國。此但就世變感慨言之也。亦通。
375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376 此問大似禪機。蓋謂君子既依於仁。設使仁在井中。亦從而依之乎。夫子直以正理答之。不是口頭三昧可比。 陳旻昭曰。宰我此問。深得夫子之心。蓋在夫子。設使見人墜井。決能跳下井中救出。但此非聖人不能。不可傳繼。故夫子直以可繼可傳之道答之。如大舜方可浚井。以聽父母之掩。彼有出路故也。若尋常孝子。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矣。
37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378 學於文。乃就聞以開覺路。不同貧數他寶。約以禮。乃依解而起思修。所謂克己複禮。不同無聞暗証。所以弗畔。畔者。邊畔。以文字阿師。偏於教相之一邊。暗証禪和。偏於內觀之一邊。不免罔殆之失也。
379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380 卓吾云。子路不說。全從夫子拒彌子來。意謂。既曰有命矣。緣何又見南子。
381 補注此可與互鄉難與言章合看。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佛菩薩。不舍罪惡眾生。孔子不拒南子與互鄉童子也。
382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83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84 補注列子衝虛經言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歟。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弗知。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孔子所謂西方聖人者。即周昭王甲寅歲降生天竺之釋迦牟尼佛也。
385 博施濟眾。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於果。不知明其真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以己及人。正是自他不二。只向一念觀心處下手也。立。即不思議止。達。即不思議觀。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觀心則易。故云能近取譬。是仁之方。方。法也。立人達人。正是博施濟眾處。堯舜猶病。正是欲立欲達處。仁。通因果。聖。惟極果。堯舜尚在因位。惟佛方名果位耳。
386 補注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之最優方便。無過於淨土念佛法門。了脫輪回。是真能立。一生補佛。是真能達。是以諸佛贊嘆。眾聖求生。諸天信受。列祖奉行。閒忙無礙。愚智皆能。博施濟眾。舍此末由已。
387 述而第七
388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389 述而不作。只因信得理無可作。既信得及。自然好古。此夫子真道脈。真學問也。卓吾云。都是實話。何云謙詞。
390 補注十方三世佛。所說無異法。諸佛與聖人。皆述而不作。何況於凡夫。愚人不知此。紛紛而妄作。厭故而喜新。不知妄語罪。死墮拔舌獄。可不戒哉。
391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92 學不厭。誨不倦。孔子亦曾承當之矣。只一默而識之。真實難到。宜其直心直口說出。
393 補注此即孔子之無我。有我相。則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必不能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矣。
394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395 真實可憂。世人都不知憂。所以毫無真樂。惟聖人念念憂。方得時時樂。
396 補注唐白居易問鳥窠禪師。如何是佛法。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曰。如此三歲兒童也道得。曰。三歲兒童道得
URN: ctp:ws10557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