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至真"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耶穌會文獻匯編
條件: 包含字詞「至真」
Total 1

代疑續篇卷上

7 曰:不然。所謂同者,語其統宗一天地之主,究竟一生死之大事也。乃其求端,用力愈細愈密,有終日言而猶少,更端發明而不足為多。即古昔大聖,未嘗謂吾言已足,後人無可一增也。何也?理之真者,風氣不能殊;道之大者,古今不能盡。固有昔所略,而今則顯;昔未有,而今始闢;昔晦蝕,而今大明。若曰:道備於古,後人不必增益。則天道無言,伏羲畫卦,已屬多事。文王從而彖之,周公從而爻之,孔子又從而贊之,不益駢枝附贅矣哉。神農嘗草,已為藥王醫聖。後之素問難經,脈訣青囊,諸大家藥案醫方,汗牛充棟,又胡為乎?天地生物,正備人用。除卻寒而衣,飢而食,風雨而宮室,水陸而舟車,死亡而棺槨,所需於世甚有限。而蕓蕓藉藉,充滿天地間者,凡所不用,多於所用千萬倍數,悉屬長物而無益矣。夫足之所履,止於盈尺,然使經行之處,僅留尺地,而此外,盡為窮淵、為絕壁,則一步不可行。故無用之用,斯為大用。不同之同,乃為大同。西儒之書具在,其旨趣可繹,是同是異,可析而究焉。倫常日用之理,同矣;天載玄微,古聖引而未發,茲獨闡而不遺,未同也。道德性命之旨,同矣;死生之故,鬼神之情狀,儒書秘之而不言,二氏言之而不合,茲獨明其指歸,未同也。尊天事天之學,同矣;然指形體為天,認理氣為天,與其謂天必有主者,未同也。主宰無聲無臭、超人耳目思議之上,其說同矣。至大主降生,代贖救世,有言教、有身教、有恩教,恩教後,世風盛於古,與今人不如古人之說,未同也。且論一主,能同於三代以前,不能同三代以後;能同於古經之正文,不能同後人注腳;能同於崇正之大儒,不能同溺邪之異說。《大雅》之文王,「於昭於天,在帝左右,」精靈未嘗散也。後人言人死歸於太虛,與西學靈性不滅之說,未同矣。靈性既不可滅,必有造物主之審判,以定其永所。君子上達,與天神為徒;小人下達,為魔鬼所苦。非如道家言仙,而不言非仙;釋家言四生六道,又有作佛往生,未同矣。世法不問善惡,惟以富貴福澤為幸,貧賤憂戚為不幸。西學謂君子處逆,反為福兆;小人處順,實為禍徵,未同矣。誦經禮懺,釋氏謂可免罪消災。不知大主威嚴,豈可誦一假經所能轉回?西學束人以十誡,不令抵罪,有罪惟有亟悔亟解,永不再犯之一法,不然禍終不免,未同矣。其他不同,未易更僕。吾所謂同,乃舉其大端,合乎天理人心之正者。而其中精理奧義,又不啻水火鹽梅之相濟,未可盡謂之同也。故不同者,正無害;其為同而同處,正不可少。此不同,即如場中取士,命題同矣,而作文者妍媸自分,工拙自別。何必其題之異乎?文士之語言、格調依仿古典,不如是即為杜撰,同矣。然而千變萬化,各成自己之文,何必其書之不同文乎?西賢之學,自唐貞觀九年,已入中國,而極盛於開元建中之世,當時尊為景教。其所談宇宙名理,在佛氏《楞嚴》等經,業已竊其所同,以自侈其異。乃修克己,欽事天地大主之實學,惜無醇儒,肯棄其詩文聲律之習,與相切劘,以致莫能返厥異而歸之同。泯汶千年,於今複睹。噫!七千部之西來,非偶然也。編摩闡繹,是異是同,吾儕自受衷來,炯炯靈明,必不能昧。亦在乎精心以求,虛心以翕受之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