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通志》卷六十六
3
宋 右。 廸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藝文略第四。
4
地理地理川瀆 都城,宮苑名山洞府。 郡邑朝聘》 圖經行役》 方物、蠻夷《地理書》一百五十卷。陸澄撰。《地記》二百五十二卷。梁任昉增陸澄之書曰地記《隋諸州圖經集記》一百卷。郎蔚之撰。《周地圖》一百三十卷。 《雜記》十二卷 《雜地志》五卷。 《三代地理志》六卷 《地理書抄》二十卷。陸澄撰。《地理書抄》九卷。任昉撰。《地理書抄》十卷。劉黃門撰。《唐地域方丈圖》一卷。 《唐地域方尺圖》一卷 《職方記》十六卷 《晉太康土地記》十卷。 《太康三年地記》六卷 《元嘉六年地記》三卷 《輿地志》三十卷。顧野王撰。《括地志》五百五十卷 又《序略》五卷 《長安四年十道圖》十三卷 《開元三年十道圖》十卷 《元和郡縣圖志》五十四卷李吉甫撰。《元和十道圖》十卷 《貞元十道録》一卷 《十道志》十六卷。梁載言撰。賈耽地圖》十卷。 《皇華四達記》十卷。賈耽撰。《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 文括《九州要略》三卷劉之推撰。《元和郡國志》十卷 《十三州志》十四卷。闞駰撰。《太康州郡縣名》三卷。 《太康國照圖》一卷。孫結撰。《圖照》十卷。曹臻撰。《太平寰宇記》二百卷。宋朝樂史撰。方輿記》一百三十卷。偽唐徐鍇撰。《九域圖》三卷。宋朝王曾撰。《九域志》十卷。王孝等撰。《十道記》一卷。 《方岳志》五十卷。晏殊等撰。《貞觀郡國志》十卷。 《開元分野圖》一卷 《唐新集地理志》九卷,《十道四蕃志》三卷梁載言《古今地名》三卷 《隋州郡縣簿》七卷。 《九州郡縣名》七卷。 《皇祐方域圖志》五十卷王洙等撰。《古來國名》二卷 《周公城名録》一卷 《九州要記》四卷 《諸州雜記》八卷。 《天下郡縣目》一卷。朱梁時人作《坤元録抄》二十卷。 《巨鼇記》六卷 《元魏諸州記》二十一卷、《世界記》五卷。釋僧祐撰。《隋諸郡土俗物產》一百五十一卷。《方物志》二十卷。許善心撰。《京兆方物志》二十卷。 《劒南方物略圖賛》一卷宋祁撰。《古今地譜》二卷。 《風土記》三卷。晉周處撰。《元康六年戸口簿記》三卷。右《地理六十四部,二千二百七十五卷。《三輔黄圖》一卷。記漢三輔宮觀陵廟明堂辟雍郊畤等事。《漢宮閣簿》三卷,《洛陽宫殿簿》三卷。 《歴代宫殿名》一卷宋朝李昉撰。《歴代宫名》一卷。 《南朝宫苑記》二卷 《洛城圖》一卷。晉楊佺期撰。《西京記》二卷。薛㝠撰。洛陽記》一卷。陸機撰。洛陽記》一卷。戴延之撰。《後魏洛陽記》五卷。 《京師録》七卷 《闗中記》一卷。潘岳撰。兩京新記》五卷。韋述撰。東都記》三十卷。鄧世隆撰。《東都記》二十卷。韋機撰。《兩京道里記》三卷。唐世記洛陽至長安道路事。《京師録》七卷,隋朝移洛都記》一卷。 《京邦記》二卷 《國都城記》九卷、《十國都城記》十卷。顧野王撰。《河南志》二十卷。宋敏求撰。長安志》十卷。宋敏求撰。《洛陽類事》一卷。王正倫撰。東京記》三卷。宋敏求撰。又三卷。 《天下至京地里圖》一卷 《天下驛程記》一卷 《唐太極大明興慶三宮圖》一卷。 《洛陽京城圖》一卷 《長安京城圖》一卷 《東京宮禁圖》一卷 《唐園陵記》一卷,《昭陵建陵圖》一卷。 《聖賢冢墓記》一巻。李彤撰。城冢記》一巻。 《後園記》一巻 《廟記》一巻 《治平八廟圖》一巻學士院新撰目一巻宋朝國初改軍鎮及宫殿名,詔學士院撰右都城宫苑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八巻。。《金陵地記》一卷。黃元之撰。《秣陵記》二卷。 《江左記》一卷。張參撰。鄴中記》二巻陸翽撰。《鄴都故事》二巻。馬溫撰。《魏永安記》三巻。溫子昇撰。《鄴城新記》二卷。劉公鋭撰。《鄴縣記》一卷。 《相臺志》十二卷。陳臻撰。唐闗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録》六十卷。 《華陽風俗録》一卷。唐張周封撰。《九隴記》一卷。王韶撰。成都記》五卷。盧求撰。《益州理亂記》三卷。唐鄭暐撰。續成都記》一卷。杜光庭撰。《成都古今集注》三十卷。趙抃撰。《蜀王本記》一卷。楊雄撰。《益州記》三卷。隋李充撰。《蜀志》一卷。後漢韋寛撰。《巴蜀記》一卷。 《三巴記》一卷。譙周撰。《梁益記》十卷。 分吳會丹陽三都記》二卷 《吳興統記》十卷 《吳興記》三卷。山謙之撰。《吳地記》一卷。齊陸道瞻撰。《吳都記》一卷。張勃撰。《吳地記》一卷。張勃撰。《會稽土地記》一卷。朱育撰。《會稽記》一卷。賀循撰。《吳會須知》一卷。魏羽撰。南徐州記》二卷。山謙之撰。《毗陵記》一卷。 《京口記》二卷。宋劉損撰。《南兖州記》一卷。阮叙之撰。南雍州記》三卷。鮑堅撰。《荊州記》二卷。郭仲産撰。《荊南地志》二卷。梁元帝撰。《荊州記》三卷。宋盛宏之撰。渚宮故事》十卷。余知古撰。《廣梁南徐州記》九卷。虞孝㳟撰。陳留風俗傳》三卷。圈稱撰。《司州記》二卷。 《夷門記》一卷。王權撰。《徐地録》一卷。劉芳撰。《三齊記》一卷。李朏撰。齊地記》二卷。晏模撰。《齊州記》四卷。李叔布撰。《鄱陽記》一卷。王仲通撰。《鄱陽縣圖經》一卷。 《零陵總記》十五卷。陶岳撰。《零陵録》一卷。韋宙撰。《淮南記》一卷。 《燉煌新録》一卷。唐李延範撰。《巴陵古今記》一卷。范致明撰。《曹甸雜記》一卷。范致明撰。《恩平郡譜》三卷。楊備撰。江夏辨疑》一卷。王得臣撰。《豫章記》一卷。雷次宗撰。《豫章記》三卷。雷次宗撰。《東陽記》一卷。鄭緝之撰。《尋陽記》二卷。張僧監撰。《九江新舊録》三卷。唐張容撰。《湘州記》四卷。 《湘川記》一卷。羅含撰。《湘中記》一卷。 《湘中新録》七卷。周衡撰。《湘州圖副記》一卷,《襄沔記》三卷。唐吳從政撰。中《岳潁州志》五卷。樊文深撰。《西河舊事》一卷。 《并州入朝道里記》一卷。蔡允㳟撰。《并州總管內諸州圖》一卷。 《趙記》十卷 《河東記》三卷 《代都略記》三卷,《太原事迹記》十四卷。李璋撰。《東都記》三十卷。鄧行儼撰。《南越記》一卷。陳承韜撰。《南越志》五卷。宋沈懐逺撰。《邕管雜記》一卷。宋朝范旻撰。《珠崖傳》一卷。偽燕蓋𢎞撰。交廣二州記一卷。王範撰。桂林風土記》三卷。莫休符撰。廣西要會五卷。張田撰。安南會要一卷、番禺雜録三卷。鄭熊撰。廣東要會四卷。 《番禺建立城池》一卷 《番禺記》一卷。王徳璉撰。《甌閩傳》一卷。 《閩中記》一卷。唐林諝撰。《泉南録》一卷。僧洞源撰。《重修閩中記》十卷。林世程撰。戎州記》一卷。李仁實撰。
5
右郡邑九十五部,三百七十六卷《周地圖記》一百九卷 《冀州圖經》一卷。 《齊州圖經》一卷 《幽州圖經》一卷 《隋諸州圖經集》一百卷。郎蔚之撰。《潤州圖注》二十卷。孫處元撰。《唐劒南地圖》二卷。 《開封府圖經》十八卷 《畿內諸縣圖經》十八卷 《河北三十四郡地圖》一卷 《京東路圖經》九十八卷 《京西路圖經》四十六卷 《河北路圖經》一百六十一卷 《陜西路圖經》八十四卷 《河東路圖經》一百一十四卷。 《淮南路圖經》九十卷 《江南路圖經》一百十四卷 《兩浙路圖經》九十五卷 《吳郡圖經》六卷。李宗諤撰。《吳郡續圖經》三卷。朱長之撰。荊湖南路圖經》三十九卷。 《荊湖北路圖經》六十三卷,《川陜路圖經》三十卷 《益州路圖經》八十二卷 《利州路圖經》六十三卷 《䕫州路圖經》五十二卷 《梓州路圖經》六十九卷 《廣東路圖經》五十七卷 《廣西路圖經》一百六卷 《福建路圖經》五十三卷 《南劒州圖經》六卷 《吉州圖經》九卷 《江寧府圖經》六卷《右圖經》三十三部,一千七百一十七卷。。《山海經》二十三卷郭璞山海經》十八卷 《山海經圖賛》二卷。郭璞注。《山海經圖》十卷。宋朝舒雅等撰。《山海經音》二卷。 《神異經》二卷。東方朔撰,張華注。《異物志》一卷。後漢楊孚撰。《南州異物志》一卷。吳丹陽太守萬震撰。《發䝉記》一卷。束晳撰。《交州異物志》一卷。楊孚撰。《扶南異物志》一卷。朱應撰。《臨海水土異物志》一卷。隋沈瑩撰。《涼州異物志》一卷。 《南方異物志》一卷。房千里撰。嶺南異物志》一卷。孟琯撰。《嶺表録異》一卷。劉恂撰。晉安海物異名記》二卷。偽唐陳致雍撰。《番禺紀異集》五卷。馮拯撰。《異魚圖》五卷。 《靑城山方物志》五卷。句台符撰
6
右方物十部,八十四卷
7
《水經》三卷。漢桑欽撰,郭璞注。《水經》四十卷。酈道元注。《四海百川水源記》一卷。晉僧道安撰。《江圖》一卷。張氏撰。《江圖》二卷。劉氏撰。《江記》五卷。庾仲雍撰。《浙江論》一卷。潘洞撰。《漢水記》五卷。庾仲雍撰。尋《江源記》五卷。 《刪水經》十卷唐李吉甫撰。《水飾圖》二十卷。 《江行備用圖》一卷 太虚潮論》一卷 燕肅《海潮論》三卷 邱光庭《海潮論》一卷 張君房《海潮論》三卷 《海濤志》一卷竇叔䝉撰。《靈異治水記》一卷。 《姑蘇水利》一卷。剌正甫撰。《濟水圖》一卷 《岷江渠堰譜》十卷。張韙撰。《吐蕃黃河録》四卷,《導河形勝書》三卷李聖撰。《古今大河指掌》一卷 《神壤記》一卷。黄閔撰。記滎陽山水《永初山川古今記》二十卷。齊都官尚書劉澄之撰。司州山川古今記三卷。劉澄之撰。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韋澳撰。六路水陸地里記一卷。 《大禹治水元奥録》一卷,《河防通議》一卷沈立撰。
8
右川瀆三十一部、一百六十卷。《九山記》唐王方慶撰。《嵩山記》一卷。盧鵂撰。又一卷。張景儉撰。《廬山雜記》一卷。張密撰。《武林山記》一卷。 《九華山舊録》一卷,《九華山新録》一卷。滕宗諒撰。《九華山録》一卷。釋應物撰。《西山圖》一卷。蔣炳撰。《五嶽諸山記》一卷。 《五嶽圖》一卷 《五嶽記》一卷 《九華山拾遺》一卷 《齊山記》一卷 《顧諸山記》一卷 《鴈蕩山記》一卷 《豫章西山記》二卷。李上交撰《幕阜山記》一卷 《九疑山圖記》一卷 《王屋山《新記》一卷 《四明山記》一卷 《靑城山記》一卷 《玉笥山記》一卷。唐道士令狐見堯撰。《淸溪山記》一卷。法琳撰。《武夷山記》一卷。杜光庭撰。《華山記》一卷。 《茅山記》一卷 《茅山新小記》一卷 《諸山記》一卷 《武夷山記》一卷劉䕫撰《天台山記》一卷 《九疑山圖記》一卷 《會稽洞記》一卷。賀知章撰。《閤皁山記》一卷。楊申撰。《南嶽衡山記》一卷。 又一卷。宋居士撰。《羅浮山記》一卷。郭之美撰。《南嶽小録》一卷。李仲昭撰。《遊名山記》一卷。謝靈運撰。《居名山志》一卷。謝靈運撰。李氏《宜都山州記》一卷。 《湘中山水記》一卷。盧拯撰。十洲記》一卷。東方朔撰。《洞庭譜》一卷。 《嶽瀆福地圖》一卷,《福地記》一卷 《元中記》一卷 《瀨鄉記》一卷。崔氏撰。《桃花源集》二卷。姚孳撰。《名山洞天記》一卷。 《十大洞天記三十六小洞天記》一卷 《洞天集》五卷王正範撰。右名山洞府。五十二部,五十七卷。《聘遊記》三卷。劉師知撰。《朝覲記》六卷。 《魏聘使行記》五卷,《聘北道里記》三卷。江徳藻撰。遣使録一卷。陸贄撰。皇華四達記》十卷。賈耽撰。接伴語録八卷。 接伴入國館伴録。 林內翰《北朝國信語録》二卷 《接伴北使回答土物録》一卷,《黠戞斯朝貢圖》十卷。呂述撰。《富韓公入國語録》一卷,余襄公奉使録》一卷。 陳襄《奉使録》一卷 賀正人《使例》一卷 《南北國信記》一卷 通好後南北人使姓名録》一卷 《使遼圖抄》一卷。沈括撰。《遼庭須知》一卷。 《重修遼庭須知》一卷 《西夏須知》一卷 《鄰國政事》一卷,《匈奴須知》一卷 《契丹須知》一卷 《北鄙須知》一卷。田瑋撰《奉使高麗記》一卷 《西南蠻入朝首領記》一卷 《商胡行道圖》一卷 《高麗國海外使程記》三卷昇元中録《西蕃會盟記》三卷 錢王貢奉録》一卷 《四夷朝貢録》十卷。唐高少逸撰。《于闐進奉記》一卷 《職貢圖》一卷。梁元帝撰。《職貢圖》三卷。 《古今貢録》一卷 《軺車事類》三卷編春秋及史傳奉使之辭。右朝聘。三十七部,九十二卷
9
張騫《出闗志》一卷 《江表行記》一卷 《封君義行記》一卷 《序行記》十卷。姚最撰。《李諧行記》一卷。 《南嶽勝遊録》一卷。僧文政撰。《周秦行記》一卷。韋瓘撰。《輿駕東行記》一卷。隋薛泰撰。《巡撫揚州記》七卷。諸葛潁撰。《北伐記》七卷。諸葛潁撰。《宋武北征記》一卷。戴氏撰。郭縁生述征記二卷。 戴祚《西征記》二卷,姚最述行記》二卷 《隋王入沔記》一卷。宋侍中沈懐文撰。《諸道行程血脉圖》一卷。馬敬寔撰。張氏《燕吳行役記》二卷 《雲南行記》一卷 韓琬南征記》十卷 李徳裕《南遷録》一卷、丁謂《南遷録》一卷 《平蜀記》一卷 《李氏朝陵記》一卷。李遵勗、朝永熙陵撰。《入洛記》十卷。周王仁裕撰。《王氏東南行》一卷,王仁裕《南行記》一卷。 李昉南行記》一卷遣祠南岳蜀程記》一卷。韋莊撰。《峽程記》一卷。韋莊撰。《游蜀記》一卷。宋朝李用和撰右行役三十部,七十三卷
10
交州以南外國傳》一卷。 《日南傳》一卷 《交跡事迹》一卷 《諸蕃風俗記》二卷。 《突厥所出風俗事》一卷。 《大隋翻經婆羅門法師外國傳》五卷。 《外國傳》五卷。釋曇景撰。《西域圖》三卷。裴矩撰。《西域道里記》三卷。程士章撰。《西域國志》六十卷。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唐僧元奘撰。《西域記》十二卷。唐僧辨機撰。《諸蕃國記》十七卷。 《北荒風俗記》一卷 《男女二國傳》一卷。 《真臘國事》一卷 《高麗風俗》一卷。裴矩撰。《新羅國記》一卷。顧愔撰。《渤海國記》三卷。張建章撰。《諸蕃記》一卷。戴氏撰。《海南諸蕃行記》一卷。達奚通撰。蠻書》十卷。樊綽纂。《雲南記》一卷。袁滋撰。《北荒君長録》一卷。李蘩撰。《雲南別録》一卷。竇滂撰。《南詔録》三卷。徐雲䖍撰。《投荒雜録》一卷。房千里撰。《赤土國記》二卷。常駿等撰。《中天竺國行記》十卷。王元䇿撰。《佛國記》一卷。法顯撰。《遊行外國傳》一卷。釋智猛撰。《歴國傳》二卷。僧法盛撰。慧生行傳一卷。 《北戸雜録》三卷叚公路撰。《契丹録》一卷 《北庭會要》一卷 《聚米圖經》五卷 《陰山雜録》六卷趙至忠撰《燕北雜記》三卷,《契丹夏州事迹》一卷。 《平戎記》五卷 《西戎記》二卷,《大理國行程》一卷 蒲甘國行程畧》一卷 《邕管溪洞雜記》一卷。譚掞撰。《于闐國行程記》一卷。平居誨撰。《邊陲利害》三卷。薛向撰。
11
右蠻夷四十七部,二百一卷。
12
凡地理十種,四百五十部,五千一百四十卷。譜系帝系 皇族。 總譜 韻譜 《郡譜》 《家譜》《世本》二卷。劉向撰。《世本》四卷。宋𠂻撰。《帝譜世本》七卷。宋均撰。《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 《世本譜》二卷。王氏注。《漢氏帝王譜》三卷 《帝系譜》二卷張愔等撰。《尚書血脈》一卷 《宋譜》四卷,《齊帝譜屬》十卷。 《梁帝譜》十三卷 《後魏譜》十卷,《齊高氏譜》六卷。 《周宇文氏譜》一卷 《大唐皇室新譜》一卷。唐李衢撰。《唐皇室維城録》一卷。唐李衢等撰。《天潢源泒》一卷。唐李匡文撰。《本朝仙源積慶圖》一卷 《本朝維城録》一卷天聖十八年
13
《右帝系十九部,七十二卷。
14
《齊永元中表簿》六卷 《梁大同四年表簿》三卷 《齊梁宗簿》三卷 《國親皇太子親傳》三卷。賈冠撰。《梁親表譜》五卷 《後魏皇帝宗族譜》四卷 《後魏辨宗録》二卷。元暉業撰。《魏孝文列姓族牒》一卷。 《後齊宗譜》一卷 《南族譜》二卷 《皇唐玉牒》一百一十卷。李衢等撰。唐偕目譜》一卷。唐李匡文撰。紀高祖至昭宗中宫及太子、諸王公主名號、封拜、出降年月。《玉牒行樓》二卷。唐李匡文撰《皇孫郡王譜》一卷。唐李匡文撰。《元和縣主譜》一卷。唐李匡文撰。《唐書總紀帝系》三卷。 《宗室齒序圖》一卷 《仙源類譜》一卷。王鞏撰。《皇族具員》一卷。 《皇親故事》二卷宋朝李至撰。右皇族。戚里附二十部,百五十三卷。《族姓昭穆記》十卷。摯虞撰。《百家集譜》十卷。王儉撰。《續百家譜》四卷。梁王逡之撰。《百家譜拾遺》一卷。 《百家譜》三十卷。王僧孺撰。《百家譜集鈔》十五卷。王僧孺撰。《百家譜》二十卷。賈執撰。《百家譜》十五卷。傅昭撰。《百家譜世統》十卷。 《百家譜鈔》五卷。賈執撰。《百家譜》二十卷。徐勉撰。《姓氏英賢譜》一百卷。賈執撰。《姓苑》十卷。何承天撰。《姓苑》一卷。 《氏族要狀》十五卷。賈希鑑撰。《官族傳》十五卷 《諸姓譜》一百十六卷。梁司空王儉撰。《大唐氏族志》一百卷。 《姓氏譜》二百卷。吕才等撰。《大唐姓族系録》二百卷。栁沖撰。《大唐十四家貴族》一卷。吳兢、韋述等撰。《衣冠譜》六十卷。路敬淳撰。《考姓畧記》二十卷。路敬淳撰。姓氏實論》十卷。王元感撰。《姓苑畧》一卷。崔日用撰。開元譜》二十卷。韋述撰。《天寳新譜》一卷。明皇撰。《國朝宰相甲族》一卷。韋述撰。《百家類例》三卷。韋述撰。唐新定諸家譜録》一卷。李林甫等撰。《姓氏雜録》一卷。孔全撰。唐官姓氏記五卷。李利渉撰。編古命氏三卷。李利渉撰。永㤗新譜》二十卷。栁芳撰。續譜十卷。栁璟撰。聖朝臣寮家譜一卷。宋朝人撰。姓史》四卷。 《氏族譜》一卷 《姓氏秘畧》三卷 《唐譜傳引》一卷 《姓解》三卷。邵思撰。《熙寧姓纂》六卷。錢明逸撰。《千姓編》一卷。吳可㡬撰。右《總譜》四十三部,一千七十四卷。《姓氏韻畧》六卷。栁璨撰。《姓源韻譜》四卷。曹大宗撰。《姓源韻譜》五卷。張九齡撰。《系纂》七卷。唐竇從一撰。《元和姓纂》十卷。唐林寳撰。《姓林》五卷。唐陳湘撰。《五姓證事》二十卷。 《元和姓纂抄》一卷右《韻譜》八部,五十八卷
15
《新集諸州譜》十二卷。司空王儉撰。梁武帝總責境內《十八州譜》七百十二卷。王僧孺撰。《益州譜》四十卷。 《闗東闗《北譜》三十三卷 《冀州姓族譜》二卷 《洪州諸姓譜》九卷 《吉州諸姓譜》八卷。 《江州諸姓譜》十一卷 《諸州雜譜》八卷。 《袁州諸姓譜》八卷 《揚州譜鈔》五卷 《天下姓望郡譜》一卷
16
《右郡譜十二部,八百四十九卷。《孔子系葉傳》二卷黄㳟之撰。孔聖真宗録》五卷 《孔子家譜》一卷 《司馬氏世家》三卷 《京兆韋氏譜》二卷 《韋氏譜》十卷 《韋氏諸房畧》一卷 《謝氏譜》十卷 《謝氏家譜》一卷 楊氏血脉譜》二卷 《楊氏家譜狀并墓記》一卷 《楊氏枝分譜》一卷 《楊氏譜》一卷。魏朝楊侃撰。《北地傅氏譜》一卷。 《蘇氏譜》一卷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真撰。《王氏家牒》十五卷。工方慶撰。《家譜》二十卷。王方慶撰。《王氏著録》十卷,《王氏譜》一卷。 《劉氏譜考》三卷 《劉氏家史》十五卷,《劉氏大宗血脈》一卷劉復禮撰。《河南劉氏傳》一卷。 劉輿家譜》一卷 《劉晏家譜》一卷 《南華劉氏家譜》一卷,《趙郡東祖李氏家譜》二卷 《李氏房從譜》一卷 《李用休家譜》二卷。唐李用休撰。《李文家譜》一卷。唐李匡文撰。《蔣王惲家譜》一卷。惲,太宗第七子,書載其後。《紀王慎家譜》一卷。 《南陽李英公家譜》一卷 《李韓王家譜》一卷 《東萊呂氏家譜》一卷,《薛氏家譜》一卷 《顔氏家譜》一卷 《虞氏家譜》一卷,《孫氏家譜》一卷 《吳郡陸氏宗系譜》一卷。唐陸景獻撰《徐氏譜》一卷。 《徐義倫家譜》一卷 《徐詵家譜》一卷 《新定徐氏譜圖》四卷。唐徐商撰。《周長球家譜》一卷 周氏大宗血脉譜》一卷 《施氏家譜》一卷 《萬氏家譜》一卷 《滎陽鄭氏家譜》一卷 《竇氏家譜》一卷唐竇澄之撰《鮮于氏家譜》一卷 《唐氏譜畧》一卷 《唐納家譜》一卷 《趙異世家譜》一卷 費兼《家譜》一卷 沈氏《譜書》一卷 《沈氏衣冠集》一卷藥玩撰《京兆杜氏家譜》一卷 《曲江張氏家譜》一卷 錢氏《慶系圖》二十五卷 《錢氏慶系譜》一卷,《符魏王譜》一卷 《向文簡譜》一卷 《潯陽陶氏家譜》一卷 《建安章氏家譜》一卷 《建陽陳氏家譜》一卷。《范陽家志》五卷。盧藏用撰。
17
右家譜。六十八部,二百五卷
18
凡譜系六種,一百七十部,二千四百一十一卷食貨貨寳。 器用 豢飬。 種藝 。 《錢譜》一卷梁顧烜撰。《錢神論》一卷。晉魯襃撰錢圖》一卷。 《續錢譜》一卷。唐封演撰。《錢譜》三卷。張台撰。《錢本草》一卷。唐張說撰。《錢譜》一卷。宋朝董逌撰。《鑄錢故事》一卷。宋朝杜鎬撰。《池州永豐錢監須知》一卷。 《古今鼎録》一卷。隋虞荔撰。九鼎記》四卷。許康佐撰。《古今刀劒録》一卷。梁陶𢎞景撰。《銅劒讃》一卷。 《鑄劒術》一卷出道藏劒法》一卷 《仙寳劒經》二卷。見《隋志》。《古鑑記》一卷。隋王勔撰。《錦譜》一卷。 《玉格》一卷。段成式撰。《鹽鐵論》十卷。漢桓寛撰。《鹽筴總類》二十卷 《解鹽須知》一卷 《鹽池利害》一卷右貨寳。二十三部,五十七卷
19
《魯史欹器圖》一卷。隋儀同劉徽注。《欹器銘》一卷。 《器準圖》一卷後魏信都芳撰。《水飾》一卷。 《墨苑》一卷 《墨圖》一卷 《墨譜》一卷。蔡襄撰。《硯録》二卷。唐詢撰。文房四譜》四卷。蘇易簡撰。《權衡記》一卷。祖暅撰。《香譜》四卷。沈立撰。《天香傳》一卷。丁謂撰。右器用。十二部,十九卷。
20
《治馬經》三卷。俞極撰。治馬經圖》一卷。 《馬經孔穴圖》一卷,《伯樂相馬經》一卷 《相馬經》三卷 周穆王《相馬經》三卷 《相馬經》二卷。徐成等撰。《相馬經》六十卷。諸葛潁撰。《闕中銅馬法》一卷。 《周穆王八駿圖》一卷晉史道規畫《騏驥須知》一卷 《辨馬圖》一卷 《辨養良馬論》一卷 《辨馬口齒訣》一卷 《醫馬經》一卷 景祐《醫馬方》一卷 寗戚相《牛經》一卷 高堂隆相牛經》一卷 《牛馬書》一卷 《醫牛經》一卷 浮邱公《相鶴經》一卷 《淮南八公相鵠經》一卷 《鷙擊録》二十卷。堯須䟦撰《東川白鷹經》一卷 《鷹經》一卷 《鷹鶻病候》一卷。齊諸葛潁撰。《鷹鷂五藏病源》一卷。 《淮南王蠶經》三卷 《蠶書》二卷。孫光憲撰。范蠡《養魚經》一卷,《猩猩傳》一卷。王綱撰。禽經》一卷。師曠撰。卜式養猪羊法》二卷,卜式《月政蓄牧栽種法》一卷。 《相鴨經》一卷 《相雞經》一卷 《相鵝經》一卷 《相貝經》一卷 《論駞經》一卷,《醫駞方》一卷 治馬、牛、駝、騾等經三卷。右豢養》四十一部,一百三十二卷。竹譜》一卷。戴凱之撰。見《隋志》。《竹記》一卷。 《筍譜》一卷。宋朝僧贊寧撰。《樹萱録》一卷 《園庭草木疏》二十一卷唐王方慶撰《四時栽接記》一卷 《種植法》七十七卷。唐諸葛潁撰。《禁苑實録》一卷,《花目録》七卷。宋朝張宗誨撰。花品》一卷。宋朝僧仲林撰。《海棠記》一卷,《郊居草木記》一卷。 《茘枝新譜》一卷。蔡襄撰。又一卷,《莆田茘枝譜》一卷。徐師閔撰。《增城茘枝譜》一卷。張宗閔撰。洛陽花木記》一卷。周師厚撰。洛陽牡丹記》一卷。歐陽修撰。《牡丹花品》一卷。越僧仲林撰。《洛陽貴尚録》十卷。邱濬撰。《洛陽花譜》三卷。張峋撰。《木譜》一卷。 《平泉山居草木記》一卷。唐李徳裕撰。《漆經》三卷。偽唐朱遵撰。
21
《右種藝》。二十四部,一百三十九卷。茶經》三卷。陸羽撰。《茶記》三卷。陸羽撰。《採茶録》三卷。唐溫庭筠撰。《煎茶水記》一卷。唐張新撰。茶譜》一卷。偽蜀毛文錫撰。《北苑茶録》三卷。宋朝丁謂撰。《茶山節對》一卷。蔡宗顔撰。茶譜遺事》一卷。蔡宗顔撰。北苑拾遺一卷。丁謂撰。北苑煎茶法一卷。 《茶苑總録》十四卷。曾伉撰。《茶法易覽》十卷
22
右茶十二部,四十二卷
23
《酒孝經》一卷。劉炫撰。《貞元飲略》三卷 《醉鄉日月》三卷。皇甫松撰。《醉鄉小略》五卷。胡節還撰。令圃芝蘭集》一卷。陽曾龜撰。《酒録》一卷。竇常撰。《小酒令》一卷 《庭萱譜》一卷同塵先生修飲酒令譜,謂之庭萱右酒八部,十六卷
24
凡食貨六種,一百二十部,四百五卷。
25
目録總目 家藏總目》 文章目 《經史目《七略別録》二十卷。劉向撰。七略》七卷。劉歆撰。《晉中經簿》十四卷。荀勗撰。《晉義熙已來新集目録》三卷。邱深之撰。《宋元徽元年四部書目録》四卷。王儉撰。《令書七志》七十卷。王儉撰。梁天監六年四部書目》四卷。殷鈞撰。《梁東宮四部目録》四卷。劉遵撰。《梁文徳殿四部目録》四卷。劉孝標撰。七録》十二卷。阮孝緒撰。《魏闕書目録》一卷。 《陳天嘉六年壽安殿四部目録》四卷陳徳教殿四部目録》四卷 陳承香殿五經史記目録》二卷 《隋開皇四年四部目録》四卷。牛𢎞撰。《開皇八年四部目録》四卷 《開皇二十年書目》四卷。王劭撰。《香廚四部目録》四卷。 《隋大業正御書目録》九卷。 《四部書目序録》三十九卷。殷淳撰。《唐羣書四録》二百卷。殷踐猷等撰。《古今書録》四十卷。唐母煚撰。唐集賢書目》一卷。韋述撰。唐《四庫搜訪圖書目》一卷。 《開元四庫書目》四十卷 《唐祕閣書目》四卷 《偽蜀王建書目》一卷。 《紫㣲樓書目》一卷 《崇文總目》六十六卷。王堯臣等撰。《秘閣四庫書》十卷 《史館書目》二卷。張方平撰。《嘉祐訪遺書詔》并《目》一卷 《求書目録》一卷《國子監書目》一卷 《禁書目録》一卷 川本《書籍目録》三卷
26
右總目三十六部,五百九十卷。《吳氏西齋書目》一卷。唐吳兢撰。新集書目一卷。唐蔣彧撰。《東齋集籍》二十卷。杜信撰。《都氏書目》一卷。 《沈諫議書目》三卷沈立、沈少卿書目》二卷 《李正議書目》三卷李定《荊州田氏書目》六卷田瑋籯《金堂書目》三卷吳良嗣《慶善樓書目》三卷。台州陳氏《李邯鄲書目》三卷李淑漳浦吳氏藏書目》四卷。吳興方作謀《萬卷樓書目》一卷 《余衛公萬卷藏書目》一卷 歐陽《參政書目》一卷
27
《右家藏總目》十五部,五十三卷。《文章家集敘》十卷。荀勗撰。文章志》四卷。摯虞撰。《宋世文章志》二卷。沈約撰。《文選著作人名目》三卷。唐韋寳鼎《文樞祕要目》七卷。唐尹植撰。《羣書麗藻目録》五十卷。偽唐朱遵度撰。《上淸文苑目》二卷。
28
右文章目。七部,七十八卷。
29
史目》三卷。楊松珍撰。經史釋題》二卷。李肇撰。《十三代史目》十卷。唐宗諫撰。《唐列聖實録目》二十五卷。唐孫玉汝撰。《河南東齋史目》三卷。唐人撰。《唐書敘例目録》一卷。見唐志。《十九代史目》二卷。宋朝舒雅等撰。《太祖實録》目二卷。 《太宗實録目》二卷 太宗新修五代史目》二卷 《歴代史目》十五卷 《高氏小史目》一卷 《史鑑目》三卷 《經史目録》七卷。楊九齡撰。《經史目録》三卷 《十三代史目》三卷。殷仲茂撰。《唐餘録目》一卷。敏求撰。羣書備檢録》七卷。 《漢書敘例目》一卷,右經史目十九部,九十三卷
30
凡目録類四種,七十七部八百一十四卷,諸子類第六儒術、家道家、橫釋家、雜法、家、農名家、墨縱家家家、小說 兵家
31
儒術
32
晏子春秋》七卷。齊大夫晏嬰撰。《曾子》二卷。目一卷曾參撰。《子思子》七卷。魯穆公師孔伋撰。《漆雕子》十三篇,漆雕開後《宓子》十六篇孔子弟子宓不齊撰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公孫尼子》一卷七十子之弟子《孟子》十四卷。齊卿孟軻撰,趙岐注。《孟子》七卷。鄭氏注。《孟子》七卷。劉熙注。《孟子》七卷。綦母邃注。《孟子》七卷。陸善經注。《孟子音義》三卷。張鎰撰。《孟子音義》二卷。宋朝孫奭撰。《續孟子》二卷。唐林慎思撰。名伸,䝉子《刪孟子》一卷。馮休撰。《荀卿子》十二卷。楚蘭陵令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楊倞注。《非荀》二十八篇。吳申撰。《削荀》一卷。陳之方撰。《芈子》十八篇,齊人芈嬰七十子之後。《寗越》一篇。 《王孫子》一篇 《公孫固》一篇 《李氏春秋》二篇,《弟子四篇秦博士羊百章撰《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魯仲連子》五卷齊人魯連不仕稱先生,《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撰新語》二卷陸賈、劉敬三篇。 《賈子》十卷漢梁太傅賈誼傳。《秦子》三卷。 《何子》五卷 《劉子》三卷梁劉勰撰。《賈山》八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兒寛九篇 《公孫𢎞》十篇 《終軍》八篇。 《吾邱壽王》六篇 《新序》二十卷。録一卷。劉向撰。說苑》二十卷。劉向撰。揚子法言》十五卷。解一卷,揚雄撰,李軌注。《揚子法言》六卷。侯芭撰。《揚子法言》十卷。宋衷注。《揚子法言》十三卷。栁宗元注。《揚子法言》十卷。司馬光集注。《桓子新論》十七卷。後漢六安丞桓譚撰。《潛夫論》十卷。後漢處士王符撰。申鑒》五卷。荀悅撰。《魏子》三卷。後漢會稽人魏朗撰。《牟子》二卷。後漢太尉牟融撰。中論》六卷。徐幹撰。《典論》五卷。魏文帝撰。《徐氏中論》六卷。魏太子文學徐榦撰。《萬機論》八卷。蔣濟撰。《王子政論》十卷。王肅撰。《去伐論》三卷。王粲撰。《杜氏體論》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述政論》十三卷。裴元撰。誓論》三十卷。張儼撰。《顧子新語》十二卷。吳太常顧譚撰。《新言》五卷。裴元撰。《新義》十八卷。劉廞撰。新略》十卷。韋道孫撰。《文禮通語》十卷,《正訓》十卷。陸機撰。《典訓》十卷。陸景撰。《譙子法訓》八卷。譙周撰。譙子五教志》五卷。 《古今通論》二十卷。松滋令王嬰撰。《周生烈子》五卷。 《袁子正論》二十卷。袁凖撰。《袁子正書》二十五卷。《孫氏成敗志》三卷。孫毓撰。《《新論》十卷。晉散騎常侍夏侯湛撰。《物理論》十六卷。晉處士楊泉撰。《太元經》十四卷。楊泉撰。《新論》十卷。晉華譚撰。《篤論》四卷。杜恕撰。《蒭蕘語論》五卷。鍾會撰。《志林新書》二十卷。虞喜撰。《後林新書》十卷。虞喜撰。《顧子義訓》十卷。晉揚州主簿顧夷撰。《正言》十卷。于寳撰。《立言》十卷。于寳撰。又十卷。蘇道撰。閎論》二卷。晉江州從事蔡詔撰。《臥龍十六䇿》一卷。諸葛亮撰。《正覽》十卷。晉郡儒林祭酒吕竦撰。《要覽》三卷。陸機撰。正覽》六卷。梁太子詹事周舍撰。《諸葛武侯集誡》二卷。 《衆賢誡》十三卷。 綦母氏《誡林》三卷 《顔氏家訓》七卷 《典言》四卷。後魏李穆叔撰。《典言》四卷。後齊荀士遜撰。《百里昌言》二卷。王滂撰。《崔子至言》六卷。 《墳典》三十卷。盧辨撰。《典墳數集》十卷。范謐撰。《讀書記》三十三卷。王劭撰。王通中說》五卷,《正訓》二十卷。辛徳源撰。唐太宗序志》一卷。 《帝範》四卷。唐太宗撰。天訓》四卷。唐高宗撰。《紫樞要録》十卷。唐武后撰。《臣軌》二卷。唐武后撰。《百寮新誡》五卷 《少陽政範》三十卷 《列藩正論》三十卷,嚴尤《三將軍論》一卷 《春宫要録》十卷。章懐太子撰。皇太子諸王訓》十卷。丁公著撰。《靑宮要記》十卷。唐武后撰,以賜太子。《修身要覽》十卷。章懐太子撰。《帝王集要》三十卷崔氏撰。君臣相起發事三卷。 魏徵《諫事》五卷 《自古諸侯王善惡録》二卷。魏徵撰。《平臺百一寓言》三卷。張太元撰。《君臣政理論》三卷楊相如撰。《五經妙言》四十卷。李襲譽撰。《六經法言》二十卷。 《諸經纂要》十卷。崔郾撰。《經史要録》二十卷。鄭澣撰。《讀說苑》十卷。劉貺撰。百行章》一卷。杜正倫撰。《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唐憲宗撰。《訓記雜載》十卷。武后撰。《維城典訓》二十卷。 《維城前軌》一卷。裴光庭撰。《諫苑》二十卷。于志寧撰。《諫林》五卷。齊晉陵令何望之撰。《諫林》二十卷。王方慶撰。《聖典》三卷。楊浚撰。《千秋金鑑録》五卷。張九齡撰。唐次辨謗略》二卷,《元和辨謗略》十卷。令狐楚等撰。《太和新修辨謗略》三卷。裴潾撰。格論》三卷。李仁實撰。《王政》三卷。趙冬曦撰。《正録》十卷。馮中庸撰。《賈子》一卷。開元中藍田尉撰。正論》十五卷。儲光羲撰。理源》二卷。牛希濟撰。《君臣圖翼》二十五卷。陸贄撰。《古今說苑》十一卷。 《康教論》一卷。邱光庭撰。元子》十卷。元結撰。《浪說》七篇。元結撰。《漫說》七卷。元結撰。和子》二卷。杜信撰。《伸䝉子》三篇。唐休慎思撰。《冀子》五卷。冀重撰。《傅子》五卷。晉司隸校尉傅元撰。舊有百二十卷。《皇王大政論》一卷。朱梁孝琪撰。《鯫子》一卷。趙隣㡬撰《前朝君臣正論》二十五卷。晉趙瑩撰。《帝王㫖要》三卷。徐融撰。《資理論》三卷。宋朝朱昂撰。《本說》十卷。宋朝刁衎撰。《素履子》一卷。張𢎞撰。《里訓》十卷。張渉撰。《東筦子》十卷。 儒門誡節忠經》三卷 《商子新書》三卷。商子逸撰。《真宗皇帝正說》十卷,《孫綽子》十卷。 《家國鑑》三卷 《為臣要記》三卷 《治書》十卷。郭昭度撰。《至性書》三卷。茅知至撰。《泉書》十卷。黄君俞撰。姚元崇六誡》一卷。 《四部言心》十卷。劉守㳟撰。《理道集》十卷。隋李文愽撰。《檢志》三卷。唐李知保撰。《羣書治要》五十卷。魏徵撰。十代興亡論》十卷。朱敬則撰。帝王略論》五卷。虞世南撰。《忠經》一卷。海鵬撰,失其姓名。《行已要範》十卷。崔元暐撰。《敘訓》二卷。辛之諤撰。理道要訣》十卷。杜佑撰。用人權衡》十卷。賀蘭正元撰。魁紀公》三十卷。樊宗師撰。《輔弼名對四》十卷。宋朝劉顔撰。《樊子》三十卷。樊宗師撰。致理書》十卷。朱朴撰。《治亂集》三卷。蘇源明撰。紳誡》二卷。張楚金撰。《誡子拾遺》四卷。唐李恕撰。《開元御集誡子書》一卷。 狄仁傑家範》一卷 盧公《家範》一卷 《家誡》一卷。偽吳黃訥撰。司馬溫公《家範》六卷 《先賢誡子書》二卷
33
凡儒術一種,二百四部,一千六百一十三卷,三百七十篇。
34
通志卷六十六
URN: ctp:ws22122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