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序

《序》[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序《詞綜》清 朱彞尊
2 《詞綜》(序)
3 自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南風》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居其五;至《短蕭鐃歌》十八篇,篇皆長短句,謂非詞之源乎?迄於六代,《江南》、《採蓮》諸曲,去倚聲不遠,其不即變為詞者,四聲猶未諧暢也。自古詩變為近體,而五七言絕句傳於伶官樂部,長短句無所依,則不得不更為詞。當開元盛日,王之渙、高適、王昌齡詩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薩蠻》等詞亦被之歌曲。古詩之於樂府,近體之於詞,分鑣並騁,非有先後。謂詩降為詞,以詞為詩之餘,殆非通論矣。西蜀、南唐而後,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轉相矜尚。曲調愈多,流派因之亦別。短長互見,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煉,歸於醇雅。於是史達祖、高觀國羽翼之,張輯、吳文英師之於前,趙以夫、蔣捷、周密、陳允衡、王沂孫、張炎、張翥效之於後。譬之於樂,舞《箾》至於九變,而詞之能事畢矣。世之論詞者,惟《草堂》是規,白石、梅溪諸家,或未窺其集,輒高自矜詡。予嘗病焉,顧未有以奪之也。友人朱子錫鬯,輯有唐以來迄於元人所為詞,凡一十八卷,目曰《詞綜》,訪予梧桐鄉。予覽而有契於心,請雕刻以行。朱子曰:「未也。宋、元詞集傳於今者,計不下二百家。吾之所見,僅及其半而已。子其博搜以輔吾不足,然後可。」予曰:「唯!唯!」錫鬯仍北游京師,南至於白下。逾三年歸,廣為二十六卷。予亦往來苕霅間,從故藏書家抄白諸集,相對參論,複益以四卷,凡三十卷。計覽觀宋、元詞集一百七十家,傳記、小說、地志共三百餘家,歷歲八稔,然後成書,庶幾可一洗草堂之陋,而倚聲者知所宗矣。若其論世而敘次詞人爵里,勘讎同異而辨其訛,則柯子寓匏、周子青士力也。時康熙戊午嘉平之朔,休陽汪森書於裘杼樓。
4 詞綜後序
5 往歲壬子,錫鬯偕青士過餘,商榷詞選,稍引其端而未究其緒。既而青士去館桐川,餘與錫鬯奔走四方,碌碌無寧晷。越七年所,汪子晉賢增定《詞綜》告竣,複寓書於餘,相參詮次之。故餘惟詞學在廢興間者數百年,良以表章無人,整齊莫自,故散而無統。邇者海內風氣攸開,從事者眾。茲編搜羅既廣,潛隱靡遺,其亦可以豁詞林之耳目,使不蔽於近矣。然所患向來選本,或以調分,或以時類,往往雜亂無稽,凡名姓、里居、爵仕,彼此錯見,後先之序,幾於倒置。況重以相沿日久,以訛繼訛,於茲之選,可無詳訂以救其失?如李珣之作「李詢」,「鹿虔 」之作「扈虔 」,王觀之作「王冠」:此姓氏之當別者也。李白蜀人,一雲山東人;陽炯中書舍人,一云大學士;此里與爵之當考者也。徐昌圖宋殿中丞,而或列之唐;仇遠元儒學教授,而或列之宋;此世次之當審者也。又若同一張先也,而一為博州人,一為吳興人;同一孫氏也,而一為黃銖母,一為鄭文妻,此當析其人之同者也。白玉蟾之即葛長庚,顧瑛之即顧德輝,此當厘其號之異者也。至如蘇庠養直為蘇堅伯固子,而云蘇庠字伯固;朱敦儒希真,朱秋娘亦名希真,而遂以敦儒《樵歌》為秋娘所作;此當辨其舛誤之最甚者也。種種混淆,未克枚舉。今為博証史傳,旁考稗乘,參以郡邑載志。諸家文集,匯而訂之。姓氏之下著其地,爵仕之前序其世,贈謚、稱號、撰述系之爵仕之後,無所依據者姑闕之。由是先後之次可得而稽,詞人之本末可得而尚論也。間欲窺其寄托,致其抑揚,求如元遺山之《中州集》、錢虞山之《列朝詩選》序例,實慚譾陋,有所未遑。若夫溯詞旨之源流,採之精而取之粹,晉賢氏固已論列甚詳,餘又何贅焉。嘉善柯崇樸。
6 補遺後序
7 《詞綜》之刻,成於戊午。會錫鬯以應薦入都,官翰林,嗣不省故集。繼典試江南,事竣,會予與青士於故里,論及前刻,挂漏尚多,欲謀為定本而卒難刊改,思補輯以成完書。未幾北去,間遺一二鈔本前此所未經見者,然約而未廣,不足以成卷。辛酉春,青士偕山子過舍,相與燕坐草堂,出其遠近所搜輯,並錫鬯所遺,複從故集糸番閱,匯為兩卷,得詞若干首,猶未備也。久之,各以事罷去。其後,從吳門藏書家得《梅苑》、《翰墨全書》、《鐵網珊瑚》及宋、元小集二十餘種,青士又從魏塘柯南陔攜草窗所輯《絕妙好辭》,偕山子相為討論,目視手鈔,日無寧晷,而郡城曹子民表亦時有緘寄,佐所不逮,共補人百二十有二,補詞三百六十餘首,裒然可觀矣。乃青士旅食京華二載,幾歸里門而又客死徐塘,山子則繼去北游,餘複哭伯兄於嶺表,風流雲散,悲何可言!夫邊馬依北風以嘶,越鳥望南枝而逝,古人所以興感於離別也。矧百年有盡之身,為升沉,為聚散,日月如駛,其中之笑言晨夕,曾幾何時,而顧可長恃乎哉。辛未秋,殘暑未退,山子過予別業,消散於梧風桂月間,留兩月而去。冬初重過,將送予還新安,遽捐館舍。老友凋零,為之傷悼不已。爰亟詮次其先後,凡六卷,以附於初刻之末,並言志其歲月,以道其感慨云。休寧汪森書。
8 《詞綜》(發凡)
9 唐、宋以來作者,長短句每別為一編,不入集中。以是散佚最易。常熟吳氏訥匯有《宋元百家詞》,抄傳絕少,未見全書。近日毛氏晉刻有汲古閣《六十家宋詞》,頗有裨於學者。是編所錄,半屬抄本,白門則借之周上舍雪客,黃徵士俞邰,京師則借之宋員外牧仲,成進士容若,吳下則借之徐太史健庵。里門則借之曹侍郎秋嶽。餘則汪子晉賢購諸吳興藏書家,互為參定。
10 其已經選輯者:
11 《南唐二主詞集》一卷
12 馮延巳《陽春錄》一卷
13 潘閬《逍遙詞》一卷
14 林逋《和靖先生集》詞
15 晏殊珠玉詞》一卷
16 歐陽修《六一居士詞》三卷
17 王安石《半山老人詞》一卷
18 晏幾道小山詞》二卷
19 張先《子野詞》一卷
20 柳永樂章集》九卷
21 蘇軾《東坡居士詞》二卷
22 黃庭堅《琴趣外篇》二卷
23 秦觀淮海詞》三卷
24 《晁補之詞》一卷
25 陳師道《後山長短句》二卷
26 李之儀《姑溪集》詞二卷
27 賀鑄《東山寓聲樂府》三卷
28 毛滂東堂詞》二卷
29 《杜安世詞》一卷
30 黃裳演山集》詞二卷
31 葛勝仲《丹陽詞》一卷
32 周紫芝《竹坡居士樂府》三卷
33 謝逸溪堂詞》一卷
34 謝 《竹友詞》一卷
35 葛郯《信齋詞》一卷
36 廖行之省齋詩餘
37 周邦彥《清真集》三卷
38 晁端禮《閒齋琴趣外篇》一卷
39 徐伸《青山樂府》一卷
40 《呂渭老詞》一卷
41 徐積節孝集》附詞
42 陳稢《了齋詞》一卷
43 王安中初寮集》詞一卷
44 向子諲《酒邊集》四卷
45 蔡伸友古詞》一卷
46 王庭圭《盧溪詞》二卷
47 葉夢得石林詞》一卷
48 王之道《相山居士詞》二卷
49 向鎬《樂齋詞》二卷
50 沈瀛《竹齋詞》一卷
51 劉弇《雲龍集》詞一卷
52 汪藻《浮溪文粹》附詞
53 趙師俠《坦庵長短句》一卷
54 陳與義無住詞》一卷
55 劉一止《苕溪詞》一卷
56 趙長卿惜香樂府》十卷
57 王灼《頤堂詞》一卷
58 張綱《華陽老人長短句》
59 岳飛《金陀粹編家集》附詞
60 張元幹蘆川詞》一卷
61 鄧肅栟櫚集》詞一卷
62 劉子翬屏山集》附詞
63 張掄《蓮社詞》一卷
64 朱敦儒樵歌》三卷
65 曾覿海野詞》一卷
66 楊無咎《逃禪詞》三卷
67 侯置《稥窟詞》一卷
68 《曾敦詞》一卷
69 朱雍《梅詞》一卷
70 辛棄疾《稼軒樂府》十二卷
71 範成大《石湖詞》一卷
72 黃公度知稼翁詞》一卷
73 葛立方《歸愚詞》一卷
74 張孝祥《於湖詞》一卷
75 程垓《書舟雅詞》二卷
76 韓元吉《焦尾集》詞一卷
77 周必大近體樂府》一卷
78 倪偁《綺川詞》一卷
79 姚述堯《簫台公餘詞》一卷
80 京鏜《松坡居士樂府》一卷
81 朱熹《晦庵詞》一卷
82 洪適《盤洲集》詞二卷
83 吳儆《竹洲詞》一卷
84 楊萬里《誠齋樂府》一卷
85 李處全《晦庵詞》一卷
86 丘崇《文定公詞》一卷
87 羅願鄂州小集》附詞
88 劉克莊後村別調》一卷
89 趙彥端《介庵詞》四卷
90 管鑒《養拙堂詞》一卷
91 張金茲《玉照堂詞》一卷
92 劉儗《招山集》樂章
93 程泌《銘水集》詞一卷
94 王千秋審齋詞》一卷
95 姜夔白石詞》一卷
96 陸游《渭南集》詞二卷
97 陳亮《龍川集》詞二卷
98 劉過龍洲詞》一卷
99 楊炎《西樵語業》一卷
100 張輯《東澤綺語債》一卷
101 謝懋《靜寄居士樂章》二卷
102 黃機竹齋詩餘》一卷
103 劉鎮《隨如百詠》
104 吳禮之《順受老人詞》五卷
105 許棐《梅屋詩餘》一卷
106 戴複古《石屏詞》一卷
107 毛《樵隱詞》一卷
108 洪咨夔平齋詞》一卷
109 郭應祥《笑笑詞》一卷
110 盧祖皋《蒲江詞》一卷
111 高觀國竹屋癡語》一卷
112 史達祖梅溪詞》二卷
113 汪莘方壺存稿》詞二卷
114 吳潛《履齋詩餘》三卷
115 李昴英文溪詞》一卷
116 趙以夫《虛齋樂府》二卷
117 陳經國《龜峰詞》一卷
118 方岳《秋厓先生小稿》詞四卷
119 張矩蕓窗詞》一卷
120 洪瑹《空同詞》一卷
121 方千里和清真詞》一卷
122 楊澤民《續和清真詞》一卷
123 盧炳哄堂詞》一卷
124 沈端節克齋詞》一卷
125 黃升《散花庵詞》一卷
126 嚴羽滄浪集》附詞
127 《王以寧詞》一卷
128 吳文英《夢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129 蔣捷竹山詞》一卷
130 陳允平《日湖漁唱》二卷
131 周密《草窗詞》二卷
132 王沂孫《碧山樂府》二卷
133 張炎《玉田詞》二卷
134 石孝友金谷遺音》一卷
135 林正大風雅遺音》四卷
136 張矩《梅淵詞》
137 陳德武《白雪遺音》一卷
138 文天祥文山集》詞一卷
139 《王鼎翁遺集》附詞
140 何夢桂《潛齋詞》一卷
141 惠洪《石門文字禪》附詞
142 葛長庚《海璚詞》二卷
143 李清照《漱玉集》一卷
144 朱淑真《斷腸集》一卷
145 韓玉東浦詞》一卷
146 段克己《遯齋樂府》一卷
147 段成己《菊軒樂府》一卷
148 元好問《遺山樂府》二卷
149 許衡《魯齊集》附詞
150 程鉅夫雪樓集》詞一卷
151 王惲秋澗集》詞四卷
152 趙孟兆頁《松雪詞》一卷
153 劉因《樵庵詞》一卷
154 汪宗臣《紫岩集》附詞
155 吳澄《草廬詞》一卷
156 虞集道園學古錄》詞一卷
157 宋《燕石集》詞一卷
158 劉詵《桂隱集》附詞
159 曹伯啟《漢泉漫稿》詞一卷
160 許有壬《圭塘小槁》詞一卷
161 薩都剌雁門集》詞一卷
162 張翥蛻岩詞》二卷
163 袁易《靜春詞》一卷
164 沈禧《竹窗詞》一卷
165 洪希文續軒渠集》詞一卷
166 張可久《小山樂府》二卷
167 喬吉《惺惺老人樂府》一卷
168 張埜《古山樂府》一卷
169 倪瓚《清閣詞》一卷
170 顧瑛《玉山璞》附詞
171 陶宗儀《南村集》附詞
172 邵亨貞《蛾術詞選》四卷
173 凌雲翰《柘溪集》詞一卷
174 王行半軒集》詞一卷
175 張雨《貞居詞》一卷,凡百六十餘家。
176 雖已覽觀,未入選者,楊傑無為集》,徐經孫《文惠集》,徐鹿卿《清正集》,魏了翁《鶴山詞》,王義山《稼軒類稿》,又《順齋樂府》、《虛靖真君詞》、《洞玄珠玉集》,凡八家。
177 藏書家編目錄,詞集多不見收。惟莆田陳氏《書錄解題》論其大略,鄱陽馬氏採入《通考》志中所載晁衝之《具茨集》,王觀冠柳集》,趙令畤《聊複集》,蘇庠後湖集》,萬俟雅言《大聲集》,陳克《赤城詞》,康與之順庵樂府》,趙鼎《得全居士集》,劉光祖《鶴林詞》,左譽《筠庵長短句》,姚寬《西溪居士樂府》,蘇泂《泠然閣集》,嚴仁《清江欸乃詞》,孫惟信《花翁詞》,《魏子敬詞》,《王武子詞》,《李洪兄弟花萼集》,吳激《東山集》,蔡松年《蕭閒公集》,舊本散失,未經寓目,或詩集雖在,而詞則闕如,僅於選本中錄其一二。至於汪元量水雲詞》,蔡楠《浩歌集》,黃人傑《可軒曲林》,黃定《鳳城詞》,曹冠《燕喜集》,馬寧祖《退圃詞》,吳鎰《敬齋詞》, 《袁去華詞》,侯延慶《退齋詞》,黃談《澗壑詞》,林淳《定齋詩餘》,鄧元《漫堂集》,王大受《近情集》,張孝忠《野適堂詞》,劉德秀《默軒詞》,鐘將之《岫雲詞》,徐得之《西園鼓吹》,李叔猷《東老詞》,方信儒《好庵游戲》,陳從古《洮湖詞》,韓子耕《蕭閒詞》,只字未見。此外軼者尚多,海內收藏之家,或有存本,倘許借觀,願仿曾氏《雅詞》之例,別為拾遺,附於卷末。世人言詞,必稱北宋。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最為傑出,惜乎《白石樂府》五卷,今僅存二十餘闋也。《東澤綺語》,傳亦寥寥。至施乘之、孫季蕃,盛以詞鳴,沈伯時《樂府指迷》亦為矜譽,今求其集,不可複睹。周公謹、陳君衡、王聖與,集雖抄傳,公謹賦西湖十景,當日屬和者甚眾,而今集無之。《花草粹編》載有君衡二詞,陸輔之《詞旨》載有聖與《霜天曉角》等調中語,均今集所無。至張叔夏詞集,晉賢所購,合之牧仲員外、雪客上舍所抄,暨常熟吳氏《百家詞》本,較對無異,以為完書,頃吳門錢進士宮聲相遇都亭,謂家有藏本,乃陶南村手書,多至三百闋,則予所見,猶未及半,漏萬之譏,殆不免矣。
178 古詞選本,若《家宴集》《謫仙集》《蘭畹集》《複雅歌辭》《類分樂章》《群公詩餘後編》《五十大曲》《萬曲類編》及草窗周氏選,皆軼不傳。獨《草堂詩餘》所收最下最傳,三百年來,學者守為《兔園冊》,無惑乎詞之不振也,是集兼採趙弘基《花間集》黃升《花庵絕妙詞》《中興以來絕妙詞》陳景沂《全芳備祖樂府》元好問《中州樂府》彭致中《鳴鶴餘音》鳳林書院《元詞樂府補題》許有孚《圭塘欸乃集》顧梧芳《尊前集》楊慎詞林萬選》陳耀文《花草粹編》沈際飛《草堂詩餘廣集》茅映《詞的》卓人月《詞統》諸書。務去陳言,歸於正始。至如曾慥樂府雅詞》《天機餘錦》採入《花草粹編》趙粹夫《陽春白雪集》見李開先《小山樂府後序》,則諸書嘉、隆間猶未散軼;而《天機碎錦》《片玉珠璣》二集,聞江都藏書家有之;又如《百一選曲》《太平樂府》《詩酒餘音》《仙音妙選》《樂府新聲》《樂府群珠》《樂府群玉》《曲海》之內,定有詞章可採,惜俱未之見也。
179 向客太原,見晉祠石刻,多北宋人唱和詞。而平遙縣治西古寺廡下有金人所作小令,勒石嵌壁。令工人拓回,經十餘年,簡之故簏,則已為鼠嚙盡。是集成,未克採入,深以為恨。海內名山,苔龕石壁,宋、元人留題長短句尚多。好事君子,惠我片楮,無異雙金也。詞有當時盛傳,久而翻逸者,遺珠片玉,往往見於稗官載紀。是編自《百川學海》《古今小說》《唐宋叢書》,曾氏《類說》,吳氏《能改齋漫錄》,阮氏《詩話總龜》,胡氏《苕溪漁隱叢話》,陶氏《說郛》,商氏《裨海》,陸氏《說海》,陳氏《秘笈》外,翻閱小說又不下數十家,片詞足採,輒事筆疏,故多他選未見之作,庶幾一開生面,佐予討論編纂者。汪子而外,則安丘曹舍人升六,無錫嚴徵士蓀友,江都汪舍人季用,宜興陳徵士其年,華亭錢舍人葆香分,吳江俞處士無殊,休寧汪上舍周士,季青,錢塘龔主事天石,同郡俞處士右吉,沈上舍融谷,繆處士天自,沈布衣覃九,葉舍人元禮,李徵士武曾,布衣分虎,秀才山子,柯孝廉翰周,浦布衣傅功,暨門人周灊岳也。鏤版未竟,而錢、葉二君,相繼奄逝。可為泫然!
180 詞人姓氏爵里,選家書法不一。先系爵後書名者,《花間集》、《中州樂府》體也;書字於官爵下者,《絕妙詞選》體也;書名者《全芳備祖$》體也;書字者《草堂》體也;冠別字於姓名之前者,鳳林書院體也;至楊氏《詞林萬選》,陳氏《花草粹編》,或書名,或書字,或書別字,或書官,或書集,覽者茫然。莫究其世次,甚有別本以朱三十五《樵歌》為秋娘作者,良可大噱。是集考之正史,參以地志、傳紀、小說,以集歸人,字歸名,得十之八九。論世之功,柯子寓匏有焉。
181 周布衣青士,隱於廛市,於書無所不窺。辨証古今字句音韻之訛,輒極精當。是集藉其校讎,如史梅溪《綺羅香》後闋「還被春潮晚急」,原系六字為句。《草堂》坊本脫去「晚」字,諸本因之。周晴川《十六字令》「眠,月影穿窗白玉錢」,原系「眠」字為句,選本訛作「明」字,遂以「明月影」為句,歐陽永叔《越溪春$》結語「沉麝不燒金鴨,玲瓏月照梨花」,並系六字句,坊本訛「玲」為「冷」,「瓏」為「籠」,遂以七字五字為句;德佑太學生《祝英台近》「那人何處,怎知道愁來不去」,訛「不」為「又」,一字之乖,全旨皆失。今悉為改正。他如蘇子瞻《念奴嬌》則從《容齋隨筆》,汪彥章《點絳唇》則從《能改齋漫錄》,王晉卿《影搖紅》則從《漫錄》去其前闋,李後主《臨江仙》則從《耆舊續聞》補其結語。其餘糾定,難更僕數。坊間雖有圖譜,倚聲者宜考質焉。四聲二十八調,各有其倫。柳屯田《樂章集》,有同一曲名,字數長短不齊分入各調者,姜石帚《湘月》詞注云,此「念奴嬌」之鬲指聲也,則曲同字數同;而湘月「念奴嬌」調實不同,合之為一非矣。詞固有一曲而各異其名者,是選悉依集本,不敢更易,審音者度無勿知,似不必比而同之也。
182 張子野《吊林君複》詩「煙雨詞亡草更青」,蔡君謨《奇李良定》詩「多麗,新詞到海邊」,一篇之工,見之吟詠。「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華倒影」柳屯田,「曉風殘月」柳三變,「滴粉搓酥」左與言,一句之工,形諸口號。當日風尚所存,甄藻自爾不爽。故是集多綴宋、元人評語。有明用修、元美諸家品騭,容有未當,或置不錄焉。宣、政而後,士大夫爭為獻壽之詞,聯篇累牘,殊無意味。至魏華父,則非此不作矣。是集於千百之中,止存一二,雖華甫亦置不錄也。
183 元人小曲,如《乾荷葉》,《天淨沙》,《憑欄人》,《平湖樂》一名《小桃紅》等調,平、去三聲並用,往往編入詞集。然按之宋詞,如《戚氏》,《西江月》,《換巢鸞鳳》《少年心》,《惜分釵》,《漁家傲》,杜安世集中體諸闋,已為曲韻濫觴矣。是集間有採錄,蓋仿楊氏《詞林萬選》之例,覽者幸勿以詞曲混一為訕。
184 言情之作,易流於穢,此宋人選詞,多以雅為目。法秀道人語涪翁曰「作艷詞當墮犁舌地獄」,正指涪翁一等體制而言耳。填詞最雅無過石帚,《草堂詩餘》,不登其只字,見胡浩《立春吉席》之作,蜜殊《詠桂》之章,亟收卷中,可謂無目者也。甚而易靜《兵要》寓聲於《望江南》,張用成《悟真篇》按調為《西江月》,詞至此亦不幸極矣。是集於黃九之作,去取特嚴,不敢曲徇後山之說。
185 宋人編集歌詞,長者曰慢,短者曰令,初無中調、長調之目。自顧從敬編《草堂詞》以臆見分之,後遂相沿,殊屬牽率。歲在癸丑,舍館京師宣武門右,與葆香分舍人戶庭相望。予輯是書,葆香分輯《詞 》,辨晰體制,以字數多寡為先後,最為精密,計一千調,編為三十卷。比年聞更增益。予所見《鳴鶴餘音》《洞玄金玉集》及他抄本,曲調異同,《詞 》未經採入者約又百餘,惜未遑郵寄。寄葆香分逝矣,遺書在笥,雕刻無期,誠倚聲家之闕事也。《花間》體制,調即是題。如《女冠子》,則詠女道士。《河瀆神》則為送迎神曲,《虞美人》則詠虞姬是也。宋人詞集,大約無題,自《花庵》《草堂》增入閨情、閨思、四時景等題,深為可憎,今俱准集本刪去。
186 明初作手,若楊孟載、高季迪、劉伯溫輩,皆溫雅芊麗,咀宮含商。李昌祺、王達善、瞿宗吉之流,亦能接武。至錢唐馬浩瀾以詞名東南,陳言穢語,俗氣薰入骨髓,殆不可醫。周白川、夏公謹諸老,間有硬語,楊用修、王元美則強作解事,均與樂章未諧。然三百年中,豈無合作?當遍搜文集,發其幽光,編為二集,繼是編之後。
187 《古今詞話》一書,博訪未得。詞人瑣事,散見各家詩話及傳記、小說中。捃拾需時,是集未能附綴。將仿孟棨本事詩》計敏夫《唐詩紀事》別為一集,以資談柄。近吳江徐徵士電發著《詞苑叢譚》一書,可云先獲我心,當讓其單行矣。
URN: ctp:ws119548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